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加工

Search documents
全国第一!今年前5个月福建鲍鱼制品出口规模创新高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6-23 22:16
据福州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福建省制作或保藏的鲍鱼(以下简称鲍鱼制品)出口8.9亿元,同比增长 2.2%,出口规模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的98.5%,稳居全国第一,成为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的"金字招牌"。 民营企业是福建省鲍鱼制品出口的中坚力量。今年前5个月出口8.1亿元,同比增长1.4%,占同期福建省 鲍鱼制品出口总值的90.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表现亮眼,同比增长24.6%。东盟、台湾地区和香港地 区是福建省鲍鱼制品主要出口市场,今年前5个月分别出口3.1亿、2.6亿和2.4亿元,合计占91.9%。 莆田是全国出口鲍鱼罐头最集中的区域。位于秀屿区的莆田市汇龙海产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鲍鱼等水产制 品开发、精深加工、冷链仓储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及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公司总经理 罗灿裕介绍:"我们公司专注于鲍鱼罐头的研发和生产已有10多年历史,产品深受东南亚等地区消费者 的喜爱。这得益于海关为我们开通查检和出证'绿色通道',让鲍鱼罐头出口又快又顺,真是太方便 了。" 为支持福建省特色农产品顺畅出口,福州海关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针对鲍鱼制品 储存条件要求高的特点,量身定制"提前申报""预约查 ...
福州渔博会开幕 逾30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展参会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3 15:49
此次展会国际元素足,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参会。其中,泰 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韩国等10个国家以展团形式参加,国际展团数量创历届之最。值得关注的是, 伊朗、文莱此次是首次亮相福州渔博会。 中国是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双方在渔业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巴西渔业和水产养殖部部长特别顾问 卡洛斯·塞萨尔·德梅洛·儒尼奥尔前来参加活动。他坦言,巴西十分期待与中国在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方面 建立并深化合作。 中新社福州6月13日电 (叶秋云)为期3天的第十七届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福州渔博会")6 月13日在福建福州拉开帷幕,同期举行2025海峡(福州)渔业周。本届福州渔博会吸引了逾30个国家和地 区的企业参展参会。 6月13日,第十七届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在福建福州拉开帷幕。中新社记者王东明摄 福州渔博会首次实现6馆同开,综合展示面积达57000平方米,近500家企业参展,展会设置国际展区、 水产预制菜展区、餐饮食材展区、水产加工展区等多个特色展区。 福州渔博会现场,各类特色水产品争奇斗艳。泰国水产品生产企业Smile Heart Foods Co.,Ltd.带来的 ...
如何让“蓝色粮仓”丰富国民餐桌
Ke Ji Ri Bao· 2025-06-12 01:00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of marine resources, particularly deep-sea aquaculture, to enhance food supply and address challenges in the industry [1][2] - It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practices to optimize marine farming and improve resilience against environmental risks [3][4] Group 1: Marine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 The deep-sea aquaculture sector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equipment dur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risks, particularly from typhoons [3][4] - There is a call for scientific assessment and careful site selection for marine ranching to ensure sustain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4] - Advanced equipment, such as gravity cages and specialized fishing vessels, is crucial for the success of deep-sea aquaculture [5][6] Group 2: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Sustainability - High-density farming can lead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like nutrient accumulation, necessitating innovative solutions to mitigate these effects [7][8] - The article advocates for a green development approach, focusing on ecological balance and resource efficiency in marine farming [8] Group 3: Aquatic Breeding Innovations -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aquatic breeds is essential for the success of deep-sea aquaculture, with a focus on self-sufficiency in key species [9][10] - Modern molecular breeding techniques are highlighted as a means to enhance breeding efficiency and produce disease-resistant varieties [10][11] Group 4: Seafood Processing and Market Integration - China's seafood processing sector is underdeveloped compared to global standards, with a need for increased processing rates and value addition [13][14] - Experts suggest enhancing cold chain logistics and developing integrated supply chains to reduce waste and improve market access for seafood products [14][15] Group 5: Cross-Industry Collaboration - The article proposes the integration of marine ranching with other industries, such as tourism and renewable energy, to create synergistic benefits [15]
这里的生鲜贸易为何“跑得快”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6-10 22:50
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的东山岛,地处闽南渔场和粤东渔场交汇处。以往,渔民驾着渔船出海捕捞,收 获多寡、行情如何全看老天的"脸色"。如今,"海洋牧场+生鲜贸易"为当地发展带来了改变。 记者看到,东山岛周边不少水域已经建成了海洋牧场。一排排网箱整齐排列,一眼望不到边。在东 山县金海兴水产加工有限公司的鲍鱼养殖基地,工作人员随手拉起一个网箱,里边趴着四五只比成年人 手掌还大的鲜活鲍鱼。 "我们主要饲养一种鲍鱼杂交品种。养上3年左右,每只能长到1斤多,收购价每斤超过150元 呢!"公司负责人陈庆玲说,东山岛周边水质良好,海藻资源丰富,可以为鲍鱼提供优质的"口粮"。经 过多年发展,现在公司承包的海洋牧场达1000多亩,鲍鱼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喜爱,还远销美国、澳大 利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 不过,鲍鱼这类鲜活水产品始终面临保质期短、行情波动大等问题,金海兴公司的养殖规模为何能 持续扩大?记者了解到,除了养殖技术进步外,出口需求带来的"确定性"也很关键。 福建省东山岛周边的海洋牧场,一排排养殖鲍鱼和水草的网箱整齐排列。 位于漳州市南靖县的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内,工作人员在对红掌等植物幼苗进行换杯作业。 福建省大陆海岸线长 ...
金融“引擎”驱动文旅产业发展开启“加速度”
Qi Lu Wan Bao· 2025-06-10 21:37
荣成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山海自然风光优美,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作为根植本土的金融机构,荣成农商 银行聚焦全市"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创新贷款营销组织模式与系列对位产品,全 方位支持文旅龙头景区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板块打造、上下游全产业链条拓展及绿色生态文明升级,为 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支持"龙头"景区建设 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那香海景区2500米钻石沙滩热闹非凡。那香海第九届风筝艺术节、沙滩寻宝、 咖啡露营、水上运动、Cosplay巡游狂欢、印章打卡、音乐会、古装旅拍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了 众多游客,景区接待游客总数突破10万人次,同比增长38%,成为全市假日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那香海景区建设发展,也得益于来自荣成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游客逐年增加,那香海 旅游项目增设、基础设施改扩建也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投入,荣成农商银行公司业务部客户经理上门为企 业"量身打造"金融服务方案,迅速办理发放2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帮助企业顺利推进了沙滩浴场、亲子 休闲、健康医养等项目的改扩建,大幅度提升了游客接待能力。 据统计,今年前5 ...
重生的TA | 守江山!水产界的“厂二代”,绝不躺平!
新浪财经· 2025-05-29 00:37
文|《好博会》报道组 徐苑蕾 人物 :中山大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余俊锋 不久前,受关税博弈影响,中山市大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成冷冻")的仓库 里,价值千万的订单被紧急叫停。 不过,面对库存积压、订单腰斩的绝境,总经理余俊锋却没有选择"躺平"。向内,他带领研 发团队碰撞新品、扩展渠道,牵手东方甄选,以出口标准撬动国内大众市场;向外,他打开 拓客思路,转战欧盟、中东等地区,让中国水产"游"向全球。 风波之下,这位"厂二代"让父辈的老厂牌在风暴中乘风破浪,闯出一条新的航道。 170%暴击,千万库存压顶 2012 年,"厂二代"余俊锋正式接棒。背靠珠三角养殖产业带的优势,他的父辈通过食品原材料 出口的生意赚取到第一桶金。"正因曾经的父亲在海上漂,我们两兄弟才得以在岸上跑。" 余俊锋接棒时,大成冷冻已建厂超过 10 年,年销售额过亿,员工达到数百人。公司业务主要 依赖于水产品出口, 95% 的订单来自海外市场,其中美国客户占比最高。红鼓鱼、黑鱼、脆肉 脘等鱼类产品通过冷链漂洋过海,成为欧美餐桌上的常客。 然而,关税博弈让一切戛然而止。 2025 年,美国对华水产品关税暴涨至 170% ,简直给了大成 ...
全球八成水产品来自亚太,2025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于大连开幕
Bei Ke Cai Jing· 2025-05-27 15:13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表示,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主要聚焦亚太水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新业态、新变化、新趋势。亚太地区是全球水产品生产与消 费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与消费市场,同时还是全球水产品加工中心。亚太水产品生产占全球总量的80%以上,水产品消费又有中国、 美国、日本三个最大的单体消费国,全世界水产品贸易、供应链主要集中在此,亚太水产品变化的趋势将影响全球。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水产品贸易国,是 亚太地区水产品供应链的"核心"。此次博览会选择在大连召开,源于大连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是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水产品加工基地。大连地处东北亚 经济中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海洋资源、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口岸服务,为打造全球水产品供应链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京报讯(记者王思炀)5月27日,2025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暨第七届大连国际海鲜节(以下简称"博览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开幕。博览会为期三天,由中 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大连国际海鲜节组委会联合主办。业内人士指出,亚太水产品生产占全球总量的80%以上,本次活动对打造亚太地区水产行 业"一站式采购"服务平台,促进亚太地区国家渔业 ...
江川协作促振兴!湛江国联水产“粤桂协作帮扶车间”在吴川揭牌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26 15:34
江川协作促振 兴!湛江国联水 产"粤桂协作帮 扶车间"在吴川 揭牌_南方+_南 方plus 近日,湛江国联 水产开发股份有 限公司在湛江吴 川市举行"粤桂 协作帮扶车 间"揭牌仪式, 吴川市委副书记 据介绍,"粤桂 协作帮扶车 间"的设立是湛 江吴川市和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落实东西部协作 战略、深化产业 合作、巩固脱贫 攻坚成果的创新 举措。帮扶车间 一头连着广东的 产业优势,一头 牵着三江侗乡群 众的就业需求, 是江川协作 从"输血"向"造 血"转变的重要 成果,车间落地 李翾,三江县委 常委、副县长吴 玉珊参加活动。 将直接带动三江 劳动力稳岗就 业,为侗乡群众 铺就致富增收 路。 揭牌仪式现场 揭牌仪式当天, 参加活动的领导 嘉宾深入企业信 息化中心及生产 车间调研。在智 能化生产线上, 自动化设备高效 运转的场景令人 瞩目;在员工休 息区,完善的福 利保障、温馨的 文化氛围赢得点 赞。吴玉珊强 调:"帮扶车间 不仅要建起来, 更要'活'起 来、'强'起来, 要通过数字化管 理提升效能,以 人文关怀留住人 才,真正成为粤 桂协作的示范标 杆。" 作为国家级农业 龙头企业,湛江 劳动力资源深度 融合,车 ...
连亏六年的国联水产:剥离上游业务,财务、内控等多项违规
Bei Ke Cai Jing· 2025-05-22 08:19
从全产业链布局到瘦身聚焦食品主业,从押注小龙虾风口到叫停相关扩建项目,国联水产的"断臂"能否 换来重返盈利期的重生? 净利润连亏六年 2025年5月,国联水产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2024年,国联水产实现营业总收入34.09亿元,同比减 少26.16%;实现净利润约-7.42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39.62%的亏损幅度。 国联水产近期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通过聚焦大单品策略、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销售格 局、研发聚焦爆品、聚焦食品主业等方式打造未来盈利点。多项措施背后,是国联水产连亏六年待增的 业绩。广东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则揭开了其收入核算不准、内控存在缺陷等系列漏洞。 国联水产指出,营收下降主要是因贸易类的产品和市场受影响较大;净利润亏损扩大主要是因全球经济 背景下,水产行业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贸易关税的持续影响、水产消费市场景气度不 佳、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销售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终端市场销售缓慢、公司计提较大资产减值等因素, 全年出现较大亏损。 对于在全球供应链不稳定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并且控制成本,国联水产在业绩说明会 上表示,公司将布局全球供应链,在全 ...
年加工水产品3.5万吨!广州市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蓝色渔港正式投产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16 16:27
Core Insights - The launch of the Blue Fishing Port i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marks a significant step in promoting the "Hundred Million Project" and establishing the Greater Bay Area as a "blue granary" [1][2] - The project has a total investment of 300 million yuan, covering an area of 30 acres with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36,000 square meters, and is expected to process 35,000 tons of aquatic products annually, generating an estimated annual output value exceeding 1 billion yuan [1][2] -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Guangdong Hengxing Group and Guangzhou Nansha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Group aims to leverage over 3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he aquatic industry to ensure a stable supply of fresh and high-quality aquatic products for consumer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1][3] Company and Industry Summary - The Blue Fishing Port is positioned as a core project with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s "vegetable basket" initiative, focusing on deep processing of aquatic products, intelligent sorting, and cold chain logistics [1][2] - The projec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over 30,000 tons of high-standard aquatic products annually to the Greater Bay Area, supporting local aquaculture businesses and ensuring food safety through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2][3] -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Hengxing Group and Nansha Modern Agricultural Group aims to achieve full production capacity within three years, catering to the nutritional and safety needs of over 80 million resident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