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

Search documents
金融“活水”润出英德茶香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6-05 11:53
茶产业不仅是英德市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柱,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助力"企业+兜底贷款担保+农户"的联农 带农机制,让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和务工收入实现了增收。数据显示,当前英德红茶产业已带动15万人就业。截至2025年3月,邮 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已为英德红茶产业链发放贷款1.81亿元,惠及茶农百余户。 转自:新华财经 广东清远英德市,被誉为"世界红茶之乡"。近年来,英德红茶已形成年创汇超千万美元、出口70余国的产业格局,2025年品牌价值达 51.78亿元并跃居全国红茶类第一。今年,清远市委市政府将英德红茶列入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品 牌。在助力"百千万工程"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地方特色产业,通过一系列组合拳, 为以英德红茶为代表的地方优势产业发展注入动能,助力清远市打造英德红茶百亿级产业集群。 5月的茶园风景如画 创新金融模式,精准滴灌红茶产业链 走进英德市区西郊2公里的茶趣园景区,千亩茶园与青山绿树相映成趣。这片由英德市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州红公 司")承包的茶园,在过去十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背后离不 ...
茶香飘出新韵味
Jing Ji Ri Bao· 2025-06-02 22:05
绿茶幽香、红茶醇厚、果茶清爽……各式各样的茶饮,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带动了茶产业发展。 我国茶叶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2024年茶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持续30年的增长。中国茶 叶流通协会预计,今年我国茶园面积将突破5300万亩,总产值约3300亿元,全产业链总体规模约1.13万 亿元。 近日,2025北京国际茶业展举行,展现中国茶产业的新业态、新场景、新应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 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表示,要更好落实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三茶"统筹, 从消费端与供给端双向赋能,为传统茶产业向现代化迈进注入活力。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超20亿人饮茶。"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 俗"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本届北京国际茶业展深挖茶文化,赋能新消费。走进主宾城市泉州展区,制茶大师正在展示传统工艺摇 青,吸引观众互动体验。现场还集中展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茶罐、陶瓷香器、香薰等融合文创产 品,展现与茶相关的生活方式。泉州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叶品种丰富,2024年茶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 破460亿元。泉州 ...
国潮茶消费的破圈密码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5-28 06:55
再造价值链条,构建生态闭环。 茶企需突破"农产品-饮品"的线性思维,构建"文化体验-社交货币-衍生 消费"的生态闭环。江苏溧水的茶苗绿植提供的不只是盆栽,而是"亲手培育东方美学"的养成乐趣;茶 食开发要把握"轻量化传统文化"的趋势,将茶道精神融入即食产品设计。这场国潮茶消费变革揭示了一 个本质规律,当茶文化完成从"文化遗产"到"生活方式"的转化,便能突破品类边界形成消费引力场。未 来的茶产业领军者,必定是那些坚持以文化转译能力为核心竞争力,能将《茶经》智慧转化为Z世代消 费语言的"文化造境师"。(陈婷) "茶+文化+场景"的创新图景,展现出茶消费正经历着一场由国潮引领的深度变革。消费者购买的并非 茶叶本身,而是附着其上的文化想象与情感价值。这场变革的本质,是用当代语言重新翻译传统文化基 因。茶产业要实现真正突围,必须从"茶叶供应商"转型为"文化转译者",在符号解构、场景重构、价值 再造三个维度完成系统升级。 近年来,中国多地涌现出以"国潮"为核心的茶叶消费新场景。在浙江安吉,白茶奶茶、茶咖等新式茶饮 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春日限定",茶园"吸氧"与文创摊位打卡的结合,让传统茶山升级为沉浸式文旅目的 地。杭州南宋德 ...
“赣南茶油”连续八年跻身中国地理标志品牌百强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5-26 22:15
"品牌建设已成为撬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赣州市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表示,未来将深化"赣南茶 油"地理标志运用,通过标准化生产、科技研发、三产融合等举措,力争将油茶产业打造为乡村振兴的 支柱型生态产业。(杨奇哲王胜) 自2018年起,赣州市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发力+文化赋能"的品牌建设体系,在国家级媒体投放公益广 告及品牌专刊,举办首届江西油茶文化节,组织全国媒体采风团深入产区;创新开展"一对一"重点城市 推广,组织各县区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举办推介会,形成线上线下(300959)立体传播矩阵。 目前,赣州市已建成全国规模领先的油茶种植基地,油茶林总面积突破330万亩,培育出68家油茶加工 注册企业,其中13家深耕茶油精深加工领域,4家跻身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去年全市茶油年产量达5.16 万吨,带动油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60亿元,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日趋完善。 近日在浙江德清举办的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论坛上,"赣南茶油"再次登上区域品牌(地理 标志)百强榜,位列第55名,较去年跃升8个位次。这是该品牌自2016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 来,连续第八年稳居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阵营,彰显出强劲的 ...
茶产业要跳出传统农产品思维
Jing Ji Ri Bao· 2025-05-26 22:11
茶产业的未来,不只在茶杯里,更在天地间。茶产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茶产业、茶文化、茶科 技,打通茶领域一二三产业,从二三产业中汲取茶产业发展的智慧。 不过,从产业效益和品牌建设来看,我国茶产业发展仍有短板。品牌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产品标准化程 度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弱;产业链发展不强,跨界创新不足,有的产品附加值低。这反映到生产和经 营主体上就是,有的茶园生产效率低,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茶农面临人工成本上涨、基础设施落后的 问题;茶企众多但体量小且分散,龙头茶企的引领作用不够,部分中小茶企效益不好。 近年来,茶产业出现一些新变化。从消费端看,消费增速低于产量增速,饮茶区域性偏好有所改变,伴 随新茶饮崛起,年轻人饮茶消费成突破口;从流通端看,市场竞争激烈,传统经销商渠道面临变革,电 商平台、直播带货成为新渠道,平台种草、攻略笔记等让好茶更容易被发现。可以说,如何提升产业效 益,成为茶农茶企共同面对的问题。茶产业发展要跳出传统农产品思维,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茶产业、 茶文化、茶科技,打通茶领域一二三产业,从二三产业中汲取茶产业发展的智慧。 做优茶产业。好茶是种出来的,保障品质始终是产业的首要任务,这离不开品种培优 ...
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2025春茶季)发布
Xin Hua She· 2025-05-24 11:41
同时,2025年春茶生产频遇挑战,产业韧性经受考验,全国主要产茶区接连遭遇异常天气,致使大部分 地区春茶采摘有所推迟,产量同比略降;产地批发市场高品质茶保持价格韧性;终端茶叶消费需求呈多 元化特征,促使产区建立灵活的分级定价机制与小批量定制生产线,整体市场在品质提升与供需博弈中 加速调整。 作为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活动之一,"未来茶发展趋势论坛"23日在杭州举办,论坛上"中国茶产 业杭州指数(2025春茶季)"正式发布。 据介绍,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作为我国首个全国性茶产业综合指数,被誉为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 风向标。指数数据采集依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完成,覆盖了16个茶叶主产省份的118个 茶叶主产县和19个产地批发市场。 本期指数报告显示,样本区茶青同比价格指数为101.6、同比上涨1.6%;同比交易量指数87.3、同比减 少12.7%,茶青交易量减价略涨。样本区干毛茶产地批发同比价格指数为99.0、同比下降1.0%,同比交 易量指数为94.0、同比减少6.0%,干毛茶产地批发交易量减价略降。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姜爱芹表示:"通过指数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茶产业 正 ...
聚焦!“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2025)”正式发布
Sou Hu Cai Jing· 2025-05-24 03:15
5月23日下午,作为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未来茶发展趋势论坛"重磅举办!论坛上,《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2025)》正式发布。 杭州指数报告作为我国首个全国性茶产业综合指数,是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杭州指数的发布,即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企业调整经营战略 提供精准依据,又有效破解了信息不对称难题,促进了产销高效对接,并强化了行业话语权,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价值合理分配。杭州指数持续发挥数据赋 能作用,茶产业正加速从规模增长向价值提升转型。在此过程中,科技无疑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而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共生,既要传承传统名茶的 历史文化和制作技艺,也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浪潮,最终在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品质与效益的协同中,开拓出一条守正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中茶龙冠总经理 姜爱芹通过视频形式发布《报告》 杭州指数报告由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组委会指导、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承办,中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农业科学 院茶叶研究所参与编制。指数数据采集依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完成,包含11 ...
杭州都市圈撬动新茶饮产业区域联动破局出圈
Mei Ri Shang Bao· 2025-05-22 23:56
当千年茶韵碰撞区域合作发展浪潮,一场撬动杭州都市圈茶产业格局的交流会在杭州拉开帷幕。5月22 日,以"茶韵杭州·圈联未来"为主题的杭州都市圈新茶饮融合发展暨合作签约交流会在青藤茶馆举行。 这场依托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行业盛会,汇聚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宣城等都市圈 城市的茶企代表、政府部门及行业专家,以"破局"与"破圈"为主线,奏响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与现代消 费需求深度融合的进行曲。 传统茶企守正出奇 破解传承与创新双重命题 在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双重挑战下,传统茶企如何在坚守文化根脉的同时拥抱创新?交流会上,来自 都市圈的茶企代表用实践给出答案。 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光明茶场主理人黄莉以"传统工艺+现代转化"为破局密钥:"我们坚持手工炒茶技 艺,同时开发出黄茶鲜奶茶、茶酒、黄茶冰淇淋等20余款衍生品,让千年黄茶从茶园走向年轻人的消费 场景。"安徽东江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慧玲则通过"科技赋能种植+生态农业"模式,在保留传统 制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带动周边茶园亩产提升,走出一条"传统技艺现代化、农业 生产生态化"的特色路径。 面对新茶饮市场同质化竞争困境,杭州都市圈以"区域协同 ...
粤桂合作生态茶园科研示范基地揭牌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22 13:02
合体正式签署百 万横向项目合作 协议,联合揭 牌"粤桂合作生 态茶园科研示范 基地",以科技 创新赋能茶产业 发展。 中组部第25批博 士服务团成员、 国家茶叶产业技 术体系岗位科学 家、广东省农业 科学院茶叶研究 所茶树栽培团队 主任黎健龙、茶 树栽培团队陈义 勇,梧州学院党 委副书记、校长 麻新纯、食品与 制药工程学院院 长江成英及企业 代表出席本次签 约揭牌仪式。 "作为'一带一 路'文化使者及 人类非遗瑰宝, 六堡茶产业被广 西列为乡村振兴 核心支柱,获粤 桂协作框架下科 技兴农战略重点 支持。"项目牵 头人黎健龙博士 指出,团队将 以"产学研科创 服"六位一体协 粤桂合作生态茶 园科研示范基地 揭牌_南方+_南 方plus 5月21日,广东 省农业科学院茶 叶研究所与梧州 学院、广西新福 公社投资有限公 司在藤县埌南镇 云边茶海文旅综 茶产业转型升 级。梧州学院校 长麻新纯在签约 仪式上表示,校 地企三方将探 索"科技+产业 +人才"协同创新 模式,为六堡茶 产业注入发展新 动能。 广西新福公社投 资有限公司负责 人表示,项目建 成后将直接带动 周边3000户茶农 同模式,推 广"茶+药"立体 种植 ...
通讯|中国茶室“圈粉”巴黎
Xin Hua Wang· 2025-05-22 08:31
新华社记者王松宇 新华社巴黎5月21日电 通讯|中国茶室"圈粉"巴黎 在一面摆放着各类茶叶罐的橱架前,茶艺师张乐身着白衣,在古琴韵律和焚香袅袅中向记者讲述她在法 国推广中国茶的故事。她说,中国茶是众多茶饮中"不可绕过的宝藏",让许多法国人一试便爱上。 张乐出生于重庆,因喜爱传统文化,工作之余常常学习古琴和茶艺。2008年,她赴法国求学,常煮茶招 待法国朋友。她发现,当时中国茶在法国的知名度远不及预期。身边人大多只听说过日本茶,鲜有人知 道中国丰富悠久的茶文化。 "国内茶产业早已蓬勃发展,但在海外推广仍显不足。中国茶需要被更多人看见。"张乐说。于是,她开 始进修茶产业知识,并把在当地推广中国茶当作事业逐步发展起来。 最初,张乐屡屡碰壁,即便举办免费讲座也鲜有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国潮文化走红全球,越来越多同 行投身中国茶海外推广,加之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设立为"国际茶日",中国茶逐渐进入法国 公众视野,张乐的坚持也迎来了转机。 "我真切感受到这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今,张乐在巴黎市区开设了一间名为"一乐也"的茶室,取名 源自她孩子的名字,寓意茶室是她的另一个孩子,也象征品茶是一件自在、简单、纯粹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