Workflow
人才培养
icon
Search documents
河北金融学院:多措并举推动高水平应用型新金融大学建设
Core Viewpoint - Hebei Finance College emphasizes the concept of "rooted in finance, soul in application," focusing on applied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composit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 the new finance sector [1] Group 1: Modern Industry College -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industry colleges is a powerful tool for promoting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enhancing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3] - The college collaborates with lead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echnology companies to co-build modern industry colleges, offering specialized programs that reflect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s [3] - Currently, the college has established seven provincial-level modern industry colleges and offers 14 micro-specialties, with over 121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3] Group 2: Teacher Development - The college is strengthening the "dual-teacher dual-competence" faculty development, aiming for 50% of teachers to obtain recognized qualifications by June 2025 [6] - A total of 326 new "dual-teacher dual-competence" teachers have been added, enha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academia [6] - The college has organized over 20 forums and trained more than 63,000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industry employee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6] Group 3: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 The college is enhancing its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by establishing partnerships with 198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for off-campus practical training [8] - It has developed 107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urses" and 121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with a focus on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graduation projects [8] - The college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milestones in establishing national and provincial-leve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 [8] Group 4: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 The college is building a new model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egrating various platforms for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11] - It has implemented a "three-in-one" project to ensure students engag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ies throughout their studies [12] - The college has received numerous awards i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reflecting its strong emphasis on practical skills and employability [13]
2025名校之约|“三增一优"改革启幕:中南大学8845人招生计划背后的育人新布局
Yang Shi Wang· 2025-06-25 08:01
近日,中南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郭毅老师做客央视网《名校之约》院校系列访谈,详细解读2025年本科 招生政策,并深度解读这所知名学府的人才培养亮点,助力家长和广大考生读懂大学,了解专业。 百年传承·创新引领:打造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双一流"标杆 中南大学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教育部直属中管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A类建设高 校。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 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 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 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所以中南大学是一所形成 了理、工、医、文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积淀、同时充满活力和能量的一 所年轻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11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 学。学校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数学等5个学科入选国家" ...
2025名校之约|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打造国际一流物流人才培养高地,服务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Yang Shi Wang· 2025-06-25 07:41
(1)"最早":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是1994年全国高校第一批成立物流管理本科专业;2010年全国最 早开设采购管理专业,并且采购管理专业是全国第一家获得国际采购与供应联盟(IFPSM)国际认证的 本科专业;2019年北京市第一批开设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学院。 (2)"最全":物流学院逐渐形成了以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专业为核心,以质 量管理工程专业为支撑的全系统、全覆盖、全链条的现代物流教育完整体系,形成了国内领先、具有国 际影响力的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培养集群"。 (3)"最有亮点":物流学院始终扎实推进 "中美物流班""中德物流班""中日物流班" 等国际物流班建 设。同时学院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及京东、顺丰、万纬、中都、中国物流集团等国内物流行业头部企业紧 密合作,精心打造了"双培计划""万纬班"、"顺丰兴趣班"等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 2019年,物流管理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采购管理专业获批首批北京市级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点。2020年,物流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获批北京市级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采购管理专业获批国家级 ...
2025名校之约|北京语言大学:以语言为桥、创新为翼,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小联合国”
Yang Shi Wang· 2025-06-25 06:42
近日,北京语言大学(以下简称"北语")招生办公室主任王悦、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 超和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马方方做客央视网《名校之约》院校系列访谈,详细解读北语 2025年本科招生政策,并深度解读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助力广大考生读懂大学,了解专业。 精彩访谈内容速递: 历史使命与办学定位 王悦:北京语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学校诞生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艰难开创时期,周恩来总理 关怀创建,毛泽东题写校名,新中国唯一以"语言"命名的国际型大学,被誉为"小联合国",肩负传播中 国语言文化使命,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文明互鉴。 学科实力与教育特色 专业建设:54个本科(大类)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一 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覆盖 11个学科门类。 学科优势:构建"三强三新"体系(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等),2024年,"中国语 言文学"在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列全国第四,为全国前3%;"区域国别学"在中山大学科学计量与科技评 价研究团队发布的学科基础竞争力统计排名中列全国第四,为 ...
陪诊师、认知症照护员……养老职业图谱扩容 精细化服务托起银发需求
Yang Shi Wang· 2025-06-25 04:01
央视网消息: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养老服务正从"基础照护"向"精细化、专业化"跃升。然而,当前行业仍面临人才短 缺、人才流失率高等问题。如何通过破解养老行业人才难题?多方协同的"银发生态"正在探索答案。 随着老年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养老服务市场也变得越来越细分。比如瞄准老年健康的陪诊师、康复治疗师、安宁 疗护师;养老照护类的助浴员、长期照护师、认知障碍照护员;硬件类的,适老化改造设计师、养老辅具维护师等。有些是传统 业务的延伸,有些则是从面向全体客群,转向关注于老年人市场,这对养老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适老化改造中,一个扶手改造的背后,其实是多工种、多环节的协调配合。据了解,2024年上海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户数共计 10693户,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刷新。 上海市虹口区民政局局长 沈敬威 :在构筑养老服务体系当中,专业的护理人员是非常重要,我们也准备出台一个专门针对 护理员工的奖补办法,对于一些中高级的护理员工会给予一定的人才奖励。接下来也会成立一个银发产业的发展促进会,有更多 企业在平台上能够相互地资源共享,相互提供一些养老方面的精准数据,来赋能整个的养老体系。 养老人才的复合型 ...
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亮点很多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5 02:46
前不久,"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今年榜单首次新增了"中国中医药大学排名"子榜单,作为 浙江省的"中医药强校",浙江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浙中医大")排名全国第5。 好消息接踵而至。近日,浙中医大新增2家全省重点实验室——全省神经精神药理学重点实验室、 全省中药数智化全链条质量控制与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至此,学校拥有5家全省重点实验室,标志着 在中医药科研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创新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作为浙江省中医药人才培养高地,浙中医大办学至今已66年,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 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在同类高校中拥有多个"第一":第一批产生国医大师的中医药院校、第一家自主 培养产生院士的省属高校、第一家获得国家重点学科的省属高校…… 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作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浙中医大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提升 一流中医药人才培养成效。 【焦点问答】 1.杭州日报:2025年学校招生计划如何安排?有哪些新变化? 王建钟:2025年浙中医大普招招生总计划4104人(不含专升本),较2024年小幅增加。其中浙江省 内计划招生2813人,较2024年增加20人;省外计划招生人数与2024年持平, ...
2025央视网名校之约|首都师范大学2025招生亮点:人工智能学院启航、未来教师实验班扩容与双学位创新培养
Yang Shi Wang· 2025-06-24 11:12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以下简称"首师大")招生就业处处长臧强做客央视网《名校之约》院校系列访 谈,详细介绍2025年本科招生政策及人才培养特色等内容,助力广大考生读懂大学,了解专业。 首师大:双一流引领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发展与创新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地处北京,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 学校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为发展理念,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高精尖学科群建设,推 动文、理、艺、教四大学科群协同发展,是一所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校全面落实人才强教战略,引育结合,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学历及学缘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 伍,涌现出中科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其中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学 位授权点46个,其中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学校建设国家"双一 流"学科(数学)1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群)5 个。 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学科结构布局持续优化,高水平学科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已形成 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 ...
广东超常规推进集成电路人才扩容 本硕博在校生破万人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4 08:25
(活力中国调研行)广东超常规推进集成电路人才扩容 本硕博在校生破万人 中新网广州6月23日电(记者 郭军 程景伟)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23日在广州 举行。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吴艳玲介绍称,"十四五"以来,广东超常规推进集成电路人才扩容,指 导中山大学等8所高校率先筹建省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集成电路本科专业点增至23个(2022 年同期为7个),本硕博在校生破万人,较2022年翻两番,有力支撑广东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情况介绍会现场。中新网记者 郭军 摄 据悉,近年来,广东积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提升科技创新人才供给。广东高起点新建香港科技大学 (广州)、深圳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动设置深圳职业技 术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全省高校数量 ...
台州湾陆岛联动项目以问题为导向,让一线成为解题现场
联航学堂夜学: 自"联航学堂"成立以来,中交三航局台州湾陆岛联动项目党支部始终锚定"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去一线"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联航学堂 夜学—现场攻坚破题—复盘优化提升"三大环节,引导青年员工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中实现能力跃升,为项目高质量建设注入青春动 能。 每周一堂课,每堂课过后都带着夜学的知识盲点深入施工一线。在联航学堂问题梳理的基础上,项目骨干带领青年员工深入施工现场开展"问题清 零活动"。针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课程中总结的突出问题,中交三航局台州湾陆岛联动项目生产副经理徐尧军充分发挥其 二十余年试验一线工作经验,化身"行走的教科书",带领青年团队深入施工一线,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成果的有效转化。通过现场直观展示和实 际操作,团队重点攻克了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离析、泌水、蜂窝、孔洞、麻面等问题。采用"带着问题去现场,带着成果回课堂"的实践模式,项 目青年员工在一线实战中成功解决技术难题10项,切实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聚焦痛点,构建问题"储备库" 项目党支部精心打造"联航学堂"夜学品牌,打破传统单向授课模式,通过"部门提报+审核筛选"机制,从11门经典课 ...
大唐印尼金光公司首获“亚洲最佳雇主企业”贡献大奖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4 03:23
人民网雅加达6月23日电 (记者曹师韵)6月20日,大唐印尼金光公司首次荣获亚太权威人力资源机构 评选的"亚洲最佳雇主企业"贡献大奖。这是该公司继2024年印尼"人力资源管理卓越贡献奖"后,再获国际 级殊荣。 同时,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进"小微经济扶持""生态大棚""STEAM教育计划"等多项民生项目, 覆盖教育、环保、医疗等领域,造福数百名当地居民。在推动文化融合方面,公司以中印尼建交75周年为 契机,开展"友谊之桥"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如节庆互动、联合观影、职工运动会和安全漫画比赛等,构建 共建共享的企业文化氛围,并通过轮岗交流、赴华培训等方式增强属地员工的归属感与发展空间,展现中 资企业深度融入当地、合作共赢的良好形象。 大唐印尼金光公司校企合作访学活动。大唐金光公司供图 大唐印尼金光公司始终将人才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构建"校企合作+成长体系+评优激励+情 感关怀"四位一体机制,累计培养本土技术人才超420人,带动就业超1500人次。公司深化与印尼国家电力 公司理工学院、哈鲁奥莱奥大学等高校合作,定制化推进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培训,成功培养84名工程师与 40名技术骨干,为印尼能源行业输送高素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