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货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回归主业加速抛售红利股,雅戈尔一年变现41亿元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25 12:32
昔日"股神"雅戈尔(600177.SH)加速抛售多年来的持仓。 截至6月23日的过去一年累计成交金额41.75亿元,达到2024年末未经审计净资产的10.13%。 上述持股被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金融资产",即仅将分红收入可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股价波动和处置均不 影响当期损益, 大举出售股票,可被视为公司对回归主业战略的贯彻。 雅戈尔董事长李如成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表示:"退出房地产,逐步减少财务性投资是大环境下的顺势 而为,对经营业绩影响很大,但对企业是顺应经济形势不得不做的事。" 公司出售的资产中涉及中信股份、中信银行等为其来长期稳定分红的核心标的。 对尚未完成业务转型的雅戈尔而言,抛售该类资产或对长期收益产生负面影响。 投资板块2024年为雅戈尔带来收益超22亿元,贡献接近八成。 同期时尚服装业务净利润仅4.3亿元,同比降幅44%。 公司近年来持续推进并购策略,在服装品牌、线下零售等领域频繁落子。 2024年,公司与法国高端手工皮鞋品牌CORTHAY合作,在北京SKP、武汉SKP、南京德基等高端够中 心开设3家独立店。 以15.3亿元收购"童装届的爱马仕"、法国高端儿童时尚品牌Bonpoint。 同时大笔资 ...
北京离境退税商店超1300家 优化离境退税服务新政实施首月——北京离境退税额同比增长90%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9:11
来源:北京晚报 据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市离境退税商店超过1300家,其中27个"老字号"品牌备案门店161家,故宫、天坛等9家5A级景区文创店已全面覆盖。 "即买即退"商店增6家 值得关注的是,自5月12日起,境外旅客当日办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的退税物品金额累计限额已由5万元提升到22万元,物品金额22万元(含)以下 的退税业务,均可享受市内"即买即退"服务。该举措将惠及本市95%以上办理离境退税业务的旅客。 自2019年起,本市试点部分退税商店"即买即退"服务方式,并陆续发展了16家"即买即退"商店。相较于离境时在机场申请办理退税的传统方式,"即买即 退"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入境旅客在试点商店购物后,持《离境退税申请单》即可现场办理离境退税,更加方便快捷。 "即买即退"商店基本都是品牌集中的综合类商场,包括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北京华联时尚百货有限公司、北京市百货大楼、北京双安商场、 北京长安商场、北京汉光百货、北京君太太平洋百货等,能更好满足入境旅客需求。 昨天,本市再新增6家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包括北京翠微大厦股份有限公司翠微路百货店、牡丹园百货店、大成路百货店、天通苑龙德店以及北京 ...
又一知名百货撤场!东山口只剩一家老百货苦撑...
3 6 Ke· 2025-06-25 02:31
传统百货式微,已成为实体商业发展的一大困局。 近日,广百百货在广州天河中怡店及东山店撤场的消息在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流传,引起行业关注。 赢商网实地走访了两个百货商场,了解到目前撤场的最新情况。 天河中怡店续租、 东山店撤场 广州最知名的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内,与天河城、正佳广场等并肩耸立在天河路之上的广百天河中怡店,自2006年亮相以来,已开业近20 年。 在今年,经历五一小长假和6月的年中促销钜惠活动等热闹后,广百天河中怡店却被网上传出计划6月30日撤场的消息。 有消息称,广百天河中怡店近期已在悄然清货,客人也陆续收到品牌商撤店消息,更有传闻房东要涨租,广百决定不再续约。 其中,广百天河中怡店因租金上涨和租赁到期计划6月30日撤场,经协调后延长租期艰难续租。 然而,广百百货东山店还是难逃撤场命运,原址将由业主方外海置业接手升级改造成"东山未来里"。 01. 广百百货的退与守: 随后,剧情却发生了反转。 近日,赢商网走访广百天河中怡店,询问在营的专柜店员,均表示目前正常营业。而询问广百内部人员也透露,广百天河中怡店并不会撤场。 据悉,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原本要涨租的房东又同意降租,延长了广百中怡店的租期。 但与 ...
胖东来战略转身将关闭个别老店 风波迭起年内销售额113亿超预期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6-24 23:39
在分析人士看来,胖东来关闭老店,是主动进行战略转身,重新定位未来的发展。 "胖东来·天使城""胖东来·时代广场"等新一代商业综合体正在崛起,胖东来还与京东携手,打造供应链产业基地。 关店风波与未来布局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知名企业胖东来陷入关店风波。 6月23日,#于东来官宣将关闭多家门店#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榜。 近期,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直播中表示,将关闭多家胖东来门店,包括生活广场店、人民路店、五一路店等。 其中,生活广场店今年以来销售额超过8.2亿元。 6月23日深夜,胖东来发布说明称,于东来所说的关闭门店,并非网络发布的"胖东来将关闭多家门店",而是逐步 关闭像生活广场店这样租约到期的老店、品质跟不上的小店,代之以更有品质的门店。 今年以来,从红内裤事件,到博主"柴怼怼"、经济学者宋清辉的公开质疑,胖东来风波迭起。 这家明星企业没有被舆论风波吞噬。根据官网,截至6月23日,胖东来年内销售额已达113.46亿元,超出市场预 期。 其实,这不是于东来首次提及关店。在2023年、2024年的演讲中,于东来多次提及2025年底将关闭或迁移生活广 场店。 于东来的一句"关闭多家门店"上了热搜, ...
继续陪伴!永旺天河城店续租8年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4 23:13
6月24日,广州永旺天河城店。 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永旺天河城店不走了。6月24日,永旺(香港)百货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非全资附属公司永旺广东与 天河城集团签订新的租赁协议,租期为8年,从2025年7月1日起至2033年6月30日止。同时,永旺广东通 过官方公众号透露,永旺天河城店将从今年7月起升级改装,预计在10月重新开业。 此外,根据永旺百货2010年的公告,其租赁的物业为广州市天河路208号天河城广场负一层。而根据最 新的公告,永旺广东租赁的物业为广州市天河路208号天河城购物中心负一层B113及B114号商铺(连同 负二层和负三层的仓库)。两份公告的表述有所不同,新公告租赁面积并未覆盖天河城整个负一层。6月 24日,永旺广东相关负责人向南都湾财社记者确认,永旺天河城店新租赁的面积确实缩小了。 永旺广东此前租赁的物业为天河城负一层,此次最新协议租赁的物业为负一层B113及B114号商铺(连同 负二层和负三层的仓库)。6月24日,永旺广东相关负责人向南都湾财社记者确认,新租赁面积确实缩小 了。 截至6月24日,永旺在广州有7家综合百货超市和11家食品超市,同时还有3个购物中心永旺梦乐城。 此前,永辉超 ...
永旺天河城店不走了!面积缩小,续租8年,7月开始升级改造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4 10:04
1985年,日本零售巨头永旺株式会社开始涉足中国市场,在香港成立永旺百货,两年后,其在香港开设了首家综合百货超市Jusco"吉之岛"。1996年7月,永 旺来到内地,在广州天河城开设了内地首家吉之岛,正式拉开了在内地零售市场的扩张序幕。2013年,永旺将旗下的"吉之岛""佳世客"统一更名 为"AEON"永旺。 自1996年起,永旺广东就一直租赁广州天河城经营零售业务,并在2010年6月签订了补充租赁协议,续约至今年6月30日。而根据最新公告,永旺广东还将续 租8年,需要支付的总租金(均不含税,下同)约1.02亿元,每年需要支付的管理费约302万元、公用事业费用271万元、其他费用233万元。永旺广东由永旺 上市公司持有65%股份,天河城集团全资附属公司持有35%股份。 永旺天河城店不走了。 6月24日,永旺(香港)百货有限公司(下称"永旺百货",00984.HK)发布公告称,其非全资附属公司永旺广东与天河城集团的原租约在今年6月30日到 期,双方签订了新的租赁协议,新租期为8年,从2025年7月1日起至2033年6月30日止。同时,永旺广东通过官方公众号透露,永旺天河城店将从今年7月起 升级改装,预计在10月 ...
胖东来否认关闭多家门店,仅一家老店租约到期将关闭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4 06:25
胖东来否认将关闭多家门店。 6月20日,于东来在直播时表示,"像生活广场等等很多老店,我们也会逐步把它关掉。关人民路店、五 一路,是因为很多小店的品质跟不上,也不是其他原因,店都经营很好。我是这种性格,我喜欢整洁, 一看有更好的,我就把不好的店给关了,像生活广场(店)、电器(店)很多老店,我们也会逐步把它 关掉。关掉以来,将来就以更有品质的店,为城市带来整洁、带来美感。" 6月23日晚,在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关店言论引发关注后,胖东来通过官方账号发布说明称,"胖东来将 关闭多家门店""于东来官宣将关闭多家门店"等话题,存在严重误导性影响。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此次传出将闭店的生活广场店是胖东来首家大型综合商场。今年上半年(截至6 月22日),生活广场店的销售额约8.22亿元,6月22日当天销售额为422万元。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22 日),在胖东来13家店中,生活广场店的销售额排名第五,第一名为时代广场店,销售额为27.83亿 元。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22日),胖东来所有门店的销售额为112.92亿元。 对于胖东来有意关闭生活广场店,资深零售分析师王国平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分析称,生活广场店20年前 设计的物业难以 ...
壹快评丨上市公司“群蹭”泡泡玛特,市值管理不能靠打擦边球
第一财经· 2025-06-24 05:42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henomenon of companies in the capital market "riding the coattails" of popular trends,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the success of Pop Mart's Labubu blind boxes, highlighting the superficial nature of many corporate partnerships and the potential risks to investors [1][2][3]. Group 1: Market Behavior - Companies like Wangfujing, Yuanlong Yatu, Wanda Film, and Debi Group have publicly announced collaborations with Pop Mart, but these announcements often lack substantial financial data to support claims of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1][2]. - The trend of companies associating with popular concepts reflects a broader anxiety within traditional retail, as they seek to attract attention and investment by leveraging market fads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genuine performance [1][3]. Group 2: Impact on Investors - The superficial nature of these partnerships can mislead retail investors, who may be drawn in by enticing narratives only to find that the anticipated benefits do not materialize, leading to potential losses [4]. - The recent decline in Pop Mart's stock price, which saw a market value drop of over 20 billion HKD and a decline of more than 6%, exemplifies the volatility and risks associated with such speculative behaviors [4]. Group 3: Regulatory and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 There is a call for improved regulatory frameworks to ensure that companies disclose specific financial metrics related to their partnerships, thereby reducing ambiguity and potential misinformation [5]. - Companies are urged to adopt a more responsible approach to market engagement, focusing on transparent communication about the nature and scale of their business activities rather than vague statements that could mislead investors [5]. Group 4: Long-term Value Creation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at the capital market will ultimately return to valuing companies based on their ability to generate sustainable cash flow, rather than on transient market trends [5]. - Companies that concentrate on their core business and maintain solid operational practices are likely to be recognized and rewarded by the market over time [5].
零售周报 | 消费回暖、离境退税扩围、LV亚洲旗舰店落子香港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09:53
1.5月社零总额增长6.4%:达4.13万亿元,增速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创2024年以来月度最快增速;1-5月累计增长5.0%。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7316亿元,增长7.0%。1—5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增长5.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84324亿元,增长5.6%。 按零售业态分,1—5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专业店、超市、品牌专卖店和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5%、6.3%、5.7%、1.8%和1.3%。 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60402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9878亿元,增长6.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在实物 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4.5%、1.2%、6.1%。 | | ੨ 目 | | | | --- | --- | --- | --- | | 指 标 | 绝对里 | 同比增长 | 绝对 | | | (亿元) | (%) | (亿元)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41 ...
茂业商业: 茂业商业关于公司及关联方为全资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暨关联交易公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6-20 10:59
证券代码:600828 证券简称:茂业商业 编号:临 2025-027 号 茂业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关联方 为全资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暨关联交易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 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 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被担保人名称:茂业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公司") 全资子公司深圳茂业百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茂业百货"); ? 本次担保金额及已实际为其提供的担保余额:本次担保金额12,000万元 人民币, 累计已为其提供的担保金额为30,000元人民币(不含本次); ? 本次担保是否有反担保:无; ? 对外逾期担保:无; ? 本公司控股股东之全资子公司深圳茂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 业投资")、本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下的深圳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茂业集团")拟为深圳茂业百货本次贷款提供担保,构成本公司之关联交易。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无偿接受关联人提供担保,可 免于按照关联交易的方式审议和披露; ? 本事项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一、担保情况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