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Search documents
A股大牛市:历史与未来
Guotou Securities· 2025-08-13 03:33
2025 年 08 月 13 日 A 股大牛市:历史与未来 回顾 A 股历史上经典的大牛市行情,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经典类型:基于流 动性的"牛"(2014 年-2015 年)、危机后经济修复驱动的基本面牛(2008 年-2009 年)、制度红利与盈利增长共振的"戴维斯双击"牛(2005 年-2007 年),以及先流动性后基本面的混合型牛市(1999 年-2001 年)。具体而言: 2014-2015 年的牛由改革预期与驱动,缺乏盈利支撑,行业轮动呈"大金融 搭台、科技成长接力";2008-2009 年的周期牛受"四万亿"财政刺激和货币 宽松带动,周期品与消费、新兴产业交替领涨;2005-2007 年牛市则在股 改、汇改及宏观繁荣背景下全板块普涨,后期蓝筹领涨;1999-2001 年则 经历了科网泡沫驱动的短期冲高,随后转向能源等顺周期板块。从历史复 盘来看,大牛市往往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与流动性宽松。 不同类型牛市的宏观环境、流动性特征、行业轮动模式各异,但均体现了 资金、政策与产业逻辑的互动演变。 对于 A 股未来的牛市,我们认为 2012 前后的日股是值得参考的!也就是 新旧动能转换牛:参考 ...
时隔10年,A股出现重大信号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8-12 15:46
A股牛市氛围渐浓,资金做多情绪高涨。 截至8月11日,象征市场情绪的A股融资余额合计达到20122亿元,创下年内新高;这也是自2015年7月1 日之后,融资余额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从资金流向看,最近一个多月,杠杆资金主要流入了以半导 体、AI、机器人、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链。 流动性宽松与政策预期共振,A股大盘指数亦迎来阶段性高点。8月12日,上证指数收涨0.5%,报 3665.92点,创年内收盘新高。 记者丨易妍君 编辑丨张星 在此背景下,A股投资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投资者又该如何把握结构性机会? 杠杆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 伴随A股震荡上行,今年7月,A股融资余额显著增长,单月增加了近1300亿元。步入8月以来,杠杆资 金继续活跃,截至8月11日,A股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同时,最近一段时间,单日融资买入额在A股成交额的占比维持相对高位(10%左右)。 资金流向方面,申万一级行业中的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有色金属、计算机等行业获 得较多杠杆资金青睐。 据Wind统计,截至8月11日,7月以来,上述6个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均超过120亿元,其中,电子、医 药生物的净流入金额更是达到200亿元 ...
A股重大信号!融资余额时隔十年重回2万亿,杠杆资金流向何处?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8-12 12:48
杠杆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 伴随A股震荡上行,今年7月,A股融资余额显著增长,单月增加了近1300亿元。步入8月以来,杠杆资 金继续活跃,截至8月11日,A股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同时,最近一段时间,单日融资买入额在A股成交额的占比维持相对高位(10%左右)。 杠杆资金主要流向了哪些板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A股牛市氛围渐浓,资金做多情绪高涨。 截至8月11日,象征市场情绪的A股融资余额合计达到20122亿元,创下年内新高;这也是自2025年7月1 日之后,融资余额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从资金流向看,最近一个多月,杠杆资金主要流入了以半导 体、AI、机器人、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链。 流动性宽松与政策预期共振,A股大盘指数亦迎来阶段性高点。8月12日,上证指数收涨0.5%,报 3665.92点,创年内收盘新高。 在此背景下,A股投资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投资者又该如何把握结构性机会? 资金流向方面,申万一级行业中的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有色金属、计算机等行业获 得较多杠杆资金青睐。 截至8月11日,7月以来,上述6个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均超过120亿元,其中,电子、医药生物的净流入 金额 ...
AI泡沫何时破灭?美银Hartnett建议紧盯这个关键指标
硬AI· 2025-08-12 03:16
硬·AI 作者 | 龙 玥 编辑 | 硬 AI 在AI热潮的驱动下,美国股市正经历一场由少数科技巨头主导的强劲反弹,但关于其泡沫化的担忧也与日 俱增。 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在其最新的"Flow Show"报告中指出,判断当前AI泡沫是否正在破裂 的核心信号,在于科技行业的信用利差变化。 他认为,当前由AI驱动的牛市,其关键风险点并非来自高昂的股价,而是背后巨大的资本支出。只要科技 债与国债之间的利差保持收窄或稳定,这轮美股行情就可能持续。 然而,一旦利差开始扩大,将意味着市场开始担忧这些公司为维持AI领先地位而进行的巨额投资。他们巨 大的"现金消耗"将让"过度建设"的模式变得难以为继。 美银策略师发出警告:AI泡沫破裂真正的试金石并非股价,而是科技公司的信用利差。一旦利差走阔,预示着巨额投资的 现金消耗已难以为继,崩盘的警报将拉响。他在警告美国风险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了被市场忽视的价值洼地——中国市场, 该市场已成为其青睐的投资标的。 据摩根士丹利近期测算,到2028年,AI相关的资本支出将高达2.9万亿美元。 Hartnett的这一记警告为沉浸在AI狂热中的市场提供了明确的观察指标 ...
AI泡沫何时破灭?美银Hartnett建议紧盯这个关键指标
美股IPO· 2025-08-11 14:30
美银策略师发出警告:AI泡沫破裂真正的试金石并非股价,而是科技公司的信用利差。一旦利差走 阔,预示着巨额投资的现金消耗已难以为继,崩盘的警报将拉响。他在警告美国风险的同时将目光投向 了被市场忽视的价值洼地——中国市场,该市场已成为其青睐的投资标的。 双重风险:史上最集中的反弹与劳动力裂痕 在AI热潮的驱动下,美国股市正经历一场由少数科技巨头主导的强劲反弹,但关于其泡沫化的担忧也 与日俱增。 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在其最新的"Flow Show"报告中指出,判断当前AI泡沫是否正在 破裂的核心信号,在于科技行业的信用利差变化。 他认为,当前由AI驱动的牛市,其关键风险点并非来自高昂的股价,而是背后巨大的资本支出。只要 科技债与国债之间的利差保持收窄或稳定,这轮美股行情就可能持续。 然而,一旦利差开始扩大,将意味着市场开始担忧这些公司为维持AI领先地位而进行的巨额投资。他 们巨大的"现金消耗"将让"过度建设"的模式变得难以为继。 据摩根士丹利近期测算,到2028年,AI相关的资本支出将高达2.9万亿美元。 Hartnett的这一记警告为沉浸在AI狂热中的市场提供了明确的观察指标。他还将 ...
A股又大涨,火速研判!“或再度上攻”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11:37
| 行情 | 资金净流入 | 涨跌分布 | | --- | --- | --- |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北证50 | | 3647.55 | 11291.43 | 1458.72 | | +12.42 +0.34% | +162.75 +1.46% | +17.00 +1.18% | | 科创50 | 创业板指 | 万得全A | | 1049.73 | 2379.82 | 5723.58 | | +6.19 +0.59% | +45.86 +1.96% | +55.90 +0.99% | 沪指六连阳,未来市场怎么走?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轮上涨是政策利好、企业基本面改善、流动性以及投 资者信心恢复的共同作用。对市场中期向上趋势维持谨慎乐观态度,投资者可关注新质生产力、"反内卷"以及内需复苏等方向。 【导读】沪指六连阳,多家基金公司研判! "或再度上攻"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8月11日,A股全线大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34%,日线六连阳;深成指涨1.46%,创业板指涨近2%。沪指、深成指盘中均创年内新 高。板块方面,PEEK材料、锂矿、消费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 长城基金 ...
港股、海外周观察:全球市场反弹:美联储降息预期又升温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8-11 03:14
3、尽管市场明显提高了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促进股票市场反弹,但不 能忽视下周对等关税或有风险。我们还需要持续观察美国对华关税策 略。 4、中长期看,我们依旧担心海外上行风险,即随着美联储降息落地,美 股很有可能继续走强,导致上半年从美股切出的部分全球资金或会回流 美股。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报告·策略点评 策略点评 20250811 全球市场反弹:美联储降息预期又升温—— 港股&海外周观察 我们对港股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港股还处在震荡向上趋势中,下行有 底。我们继续关注潜在增配资金风偏。 1、南向资金还有提高仓位潜力。 2、市场持续关注红利,自下而上寻找景气行业。部分南向资金已经增 配互联网科技权重股票。 降息预期"陡升"。首先,美国 7 月非农大幅不及预期,市场陡然增加 对 9 月降息预期的押注。其次,美联储高层人事变动,特朗普官宣提名 现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担任美联储理 事,填补美联储理事库格勒即将于明年 1 月到期的任期,考虑到支持降 息者出任联储理事,这进一步支撑降息预期;与此同时,"大鸽派"沃 勒正成为美联储主席的首选人选;最后,更多美联储理事放"鸽"。例 如, ...
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有望延续强势表现,风险偏好正持续回升
Sou Hu Cai Jing· 2025-08-11 01:00
上周A股三大指数周线集体飘红,上证指数在上周五盘中续创今年以来新高,进入8月中旬,A股行情将 如何演绎? 智通财经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牛市氛围不会轻易消失,市场在中长线上依旧 呈"系统性'慢'牛"格局,当前国内市场整体表现较好,随着内外利好因素持续累积,未来国内市场有望 延续强势表现,勿需质疑本轮行情的上行趋势与市场空间。 光大证券表示,当前国内市场整体表现较好,随着内外利好因素持续累积,未来国内市场有望延续强势 表现。短期预期差驱动下,下半年市场或冲击新高。 "勿需质疑本轮行情的上行趋势与市场空间。本轮行情增量资金来源众多,有保险、养老金、公募基 金、私募基金等机构资金,也有居民配置资金的入市。近期两融余额站上十年新高,反映个人投资者风 险偏好正在持续回升,看好下半年A股冲击2024年高点。"华西证券指出。 配置方面,银河证券提醒投资者,短期维度下,考虑到短线(情绪)博弈的难度依然较大,仍建议以左 侧埋伏为主,持有板块若情绪催化(快速拉升),则适当兑现。同时,短线交易要密切留意事件(情 绪)落地前后的股价表现,不宜有太高的预期。 "综合当前政策背景、国际形势、资金水平、风险偏好、汇率趋势 ...
投资策略周报:市场的双轮驱动:科技、PPI交易-20250809
KAIYUAN SECURITIES· 2025-08-09 15:24
2025 年 08 月 09 日 策略研究团队 市场的双轮驱动:科技 & PPI 交易 ——投资策略周报 韦冀星(分析师) weijixi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4030002 积极仍在继续,坚守自我,坚定【双轮驱动】结构 我们在 7.27 的报告提出,短期指数临近关键点位,市场博弈加剧,警惕短期回调的 风险,但长期突破趋势并不被改变。我们认为,要以"牛市思维"操作,但最好以 "中枢缓慢上行的震荡市"的心态进行交易,在交易和配置层面不建议盲目追高, 应坚守自我;当前并不应在积极的市场中做"惊弓之鸟",反而更应该思考调整下来 后市场的结构。我们认为在 7 月上涨的市场结构中双轮驱动的主线则日渐清晰,其 一为全球科技共舞下的成长品类提供强劲的弹性,其二为"反内卷"牵头下周期与 顺周期交易 PPI 修复的扩散行情。资金面上的正向循环:当前"两融余额增加但成 交额占比回落"的现象,我们认为可解读为短期来看市场正在迎来健康的增量资金; 而国债利息恢复增值税等三大政策变化则将让 A 股迎来长期持续的增量资金。 双轮驱动之一:全球科技共舞下的投资机会 TMT 板块凭借"粉丝效应"带动资金共识,在机构 ...
盈利下调何时休?小摩:可以抄底港股消费互联网了吗
Zhi Tong Cai Jing· 2025-08-08 10:58
编者按:2025 年 8 月 7 日,摩根大通发布《中国互联网 2025 年二季度前瞻》报告,聚焦消费互联网公司盈利下调是否见底、资金是否从数字娱 乐龙头向消费互联网轮换等核心问题。以下是报告核心内容解读: 一、财报季焦点:消费互联网盈利下调是否终结? 2025 年二季度财报季的核心看点,在于消费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携程等)的盈利下调是否已结束 —— 这将决定投资者是继 续持有数字娱乐龙头(腾讯、网易、腾讯音乐、快手),还是转回消费互联网赛道。 过去三个月,消费互联网股平均股价下跌 5%(同期 KWEB 指数上涨 4%),而数字娱乐龙头平均股价大涨 31%。这种分化主要源于消费互联网 企业的密集投资与竞争:过去三个月,2025 年彭博一致预期调整后每股收益(adj EPS)平均下调 20%,资金随之转向数字娱乐板块。 因此,投资者需重点关注消费互联网公司管理层对 "竞争 / 投资强度" 的表态,以及未来 1-2 季度的财务指引。摩根大通当前行业首选标的为:腾 讯音乐(TME)> 快手 > 阿里巴巴 > 携程 > 腾讯。 二、该从数字娱乐 "回流" 消费互联网吗? 虽然尚无确凿证据表明消费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