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竞争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科技革命到AI竞争:大国崛起的关键变量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12 00:12
刘诚/文 历史上,全球大国的崛起总是与科技革命紧密相连。 当今时代,全球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恰逢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AI领域的国际竞争也愈演愈烈。从历史、经济和政治的视角分析科技革命,并预 判AI国际竞争态势,这值得社会各界密切关注。 历史逻辑:科技中心的演变 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在1992年曾经指出,从历史上看任何大国的崛起都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都遵循着"科技创新—国内 标准国际化—提供区域和国际公共产品—主导国际舆论"的成长路径。 也就是说,科技中心是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以及军事中心的先导力量,是大国崛起的第一步。 经济逻辑:经济范式的跃迁 然而,科技革命并不必然引发产业革命。例如,各大文明古国虽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却未能催生出现代工业;意大利作为近代第一个全球科技中心,也 未能率先掀起产业革命。 这说明,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科技革命等同于产业革命,二者之间存在一定"鸿沟"。换句话说,科技革命需要实现"惊险一跃",即通过商业化、产业化、规模 化生产,才能转化为产业革命,这实际上需要形成系统性的经济范式转换。 正如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 ...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香港试验如何破局
经济观察报· 2025-06-08 04:21
从个人人民币账户到智能合约稳定币,香港在变,世界在变,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也随之应变。始终未变的是制度型开放的 逻辑:以规则对接推动"软联通",以技术试验激活"战略主 动"。香港正以《稳定币条例》为起点,在数字金融这场大考 中,试图给出中国式答案。 作者: 欧阳晓红 封图:图虫创意 香港《稳定币条例》5月30日正式生效。此前的5月20日,美国通过了《引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 家创新法案》(GENIUS Act)。这两者先后到来并非巧合,其背后是数字货币国际竞争下的规则 重塑与战略先发。 面对全球数字资产监管由无序萌生向规则成形转变的趋势,香港迅速响应,在制度真空中搭建法律 闭环,或预示着离岸人民币(CNH)稳定币的试验渐近——人民币国际化的数字路径愈加清晰可 行。 参考2003年人民币业务试点经验,CNH稳定币的实施可分三阶段推进: 第一,沙盒试验(2025—2026):由中资持牌机构试点发行CNH稳定币,用于大湾区贸易场景; 第二,区域扩展(2026—2027):接入mBridge(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等跨境项目,覆盖RCEP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结算,同时试点债券代币化等RWA(现实世界资产) ...
特朗普“三分天下”阴谋破产?中国凭实力打破美国如意算盘!
Sou Hu Cai Jing· 2025-05-29 17:33
最近国际局势那可是暗潮涌动,中美之间的博弈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媒爆料称特朗普政府曾妄图将世界分成三块,让中俄美各管一片,可实际上却藏 着让中国当廉价工厂的小心思。这看似复杂的局面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中国又是如何巧妙应对,一步步打破美国的计划的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 揭开这背后的真相。 最近美国《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揭开了特朗普政府的真实想法。他们居然想把世界划分成三个势力范围,美国、中国、俄罗斯各占 一方。乍一听,好像是要搞什么"公平合作"的分治模式,可实际上呢?这不过是美国妄图继续称霸全球的又一个阴谋罢了。 美国嘴上说着要合作、要公平贸易,可背地里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心想着让全世界都听它的指挥棒。尤其是对中国,他们的真正目的就是想把中国变成 一个廉价的商品工厂,让我们永远在低端加工的泥沼里挣扎,永远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高端位置。 美国为了实现这个阴谋,可谓是手段频出。先是在贸易战中对我国加征关税,以为这样就能逼我们就范。可结果呢?他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美国超市 的货架开始变得空空如也,物价像坐了火箭一样飞涨,老百姓怨声载道。最终,美国不得不取消大部分关税,这场贸易战以美国 ...
中国船舶“超级重组”背后:打造国有资本改革典范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09 10:11
2025年5月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两大千亿级上市公司——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维权)的换股吸收合 并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标志着全球船舶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重组案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一交易金额达 1151.5亿元的整合行动,不仅是A股市场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吸收合并案例,更是中国船舶工业迈向高端 化、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重组完成后,新"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4000亿元,成为全球资产规模、营收 规模、订单量均领先的上市造船巨头。本文从战略协同、国际竞争力提升、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三个维 度,深度剖析此次重组的正向价值。 破局同业竞争,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生态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同属中国船舶集团,自2019年"南北船"合并后,两家公司在船舶总装、修船、配套 等业务上高度重叠,形成"兄弟公司"竞争格局。此次合并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通过资源整合彻底解决历 史遗留的同业竞争问题,释放全产业链协同效应。 1. 资源整合优化产能布局 合并后,新"中国船舶"将整合原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等船厂,以及中国重工旗下大连造 船、武昌造船等核心资产,形成覆盖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的全国一体化造船产业链。据测算,双方 合并前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 ...
中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显现的重要契机
董扬汽车视点· 2025-03-19 09:13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出口量已达世界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 计,2024年共出口595万辆。分析其原因,包括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先世界,智能网联技术蓬勃发展等技 术因素。 但是笔者认为,疫情三年,为中国品牌汽车国际竞争力的显现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从2021年起,中国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 根据统计,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从2007年到2019年,一直在50万至100万间缓慢增长,2019年达到 122万辆。2020年为108万辆,2021年突破200万,2022年突破300万,2024年突破500万,去年接近600 万。明显可以看出疫情以来,中国汽车整车产品出口增长持续强劲。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汽车整车出 口增长,并不是新能源汽车带动。多数年份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低于内销的比例。 因此可以得出结 论,中国汽车整车出口连续大幅增长,并不是某一项和几项新技术带动而成,而是整体品牌竞争力提 高,成本有了明显的优势。 二、首要原因,是中国制造美誉度提高,中国产品的性能、质量得到世界主要市场的认可。 疫情初起, 在世界范围内供应链出现多处危机,而 中国制造大显神威。一是 中国 采取严格的防控 措施,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