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贷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六部门发文:支持消费产业链上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
FOFWEEKLY· 2025-06-25 10:17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 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费产业链上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 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通过"长期资本""耐 心资本"满足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加大对 处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政府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康 养、文旅等消费重点项目和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领域。鼓励发行消费ETF等特色投资产品。同 时,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对金融机构发放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提供资金支 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 试点消费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求金融机 构2025年9月底前制定实施细则,建立六部门联合监测机制,定期评估政策效果。 来源:中国政府网 对接需求请扫码 每日|荐读 榜单: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峰会: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盛大启幕:汇聚中国力 ...
时报观察丨社零与消费贷走势分化 服务消费供给应扩大
证券时报· 2025-06-18 00:07
本周公布的5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出经济运行韧性足、结构持续改善,特别是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 长6.4%,达到2024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增速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远超市场预期。 强劲的消费增速反映出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和自5月中旬以来的"618"预热对消费的拉动效能显著。但与当月 社零高增速形成反差的是,近日公布的5月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却延续了4月的减少态势。其中,消费贷款余额5 月环比仅微增不到10亿元,同比减少近390亿元。 实际上,今年以来,社零增速的向上修复与同期消费贷余额就呈现出分化走势。一方面,社零的改善"国补"政 策功不可没,与"国补"政策相关的家电、通讯器材等零售额领跑其他品类;有机构测算,5月家电、汽车和通 讯器材类合计拉动社零增长超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补贴政策在释放潜在消费需求的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悄然生变。一些现象级的潮玩、演唱 会、体育赛事消费被人津津乐道。只不过,消费的回暖与消费贷余额的攀升不再同步发生,2024年1月金融机 构消费贷余额接近10.4万亿元高点后,就震荡下行。这也说明依靠金融杠杆提振消费更多是"锦上添花",借贷 消费本质上是以未来收入作为担保的超前消费行 ...
年内ABS发行近85亿元,两极分化下,消金机构猛抢融资“话语权”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1 15:21
这家头部消费金融机构持续"补血"中。6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货币网日前披露,马上消费金融拟发行"安逸花"2025年第二期个人消费贷款资 产支持证券(ABS),发行总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 综合来看,年内已有4家消费金融机构累计发行84.58亿元ABS,发行数量以及规模较上年同期均有增长。而在部分机构火热发行ABS的同时,消费金融行业 融资赛道上的两极分化特征同样明显。有分析人士指出,能否在公开市场持续获取低成本资金、拥有更充分的对客定价权,是衡量消金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重 要维度。 马上消费金融再发ABS 按照规划,马上消费金融本期ABS定于2025年6月17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发行总规模10亿元,持续购买期为7个月,结构分为优先档和次级档。其 中,优先档资产支持证券包括7.75亿元优先A档和0.75亿元优先B档,合计8.5亿元,将采用簿记建档方式发行;次级档资产支持证券规模为1.5亿元,将由马 上消费金融自持。 | 分档情况 | 评级 (中债资信/ | 金额 | 证券本金 | 还本 | 利息支付 | 利率类型 | 预期 | 法定 | | --- | --- | --- | --- | --- ...
极限逼近3%红线,银行消费贷究竟向何处去?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01:31
"装修贷手续费0.2%/月,首年贴息!" 今年3月末,多家银行已收到监管通知,要求暂停审批年化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款产品优惠。在监管叫停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产品后,第一财经记者注意 到,部分银行力推的消费贷业务游走在规则边缘,通过各类大宗消费场景或利率券模式,将实际利率重新压低至3%甚至更低。 记者从多家车企品牌方了解到,在汽车"价格战"的影响下,多数车企已经将金融服务纳入竞争范畴,低息甚至免息成为"标配"。 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各种银行的推销电话可谓是此起彼伏,各家银行几乎都在电话里面强调,如今利率便宜了可以直接给一笔消费贷让 大家使用,更有不少媒体曝出某些银行的消费贷利率不断逼近3%的红线,银行的消费贷究竟向何处去? 一、银行消费贷利率极限逼近3%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您好!您已获得一张利率低至3.05%的闪电贷利率券,点击进入查看。" "您的可借额度为50万元,有效期至2025年6月21日,使用指定利率券后,年利率低至2.68%(单利)。" "车贷5年免息!可贷九成资金!" 面对着商业银行的消费贷利率持续下降逼近3%的控制线,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首先,近年来,整个货币环境日益宽松 ...
社交平台现“贷款互换”:谁在替银行完成消费贷任务
"每位贷款经理有专属的测额度二维码,客户只需扫码申请测额度,我就能完成一个任务量。"邮储银行 北京地区贷款经理小张告诉记者。 但消费贷测额度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部分银行消费贷业务要求客户需在当地缴纳社保和公积金,银行工 作人员同城交换的需求更旺盛。"需要满足在北京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的要求,我们更愿意与同城的银行 工作人员交换任务,而且大家面临同样的市场和竞争环境,彼此比较了解。"小张说。 "我们对公积金基数有要求,对负债情况也会审验,如果在多家银行办理过贷款且负债较多,额度申请 可能很难通过审核,这样就没法进行互换。"成都银行一名贷款经理通过社交媒体告诉记者。 "银行任务互助,有没有北京同行需要消费贷测额度互换的?"浦发银行北京地区的贷款经理小麦近日发 布的一条朋友圈动态引起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 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在社交媒体上通过互换任务完成消费贷业绩的帖子大量出现,这些寻求帮助的贷款 经理来自多地、多种类型银行,他们交换的除消费贷测额度等基础拓客任务外,还有消费贷放款或面签 办理等"高难度"任务。有些银行员工甚至不惜自掏腰包,通过补偿利息的方式换取业绩。 在消费贷利率不得低于3%的红线要求之下,以价格为导向的消 ...
消费贷上不上征信?
Jing Ji Wang· 2025-06-05 09:45
金融时报社答网友: 打开手机,花呗、借呗、微粒贷、京东白条这些名称是不是特别熟悉?它们就像随时能"救急"的钱 包,不少人习惯了先消费后还款的生活方式。可当大家满心欢喜计划买房、买车,去银行申请贷款时, 却可能被"贷款审批不通过"这几个字浇了盆冷水。这背后,很可能就和消费贷有关。 最近,有位网友在《金融时报》公众号留言:"消费贷上不上征信?"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疑惑,今 天就来聊聊消费贷和征信那些事儿。 首先,我们得先弄明白什么是"上征信"。简单来说,就是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将消费者借钱、还 钱这些信贷信息,报送到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央行征信系统"。这个系统是国 家设立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管理,它就像一个超大的信用档案库,记录着个人和企业的信 贷信息以及其他信用情况。建立这个系统,是为了帮金融行业防范风险,让金融市场能更好地发展。而 且,《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必须按要求把信贷信息报送到央行征信系统,这 可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金融时报》网友"卢斌" 消费贷上不上征信?为何这么多人都不还款?是不是欠债也不会上征信,导致违约成本极低? 如实填写信息:申请贷款时 ...
银行争抢消费贷
虎嗅APP· 2025-05-30 10:18
今年一季度,"价格战"曾一度使得实际消费贷利率下探至3%以下。后续经监管部门指导,从4月起银 行新发放消费贷产品的年化利率不得低于3%。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客户身份 (下同) 走访深圳、上海的部分银行发现,目前大部分银 行消费贷已经执行最低3%的贷款利率,不过,也有银行通过"优惠券"的方式将消费贷利率降至3%以 下。 此外,在上海,尽管多家银行坚守消费贷利率3%的"红线",但有银行员工为了完成业绩考核而自掏 腰包进行"贴息",让客户实际负担的贷款利率再度降至"2字头"。 消费贷利率不低于3%的监管指导至今已执行近两个月。消费贷利率实际执行情况如何? 一、完不成任务就扣钱?"互换消 以下文章来源于每经头条 ,作者每经记者 费贷"需求涌现社交平台 每经头条 . 专业+深度+故事+传播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每经头条 ,作者:李玉雯、潘婷,编辑:段炼、张益铭、杜恒峰,原文标 题:《争抢消费贷!银行员工:现在太狠了,按周考核,完不成任务一周扣300元!还有经理"倒 贴"利息拉业务》,题图来自:AI生成 另有一位大行的员工也表示,需要在季度末提款,同样会支 ...
银行消费贷极限逼近3%红线
第一财经· 2025-05-28 00:36
2025.05. 28 本文字数:2501,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然而,这些举措虽短期内刺激了业务量,但也带来了诸多隐忧:消费贷不良率有所抬头,资金挪用监 管压力不断增大,产品同质化越发严重,银行盈利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银行需在息差管理、风险防控与产品创新之间寻求平衡,而消费者则应理性评 估自身债务承受能力,避免陷入过度借贷的困境。 提升服务,花式"卷"起消费贷 "您好!您已获得一张利率低至3.05%的闪电贷利率券,点击进入查看。" "您的可借额度为50万元,有效期至2025年6月21日,使用指定利率券后,年利率低至2.68%(单 利)。" "车贷5年免息!可贷九成资金!" "装修贷手续费0.2%/月,首年贴息!" 今年3月末,多家银行已收到监管通知,要求暂停审批年化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款产品优惠。在监 管叫停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产品后,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力推的消费贷业务游走在规则 边缘,通过各类大宗消费场景或利率券模式,将实际利率重新压低至3%甚至更低。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君君 在贷款利率不断下行的环境下,银行消费贷业务正面临诸多难题。 一方面,净息差进一步压缩,市场竞争白热 ...
银行:消费贷走出“规模竞赛”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7 13:39
从"3"字头降至"2"字头,并在"2"字头利率基础上不断下探,这是过去几年来,银行消费贷角逐的写 照。 随着房贷这一零售"发动机"的减速,在资产荒与利率下行围困中,消费贷一度被视作银行填补利润缺口 的"缓冲器"。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40家A股上市银行消费贷余额增超9500亿元,有银行增速较上年末 涨超九成。 通过线上消费贷产品升级、线下消费场景扩容,多数银行消费贷规模激增。交通银行2024年个人消费贷 余额为330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0.44%,而在2022年末该行消费贷余额尚不足1000亿元。 "2024年交通银行零售贷款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今年零售贷款也做了一个积极的计划,即零售贷款的 增量要高于去年,零售贷款的占比还要进一步提升。"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 说道。 不过,这场以价换量的狂欢并未能持续,为防止价格战背后的套利乱象、不良飙升等风险,3月末多家 银行明确消费贷利率将上调至不低于3%。 当低息狂欢的潮水逐渐退却,银行消费贷的角逐也从规模竞赛逐步走向场景深耕,额度提高、期限延长 纷纷落地,场景化突围将取代低息营销成为"新引擎"。 一年曾超9500亿元 过去几年,银行 ...
大额消费要慎重,中年同事花70万买车后悔不已
集思录· 2025-05-26 14:24
最近跟一个好久不见的前同事聚餐,两位中年男人难得有空喝上两杯,互诉衷肠,感慨良多。 我这位兄弟也在银行工作,也喜欢炒股,我们原来在国有行同一个支行,惺惺相识,投资方面交 流挺多,后来我出去了股份制银行,他一直留在国有行工作,不过一直都有交流。 其实我们也挺久没见面了,酒过三巡后他说了一件令他很后悔的事,就是买车。 他是做对公客户经理,用车是刚需,原来一直开丰田rav4很多年了,前两年结婚也刚好奖金不 错,另外做业务也讲究面子,就换了台公路闪电雷克萨斯es200,花了30多万;然后没过多久, 老婆就怀孕了,他心血来潮觉得有孩家庭应该需要一部大一点的车,看上了理想L8,然后es200 刚好给他老婆用。本来他钱是不够的,但刚好前两年各家银行推信用贷款,银行员工就最好贷, 他就贷了30多万出来买理想L8,两台车花了70万。 现在他就很后悔,觉得花70万买车成了很沉重的负担,一是近一年收入下降,现在一年大概不到 20w,还款压力上升,一个家庭用钱的地方这么多,怎么能剩下这么多钱来还消费贷款,他本来 就已经有房贷;二是,现在汽车的贬值率让人揪心,一年就打7折,他现在觉得没必要买两台 车,其实一台就够了;三是,负债也影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