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集采
icon
Search documents
津药药业半年报:营收利润双降,遭反垄断重罚,应收账款激增至5.61亿元
在成本收缩策略下,公司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4.65%,至6317万元,但仍有3款新药获批上市,包括治疗 呼吸疾病的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 两大因素成为主要拖累。一方面,公司受药品集采、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核心产品销售收入与利润 空间持续承压,甾体激素类、氨基酸类等主力产品营收均同比下滑,其中氨基酸类产品收入降幅达 9.01%,其他品类收入下降22.09%(其中制剂收入下降22.01%)。另一方面,公司因反垄断事项收到天 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因操控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被没收违法所得 4276.44万元、罚款2642.79万元,合计罚没款6919.24万元。该笔支出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导致本期营 业外支出同比暴增31905.46%,进一步侵蚀利润。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去年同期的3.16亿元下降至2020万元,降幅达93.6%。应收账款激增92.6%,至 5.61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攀升至27%,显示销售回款效率恶化。公司解释称,除反垄断罚款的现金支 出外,下游客户延长付款周期、部分制剂产品进入集采后结算滞后共同加剧了资金压力。 南方财经8月26日电,津药药业(600488.SH)近 ...
集采倒逼传统药企转型,多家企业创新药收入贡献过半
第一财经· 2025-08-25 15:51
2025.08. 25 本文字数:2087,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志吟 2018年药品集采政策推行后,很多依赖仿制药收入的传统药企,利润在一夜之间锐减。面对这种形 势,企业们纷纷吹响向创新药企转型号角。 现如今,药企的转型初见成效。近日,多家药企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创新药已撑起了公司一 半以上的收入。 创新药成业绩增长点 恒瑞医药(600276.SH、01276.HK)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7.62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29.67%。 虽然恒瑞医药纳入集采的仿制药销售收入仍略有下滑,但创新药业务销售增加以及取得的对外授权收 入,带动了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2025年上半年,翰森制药实现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净利润31.35亿元,同比增长 15%。 远大医药(00512.HK)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取得约61.1亿港元收入的历史新 高,其中创新和壁垒产品收入占比约51%,同比提升近15个百分点,若剔除集采及汇率影响,公司 收入同比增长约13%;期内公司净利润录得 ...
集采倒逼传统药企转型,多家企业创新药收入贡献过半
第一财经网· 2025-08-25 10:13
药企向创新转型初见成效。 2018年药品集采政策推行后,很多依赖仿制药收入的传统药企,利润在一夜之间锐减。面对这种形势, 企业们纷纷吹响向创新药企转型号角。 现如今,药企的转型初见成效。近日,多家药企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创新药已撑起了公司一半以 上的收入。 创新药成业绩增长点 恒瑞医药(600276.SH、01276.HK)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62亿 元,同比增长1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29.67%。 虽然恒瑞医药纳入集采的仿制药销售收入仍略有下滑,但创新药业务销售增加以及取得的对外授权收 入,带动了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2025年上半年,恒瑞医药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60.66%,其中创新药 销售收入达到75.70亿元。 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推动的药品集采,意在挤掉仿制药虚高的价格,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也是从2018年起,恒瑞医药的仿制药业务开始有品种涉及集采,这导致公司仿制药收入承压。2021年、 2022年,是公司发展的阵痛期,业绩连续处于下滑状态。直到2023年一季度起,受益于创新药 ...
天宇股份20250824
2025-08-24 14:47
天宇股份 20250824 摘要 天宇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达 1.5 亿元,增幅 180.96%, 扣非净利润 1.41 亿元,同比增长 125.11%,主要得益于纺织药、原料 药、CDMO 和制剂业务的全面增长。 非沙坦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自 2024 年以来持续增长,收入达 11.3 亿 元,市场拓展和成本控制提升显著提高毛利率;CDMO 业务收入超 2 亿 元,同比增长 44%,超出预期,战略客户项目正在推进。 制剂业务收入 1.8 亿元,同比增长 84.72%,销量突破 5 亿片,增长 71%,毛利率提升至 58%,亏损减少 2000 万元,减亏速度加快,但尚 未盈利。 公司上半年获批 12 个药品批规,累计获批 65 个,涵盖 40 个品种,积 极参与集采并成功中标江苏和广东联盟项目,销售渠道网络建设快速增 长。 2025 年上半年 CDMO 业务收入 2.5 亿元,同比增长 44%,毛利率保 持在 50%以上,预计下半年及明年客户需求将持续增长,盈利能力保持 乐观。 Q&A 请介绍一下天宇股份 2025 年上半年的整体经营情况和各业务板块的表现。 2025 年上半年,天宇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
集采断崖式降价压垮仿制药企!赛隆药业创始人集体撤离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8-22 08:41
在集采价格战重压下,赛隆药业无力转型。2023年研发投入仅2752万元(占营收8.8%),低于行业水 平;2024年虽增长7%,但对动辄数亿的创新药研发仍是杯水车薪。公司被迫持续押注集采,累计7个品 种中标,却陷入"中标即亏损"的恶性循环。 今年8月,其第十批集采中标品种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更被曝出未建立配送关系,供应出现危机。面对 积重难返的局面,创始人蔡南桂选择退出。今年7月,成立仅数月的海南雅亿共赢科技合伙企业出资 1.99亿元收购赛隆14.16%股权,蔡南桂主动放弃部分表决权,海南雅亿成为新任实控人 穿透股权可见,海南雅亿合伙人之一为立白集团创始人陈凯旋之子陈展生。这意味着日化巨头立白的二 代力量正式跨界进入医药行业。跨界而来的新股东海南雅亿,能否为这家连续亏损、供应链承压的*ST 公司找到生路?立白二代的医药行业首秀,正面临严峻考验。 近日,*ST赛隆(维权)(002898.SZ)一则公告震动资本市场:公司创始人、实控人蔡南桂与妻子唐 霖,连同7名董事及1名副总裁集体辞职。这场罕见的高管"大撤离",标志着这家深陷退市危机的仿制药 企正式告别创始人时代。 从上市高光到退市边缘,集采成致命转折 赛隆药业2 ...
药品行业周报:关注底部资产修复投资机会-20250810
Xiangcai Securities· 2025-08-10 15:30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maintains a "Buy" rating for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2][5] Core Viewpoints - The innovative drug sector is expected to achieve significant excess returns driven by overseas licensing transactions and improvements in domestic medical policies. The generic drug and raw material drug sectors are also anticipated to recover due to ongoing optimization of centralized procurement policies [2][5] - The industry is transitioning from capital-driven growth to profit-driven growth, with a mid-term outlook suggesting that performance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leading to sustained valuation increases [2][5] - The repor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as the core driving force for the industry, with a focus on selecting investment targets that align with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s [5][33] Market Analysis and Outlook -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sector has shown a 21.3% increase from January 1, 2025, to August 10, 2025, outperforming the broader market by 8.4 percentage points [3][9] - The report highlights that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currently experiencing a recovery phase, with the innovative drug sector expected to lead this trend [5][33] - The eleventh batch of national drug procurement has commenced, involving 55 varieties and 480 companies, which is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procurement varieties [31][33]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s - Two main investment themes are recommended: innovation-driven opportunities and recovery-driven opportunities. Specific companies to watch include: - Innovation-driven: Sanofi, East China Pharmaceutical, Aosaikang, and Health元 [5][33] - Recovery-driven: Changchun High-tech, Weixin Kang, and China Resources Sanjiu [5][33]
双成药业上半年亏损扩大
半年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双成药业多肽类产品实现收入4007.29万元,同比下降3.95%,占营业收 入比重为47.64%。该产品毛利率为46.5%,较去年同期的60.37%下滑13.87个百分点。 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源自于其核心产品的降价冲击,公司多肽类药物核心产品注射用胸腺法新在集采新标 期降价中标,导致境内销售利润大幅缩水。 双成药业(002693.SZ)的利润防线似乎正在被瓦解。 近期,双成药业(002693.SZ)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总收入8412.21万元,同 比下降11.35%;归母净利润为-1846.66万元,同比下降8.97%;扣非净利润为-2101.58万元,同比下降 18.34%。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双成药业的多肽类产品、其他产品和受托业务三大板块业务收入,在2025 年上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受托业务从1983.94万元降至1169.66万元,同比下降41.04%。同 时,公司货币资金较上年同期减少超七成。 针对公司亏损扩大原因及后续提振措施,记者日前向双成药业方面致函并致电采访,其证券部工作人员 表示,会将采访内容转至董秘处查看,但截至记 ...
55个品种纳入,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报量启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5:57
这也意味着,在"反内卷"的集采新原则下,中国药品采购机制正经历一场兼顾效率与临床需求 的深度改革。 记者丨季媛媛 编辑丨包芳鸣 药品集采进入第十一批, 政策规则正从"唯低价"向"质量优先"悄然转身, 一场兼顾效率与临 床需求的改革新试验正在展开。 8月6日,全国医疗机构正式启动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需求量填报工作。根据国家医 保局披露的信息,本次集采共涉及55个品种,梳理报量工作特点不难看出,一方面,与以往不 同, 此次集采报量首次允许医疗机构按厂牌报量, 改变了以往只能按药品通用名报量的规 则;另一方面, 设置了80%的报量红线, 要求医疗机构报量不得低于两年平均用量的80%。 此外,对于存在临床需求明显减少、业务调整等因素导致预期用量显著减少的, 医疗机构可 作出书面说明后按实际需求报量。 此次报量工作也明确需要与基本药物、儿童用药等政策保 持衔接,对于基本药物规格,报量系统中专门作出标注,如该规格未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 价,医疗机构可自行确定折算比例,并在报量时作出说明。对于儿童适宜品规,如未通过一致 性评价,医疗机构认为难以替代、报量无法折算的,可根据实际需要报量并作出说明。 国家医保局在填报 ...
55种药品拟纳入第11批集采范围国家医保局提示投标企业理性报价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05 18:55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过去简单以最低价作为药品集采参考,让企业 陷入价格战漩涡。为了中标,企业拼命压低价格,甚至不惜低于成本报价,这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还 导致企业无暇顾及研发创新。 证券时报记者郭博昊 8月5日,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按照国务院关于优化药品集采措施的部署要求,国家医保局坚 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会同相关部门优化完善集采措施,指导国家组织药品联 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药品联采办")积极推进第11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确定了55种药品拟纳入采购范 围。 7月16日至31日,药品联采办组织开展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据药品联采办统计,共480家企业提交了 相关药品的资料信息,这些企业将作为医疗机构填报需求量的选择范围。55个拟采购品种中,平均每个 品种有15家企业,有3个品种的企业超过40家,企业数最多的达45家。 国家医保局提示,各企业做好自身成本收益核算,科学研判市场竞争格局,坚持理性报价、诚信经营, 共同抵制围标、串标等不法行为,共创行业良性生态。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在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中,国家医保局研究优化 了具 ...
55种药品拟纳入第11批集采范围 国家医保局提示投标企业理性报价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05 18:44
8月5日,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按照国务院关于优化药品集采措施的部署要求,国家医保局坚 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会同相关部门优化完善集采措施,指导国家组织药品联 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药品联采办")积极推进第11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确定了55种药品拟纳入采购范 围。 在朱克力看来,国家医保局相关举措,能有效遏制恶性低价竞争。企业不能再盲目压价,而是要综合考 虑成本、质量等因素合理报价,将促使企业把精力从价格战转移到提升药品质量和研发创新上。从医药 行业整体看,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环境,让真正有实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脱颖而出,推动整个行业向 高质量发展迈进。 国家医保局表示,下一步,药品联采办将按程序起草发布采购标书,并进一步核查申报投标企业的资质 及企业间关联关系。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在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中,国家医保局研究优化 了具体的采购规则。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了价差计算的"锚点",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同时 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过去简单以最低价作为药品集采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