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和博弈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美经贸关系稳下来、好起来,有利于两国和世界|专家热评
Di Yi Cai Jing· 2025-07-10 06:36
从日内瓦磋商"关税休战"到伦敦框架的达成与落实,是中美经贸关系面临新变局的重要姿态调整。 在两国元首通话精神指引下,中美于6月9日至10日在伦敦举行经贸会谈,就落实通话共识和日内瓦会谈 成果达成原则一致。双方确认的"伦敦框架"核心内容包括:中方依法依规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 许可申请,美方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据多家外媒报道,截至7月4日,相关企业已接到美国商务部通知,美方已恢复EDA软件、乙烷及部分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对华出口。中方则同步依法加快稀土等战略资源出口许可审批。这一进展打破了此前 因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引发的贸易僵局,也标志着中美通过对话协商可以获得双赢的突破。 从日内瓦磋商"关税休战"到伦敦框架的达成与落实,是中美经贸关系面临新变局的重要姿态调整。这个 过程表明,1)中美双方尽管存在深刻分歧和激烈竞争,但两国互相依赖的事实不容忽视,更不容忽视 的是中美经贸关系背后50年形成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深度融合。这是中美经贸磋商从日内瓦到 伦敦的基础逻辑。2)谈判磋商是解决分歧的唯一正确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双方有智慧也有能力找到 互利共赢的合作空间。3)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发挥了决定性 ...
与王毅谈完后,美国收到冯德莱恩回复,只有短短“不可能”三个字
Sou Hu Cai Jing· 2025-07-07 14:23
刚和王毅谈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送给特朗普一记"闭门羹"——面对美方关税威胁,她甩 出"不可能"三个字,特朗普"对等关税"大计要黄? 就在特朗普忙着盘算7月9日关税大限之际,王毅在布鲁塞尔的一番操作,直接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 恩对美态度来了个急转弯。这下可好,特朗普心心念念的"对等关税"大计,眼瞅着就要泡汤了。 【王毅会见冯德莱恩】 现在最难受的当属特朗普了。这位总统先生前两天还因为搞定了越南而沾沾自喜,谁知道转眼间后院起 火。 【美越敲定最终贸易协议】 欧盟这块硬骨头啃不下来也就算了,连平日温顺的日韩也开始造反——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批评美国, 韩国总统李在明更是表示,"美方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王毅这趟访问可不简单。在与冯德莱恩等欧盟高层会面时,中方没有像美国那样摆架子或者放狠话,而 是掏心窝子地说了句大实话:"中欧之间没有根本矛盾,没必要因为些小分歧就翻脸。"这话听着平 常,可对正被美国逼到墙角的欧盟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 要知道,现在离特朗普设定的7月9日关税最后期限只剩几天了。这位美国总统原本盘算得好好的:先拿 越南开刀,再压欧盟就范,最后逼日韩低头。谁知道王毅话音刚落,据《金融时报》报 ...
美国税改72小时倒计时,中方亮出关键棋子!72岁崔天凯重出江湖
Sou Hu Cai Jing· 2025-07-05 13:29
一场牵动全球神经的税收博弈进入最后倒计时。当美国参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30年来最大规模税改法案,全球资本市场屏息凝神——这场减税飓风, 将如何重塑世界经济版图? 法案通过仅4票之差,折射出美国内部深刻的利益撕裂。表面是降低企业税率的"让利",实则暗藏三重战略意图:吸引万亿美元海外资本回流,重塑美 国制造业筋骨;以"税收洼地"虹吸全球产业资本;迫使跨国企业在中美之间做出"二选一"的站队。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全球经济秩序洗牌。 国际税收战场的硝烟背后,是国运兴衰的世纪博弈。当崔天凯这样的国士再度出山,中国向世界传递的不仅是应对之策,更是一种战略定力——真正 的崛起,永远不寄希望于对手的仁慈,而在于锻造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值此关键时刻,一位熟悉的身影悄然回归外交前线——72岁的资深外交家崔天凯。这位曾驻美八载、亲历中美风云变幻的老将,以中国政府中美经贸 中方牵头人身份重披战袍。其复出传递的深意远超人事变动本身,它代表着中国面对复杂博弈的终极底牌:以最顶级的战略智慧,打最硬的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望2018年美国上一轮税改冲击波,中国以增值税改革"组合拳"巧妙化解:制造业税率从17%降至13%,全年减税超万亿;研 ...
刘建超:所谓“以实力促和平”是霸权思维的新化身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4 01:10
中新社北京7月3日电 (李京泽 周昕)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7月3日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对外联络 部部长刘建超在论坛上发表午餐演讲并回答提问。他指出,美国所谓"以实力促和平"的说法是霸权思维 的新化身。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方将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刘建超透 露,中联部也会邀请一些政党的领导人来华出席相关纪念活动。在他看来,中方举行纪念活动为国际社 会探索如何构建有效、长期的全球安全架构,切实保障世界和平提供了机遇。 刘建超认为,战后80年来,亚洲逐步走向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得益于亚洲国家有着自己的价值观 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更相信对话协商,不相信武力。武力解决只是暂时的解决,协商解决才是 长期的解决。" "在这样的理念推动下,'修昔底德陷阱'必然是大国的宿命,而中小国家很难独善其身,常常面临 被霸权逼迫选边站队,沦为大国争霸的牺牲品。"刘建超说。 他认为,在战争形态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今天,如果仍然执迷于零和博弈、绝对安全,甚至不惜将人 工智能等创新成果应用到战争手段之中,可能导致世界人民面临共同的毁灭,这将是人类文明无法承受 的代价。 前不久,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 ...
兼济天下方能行稳致远
Ren Min Ri Bao· 2025-07-03 00:31
Group 1 - The core argument emphasizes that maintaining national interests should not equate to selfishness or a zero-sum game, as this leads to detrimental outcomes for all parties involved [2][3] - The concept of "hegemonic paradox" suggests that attempts to maintain unilateral dominance through exploitation will ultimately weaken the hegemon's foundation, leading to a reconfiguration of international power dynamics [3] - The resilience of global supply chains can counteract attempts at technological blockade, as evidenced by the negative impact of U.S. chip restrictions on its own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3] Group 2 - The interdependence of national interests and global common interests is highlighted, with a call for strategic cooperation to expand these interests sustainably [4] -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projects that by 2025, global investment will account for 26.4% of GDP, indicating the dynamic nature of national interests [4] - The cumulative operation of the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has surpassed 110,000 trains, sending goods worth over $450 billion, demonstrating the potential for exponential growth through open cooperation [4] Group 3 - The need for inclusive growth and cooperation among nations is underscored, with a focus on shar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5] -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indicates that inclusive globalization could enhance global GDP growth by 1.2 percentage points and reduce poverty by 100 million people [5] - The call for a new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mphasizes dialogue and collaboration over competition, aiming to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ity [5]
所谓赚钱,就是借力、借智、借势
洞见· 2025-06-30 09:31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 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Moon 鱼乘于水,草木乘于时。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云湾朗读音频 看过一张漫画。 再厉害的人,一味埋头蛮干,累死累活也只能换来基本的温饱。 真正会赚钱的人,会把精力用在思考上,寻找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或是在人群中借力,或是向高人借智,甚至向时代借势。 金融学家唐涯在《钱从哪里来》中说: 如果再雇一些壮士随行,这样一趟下来,就赚不了多少钱了。 后来,范蠡打听到一个叫姜子盾的人,在做布匹生意,需要把布从北方运往南方。 借力 这个姜子盾是北方巨商,经营多年,有一条安全的商路。 范蠡就去找姜子盾,表示自己可以免费帮他把布匹运到南方。 《上金谷文集》中记载了一个商圣范蠡卖马的故事。 春秋时期,北方马便宜,南方马贵。 范蠡打算去北方买马,运回吴越来卖。 但是路途遥远,马群目标太大,在路上容易遭遇盗贼。 " 财富只是结果,它的背后其实是一连串关于人和资金的正确决策。 " 懂得以外界之力加持自己,你会以最小的代价,收获丰 ...
国防部:美方不要欺骗误导美国民众和国际社会
news flash· 2025-06-26 08:08
国防部6月26日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记者:据报道,近期美 国防部长在国会听证会上称,中国是"步步紧逼的威胁",美方将优先增加印太地区威慑力,"以实力求 和平"。美国"大而美"法案明确将拨款120亿美元用于"太平洋吓阻计划",提升印太部队战备实力,强化 台湾防卫能力。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张晓刚:大国相处之道不应是零和博弈,和平共处是中美两国应 共同守住的底线。中国的发展对任何国家都不构成威胁,也从来不像有的国家那样搞威慑、胁迫那一 套,中国 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美方一 再背信弃诺,执意武装台湾,最终只会引火烧身、自食苦果。我们敦促美方树立客观理性对华认知,不 要总拿中国说事,欺骗误导美国民众和国际社会,而是要为两国两军关系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北约秘书长操弄涉华议题,外交部回应
Huan Qiu Wang· 2025-06-26 07:35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6月26日例行记者会。会上有外媒记者 提问称:北约秘书长吕特周三表示,考虑俄乌冲突、中国大规模军事建设等因素,欧盟和北约增加开支 真的很重要,中国在多大程度上同意吕特对当前局势的评估? 郭嘉昆对此表示,北约有关人士渲染国际地区紧张局势,诋毁中国正常军力建设,无非是为北约大幅增 加军费、肆意越界扩权、图谋东进亚太寻找借口。2024年北约成员国军费已经占到全球军费总开支的 55%,却还要求成员国将国防开支大幅提升至本国GDP的5%,声称要建立更具杀伤力的北约,究竟意 欲何为?北约声称是区域性组织,却不断突破自身条约规定的地理范围,以欧亚安全联动为借口,不断 将手伸向亚太。国际社会对此看得一清二楚,亚太国家对此高度警惕。 郭嘉昆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劝和促谈,积极推动危机政治解决,从不向交战方提供武 器,严格管控两用物项出口,中方客观公正立场和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北 约虚假信息蒙蔽不了世人的眼睛,如果北约真正关心欧洲和世界安全,就应该停止拱火浇油、煽动对 抗。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 ...
北约以应对中国为借口强推5%军费目标,外交部回应
财联社· 2025-06-26 07:29
郭嘉昆表示,北约有关人士渲染国际地区紧张局势,诋毁中国正常军力建设,无非是为北约大幅增 加军费、肆意越界扩权、图谋东进亚太寻找借口。 中方敦促北约深刻反思,认真倾听国际社会的正 义声音,摒弃冷战思维、阵营对抗、零和博弈那套过时的理念,纠正错误的对华认知,停止操弄涉 华议题。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继续以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力 量。 据北京日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6月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提问,北约秘书长周三表示,考 虑到俄罗斯带来的长期威胁,以及中国军力的显著扩张,再加上朝鲜、中国和伊朗正在支持乌克兰 战争,因此欧盟和北约有必要加大军费开支。请问中方对此言论有什么评论? ...
汽车行业需走出“互怼互黑”的竞争误区
news flash· 2025-06-20 00:28
汽车工业既要"造好车"也要"卖好车"。通过营销造势来获取关注、树立品牌不可或缺,但部分车企陷 入"流量即销量"的认识误区,甚至不惜用互怼互黑来获取所谓的竞争优势,破坏了行业生态。在全球汽 车市场上,中国汽车品牌是同台竞技的队友,队友间的"内卷式"竞争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当前中国 车企已经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更需警惕互怼互黑对创新势头的侵蚀。只有摒弃抹黑拉踩的"零 和博弈"旧思维,在技术和服务上"开放竞速",中国汽车业才能行得更稳、驶得更远。(新华每日电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