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大战

Search documents
30亿,我把公司卖给黄仁勋
投资界· 2025-07-09 03:31
AI抢人大战。 以下文章来源于并购最前线 ,作者余梦莹 杨文静 并购最前线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并购动态 欢迎加入投资界读者群 「并购最前线」系投资界旗下专注并购动态报道公众号,欢迎关注! 作者 I 余梦莹 杨文静 报道 I 投资界-并购最前线 英伟达又出手了。 投资界-并购最前线获悉,近日英伟达以超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亿元)的价格,收购 加拿大AI初创公司Ce ntML。至此,英伟达将包括四位联合创始人在内的19名员工团队 收入囊中。 Ce ntML身后是一对师生组合。由95后华人博士及导师带队,Ce ntML旨在借助软件手段 降低AI训练成本,成立至今完成了多轮融资。这一次卖身,身后投资方收获现金落袋。 30亿,一位95后把公司卖了 Ce ntML的故事,始于一位95后博士。 出生于山东青岛,王尚从青岛二中一路就读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 学位。他的履历丰富,曾在谷歌、华为加拿大分公司实习,2018年拿到电子与计算机工 程学士学位时,是当年仅有的两位Ade l S. Se dr a金奖得主之一。 早在求学阶段,王尚就开始关注大模型和GPU效率优化,手握数篇发表在机 ...
里程碑:年薪200万+的短剧编剧岗,出现了
3 6 Ke· 2025-07-02 10:26
近期,一则微短剧编剧的招聘信息在圈内流传: 骏乐影视招聘微短剧总编,年薪高达200万起;主编岗、S级编剧岗,该机构也给出高达100万+年薪的诱人报酬!年薪200万+,竟出现在微短剧行业,可 谓里程碑! 随着微短剧内容"精品化",以及近期各大平台发布的激励政策深入到编剧/剧本等环节,微短剧编剧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微短剧编剧的"抢人大战"。 一、微短剧编剧招聘数据观察 根据各大招聘平台的数据,微短剧编剧的薪酬两级分化非常的严重,普通编剧的薪资大概在7万/年,资深编剧的薪资大概在13-20万/年,头部编剧一般在 30万/年以上,当然,这些并没有计算项目分红以及奖金等额外收入。 具体来说,DataEye研究院统计了7月2号某主流互联网招聘平台上公开的、全职的微短剧编剧的招聘需求。 如图,其中能给出月薪50K以上(主要是总编责编、内容合伙人/内容负责人、首席内容官)达189个(去重),其中32个为出海/海外岗; 月薪20-50K(主要是主编/编剧主管,高级/资深编剧)达261个(去重),其中46个为出海/海外岗。 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单日其中一个平台的数据参考,且微短剧编辑有相当一部分比例为兼职 ...
留不住年轻人,算什么好城市?
Hu Xiu· 2025-07-01 00:33
第Z城是卡尔维诺笔下"看不见的城市",由看不见的风景组成:清风拂过人们年轻的脖子,巷子里飘满 咖啡的味道,满城的绿植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其中的人也在吸收生活的养分。 但第Z城并不抽象,它是具体而可抵达的生活方式:更有朝气的经济,更多元的城市文化,更可接受的 生活成本,更适合年轻人生活与发展,不浪费年轻的热忱与才情。 也正因此,第Z城是重新找回城市本质的城市代名词,它是建筑、自然、诗歌和音乐的四位一体,拒绝 单一,拒绝无聊,唤醒生而为人的可能性,正如查尔斯·兰姆所说,"如果你醒着,生活就醒着"。 如何创造一座第Z城,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去问一问年轻人的感受,让他们的快乐不再是奢侈品,忧 愁不再是无解的考题,让他们的获得感根植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 再问一问自己的内心:那些你愿意为之逗留和徘徊的城市,那些你愿意让下一代成长于其中的地方,就 是你的第Z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桃子酱,编辑:詹腾宇,头图来自:AI生 成 请记住这个数字:1222万——这是2025年即将毕业的应届大学生的数量。即将离开校园的他们,会更愿 意选择在哪座城市开启新生活?或者,反过来说,城市应该 ...
168万在校生!中国大学生第一城,诞生
凤凰网财经· 2025-06-10 14:37
在这里,读懂中国经济、城市和楼市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 国民经略 . 得大学生,得未来。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毕业生1222万人,双双处于历史高位。 然而,随着人口大盘见顶,第四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抢人大战再次白热化。 正如高铁、机场、港口之于客流、物流,大学是名副其实的"人才港"。 谁是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地方? 01 我国共有8座城市 在校大学生超过百万人 广州以168万在校大学生蝉联第一城,郑州、武汉则以150.8万、141万跻身前三。 成都、重庆、北京、南京、西安也超过百万,都是传统教育大市。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增长迅猛,首次突破130万大关,反超重庆位列第四。 主要城市在校大学生排行 168.1 广州 关网州 150.8 141.2 武汉 130.6 成都 重庆 · 124.6 110.9 北京 · 105.4 南京 l 105.3 西安 长沙 92.7 1 85.7 上海 哈尔滨* 183.4 182.0 南昌 昆明* 179.4 75.4 合肥 74.7 济南 74.4 石家庄 天津 | 70.9 65.2 杭州 南宁* 1 65.0 长春* 58.3 57.5 太 ...
168万在校生,“中国大学生第一城”诞生
虎嗅APP· 2025-06-10 10:18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 国民经略 . 在这里,读懂中国经济、城市和楼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 ,作者:凯风,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得大学生,得未来。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毕业生1222万人,双双处于历史高位。 然而,随着人口大盘见顶,第四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抢人大战再次白热化。 正如高铁、机场、港口之于客流、物流,大学是名副其实的"人才港"。 谁是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地方? 一 在这些城市,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在校大学生,人才密度之高可见一斑。 这些大学生,哪怕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留在所在城市,都将带来显而易见的人才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大学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为广义上的大学生。 我国共有8座城市,在校大学生超过百万人。 广州以168万在校大学生蝉联第一城,郑州、武汉则以150.8万、141万跻身前三。 成都、重庆、北京、南京、西安也超过百万,都是传统教育大市。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增长迅猛,首次突破130万大关,反超重庆位列第四。 有数量更要质量,由于各地未完整公开本科生数据,我们以含金量更高的在学研究生来衡量。 目前,全 ...
168万在校生,“中国大学生第一城”诞生
Hu Xiu· 2025-06-09 05:04
正如高铁、机场、港口之于客流、物流,大学是名副其实的"人才港"。 得大学生,得未来。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毕业生1222万人,双双处于历史高位。 然而,随着人口大盘见顶,第四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抢人大战再次白热化。 我国共有8座城市,在校大学生超过百万人。 谁是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地方? 一 广州以168万在校大学生蝉联第一城,郑州、武汉则以150.8万、141万跻身前三。 成都、重庆、北京、南京、西安也超过百万,都是传统教育大市。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增长迅猛,首次突破130万大关,反超重庆位列第四。 在这些城市,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在校大学生,人才密度之高可见一斑。 如果结合985高校、双一流大学以及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来看,我国真正的高等教育大市可大致分为四个梯队: 北京、上海、南京为第一梯队; 这些大学生,哪怕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留在所在城市,都将带来显而易见的人才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大学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为广义上的大学生。 有数量更要质量,由于各地未完整公开本科生数据,我们以含金量更高的在学研究生来衡量。 目前,全国只有6城在学研究生数量超过15万人,分别是北京、上海、南 ...
中部大省,拼命“抢人”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30 14:32
一场"事关长远发展"的阳谋 又是一年毕业季。5月28日,长沙市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推介活动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现场发布长沙市青年人才创业"双肩包"行动计划, 被视为是一份"从落地到上市,一条龙培养创业者"的超级攻略。 长沙的最新动向背后,是湖南将大学生创业提升至"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以系统性思维破解人才困局的谋划。 早在2024年9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互联网岳麓峰会上发出邀请,广邀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到湖南创新创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沈晓明 再次"喊话":"大学生只要有创业的'好点子',背着双肩包就可以来湖南创业。"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行动。就在不久前,湖南启动名为"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的系列行动。5月12日,湖南决策层再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促进高 校毕业生留湘来湘工作。 如此"超常规重视",湖南究竟有何考量? 01 破局 "抢人"不是新鲜概念。 从2017年开始,不少城市通过放宽落户、给予补贴等,送出"政策礼包"。比如武汉启动雄心勃勃的"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天津"海河英才"曾 引发"北漂"排队落户;西安抢人的热情一度传出"去西安旅游结果在火车站办好落户"的段子……整体来看,这些举措主要目的都是吸引人 ...
杭州和深圳,为“一张免费的床”较上了劲
吴晓波频道· 2025-03-12 16:59
点击图片▲立即收听 " 理想城市的核心因素包括:交通便利( 50% )、生活成本适中( 47% )、经济发展活力( 46% )、就业机会充足( 40% )、生活环境优越( 36% )、人才政策优厚 ( 34% )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今年,一个段子悄然在朋友圈传播:" 杭州正在深圳化,深圳上海化,上海北京化...... " 在舆论看来,杭州凭借DeepSeek走火后,留给深圳的,是"大疆之后再无创新"的尴尬。而"杭州六/七/八小龙更像是一次杭州对深圳创新人才资源 的变相"挖墙脚":梁文锋出生于广东却没能留在创业,宇树科技和游戏科学的起点都在产业链更完善的深圳,却最终搬到了杭州。 杭州已取代深圳成为"创新第一城"了? 这个疑问,或许呼应了当下人们的一些真实体感。事实上, 杭州与深圳之间的暗中较量早就从争夺"一张床位"开始了。 城市里的"一张床" 曹瀚阳在天津上了四年学,他笑称自己是半个天津人,大学期间谈了个来自杭州的女朋友,今年春节假期刚过,就直奔杭州去了。 他初见这个城市的方式有些特别。 他的目的地是杭州西站, 刚下高铁,拖着行李箱走进火车站广场,他就看见熙熙攘攘的年轻人聚集在一些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