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

Search documents
教师做“导师” 家庭出“教师”——北京市37所中小学入选“家长导师制”实验校
Ren Min Wang· 2025-10-09 22:28
据悉,本次活动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北京各区德育研究部门的负责人,以及 示范校、实验校相关负责人及专家代表参会,共话家校协同共育新思路、新路径。(记者 郝孟佳 李依 环) 转自:人民网 记者了解到,积极推进我市中小学家长导师制实践,是北京市"大思政课"建设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 化建设清单任务,也是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委托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的研究项目。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研修实现全体班主任全覆盖,班主任教师持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定期开 展家庭教育沙龙、家长接待日……作为首批试点校,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培英未来实验小学教师代表阐 述了学校作为首批试点校的探索历程。 项目总负责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表示,学生健康成长是一个螺旋上升、循 序渐进的过程,而家校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构成了育人的 "双螺旋" 关系与合力 ——三者相互支 撑、协同共进,共同为学生成长赋能。 近日,北京市中小学家长导师制实践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举行。会上,由北京市各区推荐的37所中小 学入选"家长导师制"实验校,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培英未来实验小学入选"家长导师制"示范校。 ...
校馆弦歌 | 把科学家精神融入大思政课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10-04 02:39
9月刚开学,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钱学森班的大一新生何志源, 在该校的钱学森图书馆(以下简称"钱馆")里当了一回演员,扮演了中国电子工业奠基人罗沛霖院士。 这是一堂沉浸式思政课。"我提前学习了钱老归国的故事,但真到了现场还是思绪万千。70年前,他放 弃优渥的生活,克服各种困难回国,真是很不容易。"何志源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沉浸式思政课,这 种课程特别有意思,"不是老师给我讲课,而是让我先预习,之后自己现场来演。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钱馆是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全国32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一座科学家纪念馆。它是目前上海 高校圈里地段最佳、最有吸引力的图书馆之一。 2011年12月,钱馆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正式落成,图书馆的筹建历时8年。"人民对钱学森的爱戴一直持 续到今天。钱学森图书馆的筹建,也得到了国家超常规的重视。"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参与了图书馆的筹 建,他当时告诉媒体记者,这里几乎每一处设计都"精益求精、不断改进"。 钱馆建筑外立面中间是一块巨大的玻璃,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东风-2A改进型中近程弹道导弹。大厅中央 有一大片红色吊顶,钱馆教育专员王菲告诉记者,它的名字叫"升腾的 ...
把科学家精神融入大思政课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10-03 18:38
9月刚开学,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钱学森班的大一新生何志源, 在该校的钱学森图书馆(以下简称"钱馆")里当了一回演员,扮演了中国电子工业奠基人罗沛霖院士。 这是一堂沉浸式思政课。"我提前学习了钱老归国的故事,但真到了现场还是思绪万千。70年前,他放 弃优渥的生活,克服各种困难回国,真是很不容易。"何志源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沉浸式思政课,这 种课程特别有意思,"不是老师给我讲课,而是让我先预习,之后自己现场来演。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钱馆是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全国32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一座科学家纪念馆。它是目前上海 高校圈里地段最佳、最有吸引力的图书馆之一。 "开门办馆"是钱馆的一大特点,它搭建起了高校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钱馆影响力的来源之一是其丰 富的育人功能。多年来,它把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精神融入大思政课,以"大中小一体化""校 内外一体化""知信行一体化"为主线串起了整个教育体系。 今年7月1日,钱馆推出了一堂沉浸式党课《誓言·破壁者的越洋归航》。这堂党课就像是一部戏,由钱 馆的党员、志愿者党员以及"星空少年讲解团"、"星空爱乐"青少年室内乐团学员、上海 ...
传承伟大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Liao Ning Ri Bao· 2025-09-18 01:16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为了救中华!"9月15日,由沈阳师范大学师生原创的剧目《证据》在星晔会堂上演,该剧把九一 八事变后爱国人士在沈阳城冒死搜集日军罪证的历史事件搬上舞台。剧中,爱国人士巩天民的铮铮誓言 激起台下掌声雷动!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辽宁是抗 日战争起始地,辽沈大地见证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这片红色厚土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着丰富的精 神滋养。 一直以来,全省各地各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 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伟大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发挥"六地"红色文化 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思政课品牌,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培养造就一大批可堪大 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建功立业。 红色场馆里,思政课教师打破思维限制,带领学生开启"行走的思政课",课堂形式更实了;文艺会 演中,师生共创,将烽火岁月搬上舞台,作业变作品,课程内容更活了;一场场集体备课会上,大中小 学思政课教师集思广益,思政"金课"成色更足了……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 ...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东如何讲好“大思政课”
Xin Hua She· 2025-09-14 17:07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9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东如何讲 好"大思政课"》的报道。 12日,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在广州召开《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高校思政实践课程介绍会, 课程围绕"讲什么""如何讲""谁来讲"进行总体设计,制定了6条线路的"教学路线指引",让课程内容更 加生动鲜活。这是广东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奋力开创广东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的又一 标志性成果。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引。讲好"大思政 课",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必要条件。 在广东,思政课正全方位融入各学科、各学段、各场域,"大思政课"不断走深走实,为全国推 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生动注脚。 从"思政课程"到"学科思政" 在广州实验中学,"思政+考古"已成为特色课程。在他们的开学第一课上,以《走近考古》为题,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与孩子们现场分享了"考古日记",揭秘城市考古工作,探寻羊城历史的足 印。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变成"小考古迷"。同学们在历史文化的滋养中健康、茁壮成长,积极传 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课堂不但搬到了 ...
探秘海岛“绿肺”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9-02 00:39
②陈石泉带领孩子们测量招潮蟹的洞口。 4 S 5 TS b . 24 e 4 The St 978 12 h SPORT - 15 6 p ③工作人员向孩子们介绍红树植物海莲的生长特征。尹建军摄 "叶片上真的有盐!书里学的知识,今天得到了验证!"8月22日,海口东寨港红树林滩涂边,中学生陈翌轩举着刚观察完的老鼠簕叶片,难掩兴奋。当 天,海南省规划展览馆主办的"探秘海岛绿肺——海南红树林沉浸式科普研学"活动在此开展,25名中学生以"小科学家"身份,完成了一场从科学猜想到实地 验证的研学实践。 ①冯尔辉向孩子们介绍石磺的生活习性和对红树林的保护作用。 在实践中收获三重成长 清晨的东寨港滩涂,"小科学家"们穿着防滑鞋、携带实验工具,在科研人员指导下开启探索。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 的带领下,植物组观察老鼠簕的吐盐现象,水质组用PH值试纸检测不同采样点水质,动物组则用标尺和样方法统计蟹洞密度,全程遵守"无干扰观察"原 则,践行生态伦理。 午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曲口科研基地里,该院教授陈石泉带领学生参观海草床示范区、海马实验室与东风螺培育车间,并示范高倍显微镜操 作,指导学生记录、处理 ...
感悟抗战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 上好“开学第一课”
Yang Shi Wang· 2025-08-27 08:51
央视网消息:202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眼下,各大高校新生正陆续到校报到。在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3000余名本科新生的开学第一课就是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抗战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3000余名本科新生集体参观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这里共展出了照片1525张、文物3237件。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驻足凝视赵一曼家书、沈忠明革命烈士证明书等珍贵展品,深入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感悟伟大抗战精 神。 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还联合启动了2025年"纪念馆里的大思政课"活动。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思想内涵与时代价 值,推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思政课程教学项目及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纪念馆里的大思政课"指导教师晁迪表示,对于学生而言,能够让他们以大思政课为出发点,去关注抗战历史,从而 传承好抗战精神,不忘历史才能够书写更好的未来,去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人民战争地道战、地雷战等主题展陈区域,同学们在互动体验中,直观感受抗战时期的军民智慧。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深切缅 怀抗战英烈"专区,同学们在大 ...
馆校共建“纪念馆里的大思政课”研讨会在京召开
Ren Min Ri Bao· 2025-08-26 22:22
据悉,"纪念馆里的大思政课"创建活动将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把课堂教学与 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7日 11 版) 本报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施芳)8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北京联合举办 馆校共建"纪念馆里的大思政课"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共同探索将伟大抗战 精神有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路径。来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 馆、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等20余家革命纪念馆的代表出席研讨会。与会代表表示,要遵循学校思政工作 和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推进革命文物融入校园文化塑造,策划举办走进校园、贴近师生的主题巡展、宣 传宣讲、文艺展演、知识竞赛等活动。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
依托专业资源,丰富公共文化(文化中国行·视线)
Ren Min Ri Bao· 2025-08-22 22:14
Core Viewpoint - University museums ar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important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erving both academic and public interests while enhancing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and the community [2][3][4][5][6][8]. Group 1: Role and Impact of University Museums - University museums provide specialized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nd have become a "second classroom" on campuses, leveraging academic resources to enhanc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2][3]. - Th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Westward Migration Museum integrates historical narratives into the "Bi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hosting over 30 themed exhibitions to engage audiences with the Westward Migration story [4]. - The Sichuan University Museum, with over 80,000 historical artifacts, collaborates with academic research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supports archaeological projects [5][6]. Group 2: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 University museums utilize modern technology to create immersive experiences, enhancing student engagement with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 [6]. - The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Museum showcases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China's aerospace history, inspiring students through exhibits like the "Beijing One" aircraft and the "Fengru Three" drone [8][9]. - Specialized university museums, such as the Electronic Science Museum at th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ent collections that reflect advancements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serving as auxiliary classrooms for professional learning [9].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教育综合改革构建铸魂育人新格局
Xin Hua She· 2025-08-19 10:50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in nurturing talent for the country, highlighting the commitment to reform and improve education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1][3] - The education system aims to integrate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alent development to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thereby increasing public satisfaction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ducation powerhouse [1][6] Group 2 - The focus on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atriotic sentiments is evident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the "Red Study Tour" in Hebei, which aims to instill a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among students [2][5] -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quality moral education program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political education across all educational levels are being prioritized to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4][5] Group 3 - The introduction of policies promoting free preschool education is expected to benefit approximately 12 million children, reflecting efforts to enhance educational equity [8] -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education is addressing key challenges, such as ensuring balanced access to education across regions and providing financial support to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students [9] Group 4 -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undergraduate programs in response to national strategies and market demands aim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and skilled professionals [10] - The focus on teacher quality is underscored by initiatives to enhance teacher training, support, and recognition, which are crucial for achieving high-quality education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