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收购存量商品房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千亿房企,仅剩3家
Cai Jing Wang· 2025-07-01 08:51
从累计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为16526.8亿元,累计同比下降10.8%,降幅较 1-5月有所扩大。 与此同时,百强房企梯度分化明显。2025年6月仅TOP3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增长1.2%至119.8亿 元,其他各梯队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均有所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全口径销售金额超千亿的房企数量为3家,较去年上半年减少2家。 而这3家"千亿房企"分别为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全口径销售金额分别为1452亿元,1201.3 亿元、1103亿元。其中,保利发展在今年前5月以1161亿元持续领跑,也成为年内首个销售额破千亿元 的房企。 百强房企最新"成绩单"出炉。 此外,上半年全口径销售金额超百亿的房企共有45家,比2024年上半年少了1家。 6月30日,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今年6月,TOP100房企实现单月销售操盘金额3389.6亿元,环比增 长14.7%。 具体来看,近六成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28家企业单月业绩环比增幅大于30%。如中海地 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中国金茂、越秀地产、中国铁建、绿地控股等房企,单月业绩环比提升。 另有分析人士称,促进市场持 ...
收购存量商品房取得新突破,专项债发行19.2亿元!
3 6 Ke· 2025-06-11 08:40
2025年5月,浙江、四川率先发行收购存量商品房的专项债,意味着地方收购存量商品房进程取得了新突破,引起了市场关注。此次浙江、四 川发行专项债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涉及多个项目,债券总金额接近20亿元,为各地提供了参考样本,预计后续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也有望加 速。 政策梳理:政策持续落位,为收购存量商品房提供资金支持 早在2023年2月,央行就设立"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额度为10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在8个试点城市发放租赁住房购房贷款。2024年以来, 中央及监管部门对收购存量商品房的资金支持政策持续落地,当前各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保障性住 房再贷款、专项债券等,各项支持政策落地时间及主要内容见下表: 表: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的资金来源政策落地时间及主要内容 | 部门 | 文件/会议 时间 | 主要内容 | 资金支持 | | --- | --- | --- | --- | | | | 设立"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额度为1000亿元,采取 | | | | | 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季度发放,支持相关金融机构于 | | | | | 2023年年底前,向重庆、济南、郑州、长春 ...
浙江、四川两地合计发行专项债19.2亿元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
news flash· 2025-06-11 06:31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5月,浙江、四川两地先后发行专项债券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发行金额分别 为17.5亿元、1.7亿元,分别占各省当期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的3.2%、0.6%,合计发行金额19.2亿元。从收 购项目的企业性质来看,两地合计11个收购项目,其中7个项目为地方国企所有,2个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项目,2个为民企项目。(人民财讯) ...
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年内超千亿用于土地、存量商品房收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北京报道不同于前几个月,5月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上升,化债资金规 模下降。 从月度累计情况来看,1-5月份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共计发行1.63万亿元,占全年2万 亿元额度的81%;累计用于化解存量债务的新增专项债规模为2424亿元,占全年8000亿元额度的30% ——综合来看,年度化债资金发行进度已达67%,年内化债资金的大头已经陆续落地。 从新增地方债券发行进度来看,1-5月份地方新增一般债券发行规模约3510亿元,占全年8000亿元额度 的44%;1-5月份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约1.63万亿元,占全年4.4万亿元额度的37%。由此可见,地方 专项债仍有进一步提速的空间,目前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仍稍慢于时间进度。 据各省份公开发债数据,1-5月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约4.3万亿元,其中5月份发行7794亿元。从资 金用途来看,5月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4432亿元,为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地方用于扩投资的资金增 多;5月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规模则缩减至302亿元,为今年以来月度最低。 5月当月地方债发行规模不算多,因为当月还有超长期特别国债、给国有商业 ...
中指研究院:1-5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4051.9亿元 同比增长28.8%
智通财经网· 2025-05-30 13:03
Core Insights - In the first five months of 2025, the top 100 real estate companies in China acquired land worth 405.19 billion yuan, mark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8.8%, with the growth rate expanding by 2.2 percentage point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month [1] - The majority of land acquisition was dominated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th eight out of the top ten companies being state-owned [1] - Notable private enterprises such as Binjiang Group and Bangtai Group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investment activity, ranking among the top twenty in land acquisition [1] Land Acquisition Rankings - The top three companies in land acquisition amounts are Greentown China (34.1 billion yuan), Poly Development (32.9 billion yuan), and China Overseas Property (28.3 billion yuan) [2] - The top ten companies collectively acquired land worth 1.1 tr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41.8% of the total land acquisition by the top 100 companies [14] Market Trends - The residential land transaction volume across 300 cities in China reached 1.3 million square meters, showing a slight year-on-year decline, while the land transfer fees increased by over 20% [15] - Core cities continue to see high demand for quality land, with significant premium rates observed in cities like Hangzhou and Chengdu [15] - The land acquisition strategy of real estate companies is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projects with high revenue certainty and quick cash flow recovery [15] Regional Insights -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leads in land acquisition, with the top ten companies acquiring 125.27 billion yuan worth of land, followed by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t 73.4 billion yuan [19] - Major companies are concentrating their land acquisition efforts in key cities such as Beijing, Shanghai, and Chengdu, reflecting a strategic focus on high-potential markets [23] High-Value Land Transactions - In May, several high-value land parcels were sold in cities like Beijing and Shanghai, with the highest transaction being a plot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sold for 4.5 billion yuan [27] -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ominated the acquisition of high-value land parcels, with Poly Development and Poly Real Estate Group being prominent players [27]
首批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专项债落地,收购后将转为保障房 专家:去库存同时保民生
Sou Hu Cai Jing· 2025-05-30 02:53
近日,"国内首批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的消息引发房地产行业关注。 消息来源为浙江省财政厅5月13号公布的《2025年浙江省政府专项债券(十三~二十期)信息披露文件》。其中有8个住宅项目被列入专项债收购 商品房范围中,涉及金额超16亿,用途多为保障房。 "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自去年5月首次提出以来,各地都在推进收购进程,但此前收购资金支持主要来自金融机构的保障房再贷款。"专项 债收购存量商品房"也已经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国新办发布会等场合被多次提及,而浙江本次披露的专项债文件,意味着首批支持收购存量 商品房项目的专项债落地。 ▲创意配图 据图虫创意 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这是专项债在功能方面的突破和再次创新,体现了专项债政策工具的应用范围在扩大,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 中房集团原董事长、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孟晓苏则认为,浙江首先落地的举措值得肯定,保租房的用途也符合现实情况。建议未来收购存量房用于保障房 时,可以将商办纳入其中,用更低价格获得更多保障房资源。 8个住宅项目超16亿专项债 多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浙江省一共有8个住宅项目列入专项债收购商品房的范围,分属3支不同的 ...
地产|收购存量商品房的前景和影响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9 09:03
文 | 陈聪 张全国 刘河维 李俊波 ▍ 三重制约因素如果逐步放开,有望推动可收购房屋规模持续放大。 2 0 2 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收购存量商品房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此前收购存 量商品房落地进展较慢,主要是由于资金、用途、定价三个制约因素。三大制约因素的逐渐打开 有望推动可收购房屋规模增大。对于企业,收购存量商品房有助于缓解企业不良资产问题,盘活企 业库存,实现资金正循环。对于房地产行业和全社会物价水平,收购存量商品房有助于房价止跌 通过财富效应提振居民消费,促进物价温和回升。 ▍ 收购存量商品房落地进展不快,主要因为三重制约因素。 根据中国房地产报,截至2 0 2 4年年末,全国有超过6 0个城市表态支持存量房收购工作,但仅有约 1 4个城市城有项目落地,收购总量约1 5 . 6万套。相比存量土地盘活,收购现房的进展是比较慢 的。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存在三重制约。第一,是资金制约。地方财政偏紧,保障性住房再 贷款使用率较低,根据中国房地产报,截至2 0 2 4年9月末使用率仅约5%。第二,是用途制约。收 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但保障性住房需求是有限的。第三,是定价制约。按照各地公 ...
房地产政策新信号!来看权威解读
证券时报· 2025-03-05 09:38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房地产的表述历来备受关注。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从房地产表的述来看,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较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多更细,首次将"稳住楼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更大力度促进楼市 健康发展",延续了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房地产的定调,充分说明了稳楼市对于今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任务中,房地产方面最引人关注的表述变化主要包括:在房地产政策优化方面,明确提出"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在推进收购存量 商品房方面,首次提出"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关于建设"好房子"的要求,并明确提出要"完善 标准规范"等。 对此,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对上述三方面关注点进行权威解读。 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房地产的表述内容,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样,放在了"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部分,并且延续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 神,再次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在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看来,因城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