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污染防治
icon
Search documents
陈刚:坚持标本兼治聚力排查整治守牢生态底线,扎实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Guang Xi Ri Bao· 2025-06-11 02:39
6月10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陈刚在南宁主持召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 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下更大力气、采取更强有力措施,继续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狠抓排查整治 工作,扎实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建好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两个生态",奋力谱写中国式 现代化广西篇章。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领导小组规划发展组组长王维平参加。 陈刚对前一阶段排查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他强调,广西涉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抓得好不 好、问题解决得彻不彻底,不仅事关广西发展全局,更肩负着为全国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 子的重任。全区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涉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 感、紧迫感,坚持化解存量和严控增量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综合施治,全力以赴抓好排查整 治工作,结合广西实际努力蹚出一条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真正变坏事为好事,变被动为 主动,以实际行动体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
以“蔚蓝”为名,这支高校先锋队“智”理大气污染
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0天,与 2013年相比增加了114天,为历年最多。 北京工业大学"蔚蓝先锋队"深入乡镇基层实践调研。受访者供图 为治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能源转型痛点,"蔚蓝先锋队"成员闻超玉、程晓晴等,将科研成果带入乡村一 线,积极探索污染防治与民生保障的双赢路径。 针对农村地区取暖"电代煤、气代煤"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区域差异大、实施难度高等问题,团队创新性引 入AI赋能的本地化大数据库技术,研发减污降碳热点识别模型,从空间、能源、污染三个维度精细识 别治理优先区域。在河北省、山东省等北方重点地区,团队开展了覆盖80个县、393个村的入户调研, 系统采集农村地区煤质—炉型组合的活动水平数据与排放因子,构建了当前国内最大规模的农村居民取 暖排放数据集。 在这场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中,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环保公益团队"蔚蓝先锋队",在污染防治、 绿色发展中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支撑"蔚蓝先锋队"的,是北京工业大学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 室)。该实验室作为首都大气治理的核心科技力量,面向国家和首都重大需求,深耕 ...
山西将加快推进水泥行业和焦化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7 06:52
山西省煤电、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占全省工业排放量的70%以上。高峰介绍,前几年,该省基本完 成了煤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水泥行业和焦化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同时, 继续推动煤电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和铸造、碳素、耐火材料等产业集群升级改造。 汾河谷地一直是山西省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该省将在之前成效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太原盆地、汾 河谷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持续推进重点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有序推进太原盆地、临运盆地清 洁取暖改造。同时,聚焦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重点城市,突出"一市一策"精准管控,常态化开展走航巡 查,推进攻坚措施落地落实。 5月22日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山西PM2.5平均浓度已经连续四年每年下降1微 克。2024年,该省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今年前4个月,该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 22.4%。 清洁运输是交通运输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去年,山西积极推进清洁运输先行引领区建设,加快国四及 以下柴油货车报废更新和新能源替代,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钢铁、火电、焦化、煤炭、建材等重点运输企 业车辆新能源替代,提升大宗物料清洁运输比例。 山西省生态环境 ...
高铁降噪座椅、社区“噪声地图”……新技术助力破解噪声污染难题
news flash· 2025-06-06 05:53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声污染越来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噪声污染的防治,是 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根据刚刚发布的《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 城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噪声污染不容忽视。世界卫生组织在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15亿人听 力受损,约7.5亿人是因为环境噪声污染所致。研究表明,长期噪声暴露与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直接 相关,噪声每增加5分贝,心理疾病风险上升1.5%。根据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到2025年 底,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夜间达标率要得到进一步提升。(央视新 闻) ...
福建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首次达到100%
6月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会上,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 组书记、厅长许碧瑞介绍了2024年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情况。他表示,2024 年,福建全省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稳定优良、稳中有进、保持全国前列。 据介绍,2024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9个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3%,可吸入颗粒物 (PM10)、PM2.5年均浓度同比均下降,福州市、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分别排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的第 5、第3位。 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Ⅰ~Ⅲ类)比例首次达到100%、其中优质水(Ⅰ ~Ⅱ类)比例77.1%,闽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98%、干流国控断面水质全优;九龙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 57.1%。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标。 近岸海域海水质量稳中有升。优良(一、二类)海水面积比例92.6%、首次达到90%以上。 生态质量保持全国前列。生态质量指数(EQI)75.06、稳定为优、同比提升0.04。森林覆盖率65.12%,连 续46年居全国首位。 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同比下降0.3分贝, ...
最高法:去年审结环资一审案超21万,加大破坏生态犯罪惩治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5 05:03
南都讯记者刘嫚发自北京"六五环境日"之际,最高法院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4)》年度报告,报 告显示,2024年,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1.9万件。在刑事审判方面,加大对污 染环境、破坏生态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审结环境资源刑事一审案件2.6万件。 在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设立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国法院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组织2424 个,增设合肥环境资源法庭,从事环境资源审判的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1.6万余人,1700余家法院实行 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归口审理。各地法院结合辖区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区整体保护需要,不 断优化环境资源案件跨行政区划管辖机制。 此外,报告还显示,最高法院研究起草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矿产资源纠纷等司法解释,积极 参与人民法院案例库和法答网建设,明确裁判规则,全年入库环境资源案例350余件。与生态环境部、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单位会签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等意见,为审判提供政策指引。充 分发挥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引领作用,发布专题典型案例8批50个及10个十年环境资源审判有重大影 响力案件。认真履行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和检察公益 ...
连续三年下降,去年全国法院受理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4.5万余件
Xin Jing Bao· 2025-06-05 05:03
2024年是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成立10周年。最高法表示,这一年人民法院在环境资源审判方面 取得显著成效。坚持罪刑法定原则,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犯罪行为的惩 治力度,受理环境资源刑事一审案件2.8万余件,审结近2.6万件。贯彻损害担责、全面赔偿原则,依法 追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受理环境资源民事一审案件16.7万件,审结15.1万余件。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4)》。数 据显示,2024年,全国法院共受理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4.5万余件,审结21.9万余件。受理量、审结量均 连续三年下降。 2021年-2024年受理案件数量图。图源《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4)》 扎实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国法院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组织2424 个,增设合肥环境资源法庭,从事环境资源审判的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1.6万余人,1700余家法院实行 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归口审理。各地法院结合辖区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区整体保护需要,优 化环境资源案件跨行政区划管辖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工 ...
天津:高水平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6-04 09:15
中国发展网讯 李亚柯 记者朱波报道 6月3日下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年天津生态环境状况 新闻发布会。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史津、二级巡视员郭海涛、科财处处长张凯、自然处处长赵文喜、 海洋处处长高翔出席,为大家介绍2024年我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我们紧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上持续加力。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健全 建设项目环评分级管理制度。持续开展大气等专项执法行动,检查企业3.3万家次,立案1108起,对首 次违法、情节轻微的企业依法免罚347件。创建国家级智能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天津 生态屏障站、天津城市站入选第二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史津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统筹推动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持续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高标准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高水平推进美 丽天津建设。 史津指出,2024年,我们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 会部署,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统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江西:今年秋冬季还可能出现长时间、大范围大气污染过程
面对不利气象条件挑战,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将通过强化治污减排、污染应对、科技支撑3个方面,让"蓝 天白云"始终成为江西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标配品"。 一方面,牢牢抓住减排这个牛鼻子,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推进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帮助企业提高废气治理能力;以 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重点行业清洁运输为抓手,深入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配合有关部门深化扬尘 和餐饮油烟综合治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真正把减排量拿到手,多措并举,从根本上减少污染 物排放。 另一方面,坚持"日调度、周会商、月总结、季分析"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大气污染防治作战指挥部中 枢作用,全天候值班值守,实时盯控数据,及时发布污染预警,指导地方科学、精准应对污染过程。同 时,深化与湖南、湖北等周边省份省际联防联控工作,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大气联防联控合作。加强督 导帮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帮扶工作组,深入地方"问诊把脉",帮助地方发现大气污染问题并做好 整改,不断提高各地应对污染天能力。 此外,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将依托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关中心,开展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和精细化管控研 究 ...
宜春市袁州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现“开门红”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6-02 07:33
今年以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坚守环境空气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扛稳政治责任,注重 源头管控,全力攻坚突破。一季度,细颗粒物浓度为 3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9%,空气质量优良率 96.7%,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现"开门红"。 强化责任体系。一是构建防治机制。袁州区政府组织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将乡镇街道、园区 及行业部门纳入应急体系;分解市定空气质量目标至各责任单位,通过专题会议压实责任。二是狠抓禁 燃禁放。召开专项部署会落实烟花爆竹管控要求,组建12个督查组开展春节、元宵专项巡查,首次实现 节假日零污染天。三是深化预警响应。建立大气污染应急联动机制,针对传输污染及时启动预警,累计 出动巡查人员100余人次,整改问题15个。 聚焦精准治理。双管齐下治理扬尘。推行"突击+拉网"式工地巡查,落实"六个百分百"治理标准;启动 国控站点周边7个污染治理项目,解决一批难点、堵点问题。立体推进道路保洁。建立"机械清扫+人工 保洁+雾炮抑尘"三位一体体系,对52条主次干道实施全天候保湿作业。从严从实监管工业源。按照"盯 大户、查高值"原则强化重点企业监管,严控无组织排放,确保治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