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
icon
Search documents
资本加速向“新”集聚 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正在形成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5 16:43
Group 1: Capital Market Focus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 The capital market is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suppor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ive forces, with regulatory bodies guiding capital towards cutting-edge technology sectors through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1] - As of June 25, 50 companies have listed on the A-share market this year,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9.05%, raising a total of 37.125 billion yuan, which is a 22.72% increase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1] - The majority of the newly listed companies are i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particularly in new-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w materials,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1] Group 2: Support for Quality Sci-Tech Enterprises -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has issued implementation opinions to enhance financial services for technology enterprises throughout their lifecycle, including support for quality tech companies to go public [2] - As of June 25, 80 companies' listing applications have been accepted this year, with 53 applications received in June alone [2] - The CSRC is set to deepen reforms with a focus o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including the reintroduction of listing standards for unprofitable companies [2][3] Group 3: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Activity - The A-share M&A market has seen increased activity, with 1,833 M&A transactions disclosed this year, including 88 major asset restructurings,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58.82% [5][6] - M&A is viewed as a pathway for companies to quickly acquire scarce technology and market resources, facilitating industry upgrades and valuation reconstruction [6][7] - The CSRC has introduced measures to support M&A, including a simplified review process and encouraging private equity funds to participate [6][7] Group 4: Expansion of Sci-Tech Bonds - The issuance of sci-tech bonds has accelerated, with 792 bonds issued this year, totaling 960.948 billion yuan,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547.04% since the launch of the "technology board" [8][9] - The introduction of sci-tech bond ETFs is expected to attract various funds to invest in key technology sectors, broadening financing sources for tech companies [8][9] -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is evolving to support asset securitization and REITs in the technology sector, aiming to enhance the financing landscape for innovative enterprises [9]
股债联动,引金融“活水”滋润科技创新
证券时报· 2025-06-25 00:53
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活水"的支持。 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进一步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的优势。大力发展科创债,优化发行、交易制度安排,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 数、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针对科创债的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加大,增信机制降低了中小科技企业发债门槛,以长期限债券匹配研发周期,流动性支持措施增 强了二级市场吸引力,政策精准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痛点,科创债也有望成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核心枢纽。 "活水"加速流入科技创新领域 在政策支持加力与市场热度上涨的双重驱动下,债券市场正不断提升对科技创新支持的适配性。自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 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来,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工作快速推进。 Wind数据显示,5月7日至6月20日期间,已有223家发行主体发行了300只科创债,总规模达5021亿元。 "当前科创债成交流动性中枢有所上移,随着指数空间持续扩容与投资者参与度上升,成份券流动性有望提升。"该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科创债受到政策导向支 持,也为企业年金、保险、银行理财子 ...
更大力度培育耐心资本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私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最活跃的风险承担者和价值发现者,在培育耐心资本生态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 面,私募基金的长期资金属性更加适配科技创新成长规律,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降低 企业融资风险;另一方面,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特征,不同类型资本通过私募基金 的专业化运作,精准流向科技领域。 近年来,我国耐心资本赋能科技创新的作用更加突出。其中,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九成的科创 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孵化器""加速器""推进器"等效应持续释放。中国证 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近2万家,管理基金数量超 过14万只,管理规模达20万亿元。其中,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近1.2万家。 ■资本市场新政观察 更大力度培育耐心资本 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记者 汤立斌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正在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加快推进,从技术突破向市场应用加快转化。在此背景 下,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资本形成机制正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多耐心资本的参与。中国 证监会主席吴清日前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提出,更大力度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
A股改革来了何时起飞?证监会“高调”划重点:IPO包容度提升,并购重组抓落地,耐心资本持续壮大
Hua Xia Shi Bao· 2025-06-23 00:43
华夏时报记者王兆寰北京报道 2025年6月18日,一个被投资者记住的日子,就像商家和消费者期待的打折促销一样。 "股市的618"里,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 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吴清划出了重点,包括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推出深化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 长层,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等等。 当天,A股三大股指小幅收涨,但在随后的19和20日,却呈现震荡走势。 星石投资认为,陆家嘴论坛上新增了多项金融政策。整体看,新增政策内容更加强调对外开放与科技转型,对股 市短期影响可能有限。短期看,海外因素带来的风险偏好变化或是市场单日变化的重要因素,考虑到资本市场对 中东冲突的定价逐渐充分,整体A股市场大概率将呈现震荡蓄势格局,结构上或继续呈现快速轮动格局。 构建资本市场新生态 2025年6月18日,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发展迈上新台阶,将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以发展多元股权融资 为重点,着力打造 ...
资本市场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发挥更核心作用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9 17:12
本报记者 吴晓璐 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科 创板深改"1+6"政策措施正式出台,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制度"试验田"。 《科创板意见》以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对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集中 管理,并通过差异化的信披和风险提示,帮助投资者识别未盈利企业风险。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是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突破,通过分层管理、专业机构参与和领域拓展,既能化解 未盈利企业融资困境,又能引导资金精准投向'硬科技'。"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6项改革举措进一步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其中2项针对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一是对于适用科创板 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一揽子举措,旨在加快构建更 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其中,多项改革举措当日落地。 在市场人士看来,这一揽子举措勾勒了资本市场全面深改蓝图,统筹多层次市场功能发挥,既有 ...
吴清定调的资本市场改革 背后有四方面深意
2025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围绕"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融合发展"做了主旨演讲,宣布深化科创板改革、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举措,强调将支持科技型上 市公司做优做强,更大力度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定调了下一阶 段资本市场的改革方向,含金量足,内容很实。 总体来看,吴清系统阐述了资本市场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总体考虑,背后有四方面深 意。 深意一: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是全生命全周期全方位的 从国内外实践看,无论是大而强的科技巨头,还是小而美的科创新秀,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 创新始于科技、兴于产业、成于资本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创新需要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更需要三 者的携手和结合。在新的形势下,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枢纽的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对于加 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体系,资本市场大 有可为。吴清指出,一方面,资本市场具有独特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激励相容机制,能够提供从风 险投资到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的全链条、接力式服务,满 ...
证监会深化科创改革,利于增强资本市场活力、促进创投发展
SINOLINK SECURITIES· 2025-06-18 14:15
事件概况 6 月 18 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重点内容在于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事件点评 1、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已有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和新三板以及私募创投等各具特色,共同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私 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九成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A 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加大。 除了显著的成效外,还存在耐心资本不够、金融供给风险容忍度低、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2、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及主要举措 (1)加快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聚焦未盈利优质科技企业,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第五套标准上 市,并强化信息披露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为未盈利优质科技创新企业打开融资大门的同时守住风险防线。创业板第 三套标准的启用,进一步拓宽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渠道。 (2)进一步强化股债联动科技创新的优势。科创债的大力发展、配套机制的优化,以及 REITs 等金融工具的创新应 用,有望为科技创新领域构建更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3)更大力度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 ...
侃股:科技资产正成为A股主角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8 11:39
本次改革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 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设置科创成长层后,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 纳入其中。 科技型企业往往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转盈利周期长,对资本市场有着更强的依赖性。例如,一些人工 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企业,在研发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短期内难以盈利,但一 旦研发成功,将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 创新企业上市。同时,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引导更多中长期 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而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相关政策更是引发高度关 注。 政策红利不断,交投持续活跃,科技资产正成为A股的主角儿,在资本市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过 程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这一举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曾经部分 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企业因暂时未能实现盈利而被挡在资本市场的大门之外。如今,政策为这些企业优 化了上市通道,让 ...
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吴清主席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证监会发布· 2025-06-18 04:04
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当 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商业 航天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蓬勃发展,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从我国看,在深 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引领下,科技创新正在从点状 突破向系统集成加快推进,技术突破向市场应用加快转化,诸多领域都迎来激动人心 的"DeepSeek时刻",出现了一批生而全球化的新兴科技企业,境内境外都开花。这也 对加快构建与之相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方面,我们还存在不 少短板弱项,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完善":一是适应创新规律的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 与科技创新"十年磨一剑"的坚守相比,我们的金融供给仍存在资金短期化、风险容忍 度低等问题,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远远不够。二是满足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 的产品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企业不仅需要融资,还需要市场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创 新、公司治理提升等服务,帮助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跨越"死亡之谷"。三是对创新的 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如何健全人力资 ...
证监会主席吴清: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news flash· 2025-06-18 03:15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更多科创 主题公募基金产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人民财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