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大赛汇聚全球创新要素 激活智能机器人全链生态
Su Zhou Ri Bao· 2025-11-19 00:33
昨天(11月18日),第一届IEIIC国际创新大赛启动仪式暨智能机器人产业链融通行动大会在常熟 举行,集展、会、赛于一体,汇聚"政、产、学、研、资、用"等国内外顶尖创新要素,深入推动智能机 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智能机器人正从工业场景走向民生领域,从技术攻关加速成果转化。活动现场,央企智能机 器人场景应用"揭榜对接"发布。国家电网、长江三峡集团等共同启动智能机器人场景应用融通行动并发 布需求清单。常熟作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同步梳理具身智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需求 清单,让技术攻关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 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每一步突破都离不开有关各方的协同发力。为加快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南京大 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同发布"高校赋能智能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倡议",推动高校科研资源与产业 需求精准对接。 今年以来,常熟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核心赛道,签约落地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具身智能机器人 训练场等40余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目前,常熟集聚了智能机器人企业近200家、年产值超 400亿元,已基本构建起"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生态矩阵。会上,又一批智能机器 人重点产业项目签约 ...
“充电宝一哥”负债99亿赴港融资,安克创新差钱了?
1、业绩增长:安克创新营收规模持续增长,2025 年前三季度营收突破 210 亿元,储能等业务 快速扩张,出海品牌势能依然强劲。 2. 现金流告负:全球召回持续发酵、质量体系隐忧,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转负、存货大增、新业务 线盈利不足。 3. 单一渠道依赖:在现金流吃紧、分红不断、亚马逊依赖度高的背景下,安克创新快速推进港股 IPO 的动机备受关注。 在过去几年里,安克创新一直是跨境品牌的 "样板间"。 它从亚马逊上的一条充 电线起家,早在2013 年就在亚马逊平台成为充电品类销售冠军,首次获 得 "充电宝一哥" 称号;随后安克创新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又推出自研储能系统、扫地机器人、 光伏一体化设备,甚至喊出要做"几十个品类持续成功"的全球技术品牌。 近日,安克创新更是决定启动港股 IPO," 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推进全球化战略 "。但受到大 规模召回充电宝事件影响 ,安克创新今年的业绩并没有为公司 IPO 给出很好的 "背书",在 全 年营收依旧保持增长的情况下, 安克创新 却 出现经营性 现金流转负、 存货大增 、负债率 新 高等问题。 此外,安克创新在 今 年 7 月 发布公告称, 正在对香港资本市场股权融资 ...
Physical Intelligence团队正式发布π*0.6
自动驾驶之心· 2025-11-19 00:03
编辑丨具身智能之心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 点击进入→ 具身智能之心 技术交流群 更多干货,欢迎加入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全栈学习社区 : 具身智能之心知识星球 (戳我) , 这里包含所有你想要的。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 之心 "公众号 作者丨 Physical Intelligence团队 11月17号!Physical Intelligence团队正式发布 ,从经验中学习的VLA。 熟能生巧 人类在掌握新技能时展现出卓越的灵活性,但要达到精熟境界必然需要从反复尝试中学习。借助VLA模型等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可以通过提示词灵活设定通用型 机器人的任务目标。但正如人类学习规律,这些模型同样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臻于精通。 这意味着不仅要利用示范数据,更需要整合自主收集的实践数据,使策略能够修正实际部署中出现的错误,在人类远程操作水平之上提升执行速度与鲁棒性,并适 应新的部署环境。虽然基于强化学习的自主实践理论基础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确立,但要将这些原理融入通用且可扩展的机器人学习系统仍面临重大挑战:为大型模 型设计可扩展且稳定的强化学习方法、处理来自不同策略的异构数据,以及在奖励信号可能 ...
寻找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的年度标杆,第六届LeadeRobot奖项申报正式开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19 00:00
岁序更新,征程再启。在具身智能浪潮奔涌、机器人产业迈向全面升级的 2025 年,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 灯塔,更需要 领军力量 。 谁是穿越技术周期、引领产业方向的中流砥柱?谁在定义市场格局、开拓全球边疆的商业战场?谁,又能代表 " 中国智造 " 在机器人产业链领域的最强音? 作为中国机器人领域一年一度的权威盘点与风向标, 2025 年第六届 LeadeRobot 中国机器人行业评选的帷 幕于11月15日正式拉开,奖项申报通道全面开启!寻找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领军者! ▍ 我们为何设计这些奖项? 2025 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 行业正从技术演示迈向商业落地的临界点 , 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行业正进入 1-N 的快速 发展阶段 ,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公司位于中国。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社会经济生活,本次奖项将发掘医疗机器人市场取得领先地 位 的企业,还希望发掘 成功开拓海外市场的商用机器人 头部 ,以及在复杂环境中大显身手的特种机器人。 如果说机器人整机是闪耀在舞台中央的明星,那么 核心零部件就是支撑其辉煌演出的基石与血脉。 机器人的 整体性能上限,取决于其最薄弱的 ...
四大结构性难题制约 大模型规模化落地遇阻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18 17:23
在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这一宏伟目标牵引下,AI(人工智能)产业正迈向其发展的"下一个十年"。 不过,在模型能力持续提升的同时,产业落地的脚步却并未同步提速。11月16日,在"2025人工智能 +"大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高昂的成本、缺乏高质量行业数据、工程化能力不足以及对大模型能 力边界认知的偏差,正成为制约AI规模化应用的四大结构性难题。 与此同时,从开源与商业化的平衡,到AI入口从云端向终端迁移,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AI落地面临"拦路虎" 当产业界尝试将大模型从实验室推向车间、办公室和街头巷尾时,规模化落地遇到的阻力远超预期。 "大模型(当前的)叙事逻辑对赋能千行百业不友好的地方在于,我们一直说规模法则,要把模型越做 越大、越来越强,对应的结果是成本越来越高。"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兼首 席科学家刘知远在圆桌论坛上表示。 刘知远指出,叙事逻辑的不友好直接带来了大模型训练和使用成本的持续攀高。他认为,任何技术要对 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都必须解决标准化和成本问题。正如芯片行业的摩尔定律,他所在的团队提出 了大模型能力密度法则,即通过技术创新,让更少的参数承载更多的模型能力。"摩尔定 ...
物流智能化转型加速 装备制造企业纷纷强化布局
Zheng Quan Ri Bao· 2025-11-18 16:07
在整体销量增长的同时,伴随AI、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加速落地,行业正从"自动化"迈向"智能化"。 国金证券发布的叉车行业研报显示,未来,无人叉车有望凭借全球领先的导航定位、感知和大模型等技 术,覆盖智能物流全场景需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无人叉车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 2029年有望超过140亿元。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于传统叉车,无人 叉车在效率、稳定性、准确度及成本控制方面均具备显著优势,更能满足新型物流中转需求,降低运营 成本,并实现复杂场景精准作业。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技术成熟度的提升,无人叉车有望从封闭 场景向城乡配送、农产品转运等半开放场景延伸,成为智能物流的核心装备之一。" 11月17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叉车主要制造企业共销 售叉车122.07万台,同比增长14.2%。其中,10月份当月销售各类叉车11.43万台,同比增长15.9%。 中国企业联合会资委会委员、高级经济师董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叉车是现代物流的'效率引 擎',叉车销量稳健增长的背后,是我国经济供应链韧性与效率提 ...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1119
腾讯研究院· 2025-11-18 16:01
2. 公司研究项目包括将AI应用于机器人、药物设计和科学发现等物理任务,重点放在计算机、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科 技领域; 3. 另一联席CEO是物理学家兼化学家Vik Bajaj,曾在谷歌X研究机构与谢尔盖·布林紧密合作,创立并领导多家科技 创新企业。 https://mp.weixin.qq.com/s/a13d5jfrwuXzaKz-tFVj6g 一、马斯克Grok 4.1一夜之间登顶LMArena,情商智商在线 1. xAI发布Grok 4.1双版本模型,Thinking版以1483 Elo登顶LMArena,非推理版本1465 Elo排名第二,超越 Gemini 2.5 Pro; 2. 该模型在EQ-Bench情商测试中以1586 Elo成绩登顶,创意写作比上代提升600分,幻觉率暴降3倍,强调情商智 商双在线; 3. xAI将后训练阶段RL规模扩大一个数量级,利用前沿AI智能体推理模型作为奖励模型自动优化回答质量,对所有人 免费开放。 https://mp.weixin.qq.com/s/Y9LiMMk-qvxPvVpbPWfRVQ 二、贝佐斯创业物理AI!亲任CEO,首轮获投62亿美元融资 1. 6 ...
从50万初创到冲击港股!成都硬核机器人企业凭全栈自研征服全球40国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18 15:00
2025年11月17日,一则来自港交所的递表公告,让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诺普) 成为科技圈焦点。 这家从成都大学生创业园走出的企业,历经13年深耕,如今带着全栈自主核心技术、覆盖40国的销售网络和 中国最大焊接机器人出口商的头衔,正式向港股发起冲击。 其背后,恰恰是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打破国际垄断、实现技术出海的里程碑事件。从50万元初创资金,到构 建"底层硬件—OS—应用—云端"的全链条技术体系, 从简陋的老教学楼到3.5万平的智能产研基地,从服务 长尾中小企业到成为比亚迪、富士康等巨头的核心供应商, 卡诺 普的成长轨迹,藏着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逆 袭的密码,更书写了西部科技企业厚积薄发的精彩篇章。 | [编纂]的 编纂 数日 : 【编纂 胶日胶(祝乎 编纂 竹肥奥 合 周足) | | --- | | [编纂]數目 : [编纂]股H股(可于[编纂]) | | [编纂]數目 " [编纂]股H股(可于[编纂]及視乎[编纂]行使 | | 奥否而定) | | 最高[编纂] : 每股H股[编纂]港元,另加1.0%經紀佣金、 | | 0.0027%證監會交易徹費、0.00565%聯交所 | | 交易費 ...
融入具身机器人生态 绿源集团控股与有鹿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11-18 14:11
2025年,绿源集团控股全新发布"全场景轻出行"战略,构建三大业务增长曲线。生态业务作为第三发展 曲线,立足现有研发、制造、市场等核心优势,展开基于互联网、智能化、AI及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 的合作,进行融合式创新,打造增长新动能。具身机器人领域是公司生态业务发展的重要布局之一。 有鹿机器人由阿里巴巴达摩院相关团队创立,在"大模型+具身智能"方向具备顶尖实力,依托其自研具 身智能通用大脑,在具身机器人整机设计、人工智能算法与场景化应用落地等领域具备突出优势。绿源 集团控股作为深耕电驱动系统近三十年的行业巨头,在电机自主研发、高精密、规模化制造及供应链管 理上拥有深厚积累和优势。双方携手,有望打通具身机器人从"算法与控制"到"核心部件"再到"规模化 制造"、"市场化推广"的全链条,形成高效产业协同。 本报讯(记者桂小笋)11月18日,绿源集团控股(开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源集团控股")与有鹿机器人在 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绿源集团控股将成为有鹿机器人在"高精度行星减速关节模组"领域的战略供应 商,并计划于2026年向有鹿机器人高质量交付超过十万量级的核心关节部件。未来双方还将围绕具身机 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制 ...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五十一期(20251116):小鹏汽车发布的人形机器人IRON接近真人步态,关注北交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标的
Hua Yuan Zheng Quan· 2025-11-18 13:42
证券研究报告 | 北交所定期报告 | | --- | hyzqdatemark 2025 年 11 月 18 日 证券分析师 赵昊 SAC:S1350524110004 zhaohao@huayuanstock.com 万枭 SAC:S1350524100001 wanxiao@huayuanstock.com 小鹏汽车发布的人形机器人 IRON 接近真人步态,关注北交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标的 联系人 小鹏汽车近日发布的人形机器人 IRON 接近真人的步态,从现在到 2028 年我国人形机器人整机市场规模 预计在 20 至 50 亿元。参考天津机器人公众号信息,小鹏汽车近日发布的人形机器人 IRON 以接近真人 的步态引发大量关注。机器人各场景应用成熟度:工商农业等生产场景渗透率较高,医疗、教育、陪护、 危险作业等场景受技术与伦理影响渗透率较低。从汽车行业的应用现状来看,人形机器人覆盖了生产操 作、物流配送、质量管理三大场景,与其他的智能机械臂、移动机器人形成配合,完成部分对灵活性和 精确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北交所中涵盖 13 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重点公司包括:开特股份重点研发 机器人领域的电子机械制动 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