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燃冰
icon
Search documents
“水火相济”海底奇观如何实现——探秘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源火”采集背后的技术力量
Ke Ji Ri Bao· 2025-10-10 09:19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 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随着手捧"源火"盒的采火技术团队代表走上舞 台,这一簇来自南海1522米深处的可燃冰"源火"正式揭开神秘面纱。 本届盛会"源火"的采集,是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实现在超深水海底 远程精准采集及引燃可燃冰,呈现"水火相济"的海底奇观,创下了全球体育运动史上新纪录——首次在 深海海底获取绿色"火种"。 绿色"火种"来自深海 深海"取火"创意从何而来? 为了贯彻"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元素、科技含量和文化软实 力,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联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经多次研究论证,将战略性清洁能 源、深海探测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等元素有机融合,提出"深海采火"的创意设想。位于南海北部海域的 海马冷泉区,成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圣火的"源火"诞生地。 9月18日14时26分,"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下潜至1522米的海底,抵达冷泉渗漏点。科研人员远程精 准操控机械臂持采集舱,采集渗漏点溢出的可燃冰及伴生气。 沉睡 ...
深海逐梦,燃“冰”成炬!粤港澳携手共燃全运圣火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源火"来自1522米南海深处。今年9月18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自主研发 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下潜至1522米的海底,抵达冷泉渗漏点。科研人员远程精准操控机 械臂持采集舱,采集渗漏点溢出的可燃冰及伴生气。沉睡的可燃冰在降压作用下被"唤醒",分解产生的 甲烷气体成为"源火"气源。船上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传输到海底,在1522米的深海成 功将这股来自地球"蓝色血脉"中的气体引燃。 火种采集仪式上,采火技术团队代表手捧"源火"盒走上舞台,将"源火"盒郑重地呈递到广州市委主要负 责同志手中。采火少女在"源火"台引燃手中的采火棒,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 负责同志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共同登台,一起点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盆,寓意粤港 澳三地携手共进、同心筑梦。据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完成后,将分别奔赴香港、澳门、广 州、深圳,并将于11月在四个城市举行火炬传递。 策划:赵海建 (原标题:深海逐梦,燃"冰"成炬!粤港澳携手共燃全运圣火)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豪 郑全怡 10月9日上午,在"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的见证 ...
青年早新闻 | 今起考研预报名!流程图、最新提醒→
今天是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几分钟速览最新热点,带 你走近"宝藏学校"、触达"青春团讯"、学习"榜样人物"、了解"服务动态"。 今起考研预报名 综合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预报名时间为 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 注意事项: (1)登录研招网。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认真阅 读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和报名须知,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招生单 位的网报公告要求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2)实名注册。考生应妥善保管并牢记实名注册的学信网用户名和密码,后期信息查询、网上确认、准 考证下载或复试调剂等环节仍需使用(无需重复注册)。 (3)填写考生信息。①考生信息包括学籍学历、基本信息、户籍档案、家庭主要成员、学习与工作经 历、奖惩情况、联系方式等,考生应认真阅读报名页面提示,如实准确填写;②考生必须使用半角英文 输入法填写信息,带*的文本框为必填内容;③考生填写的学历(学籍)信息系统会 ...
能源早新闻丨充电量达1.23亿千瓦时!
中国能源报· 2025-10-09 22:32
新闻聚焦 ◐ 商务部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据商务部网站10月9日消息,商务部发布公告,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 出口管制的决定、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公告》指出,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 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其载体,以及相关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维修、升级等技术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更多 详情】 国内新闻 ◐ 云南发布2025年促进工业经济增长财政资金申报通知。 据云南省工信厅网站10月9日消息,近日,云南省工信厅发布的《关 于申报2 02 5年促进工业经济增长财政资金的通知 》 指出,对于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规上制造业企业20 25年实施完成的节 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项目。按照202 5年已完成设备(含软件)投资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 单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1 00 0万元。 国际新闻 ◐ 欧盟委员会就温室气体减排方案对波兰提起诉讼。 据央视新闻10月9日报道,当地时间1 0月8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已决定就 波兰未能提交最终更新版国家能源与气候计划,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欧盟法规,所有成员国均须在20 24 ...
一簇火苗映照万亿蓝色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07:36
记者丨 冯玉怡 谭砚文 特约撰稿张颖 王沛然 编辑丨蒋韵 张雅婷 10月9日上午,在"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的见证下,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 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 东省广州市南沙科考码头举行。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源火"在"天之光"与"海之火"的交织中诞生。9月18日18时,我国南海北 部海域"海马冷泉区"1522米深海处,蓝宝石燃烧室内一簇湛蓝色火焰骤然跃起。 当这簇"海之火"从深海被护送到甲板之时,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一般的体育仪式 :"海洋地质二 号"多功能科考船为采火提供高效实施平台;"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简称"ROV")精准完 成可燃冰采集、输送与引燃等关键操作;"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实现了甲烷气体 稳定控制和高效燃烧。 这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折射出广东在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图景。 从深海冷泉中"取"火,是一次科技与体育的跨界联结,更是广东向海图强战略下,深海科技 从研发到应用的一次生动展现。 一个独具创意的深海采火,汇集着广东从深海探测、装备制 造、资源开发的海洋产业链条 。 从"梦想号"超深水钻探船入列,到南 ...
十五运“源火”亮相!它是如何被获取和点燃的?
Qi Lu Wan Bao· 2025-10-09 06:40
转自:央视新闻 总台记者 何伟奇: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源火"采集装置正在从船上往深海海底下潜。 指挥员按下引燃开关,科考船甲板面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传输到海底,从而实现天海联动,"源火"顺利引燃。 在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上亮相的"源火",是来自南海北部海域水深1522米海底的可燃冰,这是体育运动史上首次在深海海底原位获取运动会"源火"。 它是如何被获取和点燃的呢?一起来看这次"源火"采集之旅。 9月16日,科考船从广州南沙科考码头出发,穿越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于9月18日到达海马冷泉区开展"源火"采集作业。 据介绍,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局利用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水下遥控机器人"海马"号,在南海北部海域首次发现了海底规模空前的活动性"冷 泉",命名为海马冷泉。 在"海马"号潜入深海后,科研人员远程操控机械臂,采集冷泉口溢出的可燃冰及伴生气体,当足量可燃冰在采集舱内降压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 火"气源。 "海马"号从下潜开展采集作业,到携带燃烧稳定的"源火"出水,整个过程只用了3小时04分。9月18日18时08分,科研人员利用引火棒,将十五运会和残特 奥会"源火"顺利转移至 ...
燃冰成炬——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源火”成功从南海可燃冰中采集
Xin Hua Wang· 2025-10-09 06:32
燃冰成炬,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源火"来自南海深处。 9月18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下潜至1522米深的海底。科研人员远程精准操控机械臂持采集 舱,采集渗漏点溢出的可燃冰及伴生气。沉睡的可燃冰在降压作用下被"唤醒",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成为"源火"气源。 记者:霍思颖、王瑞平、田宇 随后,船上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传输到海底,在1522米的深海成功将这股来自地球"蓝色血脉"中的气体引燃。 广州赛区执委会表示,这次火种采集实现了全球大型综合运动会历史上的突破,即首次利用深海遥控潜水器集成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 燃装置",在超深水海底远程精准引燃可燃冰获取"源火",并以超高清设备记录展示采集过程。 ...
科技感十足!来自南海1522米深处可燃冰 十五运会“源火”亮相
Yang Shi Wang· 2025-10-09 06:05
央视网消息:10月9日上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采火技术团队代表手捧"源火"盒走上舞台,来自南海1522米 深处的可燃冰"源火"正式亮相。点火后,全运圣火被引入四盏火种灯,分别奔赴港澳广深4座城市,并将于11月进行火炬传递。 9月16日,科考船从广州南沙科考码头出发,穿越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于9月18日到达海马冷泉区开展"源火"采集作业。据介绍,2015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局利用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水下遥控机器人"海马"号,在南海北部海域首次发现了海底规模空前的活动性"冷 泉",命名为"海马冷泉"。 在"海马"号潜入深海后,科研人员远程操控机械臂,采集冷泉口溢出的可燃冰及伴生气体,当足量可燃冰在采集仓内降压分解,产生的甲 烷气体即为"源火"气源。指挥员按下引燃开关,科考船甲板面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传输到海底,从而实现天海联动,"源 火"顺利引燃。 十五运"源火"亮相 首次深海原位采集 在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上亮相的"源火",是来自南海北部海域水深1522米海底的可燃冰,这是体育运动史上首次在深海海底原位获取运 动会"源火"。它是如何被获取和点燃的呢?一起来看这次 ...
十五运会“源火”亮相,来自南海1522米深处可燃冰
中国能源报· 2025-10-09 02:50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 动会(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 n e n e rg y) 编辑丨闫志强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此次火种采集活动包含"源火"采集与"圣火"点燃两大环节。活动现场,采集自深海的"源 火"首度揭晓其神秘面纱。 采火技术团队代表手捧"源火"盒走上舞台,这一簇来自南海 1522米深处的可燃冰"源火"正式对外亮相。 点燃火种盆环节,采火少女在"源火"台引燃手中的采火棒,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 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共同登台,一起点燃十五 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盆,寓意粤港澳三地携手共进、同心筑梦。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End ...
我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中国能源报· 2025-09-26 07:53
Core Insights -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a new "chemical switch" that controls global climate through subtle changes in ocean sulfate concentrations, which can alter the consumption of seabed methane [1][4] -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reactivation of this switch due to rapid warming and freshening of the Arctic Ocean, necessitating close monitoring [1][4] Group 1: Research Findings - Methane is the second-largest greenhouse gas after carbon dioxide, with significant amounts stored as hydrates ("flammable ice") on the seabed [3] - Re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most seabed-released methane dissolves in seawater and is consumed by microorganisms, rather than directly entering the atmosphere [3][4] - The research team reconstructed historical carbon dioxide levels in the Arctic Ocean, revealing that 56 million years ago, the region's CO2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indicating a shift from a carbon sink to a carbon source [4] Group 2: Implications -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a lack of sulfate in the past led to inefficient methane utilization, resulting in increase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kin to a power plant operating under fuel shortages [4] - The findings serve as a warning that changes in the Arctic's chemical environment could lead to a similar scenario as 56 million years ago, where methane transitions from efficient use to rapid combustion, exacerbating climate chan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