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ARP策略
icon
Search documents
创新药迎投资元年!如何穿越周期迷雾?两大绩优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券商中国· 2025-06-30 09:58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transformative opportunities in the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 sector, predicting that 2025 will mark a significant year for revenue growth, profit breakthroughs, and valuation increases in the industry [4][5]. Group 1: Innovative Drug Investment Outlook - The innovative drug sector is entering a "three-dimensional screening era" characterized by major disease categories, clinical data validation, and global competition [4]. - 2025 is anticipated to be the starting point for collective revenue growth among innovative drug companies, with 80% of A-share and Hong Kong-listed innovative drug firms expected to see revenue increases following 2024's medical insurance negotiations [5]. - The period from 2025 to 2028 is projected to be crucial for many Chinese innovative drug companies to enter profitability, contrasting with previous years where only a few companies achieved profits [5]. Group 2: Key Investment Areas in Innovative Drugs - Focus areas for investment include: 1. Bispecific antibodies, with the first approved product in China and several in late-stage clinical trials [8]. 2.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 where domestic companies lea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DCs [8]. 3. Targeted therapies, with the global oncology drug market exceeding $150 billion, and a significant share expected to come from domestic small molecules by 2030 [8]. 4. Autoimmune diseases, driven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improved insurance coverage, with a focus on kidney disease drugs showing substantial growth [8]. Group 3: Investment Strategy and Methodology -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in the pharmaceutical sector is based on three selection criteria: 1. Focus on large market spaces, such as oncology and metabolic diseases, to mitigate R&D risks [10]. 2. Prefer clear competitive landscapes, such as orphan drugs, with minimal competition expected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10]. 3. Target products with optimal clinical data, avoiding those that do not meet top-tier standards [10]. Group 4: Insights from Fund Managers - Fund manager Wu Qingyu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bsolute return thinking, focusing on high-growth sectors while maintaining valuation discipline [11][12]. - Wu's investment approach combines top-down and bottom-up strategies, selecting high-growth industries and then identifying companies with superior growth rates and matching valuations [15]. - The focus on concentrated holdings is driven by strong research conclusions, aiming for higher alpha returns through precise stock selection [17]. Group 5: Future Investment Directions - Wu Qingyu identifies three key sectors for future investment: 1. AI computing power, driven by increased domestic demand for servers and capital investments from companies like ByteDance [19]. 2.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n "AI new hardware" arising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AI models with downstream hardware [19]. 3. The automotive sector's trend towards smart technology, with certain domestic manufacturers expected to gain market share [19].
信达澳亚基金吴清宇:穿越周期迷雾 以合理估值锚定确定性成长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29 18:03
去年以来,优秀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走出业绩调整期,产品净值不仅修复回撤,更开启上升趋势,部分基 金经理的基金净值曲线在今年站上历史高点。信达澳亚基金基金经理吴清宇便是其中代表,投资生涯起 步于保险资管的吴清宇,和很多险资背景的基金经理类似,秉持"绝对收益思维"。他通过产业前瞻与动 态估值管理获取长期绝对回报,在管信澳景气优选、信澳优势产业等基金近一年业绩均位居同类前列。 近期,吴清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产业前瞻锁定高成长赛道,以合理估值深挖优质个 股,高频扫描市场动态,始终保持组合高性价比,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绝对收益思维 构筑投资根基 吴清宇拥有北京大学电子学学士、经济学硕士以及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具备工科和金融复合背 景。2011年7月起,他历任融通基金、德邦证券行业研究员。他的投资生涯起步于保险资管领域,2016 年在中国人保资管担任专户投资经理,后进入公募基金行业担任基金经理,2020年加入信达澳亚基金。 在公募基金行业从业多年,吴清宇践行"绝对收益思维"。他认为,投资获利不仅需要资产优质,还需要 足够便宜。通过选择便宜的优质资产,自然能获得良好回报。 这一理念与GARP策略( ...
收益、规模双丰收!盘一盘上半年优势ETF,你买对了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08:12
古语有云"吾日三醒吾身"。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权衡利弊,才能走的更远。生活如此,投资亦如此。 2025行程过半,今年各位投资者都赚钱了吗?其实在9.24行情之后市场上的量能较此前有了明显上升,之前估值较低的诸如 医药、新能源都有估值修复的动作。但今年ETF市场最亮眼的仔又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盘点一下上半年市场ETF的表 现,喜欢的小伙伴建议收藏。 债券ETF成为上半年"销冠" 盘点上半年的整体数据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在股票市场回暖的背景下,ETF的份额和资产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截至6月25 日,全市场非货币ETF合计份额为4300万亿元,相比年初增长了超5000亿元。 纵观整个市场,债券类ETF虽然数量不多,场内基金总共就29支,但正是这29支基金贡献近1600亿的销量,堪称上半年 ETF"销冠"! 年初至今ETF总体规模涨幅 | | 资金净流入(亿元) | 场内规模(市值,亿元) | 音樂劇書(台) | | --- | --- | --- | --- | | 整体ETF市场 | +3.060.8023 | 43.066.0459 | 1,204 | | 股票型ETF | +138.6650 | 30.4 ...
解码“灰马股”长跑秘诀、剖析量化“织网捕鱼”、挖掘医药核心机会!三大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券商中国· 2025-06-23 22:53
编者按: 当前资本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如何借助专业投研力量优化资产配置,成为投资者迫切关注的核心命题。与此同时,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经历从规 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生态变革,基金经理队伍的迭代更新与投研体系的深度重塑,为市场注入全新活力。 在行业变革与市场波动交织之际,券商中国推出《基金经理周周看》栏目,以 "拨云穿雾" 的专业视角锚定产业趋势研判。栏目将通过深度对话优秀基金经理群 体,系统解构其投资框架的底层逻辑与市场前瞻思维,构建连接产业变革与资产配置的专业桥梁,为投资者提供兼具行业深度与市场时效性的价值参考。 本期《基金经理周周看》栏目关注的三位基金经理:业绩长跑健将博时基金基金经理田俊维如何解码"灰马股"长跑秘诀?工银瑞信基金基金经理焦文龙如何通过量 化投资"织网捕鱼"?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对当下火热的创新药行情又有何独到见解? 博时基金田俊维:解码"灰马股"长跑秘诀,锚定三大黄金赛道 近年来,博时基金基金经理田俊维凭借以GARP(以合理的价格买成长)策略为核心投资框架取得绩优业绩引起市场关注。GARP策略融合了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的 内核,旨在规避单一策略的局限性。 2017年, ...
独立管理的产品全部正收益,他是如何做到的?
点拾投资· 2025-06-06 09:39
导读:在访谈博时基金田俊维之前,我们已经对他做了多年的跟踪。田俊维2024和2025连续两年入围我们的TOP 100基金经理榜单 (注:榜单为点拾投资&零城投资联合发布,每一年的年初发布),即便2024年跑输了市场后,我们依然把他保留在今年的榜单中 (注:从结果上看,今年田俊维已经帮助我们跑赢基准)。 从2017年8月开始独立管理以来,田俊维任期内每一个单独管理的产品都取得了绝对收益,这在公募基金领域是极为罕见的。 在过去三 年主动权益的低迷期中, 田俊维管理的博时创新经济混合取得了15.54%的正收益,排名同类产品前6%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排名来自 银河证券;数据截止:2025年3月31日) 。 田俊维很特别,在早期做投资的时候,他的持仓以医药和消费中的蓝筹白马为主。到了2021年加入博时基金后,田俊维的持仓又以科技 和制造的中小市值公司为主。以至于我们在TOP 100榜单中,把他归类在了中小盘风格。但是, 无论持仓市值呈现什么样的变化,田俊 维始终体现了独立的个股挖掘。 他的组合带有逆向的特点,不追市场热点,有不少原创的投资想法。 田俊维是市场上很早买入CRO和CMO的基金经理,甚至领先了医药主题 ...
【晨星焦点基金系列】:买价值or 成长?聪明的基民已在布局这种“中间策略”
Morningstar晨星· 2025-05-28 09:20
年度综合费率: 1.87% 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乔迁女士投研经验相对丰富且任职稳定,持续壮大且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的研究团队也能给其提供较好的研究支持。该基金以追求长期稳健的超额收益为目 标,基金经理采用GARP策略,其在选股时将宏观和中观判断融入到自下而上选股的细节假设里,以及对个股估值和绝对收益的要求是该基金区别于同类基金的亮点。为了控 制组合风险,基金经理倾向于对组合保持适度均衡配置,而且在选股时还要求未来三年能够获取绝对收益,这也使得该基金在基金经理任期内业绩波动和下行风险均处于同 类偏低水平。截至2025年4月30日,该基金在基金经理乔迁任期内获得了12.17%的年化回报,跑赢基准沪深300相对成长指数年化收益率达11.57%,在积极配置-大盘成长型基 金中排名9%。另外,费用方面,该基金年度综合费率为1.87%,包括1.4%的年度运作费用和0.47%的年度交易及其他费用,相比同类基金2.41%的平均年度综合费率明显偏 低。 进入晨星小程序,轻松掌握更多基金信息! | 基金代码: | 163415 | | --- | --- | | 基金类型: | 积极配置 - 大盘成长 | | 基准指数: | 沪深300 ...
富国基金经理解码股债投资机会:A股盈利回升周期已启动 固收拥抱“哑铃型”配置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23 14:1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姗 在全球金融不确定性加剧、低利率与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中,资产配置迎来新的挑战。如何做好资产配置、应对周期变化,成为投资者和资管机构面临的重要 课题。在5月23日举办的第十二届富国论坛上,富国基金旗下权益投资名将和固收基金经理,围绕A股、港股投资机会及低利率时代的固收投资策略等主题 进行了研讨交流。 A股盈利回升周期已启动 港股性价比凸显 在此次富国论坛的主动权益投资分论坛中,富国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陈杰、富国消费精选30基金经理周文波、富国基金海外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张峰探讨了 A股投资"新模式"、消费动能转换与港股市场韧性等议题。 陈杰在演讲中表示,A股市场正经历从"存量经济"向"新模式"的转型,2025年一季度盈利增速由负转正,标志着持续四年的下行周期终结,"新模式"下的盈 利回升周期已经启动。这一反转的核心驱动力包括:全行业库存低位触发的补库存周期、上市公司轻装上阵,以及二手房回暖带动的地产链修复。 陈杰强调,"新模式"下ROE底部已显著抬升。尽管毛利率承压,但企业通过费用率下降对冲经营压力,资产周转率与杠杆率触底回升,运营能力结构性改善 为ROE修复提供支撑。此外,风险偏好自2024年 ...
富国基金张峰:解码港股投资防守反击,掘金高确定性成长机遇
Xin Lang Ji Jin· 2025-05-23 13:17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陈秀颖 5月23日富国基金海外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张峰在第十二届富国论坛主题演讲《港股投资,如何防守反 击》中指出,尽管港股面临外资流出压力,但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与上市公司回购加码为市场提供韧性支 撑。恒生指数近三年人民币计价年化收益率达12%,AH溢价指数升至134,港股性价比凸显。 专题:第十二届富国论坛:AI驱动下的中国资产价值跃迁 张峰提出以GARP策略为核心,从三大维度精选标的:第一,业绩成长性:聚焦消费、科技等盈利确定 性高的行业,如国产替代芯片、智能驾驶;第二,现金流与派息:筛选经营稳定、股息率高于4%的红 利资产,如电信、能源;第三,估值与治理:规避"高杠杆、低透明度"公司,优先配置治理规范、PB 分位数低于30%的标的。 在市场波动加剧与产业变革并行的背景下,深度研究能力成为主动权益投资制胜关键。富国基金凭借26 年深耕,长期业绩表现优异,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富国基金旗下主动权益产品近二十年 累计收益率达953.86%,稳居行业前列。 未来,富国基金将继续聚焦专业投资能力的提升,助力投资者在全球变局中捕捉确定性机遇,为中国资 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力量。 A股市 ...
解码主动权益投资新趋势:新模式、消费复苏与港股机遇成热议焦点
Xin Hua Cai Jing· 2025-05-23 09:29
最后,对于A股市场的行业配置,陈杰认为,需要找到具有向上弹性的品种,加大成长性方向的配置, 重点关注AI赋能制造业、库存周期反转等相关行业的配置价值。 周文波:消费板块或迎价值重估,把握"新老交替"投资机遇 新华财经北京5月23日电 2025年5月23日上午,第十二届富国论坛——主动权益投资分论坛在苏州隆重 召开。富国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陈杰、富国消费精选30基金经理周文波、富国基金海外权益投资部总 经理张峰三位重量级嘉宾受邀出席,共同探讨A股投资"新模式"、消费动能转换与港股市场韧性等核心 议题,三位嘉宾从策略框架、行业配置与市场布局角度,为投资者提供前瞻性主动权益投资指引,为市 场注入信心与活力。 本场分论坛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形式举办,线下吸引超300位机构投资者及行业专家参会,线上直播实 时观看人次突破16万。与会嘉宾围绕A股投资策略"新模式"、消费动能转换等议题的前瞻洞察,引发市 场对主动权益投资趋势的深度探讨。 陈杰:"新模式"下ROE底部已显著抬升 富国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陈杰指出,A股市场正经历从"存量经济"向"新模式"的转型,2025年一季度 盈利增速由负转正,标志着持续四年的下行周期终结," ...
富国基金陈杰:“新模式”下ROE底部已显著抬升,加大成长性方向的配置,关注两大主线
Xin Lang Ji Jin· 2025-05-23 08:42
专题:第十二届富国论坛:AI驱动下的中国资产价值跃迁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5年5月23日上午,第十二届富国论坛——主动权益投资分论坛在苏州隆重召开。富国基金权益研究 部总经理陈杰、富国消费精选30基金经理周文波、富国基金海外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张峰三位重量级嘉宾 受邀出席,共同探讨A股投资"新模式"、消费动能转换与港股市场韧性等核心议题,三位嘉宾从策略框 架、行业配置与市场布局角度,为投资者提供前瞻性主动权益投资指引,为市场注入信心与活力。 富国基金海外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张峰在《港股投资,如何防守反击》报告中指出,尽管港股面临外资流 出压力,但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与上市公司回购加码为市场提供韧性支撑。恒生指数近三年人民币计价年 化收益率达12%,AH溢价指数升至134,港股性价比凸显。 陈杰强调,"新模式"下ROE底部已显著抬升。尽管毛利率承压,但企业通过费用率下降对冲经营压力, 资产周转率与杠杆率触底回升,运营能力结构性改善为ROE修复提供支撑。此外,风险偏好自2024年四 季度见顶回落,叠加中国产业转型"突围"的大故事,如AI研发与高端制造双突破、产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