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Zhong Guo Dian Li Bao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三一重能双馈风机获国内首张构网型认证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9-10 07:54
【国内首个!三一重能构网型双馈风机获中国电科院认证】近日,三一重能SI-193625构网型双馈风电 机组成功通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构网型特性测试,获得国内首张针对双馈风机的硬件在环测试报 告,标志着三一重能成为国内首家双馈构网型技术获得权威机构认证的风电整机企业。 ...
我国首个多层稠油热采油田日产突破1600吨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9-10 07:34
【日产突破1600吨!我国首个多层稠油热采油田刷新纪录】近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 传来消息,我国首个多层稠油热采油田锦州23-2油田日产原油突破1600吨,该突破性成果不仅更新了海 上薄互层稠油无法规模开发的行业认知,更标志着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定向井多层合采技术取得实质性 飞跃,为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注入强劲动能。@海油螺号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胡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9-09 09:38
当前,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十四五"时期,"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从传统 能源开发向绿色低碳转型延伸,加速迈入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习 近平总书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共同指引下,中国坚持开放、绿色、廉洁 理念,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目标,以实际行动引领全球绿色发展,坚定履行"双碳"承诺,为推 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全球能源格局重塑,贡献了中国力量,提供了中国方案。 (来源:中国电力报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 胡明) 01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构建开放共赢的能源国际合作新格局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十四五"期间,"一带 一路"能源绿色合作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计划为根本遵循,在党中央 顶层设计的指导与引领下,持续深化绿色能源等领域合作,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逐 步形成了"以安全为基础、以转型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以民生为目标、以规则为支撑"的有效路径, 为推动共建国家绿色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 "十四五 ...
月度用电量破万亿,意味着什么?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9-09 09:17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比10年前翻 了一番。这是我国月度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创造单一国家单月用电量最高纪录。电力负荷屡创 新高、用电量创新纪录的背后,映射出我国经济怎样的韧性与活力?能源系统如何支撑起这万亿级的用 电需求? "月度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有其必然性。"林伯强指出,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近二十年来,我国用电负荷与用电量均呈现 逐年增长态势。未来,随着电能替代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用电量必然还将创新高。 林伯强分析,今年7月用电量大增,主要受两大短期因素影响:一是持续的高温天气,显著推高了空调 制冷负荷;二是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带来用电需求增长。 "月度用电量过万亿千瓦时,从规模上体现了我国大存量、大增量的电力增长特征。"林伯强分析,从更 深层次看,这一数据强有力地印证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韧性。 ——访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 杜敏 7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这一数据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此,中能传媒 记者日前专访了厦门大学中国 ...
国网河南电力打造运行监测场景提升台区治理水平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9-09 08:29
在传统运维模式下,尤其是多山地区,电压不稳定、三相电流不平衡等台区异常治理高度依赖人工巡检 和台区经理经验判断,异常信息获取时间较为滞后,制约处理工作质效。2023年底,河南电力组织国网 河南三门峡供电公司在山地较多的三门峡市开展"基于量测中心的台区运行监测场景"建设及试点应用工 作。 9月1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数字化创新孵化项目"基于量测中心的台区运行监测场景"完成试点应用, 将结合实际在其他地市推广使用。 试点期间,该场景向台区经理推送各类异常数据时间最快为5分钟,平均时间少于15分钟,有效缩短异 常信息响应、处置时间,减少异常发生次数和时长。支撑台区异常时长同比压减41.10%,台区治理水 平、供电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客户用电体验持续改善。 三门峡供电数字化部主任秦复兴介绍,他们利用河南电力企业级实时量测中心汇聚的10千伏配电变压 器、400伏低压用户和分布式光伏电压、电流、功率等实时量测数据,先后构建台区重过载等5个通用预 警等级模型;同时借助该中心大数据集群算力,实现对低电压、三相不平衡等7项关键运行指标的实时 监测、在线分析和预警。 接下来,河南电力将在持续优化场景功能的同时,依托应用实践和典型 ...
山西大同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9-09 07:56
工程预计2026年11月投运,届时可以促进大同优质风能、太阳能电力的外送与消纳,减少二氧化碳排 放,对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在项目前期和工程前期融合并进的过程中,山西电力建设分公司坚持依法合规推进工程建设。该工程应 取得路径协议31份,已取得31份,完成率达100%;组织属地公司、设计单位签订《先签后建任务责任 书》,工程沿线共涉及2县,均已成立工程领导小组,出具了拆迁补偿标准,完成了永久占地赔偿框架 协议的签订。在工程前期,业主项目部组织专家成立"业主前置协办群",提前排查和解决疑难问题,有 效提升了精益化管理水平,为开工后的工程提效提质创造了条件。 9月8日9时,伴随着混凝土泵车的开泵轰鸣声,由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建管的大同东500千伏 输变电工程首基浇筑试点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吴城乡吴城村A3启动,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开工。 该工程是山西省2025年、2026年重点项目,大同"风光火储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基地建设重要通道。该工 程设计输电容量500万千瓦,线路全长185.345千米,项目总投资8.7672亿元。 ...
我国自主研制首台套,投用!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9-09 07:24
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 我国自主研制首台套抽蓄电站空压机成功投用 笔者从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储能公司")了解到,9月8日,安装在广东梅蓄电站二期工程的国产抽水蓄能电站空压机"VM160"在广 州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套抽蓄电站空压机成功投用,打破了国外在该装备领域的长期技术垄断,有 力促进国产关键能源技术装备加速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 ▲南网储能公司牵头研制的国产抽水蓄能电站空压机"VM160"在广东梅蓄电站二期工程成功投用。 李冕祺 摄 抽蓄电站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用电抽水,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帮助风电、光伏等波动性新能源稳定接入电网,是电力系统负荷调节和清洁能源消纳的 重要设施,随着新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抽蓄电站的启动调用呈日益频繁趋势。 ▲南网储能公司运行人员在梅蓄电站启动我国首台套国产抽蓄电站空压机。 李冕祺 摄 ▲经与进口抽蓄电站空压机(左二)进行对比,国产空压机关键性能指标更优。 李冕祺 摄 这意味着空压机的结构受力和密封性能要接受极为严苛的考验。通过不断优化空压机缸径比和阀组结构,团队自主研制出符合指标要求、 ...
可再生能源实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跃升发展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9-09 03:36
"十四五"以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坚持以区域布局优化发展、以重大基地 支撑发展、以重点工程引领发展、以行动计划落实发展,实现了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的跃 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变迁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支撑我国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转 型,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大规模跃升:从"有没有"到"够不够"的行业变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对外宣布,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 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等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 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五年来,我国 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新能源基地化和分布式开发齐头并进,外送消纳和就地消纳并举,我国可再 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光伏正加速成为清洁能源供应的主力军。 一是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十四五"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光伏发电高速 发展,风电、光伏年均新增装机由"十三五"的"千万千瓦级"跃升至"亿千瓦级",2023年、2024年新增装 机分别达到2.9亿千瓦和3. ...
车网互动能有怎样的想象空间?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9-09 03:34
今年6月底,家住山东省淄博市橡树玫瑰城居民小区的电动汽车车主荆现亮,注意到了一则关于征集居 民参加V2G试点项目的公告。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荆现亮报名参加,并在自家车位上安装了V2G充电桩。"听工作人员说,用V2G桩 充电,不仅省钱,还赚钱。" 记者了解到,目前,V2G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有两种,智能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其赚钱的路子,是在 有序充电场景下,车主可在谷时(即电价低时段)充电,为电动汽车车主节省充电费用;在双向充放电 场景下,车主在峰时(即电价高时段)放电,"一充一放"间形成峰谷价差,从而获取一定收益。 2025年的"三伏天"虽已收官,但部分地区的高温天气仍"赖着不走",电力负荷继续维持高位。今年迎峰 度夏期间,得益于车网互动(V2G)技术的推广,电动汽车变身"移动充电宝",成为全国多地探索电力 供需平衡的新路径。 然而,车网互动在试点城市的"零星火花",尚难以形成燎原之势。记者调查发现,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 推广,车网互动还要跨越统一技术标准、构建商业模式、完善政策机制的三重障碍。 放电无忧 开车回家后,随手把充电枪插上,点开手机APP预约凌晨充电,一整套操作行云流水。"这样就保证了 车辆在闲置状态 ...
“人工智能+”能源有了行动指南!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9-09 03:34
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 能源局于近日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围绕行业应用需求和基础能力供给协同推进,明确了2027、2030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并 从应用场景赋能、关键技术供给、保障措施三个方面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助力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 系的同时,为我国能源体系智能化转型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 顶层设计:锚定2027与2030双阶段目标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行业数字化基础扎实、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广泛,具备人工智 能技术应用的显著优势。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能源企业已在电力、油气、煤炭等领域 研发应用多个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专业大模型,形成广泛覆盖的人工智能发展格局。 但相比于能源行业的高安全性与强专业性,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仍面临技术可靠性不足、数据 基础薄弱、电算供需逆向分布等问题与挑战。大模型"黑箱"特性也使其在涉及核电站安全决策、电网实 时调度等核心领域尚无法满足行业级可靠性要求。 在此背景下,《实施意见》的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