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污降碳

Search documents
济南起步区目前已建在建绿色建筑约1400万平方米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7-12 02:1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张浩 7月11日,济南起步区举行"加速冲刺五年成形"系列主题发布会。2023年12月起步区成功入选国家首批 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在发布会上,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起步区分局局长韩道汶介绍,作为绿色低碳高 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要战略支点,起步区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降碳减污并举,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起步区创新性组织20余家建材行业企业组团开展清洁生产审 核,实现年氮氧化物减排15.8%、温室气体减排18.6%。大力提升重点企业清洁化生产水平,济南达利 食品35蒸吨燃气锅炉实现绿色蒸汽全替代,济南光大能源率先在全省垃圾焚烧行业开展垃圾焚烧炉减污 降碳深度治理试点,济南比亚迪(002594)全链条深度减排达到环保绩效A级企业标准。大力推进全区 工业企业燃油叉车电气化替代行动,全区叉车电气化比率达到60%以上,鼓励开展国三以下排放标准非 运营车辆淘汰,77辆国三以下排放标准非运营车辆完成淘汰。 推动能源转型,建设低碳高效能源体系。起步区大力发展光伏,全区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7.1MW,每年 可减排温室气体3.5万吨。大力推进"氢进万家"示范工程,40辆氢能重卡和16辆氢能环卫车投入运行 ...
济南起步区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7-11 09:56
第三,发展绿色建筑,建设绿色宜居空间环境。制定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绿色建设新技术新材料试点示 范应用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新建建筑达到绿建二星以上标准。目前已建在建绿色建筑约1400万平 方米,其中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78%(1090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约22万平方米。国际标准地招商 产业园零碳智慧运营中心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建成运营后年可发电95万度。 转自:新华财经 近期,济南市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作为重要战略支点,积极 申报创建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绿色产业快速增长,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降碳减污并举,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一是创新性组织20余家建材行业企业组团开展清洁生产 审核,实现年氮氧化物减排15.8%、温室气体减排18.6%。二是大力提升重点企业清洁化生产水平,济 南达利食品35蒸吨燃气锅炉实现绿色蒸汽全替代,济南光大能源开展垃圾焚烧炉减污降碳深度治理试 点,济南比亚迪全链条深度减排达到环保绩效A级企业标准。三是大力推进全区工业企业燃油叉车电气 化替代行动,全区叉车电气化比率达到60%以上,鼓励开展国三以下排放标准非运营车 ...
经济热力站丨减污降碳新标杆 AI助力垃圾处理
He Xun Wang· 2025-06-30 05:36
6月27日,"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月度主题走访活动来到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朝阳环境是北 京市朝阳区唯一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循环利用市场化运营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 专精特新企业"称号,曾荣获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第一批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 点、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单位等奖项。 在后面的参观过程中,皮猛重点提到了该园区的全国首套垃圾AI智能焚烧系统:"截止到现在,我们有 些技术实现了弯道超车,并处于领跑位置。当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完全的AI来控制整个焚烧系统。该系 统投入后,主蒸汽稳定程度提高了36%,主蒸汽量提升了1%,发电效率提高了45%,人工劳动强度下降 了90%,这套系统在国内外来说我们应该是第一个搞成的。" 据了解,朝阳环境运营的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年处理粗油脂5000吨、再生水回用率达100%、绿电年 发电超5亿度,实现资源转化率85%以上,成为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的示范标杆。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 ...
杭州深入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奋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样本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4 02:26
光大焚烧发电厂鸟瞰图 临安太湖源镇指南村 新奥能源集中供热厂区图 清凉峰保护区内的梅花鹿 西溪湿地 据统计,2024年,杭州以占全省14%的能耗贡献了全省24%的GDP,单位GDP能耗水平全省第一、 全国领先。圆满完成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指标,用煤总量较2020年下降21%,单位GDP用水量较2020 年累计下降27.6%;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10.78平方米/万元,同比下降5.9%。 打造绿色城市,融合推进协同增效路径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 一直以来,杭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引领者,汇聚出强大的"绿色合力"。如今,杭州的水更清了、天更 蓝了、岸更绿了,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连续9年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连续18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22年9月,生态环境部将杭 州列为全国第一个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2023年7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 化司公布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进展评估结果,杭州市成功获评优良,排名靠前 ...
光大环境董事会主席王思联:绿色生产力引领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17 23: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 为环保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深刻揭示了环保产业走出传统基建思路、在服务全社会绿色低碳转 型中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规律。绿色生产力之于环保产业,并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技术范式革命、 要素配置重构、制度创新协同的系统性变革,目的是将企业参与生态治理的底层驱动力由外部委托转化 为内生创造,以推动环保产业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绿色生产力是环保产业升级的力量之源 党的二十大以来,环保产业开启了一场从定位、逻辑到内涵的全方位变革,产业定位突破传统末端治理 的范畴,产业逻辑告别粗放低效的模式,产业内涵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重构。环保产业正以绿 色生产力为支点,撬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中的产业价值,在美丽中国建设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双重坐 标系中,锚定产业升级的新方位、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产业基础能力更加完备。研发投入快速增加,近5年我国环保产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率达12%,2023年 突破800亿元,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5%。基本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国产环保装备自给率从2018年 的65%提升至2023年的82%,拥 ...
减污和降碳 找到“连接点” 清华SIGS团队最新发现登上《自然》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6-14 16:54
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着深远影响。但 是,这两个环境议题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以下简称:SIGS)环境 与生态研究院副教授郑博带领由中、法、德多名学者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题 为"大气污染影响全球甲烷收支的趋势和年际变化"的重要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减污和降碳的融 汇,为"减污降碳"赋予了全新内涵,为气候与环境政策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和启发。 另辟蹊径 这一创新发现,为大气科学领域两个重要概念——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连接 点",系统阐述了全球尺度上空气污染物如何影响甲烷的损耗及其源汇收支变化趋势,揭示了实施空气 质量和气候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 关注甲烷消耗过程 甲烷,是引起气候变化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仅次于二氧化碳)。在新时代全球碳中和行动中,理解 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变化及其机制,成为研究气候变暖的重要科学议题之一。 "大气中甲烷的浓度变化驱动力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排放,二是损耗。"郑博解释道,"从排放的角度, 排放源包括湿地、能源、农业和废弃物等自然和人为源;另一方面,甲烷 ...
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交出“含绿量”十足“含金量”满满高分卷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13 01:32
亮点1: 厦门海天码头。 四季更迭,被碧海环抱的厦门,举目皆美景,处处迸发着生机与活力。 生态环境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一项改革为中央决策作参考;七项经验获生态环境部推广;五项试点先行先试取得突破;三项成果彰显改革综合效益……翻 开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生态"成绩单","含绿量"十足、"含金量"满满。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福建省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接续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深化年"活动, 完善"一核两翼"(以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改革试点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践创新为两翼)总体布局,积极构建"1+6"(1个市 级改革要点,6个一区一特色改革要点)全面深化改革矩阵,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谋定后动,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一系列亮眼成绩,离不开久久为功的坚持与努力。"我们强化整体谋划,从探索美丽中国'厦门实践'的先行路径、提升支撑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完 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体制机制、打造提升执法效能的工作机制、培育生态环保协作共治的支撑系统、构建一区一特色的改革矩阵6个方 ...
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清华团队成果发《自然》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6-08 06:06
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就如同医生给病人治病,在对不同器官、不同病症进行诊断时,如果忽视某些组织的内在 协同联系,就有可能在治疗中顾此失彼,甚至产生"副作用"。充分了解不同器官和组织的内在联系,结合多领域 的专家"会诊",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清华团队这一创新发现,为大气科学领域两个重要概念——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连接点,系 统阐述了全球尺度上空气污染物如何影响甲烷的损耗及其源汇收支变化趋势,揭示了实施空气质量和气候政策 时,需要综合考虑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 郑博表示,在以往研究中,往往是不同的学术群体分别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两个领域开展研究。而这项发现恰 恰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启发人们在治理空气污染的同时,要兼顾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在关联效 应。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郑博带领由中、法、德多名学者构成的国际团队,在《自然》 (Nature)期刊发表题为《大气污染影响全球甲烷收支的趋势和年际变化》的重要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创新性地 提出减污和降碳的融汇,为"减污降碳"赋予了全新内涵,为气候与环境政策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和启发。 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 ...
以“蔚蓝”为名,这支高校先锋队“智”理大气污染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08 01:03
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0天,与 2013年相比增加了114天,为历年最多。 北京工业大学"蔚蓝先锋队"深入乡镇基层实践调研。受访者供图 为治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能源转型痛点,"蔚蓝先锋队"成员闻超玉、程晓晴等,将科研成果带入乡村一 线,积极探索污染防治与民生保障的双赢路径。 针对农村地区取暖"电代煤、气代煤"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区域差异大、实施难度高等问题,团队创新性引 入AI赋能的本地化大数据库技术,研发减污降碳热点识别模型,从空间、能源、污染三个维度精细识 别治理优先区域。在河北省、山东省等北方重点地区,团队开展了覆盖80个县、393个村的入户调研, 系统采集农村地区煤质—炉型组合的活动水平数据与排放因子,构建了当前国内最大规模的农村居民取 暖排放数据集。 在这场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中,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环保公益团队"蔚蓝先锋队",在污染防治、 绿色发展中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支撑"蔚蓝先锋队"的,是北京工业大学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 室)。该实验室作为首都大气治理的核心科技力量,面向国家和首都重大需求,深耕 ...
天津:高水平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6-04 09:15
中国发展网讯 李亚柯 记者朱波报道 6月3日下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年天津生态环境状况 新闻发布会。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史津、二级巡视员郭海涛、科财处处长张凯、自然处处长赵文喜、 海洋处处长高翔出席,为大家介绍2024年我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我们紧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上持续加力。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健全 建设项目环评分级管理制度。持续开展大气等专项执法行动,检查企业3.3万家次,立案1108起,对首 次违法、情节轻微的企业依法免罚347件。创建国家级智能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天津 生态屏障站、天津城市站入选第二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史津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统筹推动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持续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高标准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高水平推进美 丽天津建设。 史津指出,2024年,我们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 会部署,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统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