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Search documents
聚焦低空经济与绿色交通,平安产险在服贸会首发多项创新保险方案
Sou Hu Cai Jing· 2025-09-16 10:48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席韶阳 通讯员 王筱】9月14日,以"数智驱动开放共赢"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 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在北京首钢园举行,平安产险在活动现场举行创新成果发布及战 略合作签约仪式。 本次会议上,平安产险还宣布与瑞典保赔协会(The Swedish Club)签署合作协议,为中国远洋船东提 供全面保障。同时,公司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共同推出面向留学人员的海外公益救助保险产品,为出 境学生提供包括医疗、救援与意外保障在内的综合服务。 平安产险表示,未来将继续携手各界伙伴,优化服务品质、拓宽服务边界、深化产品创新,以实际行动 支持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责编:陶纪燕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此次发布的创新成果覆盖多个前沿领域。在绿色交通方面,平安产险联合中央财经大学、交通运输部研 究院推出《保险助力绿色交通发展蓝皮书》,系统梳理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航运、轨道交通等 五大场景的保险支持路径和实践。 在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平安联合中再产险、西北工业大学发布行业白皮书,剖析当前风险治理难点 和保险创新方向。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承保无人机超过 ...
从头部险企发行零息可转债,看保险业融资之路有何新逻辑?
Sou Hu Cai Jing· 2025-09-16 10:15
太保零息可转债创纪录,融资近156亿港元。 文/每日财报 栗佳 继今年6月份中国平安公开发行零息H股可转换债券三个月后,又一家保险巨头宣布发行超百亿港元零息可转债,吸引市场较大关注。 近日,中国太保发布公告称,经集团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全票审议通过,公司拟根据一般性授权发行于2030年到期的零息H股可转换债券,拟发行 的债券本金总额为155.56亿港元。 此次太保发行的巨额零息可转债,不仅是境内外同时上市国有金融企业的首单境外可转债,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港元零票息可转债,更是近20年来首单 负收益率港元可转债,以及是2025年至今亚太区金融机构板块最大的海外再融资项目。 因此可见,这次公开发行零息可转债对于整个资本市场和中国太保而言,背后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太保零息可转债创纪录,融资近156亿港元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零息可转债"?其又有何特点? "零息可转债"其实是债券的一种分类,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转换的债券且是没有利息的,就像是一张未来的"彩票"。当投资者购买此债券后,一旦时机成 熟,就能华丽变身为股票,进可攻退可守。 具体而言,零息可转债是以低于面值价格折扣发行的,等到债券到期,债 ...
中高端医疗险开始靠“转保”挖客户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9-16 10:13
在当前医疗险新保单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存量客户已成为部分 中高端医疗险产品重点争取的对象。尤其手握客户资源的保险 经纪人与平台机构,推广转保也更为积极。 作者:姜鑫 封图:图虫创意 在车险和长期险(人寿保险、重疾险等)销售中并不罕见的"转保"现象,逐渐出现在短期健康险领 域。 2025年9月14日,在北京工作的刘女士接到了一位保险经纪人朋友的转保建议,因为她在去年购买 的百万医疗险即将在今年10月中旬到期。这位已经合作3年的保险经纪人向她推荐了一款新产品 ——众安保险的"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下称"众民保")。 保险经纪人说,若在旧保单到期前转投该产品,刘女士可豁免30天等待期。 所谓"转保",是指在现有保险合同到期前,将保险责任和保费转移到另一家保险公司。30天等待 期也是保险领域常见的一个概念,即保险合同生效后30天内因疾病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予 赔付。 刘女士说,尽管新产品的保费由去年的几百元上涨至近2000元,但保障范围有所扩大,新增了外 购药械等责任。新产品的免赔额规则也发生了改变:2万元以下部分按50%赔付,2万元以上则可 100%赔付。 保险经纪人林先生近期也频繁推荐客户转保。今年以来,他已协 ...
穿过AI迷雾,企业如何从「+AI」奔向「AI+」?
3 6 Ke· 2025-09-16 10:09
在过去几年,对业界来说,几乎没有哪个词能比"AI"更耀眼。几乎所有行业都在谈论如何用AI增效提质,无数试点项目应声而起——然而,热潮的背后是 冷静的现实。 表面上,AI无处不在,实则真正落地并创造价值的应用仍属凤毛麟角。尽管人人都在大谈特谈AI的必要性,但许多企业却在AI转型的思路上重蹈覆辙 ——只是通过在局部环节叠加智能化工具,实现有限的降本增效,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在原本的企业建设上做简单的加法,是一种典型的"+AI"的思维方 式。 《2025企业AI应用概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50%的受访企业引入AI的首要原因,是"不安全感",他们认可智能化趋势,却鲜少能有清晰的认知,底层的 逻辑未变,反而加剧了这种"不安全感"。 高额的投入却总是无法换来对等的收益,大部分企业在应用AI的落地实践结果仍然不及预期,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企业总是止步于"+AI"。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银科技金融学院联合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欧莱雅中国、乐刻运动、兴业银行和蚂蚁集团等一 众产业伙伴,共同发布业界首个企业应用AI成熟度模型(AI Adoption Maturity Model, AIM²)。上海 ...
第四届"鼎新杯"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揭晓 平安产险三项创新实践获行业认可
Zhong Jin Zai Xian· 2025-09-16 10:07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公布2025年第四届"鼎新杯"数字化转型应用征集典型案例名单。平安产 险报送的《团体保险客户AI精细化智能运营方案及政府平台应用规划》、《数字化转型客户投诉智能 预警项目》和《第三方数据共享安全解决方案》三项实践从全国3753份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典型案例名单,标志着公司在保险科技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创新成果获得国家权威机构与行业专家的高度 认可。 智能运营体系突破 实现团体客户高质量服务运营 作为国内数字化转型领域的重要行业活动,本届"鼎新杯"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联 合主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的融合创新,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活动共收到来自政府、金融、能源 等行业的数千项申报案例。平安产险此次入选的案例是集团内跨公司技术联合共建、总部与分公司业务 融合创新的典型代表,从技术方案到业务场景都具备通用性,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为提升保险理赔服务客户体验和满意度,平安产险云南分公司联合平安科技、平安产险总部,基于零代 码、AI语义识别模型和客户画像等技术,打造智能消保预警系统。该系统集成34个关键服务节点,通过构 建情绪识别、怒气值量化、预 ...
携手共筑安全防线,深耕社区金融宣教——北京分公司金融知识进社区系列活动
Xin Lang Ji Jin· 2025-09-16 10:06
专题:2025金融教育宣传周: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基金行业在行动 为深入落实监管机构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消费者权 益保护号召,切实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汇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精心策划、主 动联动,携手兄弟公司及相关机构,于金秋九月连续开展两场"金融知识宣教进社区"活动,将专业、实 用的金融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营造清朗金融环境。 9月11日清晨,阳光洒落在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二区社区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知识宣教活动在此 拉开帷幕。广场上,色彩醒目的宣传咨询台一字排开,身着统一制服的宣教人员精神抖擞,热情地向过 往居民打招呼、发放宣传资料。 。 本次活动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聚焦非法金融活动识别与防范。我们的金融志愿者 讲师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金融知识讲座。结合 近期发生的典型诈骗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诈骗分子的常用手段,如高收益理财陷阱、保健品诈骗、 冒充客服诈骗等,详细讲解了识别方法和防范技巧,提醒居民时刻保持警惕,切勿贪图小利,守护好自 己 ...
平安人寿上海部分员工将南迁深圳?公司回应涉“部分异地职场员工”
Di Yi Cai Jing· 2025-09-16 09:55
与此同时,平安人寿也在和平安健康险、平安养老险之间进行产品和渠道的优化调整。 近期,平安人寿的部分员工办公地点以及与几家"平安系"关联公司之间的渠道和业务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引起了市场关注。 在员工办公地点方面,继去年7月份平安银行部分员工从上海迁往深圳后,近日又有消息称,平安人寿上海总部部分人员也将南迁。 对此,平安人寿回应第一财经表示,根据《保险法》《公司法》及《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公司主要办公场所应与注册登记的住所保持一 致。顺应公司整体经营发展需要,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团队协作效率,助力业务转型,公司对总部办公地点进行统筹安排,部分异地职场办公的员工 需回迁深圳总部进行集中办公。 另一方面,自今年7月开始,平安养老险亦将养老险个险业务转交平安人寿。多位平安养老险客户接到通知称,因产品策略调整,平安养老险将于2025年7 月1日0时停止相关短期组合产品销售,客户投保的保单在合同期限届满后,将不再支持重新投保或次年智能投保。如客户还有保险服务需求,可选择向平 安人寿咨询相关产品。客户已持有的养老险保单权益不受影响。 "7月份就出了相关方案,目前在上海隶属于总部职能部门的部分员工需要回到深圳,但 ...
太平人寿推出台胞专享服务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9-16 09:51
随着国家积极推动两岸融合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台胞在大陆能够享受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太平人寿福建分公司践行金融 为民初心,围绕台胞实际需求打造了全链条的专属服务举措,如精心编制《台胞服务指南》,内容覆盖投保、保全、理赔、续 期缴费、养老服务全流程,为台胞提供清晰易懂的服务指引;实体服务端,在网点柜面设立台胞专属绿色通道,大幅缩短业务 办理时长;线上服务端,台胞客户可通过太平人寿微信公众号、太平通App等线上渠道,便捷办理账号变更、证件更新、地址 变更等高频业务,保证服务体验;此外还针对台胞理赔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开设理赔快速通道,为不熟悉理赔流程的台胞 客户提供及时、温暖的支持和保障。 (编辑 郭之宸) 本报讯 (记者冷翠华)今年8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 若干措施》,在优化台胞金融服务体验、便利台胞在闽生活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太平人寿积极响应监管号召,在有条 件的机构推出了多项台胞专享服务,如福建分公司在省内各网点设立台胞客户专属服务窗口、开通台胞快速理赔绿色通道等, 着力优化台胞服务体验。 台湾同胞与大陆血脉相连,保险服务成为连接两地的桥梁之一。 ...
穿过AI迷雾,企业如何从「+AI」奔向「AI+」?
36氪· 2025-09-16 09:51
从工具到引擎,"AI+"重构企业增长逻辑。 在过去几年,对业界来说,几乎没有哪个词能比"AI"更耀眼。几乎所有行业都在谈论如何用AI增效提质,无数试点项目应声而起——然而,热潮的背后是冷 静的现实。 表面上,AI无处不在,实则真正落地并创造价值的应用仍属凤毛麟角。尽管人人都在大谈特谈AI的必要性,但许多企业却在AI转型的思路上重蹈覆辙—— 只是通过在局部环节叠加智能化工具,实现有限的降本增效,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在原本的企业建设上做简单的加法,是一种典型的"+AI"的思维方式。 《2025企业AI应用概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50%的受访企业引入AI的首要原因,是"不安全感",他们认可智能化趋势,却鲜少能有清晰的认知,底层的逻 辑未变,反而加剧了这种"不安全感"。 高额的投入却总是无法换来对等的收益,大部分企业在应用AI的落地实践结果仍然不及预期,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企业总是止步于"+AI"。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银科技金融学院联合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欧莱雅中国、乐刻运动、兴业银行和蚂蚁集团等一众 产业伙伴,共同发布业界首个企业应用AI成熟度模型(AI Adoption Mat ...
中国平安将其在太保H股的持股比例从8.47%提高至11.28%
Xin Lang Cai Jing· 2025-09-16 09:44
港交所数据显示,中国平安9月11日买入7780万股中国太保H股,交易所内交易均价为每股33.0430港 元,场外交易均价约为每股31.23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