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信托

Search documents
宗良:完善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政策制度,充分发挥养老金融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 养老金融健康专题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3 11:01
编 者 按 三是家庭养老金融模式由 "代际供养"向"自我养老"转变。 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 2023)》,61.64%的调查对象认为"自我养老"已成为最可靠的养老模式。在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的今天,更 A 多家庭愿意通过主动参与养老金融的方式满足养老需求。 四是呈现 "政府主导,个人参与"的重要特征。 根据人社部数据,截至 2024年3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 数为10.7亿人;2024年末企业年金覆盖3242万职工;截至2024年6月,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超7200万人,这些 数据反映了我国养老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正在稳步发展。 当前,全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浪潮,这一趋势正在迅速重塑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可能带来经济增长 潜力减弱、社会保障压力加剧等深远影响。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 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 老服务。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做好养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作为金融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金融健康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深化金融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
信托年报里的危与机:去年少赚近三成 业务转型、风险化解加速
Di Yi Cai Jing· 2025-05-18 13:40
2024年,信托行业营收(母公司报表口径,下同)下滑至632亿元,降幅超过16%,其中信托业务收入仅三成左右公司 实现正增长,固有业务因投资收益波动等差异拉大;行业利润总额骤降近30%至316亿元。分化趋势加剧的同时,机构 间洗牌仍在持续,部分信托公司优势逐渐显现。 在业内人士看来,行业仍处于转型"阵痛期",各机构拓长板、补短板需要一个过程。从年报来看,去年行业转型进展 明显,三分类新规正加速落到实处。存量业务中,房地产和城投领域的风险化解仍处于重要阶段。 马太效应持续,头部席位洗牌 据云南信托研究发展部统计,目前已披露财报的57家信托公司,去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32.41亿元,相比上年的 757.31亿元减少约125亿元,降幅16.49%;实现利润总额315.54亿元,净利润仅为257.5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9.05%、 25.76%。 这也意味着,相比2023年,去年信托行业又少赚了近90亿元,降幅较2023年的2.8%进一步扩大。 对此,云南信托研究发展部报告分析称,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扩大、资产减值计提增加等是重要因素,也显示出行业整 体盈利能力显著弱化。中粮信托良益研究院则强调,行业营收、净利润规模和 ...
当“35岁失业焦虑”撞上“60岁延迟退休”,如何体面养老
Jin Rong Shi Bao· 2025-05-13 11:16
当"35岁失业焦虑"撞上"60岁延迟退休","如何体面养老"成为跨越代际的全民话题。2025年《政府工作 报告》明确"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制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叠加九部门金融支持政策,我国养老 保障体系正从"政府托底"转向"多元共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研究员王勇提出,破解老 龄化难题的关键,在于构建"养老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通过金融、科技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 为每个人绘制可落地的养老路线图。 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解析 养老金融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生态是指围绕个人养老需求,在其整个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整合多元主 体力量,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综合服务体系。这一生态涵盖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 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其核心要素包括基础核心要素和专业核心要素。 基础核心要素是养老金融生态的基石,主要包括参与主体、产品设计、服务模式、技术支持和监管框 架。参与主体涵盖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养老服务提供商和科技企业。政府部门负责政策制定与监 管,引导市场发展;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养老服务提供商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管理需求;科技企业则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生态提 ...
从《蛮好的人生》看信托破局,平安信托让家庭财富管理 “蛮好”
新财富· 2025-05-13 06:27
《蛮好的人生》依靠生动人物和情节,向我们普及了「信托」这一熟悉又陌生的概念。也给观众带来 了对信托行业新的认知:300万也能实现信托服务。 按照过去的思维,信托往往都是高净值用户的专属,这主要是由于信托高度定制化的特征,容易导致 项目成本高、管理周期较长,因此需要对投资者的专业知识、经济实力、风险承受能力做一定的要 求。 但是随着保险金信托等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新模式的出现,信托服务的门槛当前正在被大幅降低。据 悉,目前已经有不少信托公司产品的门槛已经降低至100万元,信托正逐渐褪去"高冷"的调性,渗透 进入更多的家庭和人群之中。 回望历史,中国信托行业的发展可谓是波澜曲折。 0 1 当信托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蛮好的人生》多次登上热搜。 在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孙俪主演的女主角保险员胡曼黎,将原本富豪老艾总为儿子购买的300万年 金保险改为信托,很好地解决了年金险可能被私生子挥霍的风险,确保资金定向用于私生子成长,实 现了更好的风险隔离。即使艾总企业经营失败或离婚,信托资产也独立,不用于偿债或分割。这是保 险金信托的价值所在。 此外,剧中的另一个故事,则体现了另一种信托形式——家族信托的价值。李奋斗 ...
践行金融为民,共建养老服务——中建投信托发布《中国养老信托白皮书》及养老金融综合服务产品
He Xun Wang· 2025-05-08 11:00
活动中,中建投信托还联合新华保险(601336)共同发布养老金融服务产品。该产品突破传统模式,实 现了三大创新:一是功能融合,首次将家族信托或家庭信托与保险金信托深度结合,打破了财富传承与 养老规划之间的界限;二是场景延伸,新增养老支付、养老理财等模块,实现了客户从财富积累到康养 消费全周期需求的覆盖;三是生态协同,中建投信托还将联合券商、基金等作为养老理财投顾,并与中 信养老等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整合康养、医疗、照护、社区资源,构建"养老金融+康养服务"的一站式 解决方案。 发布会上,中建投信托副总经理奚洁指出,信托公司基于制度功能、金融功能和资源禀赋,开展养老信 托具备特有的业务优势。此次"养老信托+"综合养老服务产品,将家族信托或家庭信托与保险金信托深 度融合,也是保险金信托和家庭信托或家族信托的养老升级版,委托财产不仅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保 险金请求权。近期北京已率先实现了个人不动产和股权财产信托登记,这标志着未来信托财产登记的优 化。这些改革新动态新举措必将推动养老信托不断升级完善,不断丰富养老信托的委托财产形式,并推 动"以房养老"等新型创新养老方案,真正做到信托在养老金融中独有的生前养老、身后传承 ...
中建投信托: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筑牢信托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07 06:0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金 融工作锚定方向。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 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 展。 信托公司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顺应金融变革的新实践要 求,有效发挥信托制度的功能和价值。近年来,中建投信托不断深化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认识, 秉承"诚信为本、合规经营"的企业核心理念,加快推进专业化、市场化变革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 略能力,奋力谱写金融"五篇大文章"。 以党建为引领,助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 近年来,中建投信托坚定践行政治性,坚定落实党对金融工作全面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把加强党 的领导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在中建投信托党委带领下,公司坚定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业绩观,坚持长期主义精神,持之以恒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扎实回归信托本 源,把服务实体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