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科技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妆巨头抢滩医美:欧莱雅科技转型背后的行业变局
3 6 Ke· 2025-04-13 05:05
自2024年以来,美妆公司布局医美生意的热情出乎寻常,这里面有国际巨头,也有本土创业公司,有高端品牌,也有以平价著称的大众品牌。 实际上,美妆、医美联合并非新话题。此前,有不少产品主打医美后受损肌肤的修复,医用敷料贴更是医美项目后必不可少的护理品,在这个领域也诞生 了巨子生物、敷尔佳等上市公司。 不过,时至今日,美妆、医美联合正呈现出更强势的发展态势。国际美妆巨头加码,让这一领域热度飙升,而欧莱雅正是其中布局最为深入的代表性公司 之一。 美妆与医美的联合,实现路径是怎样的,增量空间有多大,又面临哪些难题,都有待这些重量级玩家持续探索。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美妆与医美的长期 融合趋势,正从长远的角度改变美妆行业的竞争逻辑。 美妆巨头集体押注医美 美妆巨头们的步伐,这次出奇的一致。 2023年,欧莱雅集团将旗下活性健康化妆品部更名为皮肤科学美容部;2024年3月,皮肤科学美容部核心品牌修丽可铂研胶原针上市;2024年8月,高价收 购全球知名的注射美容公司高德美10%股份;2024年底,投资国内高端医疗美容连锁机构颜术医美。 2024年11月底,雅诗兰黛旗下倩碧推出"倩碧CX二类医疗器械"系列产品,包括重组胶原蛋白复 ...
十年来销售额首次下滑,欧莱雅中国的“挑战与三板斧”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4-04 05:14
在欧莱雅一年一度的战略沟通会现场,"挑战"一词被公司高层们提及了7次。 博万尚说,经过了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美妆市场如今增速确实正在放缓,欧莱雅也的确处在一个 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欧莱雅必须正视中国美妆市场的重大变化。 在华经营了28年的欧莱雅,正在中国市场经历十年来未曾有过的挑战:一方面是业绩增长命题。2024 年,欧莱雅的全球销售额增长了5.1%,但在北亚地区,尤其是在中国,欧莱雅的销售额遭遇了十年来 的首次下滑。另一方面是市场的收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1.1%,中国进口化妆品量同比下降9.4%,金额下降7.9%。 欧莱雅集团2024年财报显示,中国所处的北亚地区成欧莱雅五大销售区域中唯一销售额下滑的市场。在 随后的财报电话会上,欧莱雅集团将中国称为"巨大的未知数"。 面对重大的变化和未知数,欧莱雅在中国也拿出了一系列的策略:除了将投资目光聚焦于美妆科技外, 重新理解消费人群、门店转型、渠道下沉等也被欧莱雅的管理层们多次提及。正如博万尚所说,欧莱雅 需要聚焦于应变和创新,全力以赴迎接新的考验。 投资 欧莱雅最新公布的两支基金,投资重点均面向美妆生态圈,涵盖上游 ...
当审美力成硬通货,年轻人开始追求精神升级了
后浪研究所· 2025-04-03 09:21
这届年轻人,越来越不满足于 单调重复的娱乐活动,逐渐追求起更高级的审美体验。 对"美"的追求,刻在DNA里。 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团落寞了,文化深度游成了宠儿; KTV 开始倒闭潮,年轻人喜欢上听 LIVE 、看现场表演;劣质页游被市场淘汰, 3A 游戏迎来爆发…… 撰文| 许嘉婧 封面来源 |视觉中国 或许这幅图景更能描绘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小剧场近距离观察演员的表演,去音乐节跟着 喜欢的乐队尽情蹦个爽,买一张平价脱口秀票听人花式吐槽生活,去个主题艺术展览来一场周 末 " 美学 spa"…… 丰富、生动、引人振奋,年轻人的全身心都在呼唤着新颖高级的文化活 动。 年轻人追求 " 美 " 的本能,爆发了 宅在屋子里追追剧、戴上耳机听点流行歌、窝在床上刷刷短视频 …… 你以为这就是当代年轻 人全部的文化娱乐生活了?远不止如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 MobTech 研究院发布的《 2024 情绪经济消费人群洞察报告》,为情绪价值和兴趣买单 成为年轻人消费的首要理由,占比超过 40.1% 。在这种消费热潮影响下,注重小型在场感和 互动体验、均价在 100-300 元不等的平价脱口秀、音乐节 live 、小剧场话剧、 ...
新成立两大投资基金,欧莱雅继续投资中国
Sou Hu Cai Jing· 2025-04-03 06:20
正如前任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所说的那样,"中国市场很讲究速度和规模,必须得抓得足够快,才能在未来实现规模化。" 欧莱雅正在逐步扩大对美妆生态圈的投资。 3月31日,在2024/2025年度发展战略沟通会上,欧莱雅中国宣布成立两大全新投资基金——与凯辉基金和上海静安区合作成立"凯辉创美未来基金"基金,将 重点投资处于成长阶段的美妆品牌和相关企业;"美丽领航基金"由天图投资管理,与欧莱雅集团战略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公司BOLD合作,旨在投资同领域的 早期公司。 "中国正引领全球美妆市场的未来,因此,'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成为我们的核心战略。"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表示,希望通过投资 的形式,支持中国美妆品牌及相关行业企业在中国市场扩张以及出海全球。 近年来,欧莱雅在中国市场进行了持续的投入。一方面,通过欧莱雅(中国)全权控股的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了包括深圳杉海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吹风品牌"zuvi原里",高端香氛品牌"闻献DOCUMENTS"和"观夏"等中国本土企业;另一方面,还通过成为凯辉创新基金LP,与高榕资本携手成立投资企 业等形式,间接覆盖了从消费到科创领域等多个品牌 ...
一个老牌美妆公司,想用科技再赢一百年
晚点LatePost· 2024-06-01 09:08
在这一轮美妆行业的更迭里,以科技重塑自己,是欧莱雅选择的战略。 文丨姚兰 有些年头的知名品牌在成立之初大多可以算是当时的 "科技公司"。福特发明了现代流水线,可口可 乐推动了冰箱的普及,沃尔玛在英特网诞生前就用计算机和条形码重塑了零售业的供应链。 这些品牌靠技术获得先机,再以成熟的产品建立稳定现金流,发展多年,逐渐被新一代消费者视为 "传统公司"。 欧莱雅也如此。它的创始人欧仁•舒莱尔曾从事化学—— 20 世纪初最流行的科研方向。从自己的专 业出发,舒莱尔在 1909 年发明了安全染发剂,这是欧莱雅的开始。到 1950 年,欧莱雅已雇用 100 名化学家研发化妆品。 欧莱雅成立时正赶上媒介巨变,率先用电影这个当时的 "新媒体" 做营销,还一度拥有自己的制片公 司,让消费者接受化妆的概念。 如今,走进购物中心的美妆区,得有快一半的柜台都属于已经成立 115 年的欧莱雅集团:从大众化 妆品牌巴黎欧莱雅,到主打皮肤健康和专业美容的护肤品牌理肤泉、修丽可,再到奢侈品定位的 Prada 普拉达香水美妆、YSL 圣罗兰美妆、赫莲娜。但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欧莱雅已连续 5 年 每年花超过 10 亿欧元做研发。 美妆依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