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芯片替代
icon
Search documents
豪威集团港股IPO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08:34
2025 年 6 月 27 日,豪威集团强势递表港交所,向全球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芯片首富布局香港 韦尔股份更名"豪威集团"后,刚刚,正式递表港交所! 作为全球前十大 Fabless 半导体巨头,豪威以 112 亿颗年出货量、2300 多家全球客户的战绩,稳居全球图像传感器前三,汽车 CIS 市场更是以 32.9% 份额 登顶! 豪威集团世界排名: 从 1995 年美国起步,到 2019 年被韦尔股份收购后崛起,如今 1556.60 亿元市值的产业帝国, 离不开中国芯片首富虞仁荣的铁血布局。 虞仁荣,这位清华出身、深耕行业 35 年的商业传奇,带领豪威打破国际垄断,在智能手机、汽车、安防等领域全面逆袭。港股上市,是豪威迈向全球半 导体巅峰的关键一跃,更是中国芯片产业崛起的震撼宣言! Fabless TOP10:全球前十大 Fabless 半导体公司 CIS TOP3:全球第三的 CIS 供应商 汽车CIS TOP1:全球最大的汽车 CIS 供应商 手机CIS TOP2:全球第三的手机 CIS 供应商 | 纂]項下的[编纂]數目 | .. | [编纂]股H股(視乎[编纂]行使情况而定) | | --- | -- ...
拆解绿驹电动车黑鹰控制器:看国产替代芯片如何上位
芯世相· 2025-06-04 05:02
以下文章来源于电子开发学习 ,作者小马哥 电子开发学习 . 每日定期推送电子设计相关的学习例程,包括原理图设计、Layout、软件设计等相关内容,也会不定期 推送各种电子、单片机相关软件的教程。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50W+芯片行业粉丝。 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 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 源链接等, 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今天拆解一款绿驹电动车上的黑鹰 2Si-12 控制器。它的型号是 ZWK072032B ,高标给做的。 电压 72V 、电流 32A 。这是 2021 年 6 月份的产品。 之前拆高标做的控,也看到有这个,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我怀疑是不是一个类似泄压阀的东西,壳 体内部是密封的。如果电容或者 MOS 炸了,这个绿色的小盖子会弹开从而完成泄压,避免壳体 炸开。 这个控是在电瓶车维修店看到的,店主告诉我这个控还能用,所以不太想给我,谁让我口舌功夫了 得,一番口舌之争后,店主终究还是架不住我的软磨硬泡,败下阵来,把这个控制器给我了。 这个控用的是挤压型材外壳。 端盖固定螺丝是内六星螺丝。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注塑顶壳拿掉了。 这个控也是使用这种钢卡把 MOS 紧固 ...
告别「英伟达依赖」,车企掀起换「芯」潮
创业邦· 2025-04-30 03:03
以下文章来源于豹变 ,作者朱晓宇 豹变 . 直抵核心。做最具穿透力、洞察力的商业观察,深度影响未来。 来源丨豹变(ID:baobiannews) 作者丨朱晓宇 编辑丨邢昀 图源丨Midjourney 时隔三个月,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紧急访华。与今年1月春节期间的常规行程有所不同,在对等关税的进 一步升级下,英伟达针对中国大陆市场推出的H20芯片也被进一步限制出口,股价暴跌,黄仁勋急需找到 中国市场的突破口。 重要性之高,连黄仁勋最爱的皮衣都换成了西装。黄仁勋在会谈中表示,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 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 英伟达作为全球AI算力芯片的龙头,在美国禁令发布后遭受重创,黄仁勋的紧急访华行程背后,折射出 全球芯片产业被改写的格局。 其中,中国加速国产芯片替代成为趋势。尤其是车规级芯片方面,曾经依赖美国进口芯片的上下游产业 链,正在紧急寻找更稳妥的替代方案,甩掉美国标签,更高比例的国产化芯片成为整车厂的核心诉求。 也正是在这轮操作的刺激下,国产车规级芯片正在迎来询价需求的大爆发。 国内一家生产高低边驱动控制器芯片的公司向《豹变》透露,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给中国整车厂带来一 定冲击,4月开始,前来公司询价的 ...
智能汽车突围战:国产芯片的“攻防与加速”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5 01:35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的关键产业拐点,由半导体行业观察联合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共 同主办的「2025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论坛」于4月1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5馆M50会 议室隆重举行。 辉羲智能产品总监 胡艳青 南芯科技汽车电子事业部市场总监黄陆建演讲主题为 《从电源管理到驱动芯片:智能汽车电子电 气架构的全链路赋能》 。他指出,智能汽车芯片需求已从每车1600颗攀升至3000颗以上,其中 电 源与驱动芯片作为核心支撑,分别负责系统稳定供电与精准控制执行,是保障智能驾驶安全与性能 的关键。 南芯科技围绕ADAS、电机控制、摄像头模组等场景,推出覆盖1A至16A输出的高能 效、低EMI电源方案,以及涵盖高边开关、eFuse、半桥驱动器在内的完整车规级驱动产品组合, 满足智能汽车对高功率密度、功能安全与系统响应速度的严苛要求。 本次论坛围绕电动化与智能化两大核心领域,聚焦电动化平台架构、车规级芯片国产替代、 智能驾驶系统集成三大热点技术主线,特邀 黑芝麻智能、辉羲智能、士兰微、纳芯微、南芯 科技、华研慧声、华大半导体、华太电子、概伦电子、荣湃半导体、宇都通讯 等十余家产业 领军企业(排名不分先后),深度探讨 ...
告别英伟达依赖,车企换“芯”潮来了
投中网· 2025-04-24 06:29
以下文章来源于豹变 ,作者朱晓宇 豹变 . 直抵核心。做最具穿透力、洞察力的商业观察,深度影响未来。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国产芯片打响"抢位赛"。 作者丨 朱晓宇 编辑丨 邢昀 来源丨 豹变 时隔三个月,英伟达创始人 黄仁勋紧急访华。与今年 1 月春节期间的常规行程有所不同,在对等关税的进一步升级下,英伟达针对中国大陆市场推出 的 H 20 芯片也被进一步限制出口, 股价暴跌, 黄仁勋急需找到中国市场的突破口。 重要性之高,连黄仁勋最爱的皮衣都换成了西装。 黄仁勋在会谈中表示,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 英伟达作为全球 AI 算力芯片的龙头,在 美国禁令 发布后遭受重创,黄仁勋的紧急访华行程背后,折射出全球芯片产业被改写的格局。 其中, 中国加速国产 芯片 替代 成为趋势。尤其是车规级芯片方面,曾经依赖美国进口芯片的上下游产业链,正在紧急寻找更稳妥的替代方案,甩掉美 国标签,更高比例的国产化芯片成为整车厂的核心诉求。也正是在这轮操作的刺激下, 国产车规级芯片正在迎来询价需求的大爆发。 国内一家生产高低边驱动控制器芯片的公司向《豹变》透露,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给中国 ...
2年供应数十万辆车!芯联集成SiC做对了什么?
行家说三代半· 2025-04-21 09:53
插播: 英 诺 赛 科 、 能 华 半 导 体 、 致 能 半 导 体 、 京 东 方 华 灿 光 电 、 镓 奥 科 技 等 已 确 认 参 编 《 2024-2025 氮 化 镓 ( GaN ) 产 业 调 研 白 皮 书 》 , 参 编 咨 询 请 联 系 许 若 冰 (hangjiashuo999)。 近日, 芯联动力 董事长、芯联资本创始合伙人袁锋 在"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发表了《 新时代的产业投资:从Capital到Connection" 》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指出了目前 国产芯片陷入的" 车规级困局" : ● 新能源汽车订单,并与上汽、小米、理想等车企深度绑定。 中国电动汽车年销量突破1100万辆,但核心主驱芯片国产化率 不 足 20% 宁德时代、汇川等本土Tier 1厂商快速崛起,但国产车规芯片仍难打入高端供应链。 袁锋直言:"车企既要降本,又不敢用国产芯片,这是产业升级的致命矛盾。" 芯联集成以碳化硅主驱芯片为突破口,实现国产车规芯片的"订单爆满":其碳化硅模块已锁定未来 5年 ; ● 数百万台 本文将分析芯联集成取得这一成绩的背后,详情请看: 国产EV和Tier 1的繁荣背后 ...
国产芯片又有大消息
Wind万得· 2025-04-13 22:30
国产芯片领域又有利好。 据券商中国报道,4月12日,广汽集团正式发布C01、G-T01、G-T02等12款车规级芯片,系分别与中兴 微电子、裕太微电子、仁芯科技、矽力杰、极海、奕斯伟、杰华特、国芯、美泰等公司联合开发,使用 场景覆盖智能汽车电源管理、制动、集成安全等多个领域。 多家机构分析认为,广汽此次发布标志着国产车规级芯片从"替代"向"引领"的转变,尤其在智能 化、安全领域的技术突破为行业树立标杆。对A股而言, 短期情绪催化已显现,长期需关注国产芯 片企业的量产能力和生态协同效果。 研究机构普遍认为, 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供应链安全需求将 共同驱动国产芯片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此前一天,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 知》。业内认为,"原产地"认定标准或将抑制美资模拟芯片的进口,从而利好国产模拟芯片的发 展。 11日(上周五),A股连续第4日反弹, 场内近3300股飘红,约100股涨停。 半导体板块爆发,多个 芯片指数涨幅在6%上下。 | 代码 | 名称 | 5分钟涨跌幅 | 涨跌幅。 | 成交额 | 5日涨跌幅 | 年初至今 | | --- | --- | ...
专家访谈汇总:两月涨幅超30%的核聚变,能引发能源革命吗?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30 10:14
动聚变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 《 创新药催化剂频现 》摘 要 1 、 《 如何利用财报因子构建行业轮动策略?》摘要 ■ 一种基于财报因子有效性均值回复理论的行业轮动策略,核心是"长期有效的因子在失效后,未来 有更大概率重新变得有效"。 ■ 该策略通过每月滚动筛选长期有效因子,评估其近期表现,并做多长期有效但近期失效的因子,显 著提升了财报因子优选策略的年化超额回报。 ■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筛选了8个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指标(如净利润、营业利润等)和6个资产 负债表指标(如总资产、净资产等)。 ■ 每月基于T年滚动周期,通过年化超额回报和月均IC筛选长期有效因子,并在每类因子中选择年化 超额最高的因子进行等权复合。 ■ 在优选策略的基础上,引入了"近期失效因子"的概念,筛选出那些近3个月表现较差(超额为负) 的因子,并进行进一步筛选和加权。 ■ 3月19日,药监局发布了《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药品试验数据 保护工作程序(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不同类型药物的数据保护期和范围,其中创新药得到6年 保护期,改良药和首仿药均为3年。 ■ 改良药3年数据保护期,主要涵盖证明临床优势的临床试 ...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加速演进,车规域控制器千亿蓝海虚位以待
梧桐树下V· 2025-03-17 10:24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从"诸侯割据"的分布式,渐进走向中央集中式。 整车厂商竞争日益激烈,各大车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来提升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新功能、新产品, 导致单车ECU数量激增, 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由于算力分散、布线复杂、软硬件耦合深、通信带宽瓶颈等缺点已 无法适应汽车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电子架构迈向中央集成已成大势所趋 ,广汽、小鹏、理想、吉利等多家车企 都在进行整车电子架构的快速迭代。在此过程中,域控制器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成为决定整车综合性能实现和安 全可靠性的核心,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产替代需求急迫,抢占中央域控制器"卡脖子"领域 最新的汽车电子电气(E/E)架构通常以 智能驾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中央域控制器芯片三颗大SoC芯片 组 成,前两者分别负责自动驾驶相关任务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央域控制器芯片则起到总揽作用,负责跨域协 同、全局数据整合分发及功能实现。 在市场竞争格局上,三者目前都呈现出被海外厂商垄断的格局,不过近几年国内已有不少厂商布局智能驾驶芯片 和智能座舱芯片,如 地平线、黑芝麻智能 等已在智能驾驶中低算力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同时部分整车厂也纷 纷成功自研智驾芯片; 芯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