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

Search documents
沙漠里看海这件事,竟然在西北做到了
3 6 Ke· 2025-06-26 00:02
如果要列出最冷门的中国宝藏旅游城市,内蒙古的C牌城市——乌海算一个。 置身于此,不仅能领略浩渺的乌海湖,还能沉浸于"沙、海、山、城"共生共存的城市奇观之中。 这独一无二的景观,源于乌海独特的地理格局。 从地图上看,乌海东倚巍峨的甘德尔山,西眺连绵沙漠,南拥浩渺湖波。这座被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 沙漠、毛乌素沙漠三大沙漠所环绕的城市,因为拥有宝贵的水资源,又被誉为"沙漠绿洲""水上新城"。 此外,近70年的移民潮在这里沉淀了丰富的文化,使其成为荒漠中一颗无可取代的明珠。 01 沙海嵌明珠,狮城入画来 初见乌海,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字是"仙"。 这"仙气"不像江南的氤氲缱绻,而是一种自荒漠中迸发的生命感。最有名气的乌海湖,正是这种磅礴仙 韵的化身。 伫立乌海湖岸边,放眼望去,就像看到了20世纪90年代电影中流浪侠客们的世界,诗意与旷远并存。它 的东岸是一片芦苇荡,常有红嘴鸥鸣叫着掠过水面;西岸则是连绵起伏的金色沙丘,偶尔可见骆驼的身 影在沙脊上缓缓移动,铃声悠远。 另一方面,则深藏于烟火蒸腾的美食江湖之中。 清澈碧绿的湖水倒映着千变万化的云彩。最美当属日落时分,晚霞将天空和湖水都染成金红色,沙丘变 成深色的剪影,"大 ...
睢宁综合发力让更多农民种出高产田
Xin Hua Ri Bao· 2025-06-25 23:34
丰产的消息不断传来。凌城镇胜利村种植大户曹丛伟种植的稻茬小麦实测亩产774.31公斤、双沟镇新源 村种粮大户吴江大豆茬小麦实测亩产771.18公斤、王集镇大王集村种植大户鲁友好种植的大豆玉米复合 种植茬口小麦实测亩产725.05公斤……当前,全县小麦收获已全面完成,全县111万亩小麦总产预计可 达51.3万吨,较去年略增1.11万吨。 □ 本报记者 杨 琦 "亩产806.2公斤!刷新江苏稻茬小麦亩产纪录!"在前几天的小麦测产现场,睢宁县凌城镇胜利村种粮 大户陈宏尚的小麦喜获高产,在场的测产人员纷纷鼓掌庆贺。 在睢宁,每个镇都有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每个村都有责任农技员,根据气候和苗情,在农作 物生长的重要节点及时提醒、指导农民耕作。县农业农村局还会组织专家团队,采用线下云上相结合的 方法,及时解决生产问题。 农业技术的"完美"落地,还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助力。在睢宁,一款名叫"布谷鸟"的耕播机成为播种期间 的"顶流"。"苗好就有七分收。这款耕播机具最大的特点是精准排种,播种深浅一致,出苗整齐。"李集 镇种植大户郭佃民介绍,他使用当地企业徐州布谷鸟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布谷鸟全功能联合播种机 试种后,每亩地比 ...
省沿海集团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示范区小麦亩产达989.1斤
Xin Hua Ri Bao· 2025-06-25 21:46
省沿海集团仓东土地整治项目(一期)地处东台滨海之畔,这片集团通过自有集成技术进行盐碱地改良的 示范区,迎来丰收的好消息。经现场全区域实收实测,2200亩盐碱地,小麦平均亩产达989.1斤——这 个数字,不仅刷新省内滨海新复垦盐碱地的单产纪录,更标志着集团在滨海盐碱耕地质量提升与长效保 持技术领域达到领先水平。 从重盐碱到新耕地,土壤改良初见成效 仓东项目(一期)所在地区,是典型的滨海盐碱地。这里砂质—粉砂质土壤结构松散,肥力低下;轻、 中、重度盐渍化区域交错分布,部分地块含盐量超4‰,pH值高达9.0以上,作物难以生长的土壤特性影 响了种植业生产。 从单产突破到两季增收,盐碱地喜获丰收 改良后的土地,用产量证明了潜力。2023—2024年度,技术集成示范区水稻亩产达1144斤,对比比邻的 常规改良区增产6%;油菜亩产421.9斤,增长近30%。即便面对2024—2025年度夏季高温、春季干旱 的"双重考验",这片土地依然交出了漂亮答卷:水稻亩产1012斤,比常规改良区增产超27.5%;小麦亩 产989.1斤,较对照区增产13.8%。通过自主设计的技术路径实施,真正实现了由盐碱地到"吨粮田"的转 变。 面对这片 ...
全国土地日丨从闲置地到丰收田 城市耕地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Yang Shi Wang· 2025-06-25 08:20
央视网消息:2025年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广东广州又称"穗城",农 耕文化历史悠久,随着城市的生长,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既守住农业与生态的底线,又留足城市发展空间,来看广州的探索。 这片小菜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和冯先生一样身居闹市下楼就能种菜的还有同小区的大约200户居民。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广州市还编制了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划定271个百亩以上的耕地集中整治区,作为补充耕地空间。 在从化区鳌头镇,近7000亩水稻田碧浪翻滚,经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岭南乡村变幻出更丰富的空间功能。 高矮胖瘦的瓜果挂满枝头,在你来我往的分享中,邻里之间也体会到了乡里乡亲的温情。就像居民悉心照料自家菜园一样,城 市的自然资源"大管家"也时刻关注着每一块耕地,不论大小和远近。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 邓毛颖:每一块耕地我们都在图上能够精准定位,跟别的要素什么关系,它的质量是怎么样, 它的数量是怎么样的,这些都有。耕地保护都是在我们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框架下来进行。 如何通过规划既保护好耕地,又为城市留出发展空间呢?番禺区近年来不断承接广州向南发展的机遇,持续上新的不仅是企业 ...
农业银行青岛分行:金融赋能网红番茄 智慧农业结出硕果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6-25 07:18
在青岛莱西市的智慧玻璃温室大棚里,一排排番茄藤沿着智能支架攀爬,红澄澄的"一颗大™"樱桃番茄 泛着光泽。这些"喝"着精准配比营养液、"住"着恒温恒湿"智能房"的番茄,历经100天自然成熟后,正 通过全国1.2万家商超、水果店及电商平台,成为消费者口中的"脆甜担当"。而在这颗"高素质"番茄的 成长轨迹中,农业银行青岛分行的金融"活水"功不可没。 回想起2013年首次与农业银行的合作,该集团企业融资部部长李靖说:"那时候想扩建温室,可实验室 设备、专利技术都不算抵押物,传统贷款处处碰壁。" 农业银行青岛市北第二支行却看到了"技术含金量",为该集团定制专属融资方案。 转自:新华财经 科技种出"金果果" "我们的番茄糖度能达到9.5,比普通品种高30%,秘诀就在这满屋子的'黑科技'。"凯盛浩丰农业集团技 术员常士奇指着控制室屏幕说,温室内的气候控制系统每10分钟采集一次数据,自动调节通风、灌溉和 光照,连二氧化碳浓度都能精准把控。更厉害的是智能分拣线,近红外光谱仪3秒内完成糖度、瑕疵检 测,让每颗番茄都能"对号入座"——精品果进入高端商超,异形果则成为NFC果汁的原料,损耗率仅 2.3%,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 凭 ...
我们为什么对土地粤爱粤深沉?|全国土地日·观察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25 01:00
我们为什么对土 地粤爱粤深沉?| 全国土地日·观 察_南方+_南方 plus 盛夏,广东省珠 海市金湾区平沙 镇的万亩农田, 人潮在土地上涌 动。从忙于装箱 莲雾的果农,到 体验采摘蓝莓的 游客,土地之 上,满是热情与 活力。而在过 去,这里饱受土 地盐渍化困扰。 自2022年起,金 湾区连年开展耕 地连片恢复,积 极探索盐碱地改 良方法。同时, 当地将耕地与农 用地进行融合, 实现"小 田"变"大田" , 打造了粤港澳大 湾区少有的"万 亩方"耕地集聚 区。如今的金湾 区,蔬菜蔬果四 季常青、四季常 有,并逐步转向 农文旅结合的发 展模式,走出了 一条三产融合的 高质量发展道 路。 土地,我们赖以 生存的根基,土 地制度改革牵一 发而动全身。作 为改革开放的前 沿阵地,多年来 广东始终牢 记"像保护大熊 猫那样保护耕 地",在耕地集 中整治区上下功 夫、探道路。面 对以全国1.9%的 土地面积承载全 国8.9%人口和 10.9%经济总量 的现实问题,广 东跳出耕地看耕 地,创新通 过"田长制""小 田变大田""林耕 置换"等方式, 向存量要增量, 向增量要质量。 "南方自己的责 任田,自己还是 奋力推动"百 ...
中国中亚合筑生态治理“绿堤”(环球热点)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6-24 22:44
这一节水农业示范区是中乌咸海生态环境治理合作的典型成果之一。通过棉花覆膜滴灌技术、光伏发电 和智能水肥一体机,示范区实现棉田智能滴灌和施肥,使棉花产量提高两倍以上,成本和用水量显著下 降。 横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人类活动用水激 增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咸海水域逐步缩小,目前面积仅相当于原始面积的10%左右。由于水 岸线严重后退,土壤盐碱度升高,咸海干涸的湖床上形成了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的荒漠,咸海成为令人 痛惜的"中亚之泪"。2010年4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咸海干涸是"地球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咸海国际创新中心技术人员正在交流。 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之际,中国助力中亚国家解决咸海生态危机的合作成果引人关注。近年来, 中国和中亚国家深入开展联合科学考察,推进盐碱地治理,建设节水棉田示范区,携手推进一系列生态 环境治理合作项目,共筑生态治理"绿堤"。 "看到盐碱地生态治理和经济效益协同的可能性" 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努库斯的咸海滨湖区盐碱地上,由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阿克苏有限公司和乌兹 别克斯坦咸 ...
护好用好我们的土地资源(美丽中国·全国土地日特别报道)
Ren Min Ri Bao· 2025-06-24 22:01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 治理后的黑土地侵蚀沟。 桦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航拍鲜食玉米基地。 兰 海摄 编者按:今年6月25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土地关系着粮 食安全、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从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创新举措,各地积极探索保护土地的有效路径。 本版推出特别报道,从不同土地类型的生动实践看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我们的土地资源,书写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一条黑土侵蚀沟的治理修复 本报记者 郭晓龙 6月的黑土地,雨丝绵密。在黑龙江省桦川县横头山镇解放村,63岁的村民张有披着雨衣蹲在田埂上, 望着沟底新生的草皮,在雨水冲刷下依然坚固。 "前些年,这场雨一下,地又得被'啃'掉一大块!"张有指着田边那条深沟说,如今6米多宽的沟壑已被 密实的草网与石笼牢牢缚住,沟坡上灌木柳的嫩叶在雨中泛着光,"眼下地稳了,心也安了。" 就在几年前,这条深沟还困扰着张有一家。年年雨季冲刷,家里20多亩上好的黑土地,算下来被硬生 生"啃"掉5亩多。 "眼睁睁看着它'吞'地啊!"张有回忆,2018年夏天,一次暴雨后沟岸坍塌,3亩玉米连土带苗滑进深 沟。 2019年起, ...
焦点访谈|严守红线 优化布局!各地探索“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路径
Yang Shi Wang· 2025-06-24 13:36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 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将耕地保护作为 系统工程,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要求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那应该如何切实做到保数量、提质量呢? 湖北咸宁市咸安区位于平原与江南丘陵的过渡地带,这里有平原,也有山地丘陵。无论山上还是山下,都分布着林地与耕地。在山上,很多耕地已经撂 荒。在山上,竹林和次生林之间分布着碎片化的耕地。多年来,山上耕地流失速度很快。 湖北咸宁市汀泗桥镇星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杰:"星星村原来耕地面积总共3600多亩,到现在为止,慢慢降低到1200多亩左右,好多地都是 梯田,没办法进行机械化操作,并且不成片,没法进行流转或者大户经营。" 在咸安区的一些地方,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加上碎片化耕地投入产出比较低,不划算,所以撂荒很严重。山上是这样,山下地势平缓地区情况也不 乐观。 湖北咸宁市双溪桥镇毛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 ...
新泰税务:税费服务助力农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24 09:22
税惠春风常拂,农业发展不息。新泰市税务部门将继续把服务涉农企业和农户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 抓手,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施好"税惠肥",当好"护苗人",助力农业发展在智能化的道路 上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创新,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铺展一幅以智能为笔,如春日沃野般葱郁的产 业新富路。 "我们进行绿色无公害种植,推行数字化管理,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着力提高葡萄品质。园区有阳光 玫瑰、碧香无核等9个葡萄品种,再过1个月,就陆续成熟上市了。"在葡萄种植区内,长兴农业发展有 限公司经理孙庆录高兴地介绍说:"去年以来,企业享受了税费优惠30余万元,这笔资金助力我们引入 广电5G+光纤网络传输至我们的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进而实现农产品从育苗、种植、检测和销售 等全流程的智慧化决策、可视化管理、智能化控制,全面提升园区的智慧化生产管理水平。" 为助力涉农企业持续向"新"发展,新泰市税务部门聚焦涉农企业发展中的重点涉税事项和关键环节,推 行"政策找人+服务上门"模式,派出"小税滴"税费服务队根据涉农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情况,为企业提 供"一对一"梳理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农业设施设备购置税收优惠等政策辅导,"点对点"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