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投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创投「新纪元」,投资人大佬与年轻创业者会有哪些新观点?|WAVES新浪潮2025
3 6 Ke· 2025-06-20 09:31
新的开始,新的人。 6月11-12日,36氪WAVES新浪潮2025大会在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顺利举办。本次大会以「新纪元」为主题,设置「投资人会场」、「创业者会场」、 以及「00后之夜」开放麦环节,汇聚创投领域顶级投资人、新锐企业创始人,以及深耕科技、创新、商业的科学家、创作者与学者,围绕AI技术革新、 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拆解他们眼中的商业理想和未来世界,一起讨论、寻找、走向中国创投「新纪元」。 36氪CEO冯大刚在开场演讲中表示:2025年,一个新的周期在开始,而新周期的核心是「新代际力量的崛起」。历史告诉我们,行业更迭、格局重构时, 年轻创业者将有机会、有可能突破行业巨头壁垒。他们创造的新事物真的在颠覆世界,36氪也将永远和这些新的创业者们站在一起。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 厉伟则在巅峰对话「中国创投三十年」中坦言:"政府要支持科技,支持创新,包括国企要进一步松绑,我借这个场合呼吁,最正确的就是让大家按照市 场规律办事情。有赚有赔,赚了钱要该给奖励给奖励,赔了钱只要没有恶意、违法行为,就应该容忍。作为真正的大胆资本,要真正容忍,只有真正放开 这一点,我们的经济才会持续发展。"还有来自真格基金、钟 ...
官宣了,首批5家落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13:32
【 导读 】首批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的 项目正式落地 见习记者 舍梨 民营创投机构的科创债落地情况备受市场关注。6月19日,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 下简称交易商协会)消息,首批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的项目正式落地。 毅达资本、金雨茂物、君联资本、中科创星和东方富海等 5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日前获分担 工具增信和投资支持,并完成发行,规模合计13.5亿元,中芯聚源等机构正在积极推进注册 科 技 创新债券。 图片来源:NAFMII资讯 这是债券市场设立"科技板"以来,首批使用央行创设风险分担工具的主体。业内人士认为,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民营创投机构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可复制范式,更为科技创新企业引入 了新的资本活水。 据交易商协会消息,首批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的项目中,分担工具采用信用风险 缓释凭证、担保增信等多样化增信措施,并汇聚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各方合力。 具体来看:毅达资本、金雨茂物由分担工具与金融机构联合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增信;君 联资本、中科创星和东方富海则采取担保增信,并引入北京、陕西和深圳的专业担保公司提 供反担保,充分发挥分担工具和市场化增信机构的协同效应,有 ...
消失的巨头LP又回来了
FOFWEEKLY· 2025-06-19 09:59
互联网巨头以LP身份出手了。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荐阅读5分钟 本期导读: 这两年,一级 市场上围绕 "找钱难" 的讨论层出不穷。尤其是那些不带招商诉求的市场化资金,更是成 为GP争相追逐的稀缺资源。 从上市公司出资数据来看,整体作为LP的出资数据未见太多起色,曾经活跃的互联网巨头们,近两年在 LP领域近乎销声匿迹。 而值得关注的是, 近日,一则工商信息,打破了这份沉寂, 一家互联网巨头又一次现身了,且是作 为LP的身份出手 。 阿里巴巴又做LP 这一看似普通的新基金成立事件, 实则暗藏深意。 有外界人士猜测:此举或是阿里巴巴在新环境下的核心应对逻辑,被视为其战略调整的 关键落子 。 回顾2025年初至今,阿里巴巴进行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资产处置:以131亿港元出售高鑫零售(大 润发母公司)控股权予德弘资本,以约74亿元转让银泰商业股权…… 这些动作,在外界看来,正是展现出了阿里巴巴逐步退出非核心资产,聚焦核心业务的战略决心。 而大刀阔斧的"瘦身"为其回笼了超过200亿人民币的资金。 沉寂多年的互联网巨头回来了。 曾几何时,互联网与产业巨头的战略投资部收缩、战投基金解散、非核心资产剥离的消息不绝于 ...
壮大科创“耐心资本” 深圳首单民营创投机构 科创债成功落地
东方富海有关负责人表示,科创债鲜明的科创属性引导资金聚焦关键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对科 技企业的长期支持。该项目落地彰显央行、证监会对创投行业的政策支持,对稳定市场预期、激活科创 投融资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东方富海此次科创债项目获得投资者踊跃认购。据悉,本次发行由国信证券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发行利 率1.85%,共17家投资机构参与认购,认购倍数达到6.3倍。 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其他同类型项目,该项目在发行总规模、发行期限等方面均创下新纪录,有助于 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引导更多债券资金转化为"耐心资本",定向支持早期、硬科技项目,形成"募投 管退"良性循环。 ● 本报记者黄灵灵 日前,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定向科 技创新债券——25东方富海PPN001(科创债)",标志着深圳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创债成功落地。 业内人士认为,深圳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的成功落地,打造了民营创投机构支持科创企业融 资新模式。央地协同的增信机制与银行等机构的积极支持,有效降低了融资风险,提升了企业融资能 力,为科技创新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对于培育壮大 ...
证监会深化科创改革,利于增强资本市场活力、促进创投发展
SINOLINK SECURITIES· 2025-06-18 14:15
事件概况 6 月 18 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重点内容在于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事件点评 1、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已有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和新三板以及私募创投等各具特色,共同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私 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九成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A 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加大。 除了显著的成效外,还存在耐心资本不够、金融供给风险容忍度低、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2、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及主要举措 (1)加快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聚焦未盈利优质科技企业,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第五套标准上 市,并强化信息披露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为未盈利优质科技创新企业打开融资大门的同时守住风险防线。创业板第 三套标准的启用,进一步拓宽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渠道。 (2)进一步强化股债联动科技创新的优势。科创债的大力发展、配套机制的优化,以及 REITs 等金融工具的创新应 用,有望为科技创新领域构建更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3)更大力度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 ...
揭秘首批民营创投科创债
投资界· 2025-06-18 07:47
宝贵活水。 作者 I 吴琼 杨文静 刘全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也许多年后回头看,这会是中国创投历史上重要的一幕。 投资界获悉,继东方富海、君联资本、毅达资本、中科创星等获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 协会《接受注册通知书》后,全国首批获批科技创新债券试点民营创投机构陆续成功发行 —— 中科创星发行规模 4 亿元;东方富海同样规模 4 亿元;毅达资本规模 1 . 5 亿元 ,创投 圈迎来一股宝贵的活水 。 回顾中国创投近30年历程,首批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成功落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甚 至放眼全球创投行业发展史来看,由央行通过创设金融债券工具的方式直接补充创投资金 来源、支持创投发展,也是历史首次。 "科创债带来了一股市场化资金,最直接的作用是一定程度上缓解GP募资困境;更长远来 看,这是国家发展创投助力科技创新的有力注脚。"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认为,这是当下 一缕重要的风向标。 全国首批 民营VC/PE试点发债募资 科创债,创投圈翘首已久。 陈玮向投资界回忆,其实从去年9月开始,央行便牵头开始探讨如何通过金融工具支持创 新,将科创债拓展到股权投资企业。此后央行多次组织政策咨询座谈会,彼时他作为民营 机构代表 ...
制度包容性提升 科创投资发展预期进一步增强丨“科创板八条”一周年
证券时报· 2025-06-18 00:07
自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 "科创板八 条")以来,作为科创板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创投机构获得了更强、更稳定的发展预期,政策对畅通创投机构 退出渠道、打通"投资—退出—再投资"正循环带来利好。 "科创板八条"明确提出,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未盈利企业上市。事实上,未 盈利科技企业不等同于"差企业",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普遍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短期 内未能实现盈利是常态,而这类企业正是大部分创投机构的投资标的。因此,加大科创板精准支持优质未盈利 企业上市的力度,既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也为创投机构拓宽了退出通道。 盛世投资董事、盛世资本总经理田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八条"发布后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IPO项目——西安奕材和昂瑞微,均为盛世资本投资的项目,"创投机构是科创板改革的直接受益方。随着政 策提高对科创企业IPO的支持力度,市场环境较此前有所改善,行业对科创板发展有了更乐观的预期" 。 此外,"科创板八条"还提出,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高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 支持 ...
创业邦2025创投机构ESG最佳实践奖调研启动
创业邦· 2025-06-17 23:46
以下为榜单申报详情: 历届榜单参考: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引下,ESG投资理念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 "双碳" 战略稳步推进和ESG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投资者在筛选项目时,愈发关注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 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这一趋势促使创投机构主动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体系,以把握绿色投资 机遇,应对市场变化。 近年来,部分创投机构在ESG实践领域形成示范效应,将ESG理念融入全投资流程,通过制定ESG投 资策略,构建投资框架、完善治理架构、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实现了ESG绩效的体系化提升,相较于 短期财务回报更注重创造长期价值,优先布局ESG绩效领先企业,并通过投后赋能推动被投企业在环 境效益、社会价值及治理水平维度实现积极改善,如2024年《 投资机构也爱ESG,谁是最佳实践 者?丨创业邦2024创投机构ESG最佳实践奖重磅发布 》 中的上榜机构便通过此类路径树立了行业标 杆。 鉴于ESG实践在创投领域的日益重要性,创业邦今年继续推出" 创投机构ESG最佳实践奖 "榜单评 选,综合衡量机构在 制度体系、能力建设、投资流程、遵循国际倡议和透明度 等方面的ESG理念实 践情况。通过榜单评 ...
超3748亿元金融“活水”涌入科创领域 科创债助力构建科技企业融资新生态
◎记者常佩琦 推出已月余的债券市场"科技板"成绩斐然:截至6月7日,全市场147家机构累计发行科创债超3748亿 元。其中,39家金融机构发行2239亿元,108家非金融企业发行1509.98亿元。 这一串亮眼数据,正是金融"活水"涌向科技创新高地的生动注脚。 金融引擎 银行券商构建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 从以债育股到以股促链的生态循环 如何吸引债市资金流向各发展阶段的"硬科技"企业?股权投资机构是关键的"转换器"。 据统计,股权投资机构参与支持过我国近九成科创板上市公司和六成创业板上市公司。但是,过去一段 时间,受各种因素影响,股权投资机构在募资、投资、退出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科创债发行主体的扩容,有效破解了股权投资机构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偏高等结构性难题,避免其 因短期偿债压力中断支持科创企业技术探索,真正成为陪伴创新"爬坡过坎"的耐心资本。 与此同时,科创债的资金用途进一步突破传统债权限制,允许通过直接投资及各类基金出资的方式投向 产业链上下游初创企业,支持高成长企业整合创新资源,提供"精准滴灌",形成"以债育股,以股促 链"的生态循环。 西科控股是西北地区唯一参与首期科创债发行的专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企 ...
制度包容性提升 科创投资发展预期进一步增强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17 18:15
自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 "科创板 八条")以来,作为科创板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创投机构获得了更强、更稳定的发展预期,政策对畅通 创投机构退出渠道、打通"投资—退出—再投资"正循环带来利好。 "科创板八条"明确提出,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未盈利企业上市。事实 上,未盈利科技企业不等同于"差企业",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普遍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 定性高,短期内未能实现盈利是常态,而这类企业正是大部分创投机构的投资标的。因此,加大科创板 精准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力度,既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也为创投机构拓宽了退出通道。 盛世投资董事、盛世资本总经理田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八条"发布后受理的未盈 利企业IPO项目——西安奕材和昂瑞微,均为盛世资本投资的项目,"创投机构是科创板改革的直接受 益方。随着政策提高对科创企业IPO的支持力度,市场环境较此前有所改善,行业对科创板发展有了更 乐观的预期" 。 "只有退得好才能投得好",近两年,退出成为大多数创投机构的"头等大事",政策也多次明确要多措并 举优化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