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

Search documents
年内险资调研超7600次 重点关注科技股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1 16:53
本报记者 冷翠华 见习记者 杨笑寒 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从被调研的上市公司所在行业来看,高股息板块和科技成长板块是险资调研重点,包括电子元件、工业机械、电气部件与 设备、集成电路、医疗保健设备和区域性银行等行业。 从公司类型来看,保险资管机构中,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调研次数分别为428次、317 次,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此外,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6 家保险资管机构的调研次数均超过200次。 保险公司中,养老险公司调研最为积极。具体来看,调研次数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养老保 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对此,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养老险公司具备资金久期长、稳定性要求 高的特点,其需要通过深度调研挖掘具备长期稳定收益能力的核心资产。同时,作为养老金第三支柱的重要参与者,养老险公 司还需构建差异化投资组合。 对于险资调研频次下降的原因,杨帆认为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保险资金更 ...
光大永明资产连续三年登榜上交所债券交易保险资管十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4:39
光大永明资产坚守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优化迭代投资体系建设,持续向规范化、定量化、科 学化精进,加强固定收益投资能力建设,聚焦打造服务型交易团队,提升交易能力对投资业 务支持度,在宏观研究、资产配置、信用挖掘和交易策略等方面形成了优势积累。 继2 0 2 3年首次开展债券交易排名活动以来,上交所已连续三年发布债券市场交易百强机构榜 单,根据交易量和机构类型进行了排名和表彰,旨在鼓励多类型机构积极参与上交所债券市 场交易,共同致力于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 近日,上交所2024年度债券市场交易百强机构榜单揭晓,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三 年入榜保险资管十强。 未 来 , 光 大 永 明 资 产 将 紧 密 围 绕 客 户 需 求 , 持 续 深 化 投 资 体 系 2 . 0 建 设 , 拓 展 全 品 类 交 易 布 局,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保险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坚实 力量。 ...
华安资产新任总经理尘埃落定,董事长暂缺
券商中国· 2025-05-19 15:42
副总裁转正 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安资产")新一任总经理正式履新。 5月17日,华安资产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三届三十六次董事会会议决议,并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金复〔2025〕286号),周嘉伟担任公司总裁职务,其任职自2025年5月9日起生效。 华安资产此番总经理人选敲定费了一点周折。 2023年11月30日,华安资产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了三届二十四次董事会,经会议审议通过,同意聘任车正为 拟任公司总裁(总经理)。车正将于其任职资格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后正式履职。 公开信息显示,车正,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美国金融风险管理师。曾任职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现任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 然而,车正并未顺利升任公司总经理。 2024年9月18日,华安资产召开了三届三十一次董事会,经会议审议通过,车正不再担任公司临时负责人及拟 任总经理(拟任总裁)。"鉴于当前公司主要负责人暂时空缺,为保障公司依法合规、持续稳定经营,在公司 指定新的主要负责人前,指定公司副总经理(副总裁)周嘉伟代行总经理(总裁)职权。" 时至今日,华安资 ...
险资大手笔!超130亿元设立私募基金释放什么信号
Jin Rong Shi Bao· 2025-05-17 10:11
公开资料显示,人保资本作为中国人保(601319)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该集团另类投资的主渠道和旗 下唯一私募股权基金平台,投资经验丰富,累计投资管理规模超3300亿元,存量资产管理规模超1700亿 元,在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现代产业、科技创新、医疗健康等领域均有布局。中意资产则是首家由原 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合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管理资产总规 模为3789.4亿元。中诚资本由中诚信托100%持股,中国人保集团又是中诚信托的第一大股东,三家公 司在股权关系上紧密相连。 近年来,险资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持续鼓励长期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发展 壮大耐心资本。就在今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 通知》,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为险资加大对国家战略性 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提供了政策支持。 近日,险资巨头大手笔出资设立百亿级私募基金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人保资本、中意资产、中诚 资本三家资管公司共同出资130.01亿元,设立了北京保实诚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 称"北京 ...
34家保险资管机构去年实现净利润超180亿元 同比增长18%
Zheng Quan Ri Bao Zhi Sheng· 2025-05-16 16:44
营业收入方面,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资产")以67.03亿元营收居首。泰康资产 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康资产")、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投 资")、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资管")营业收入均突破40亿元,分别为62.82亿 元、42.33亿元、40.45亿元。此外,7家保险资管机构去年营业收入在10亿元至30亿元之间,23家保险资 管机构去年营业收入不足10亿元。 净利润方面,34家保险资管机构中,有33家实现盈利,盈利额总计183.68亿元;1家亏损0.16亿元。具体 来看,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平安资管和国寿投资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其中,国寿资产实现净利润 38.57亿元,位列第一名。 从趋势来看,21家保险资管机构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1家保险资管机构扭亏为盈,1家保险资管机构 亏损扩大,11家保险资管机构净利润同比下降。 本报记者 冷翠华 见习记者 杨笑寒 截至目前,除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暂缓披露去年年度报告外,其余34家保险资管机构(包含 一家养老险公司)均已披露去年年报。数据显示,34家保险资管机构去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6. ...
“三投资”方法论 | 保险资管篇一 险资如何推进"长钱长投"
Di Yi Cai Jing· 2025-05-15 03:04
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倡导的"三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 念正成为机构投资者的行动纲领。 业内一般认为,"长钱长投"强调以长期资金支持实体经济,通过跨周期布局降低短期波动,这与"三投 资"理念高度契合。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和第一财经联手推出的"资管行业践 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系列访谈中,太平资产等机构代表在专题研讨会上指出,践行"三投资"需破 解"长钱短投"困局,通过考核机制创新、风控体系升级、投研能力重构,真正实现资金属性与资产特征 的跨周期匹配。 "三投资"理念下"长钱长投"机制待优化 作为天然长期资本的保险资金,以其负债久期长、规模庞大的特性本应成为资本市场"压舱石"。但据国 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配置股票和基金的规模分别为2.3万亿元与 1.8万亿元,合计占比仅13.2%,显著低于监管上限。 太平资产资产管理事业部总经理陈晨认为,当前"长钱长投"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考核机制约束。保 险公司一般面临年度收益考核的目标,股票等资产价格波动较大。为了满足年度考核指标或财务业绩披 露需求,保险公司可能会减少配置股票 ...
“三投资”方法论 | 保险资管篇二 险资怎么投硬科技领域?
Di Yi Cai Jing· 2025-05-15 02:58
当前,国际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典型的"长坡厚雪"赛道重要性凸显。但与传统领域 相比,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具有高成长潜力、高技术风险、高市场不确定性的"三高"特性,融资面临挑 战。基于这一背景,机构应该如何破局? "三投资"理念能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引导资金更多投向有长期发展前景的企业,实现资源的 合理配置。 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和第一财经联手推出的"资管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 践"系列访谈中,中保投资等机构代表在专题研讨会上指出,险资投向硬科技领域时,可通过创新运用 PE、S基金、并购等方式构建"风险可控、期限适配、综合赋能、接力接续"的新型投资通路。 聚焦硬科技领域 张戬介绍,S基金是非常适合保险资金配置的投资品类。从风险收益特征角度看,S基金的底层资产相 对比较清晰,最大程度减轻了"盲池"的风险,且缩短了投资期限,有可能取得更高的年化收益率。此 外,科技领域的投资和保险资金的信用判断逻辑、固定收益思维存在差异。保险资金从零起步培养科技 金融投资的基因、流程、制度和人才,时间上容易错过优质资产布局的最佳时机。 "围绕'企业家+科学家'提早布局,赋能并陪伴科创企业从 ...
多家保险资管公司人事调整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15 01:56
生命资产发布公告称,朱海马拟任公司董事长。公开信息显示,朱海马现任富德集团董事局秘书、副总 裁,前海富德能源总经理。曾任富德保险控股董事长办公室主任、富德生命人寿海南分公司总经理等 职。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朱艳霞 近日,保险资管行业迎来新一轮人事调整。平安资管、新华资管、生命资产、民生通惠资管等公司相继 宣布高管变动,涉及董事长、总经理等职位。 民生通惠资管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决议,并经金融监管部门核准,公司于4月6日正式任命吴志军担任 董事、董事长。这是该公司原董事长葛旋去年5月辞任后的首次核心管理层补位。吴志军2013年加入民 生人寿,历任民生人寿首席运营官、执行总裁、合规负责人、财务负责人、首席风险官、总经理等职。 值得关注的是,保险资管公司近期陆续披露2024年年报。根据34家公司披露的数据,行业整体呈现营收 利润双增态势,2024年合计营收416亿元、净利18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4%、18.1%。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权益市场投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趋势有望改善。保 险资管行业应积极应对低利率环境新动态,持续探索差异化定位,努力发展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途径和手 段。 ...
34家保险资管公司2024年普遍盈利
Jin Rong Shi Bao· 2025-05-15 01:56
近日,除华夏久盈资产因处于风险处置期,暂缓披露2024年度信息披露报告外,34家保险资管公司2024 年财报均已悉数披露。 数据显示,2024年,保险资管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5.99亿元、净利润185.0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4.41%、17.4%,其中21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 33家公司实现盈利 2024年,34家保险资管公司中,33家实现了盈利。其中,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平安资管稳居净利润前 三,分别为38.57亿元、28.43亿元、24.51亿元。太平资本成为唯一亏损机构,2024年亏损0.16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保险资管公司业绩普涨得益于两方面:一是资本市场回暖带动投资收益提升;二是行业 在另类投资、权益配置等领域的提前布局。 提升内控管理水平 保险资管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承担着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主要职能。在资产规模扩张的 同时,保险资管行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空前。近期,多家保险资管公司发声,为内部控制优化与全 面风险管理建言献策。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保险资管公司面临的操作风险日益复杂多样,对内部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人 保资产表示,2024年7月实施的《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