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Search documents
软体机器人新突破!用剪纸原理造出的充气爬行机器人可穿越各种复杂地形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4 02:26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a groundbreaking soft robotic crawler developed by a research team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 which utilizes the principles of Kirigami art for its design [1][3]. Design Innovation - The core innovation lies in integrating Kirigami metamaterials into the design of inflatable soft actuators, allowing for coordinated local deformation when inflated [5][7]. - At a pressure of 100 kPa, the actuator can achieve a uniform contraction of up to 32%, nearly double that of traditional inflatable structures without cuts [7][9]. Motion Mechanism - The research team analyzed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through experiments and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revealing a nonlinear pressure-contraction relationship that allows for precise control [9]. - The actuator's surface features, resembling scales, create anisotropic friction properties essential for snake-like movement, with forward friction coefficient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ackward ones [9]. Modular Design - A dual-channel Kirigami actuator was developed, enabling complex motion control by independently inflating two parallel airways [11]. - By connecting multiple dual-channel modules, a three-module crawling robot was created, capable of various movement patterns such as linear crawling and serpentine motion [11][13]. Real-World Performance - The robot was tested in real-world scenarios, demonstrating remarkable adaptability across different terrains, including asphalt, narrow passages, and slopes [15][17]. - Friction tests showed that the inflatable Kirigami actuator exhibited directional friction anisotropy, ensuring effective forward movement during inflation cycles [15][16]. Future Potential - The design requires external air sources and control systems, but the compactness of the micro-pumps and low-power solenoids lays the groundwork for future autonomous designs [19]. -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is soft robotic technology in fields such as search and rescue, pipeline insp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16][19].
快讯|Meta官宣研发AI聊天机器人;谷歌推出全新AI工具套件;宝马自动充电机器人完成概念验证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4 02:26
1、 Meta官宣研发AI聊天机器人Project Omni 近日,Meta正式官宣正在研发"Project Omni"项目,致力打造一批能主动与用户互动的AI聊天机器人,为 用户提供更多情绪价值,提升使用黏性与互动频率。据悉,这些AI机器人可在用户未主动开启对话时,依 据历史聊天记录主动发起交流。比如用户曾询问音乐见解,AI后续可能主动询问是否需要音乐推荐,若用 户未回复则不再继续发消息。另据Business Insider爆料,该项目上线尚需时日。其AI模型训练数据来自A lignerr,机器人支持多样化人设,能生成不同风格对话,还可接入第三方,充当提醒消息类机器人使用。 2、 谷歌推出全新AI工具套件Gemini for Education 近日,谷歌正式发布面向全球教育领域的全新AI工具套件Gemini for Education,并推出免费版本,助力 高效学习与教学。据悉,该产品专为教育场景定制,集成Gemini 1.5 Pro大模型,有文本生成、理解及编 程辅助等强大能力。教师可借此快速准备材料、设计考题,学生能获得个性化学习建议与作业辅导。它分 免费版和付费版(Gemini Education ...
中金:人形机器人传动系统技术路线未定 硬件降本将推动量产进程
Zhi Tong Cai Jing· 2025-07-04 01:46
以行星滚柱丝杠为核心部件的线性执行器当前成本较高,该行认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滚柱丝杠的磨车铣轧 四种加工工艺,精度要求和技术路线并未完全定型。行星滚柱丝杠技术壁垒和价值量较高,现有工艺加 工节拍、良率和设备降本有待提升,技术突破推动其成本曲线的非线性变化。该行认为减速器和轴承加 工工艺已相对成熟,未来降本或主要依靠规模化和结构设计。轴承是传动系统中技术相对成熟的产品, 其竞争格局演变对丝杠和减速器等部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目前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采用线性+旋转互补方案,国内以全旋转方案为主。该行认为线性执行器和旋转 执行器存在互补性和相互替代性双重关系,具体取决于应用场景和成本等因素。该行认为未来随着滚柱 丝杠成本的大幅下降,线性执行器的应用场景或更加普及。 丝杠加工路线并未收敛,减速器和轴承技术相对成熟 中金发布研报称,现阶段人形机器人线性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传动方案并未完全收敛,未来随着技术迭 代和规模化放量,传动系统硬件降本空间较大,该行预计硬件的成熟将推动人形机器人早日走向大规模 量产,关注新工艺迭代机会和具有多重竞争优势的公司。传动系统机加工技术相似性使得行业参与者可 相互跨界,建议关注具备技术、客户和资本多 ...
Why Symbotic Stock Skyrocketed Again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7-03 23:46
Core Viewpoint - Symbotic's stock ha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gains, driven by a bullish market environment and stro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th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ector [1][4]. Group 1: Stock Performance - Symbotic's stock rose 13.5% in a single trading day, coinciding with a 0.8% increase in the S&P 500 and a 1% rise in the Nasdaq Composite [1]. - Year-to-date, Symbotic's stock has surged 102%, reflecting the growing momentum in warehouse automation and robotics [2]. Group 2: Economic Indicators - The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reported the addition of 147,000 non-farm jobs in June, surpassing the forecast of 110,000, contributing to a positive market sentiment [4]. - The jobs report did not raise inflationary concerns, which supports the likelihood of continued interest rate cuts by the Federal Reserve [4]. Group 3: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the last quarterly report, Symbotic's sales increased approximately 40% year-over-year, reaching $550 million [5]. - Sequentially, sales are expected to decline to a range of $520 million to $540 million, but the midpoint indicates an annual growth of about 12% [5]. Group 4: Long-term Outlook - Despite potential short-term fluctuations in sales growth, Symbotic's long-term expansion prospects remain strong, bolstered by ongoing partnerships, particularly with Walmart [6]. - The company is positioned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its business with additional customers in the future [6].
自变量机器人王潜:自研双臂人形机器人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3 15:11
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产业界的众多专家就AI 技术创新如何有效支撑行业场景需求,打通从技术突破到大规模应用的路径展开探讨。会上,针对市场 上广为流传的具身智能领域新秀自变量机器人"不做本体产品"的说法,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潜 表示,其自研的轮式底盘双臂人形机器人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国内人形机器人进入集中爆发期后,大批厂商开始探索商业化落地之路。在4月举办的人形机器人半程 马拉松赛中,松延动力的两支参赛队分别第二、第三个冲线,赛后该公司迅速走红,订单激增。松延动 力创始人、董事长兼CTO姜哲源在会上透露,目前其公司手握2500余台机器人订单,工厂单月产能已超 过100台,"今年是我们的商业化元年,也是我们第一个规模化量产的元年。" 提到具身智能领域的新秀公司,绕不开"自变量机器人"。据了解,自变量机器人是国内最早采用完全端 到端路径实现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公司。自成立起不到一年半时间,已完成7轮融资,累计金额超10 亿元。 据他介绍,目前其客户群体主要将机器人用于教育、科研、文旅和商业演出四个场景。教育场景下的机 器人 ...
小米社招&校招 | 自动驾驶与机器人具身智能算法研究员 (VLA方向)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03 13:36
职位描述 我们正在寻找一位杰出的研究员/科学家,加入我们的前沿探索团队,共同定义和构建下一代自动驾驶与机器人 的"大脑"。您将致力于突破性的具身基座模型 (Embodied Foundation Model) 的研究,该模型将深度融合视觉-语 言-行动 (VLA) 能力,并具备卓越的空间感知与空间推理能力。 核心职责包括 前沿算法研究与构建:负责设计和实现领先的具身多模态大模型。您的研究将不仅限于现有的VLA框架,更将 探索如何构建能够理解复杂三维世界、并进行长时序、多步骤任务规划的世界模型 (World Model)。 核心模型能力攻关:主导模型在以下关键能力上的突破: 多模态场景理解:融合视觉、语言、雷达等多源信息,实现对动态、开放环境的深刻理解和空间感知。 学习与适应机制:深入研究强化学习 (RL)、模仿学习 (IL) 及自监督学习方法,使模型能从海量数据和与环境的 交互中持续学习和进化。 技术愿景与路线图:主导构建可泛化、高效率的具身智能基座模型,为未来1-3年的技术演进提供核心支撑,并 探索其在自动驾驶和通用机器人领域的统一应用潜力。 复杂语义推理与决策:让模型能够理解模糊、抽象的人类指令,并结合对 ...
热钱涌入,中小资本挤不上具身智能牌桌
3 6 Ke· 2025-07-03 12:28
今年3月,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清仓式"看空人形机器人的言论引发市场热议,关于具身智能投资退潮的讨论愈演愈烈。不少观点认为,这个赛道商 业化周期漫长,当前阶段的投入性价比越来越低。 但实际上,资本动向却逐渐火热。2025年以来,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持续获得融资。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估值突破百亿元大关;银河通用于6月拿 到宁德时代领投的11亿元新一轮融资。 图片来源 与此同时,京东、美团、腾讯、华为等巨头,也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除了投资初创公司以外,大厂和大厂前高管们也躬身入局。 Tech星球通过IT桔子创投数据服务平台梳理发现,截至2025年7月3日,国内具身智能行业年内投资事件已达114起,超过2024年全年91起的总量。 而这也成为投资圈的关键时刻。上述VC机构投资经理透露,自宇树科技凭借春晚表现引发关注后,部分具身智能项目的估值攀升。 另一位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则提到,宇树科技引发的这轮行情,直接让其持续跟踪的一个具身智能项目估值翻倍,"但实际上,这个项目的商业化路径并不 清晰。" 一边是"退潮论"甚嚣尘上,一边是头部企业融资不断。尚未入场的投资机构陷入两难困境:他们既担心具身智能商业化周期太长,投 ...
刷新硅谷融资纪录!华人具身智能团队刚毕业融资过7亿元,平均年龄不到28岁
机器人圈· 2025-07-03 12:20
详细会议介绍参看往期文章: (点击蓝字跳转) 一文看懂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IRCTC)全景!专家报告、学术征文、青年交流全揭晓! 展览展示|抢位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高曝光商务合作虚位以待,共赴解锁新机遇 9大期刊联合征文|投稿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年底正刊发表! 刚刚,一支华人主导的AI团队打破硅谷融资纪录。 这家名为 Genesis AI 的具身智能公司,在成立仅一个月后就完成了 1.05亿美元 (约7.52亿元) 的种子轮融资, 从两个角度创造了历史: 这是 硅谷历史上华人团队完成的最大规模种子轮 ,甚至超过了此前AI视频赛道Pika的5500万美元纪录。 也是 硅谷具身智能赛道最大的种子轮 ,超过明星团队Physical Intelligence(7000万美元)和Skild(1450万美 元)。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脱胎于学术界的创始团队并非常见的资深教授带队创业模式,而是一群刚刚博士毕业的年 轻AI及机器人科学家。 CEO周衔 ,刚刚从CMU获得机器人学博士学位。而整个 创始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8岁 。 那么他们靠什么吸引到巨额投资? 答案或许就在团队去年底开源的 G ...
优秀案例征集|关于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场优秀案例征集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7-03 12:20
为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将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举办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题论 坛,旨在汇聚行业精英,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与交流合作。 活动前期已举办产业问题专家研讨会,从技术创新、产业转化、生态协同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存在问题, 遴选具身 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产业问题 。 现公开征集相关问题解决方案,后续将组织专家和需求方加以论证,最终选定15个具有 代表性、创新性、可推广性的优秀案例,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专题论坛上进行推广展示, 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 行业高质量发展。 征集方式:请各单位根据《2025企创融通汇"聚焦核心部件 赋能具身智能"主题产业问题清单》(附件1),填写 《2025企创融通汇"聚焦核心部件 赋能具身智能"主题产业问题解决方案征集表》(附件2)。 电子材料请发送至指定邮 箱:18600162481@163.com 各相关单位: 2025年7月2日 附件1:2025企创融通汇"聚焦核心部件 赋能具身智能"主题产业问题清单.docx 附件2:2025企创融通汇"聚焦核心部件 赋能具身智能"主题产业问题解决方案征集表.docx 附 ...
【倒计时 7 天】CCRS2025 海报征集中!
机器人圈· 2025-07-03 12:20
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CCRS2025) 将于2025年8月1日–3日在 湖南长沙 隆重举 办。本届大会以 "人机共融,智向未来" 为主题,届时将邀请百余位国内机器人与人工智能 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群体 智能、人形与仿生机器人等多个热点方向的最新研究与发展趋势。 ► 大会海报征集已进入 倒计时7天 ,诚邀各位老师、同仁踊跃投稿! 我们热切期盼您的精彩展示,共襄盛会、共话前沿,非常感谢! 26 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 时间节点 ► 海报截止时间:2025年07月09日 ► 最终版提交时间:2025年07月16日 ► 报到时间:2025年08月01日 ► 会议时间:2025年08月01日-03日 海报模板文件 请点击下载 海报模版.ppt 海报投递 海报投递邮箱:ccrs2025hnu@163.com 海报投递联系人:汪老师 湖南大学 海报投递联系电话:15792820235 大会官网 更多会议信息请关注: 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 www.ccrs6.com 如需咨询 商务合作、 宣传推广、 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