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SH(000716)
Search documents
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被司法强制执行完毕的公告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10-31 18:17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000716 证券简称:黑芝麻 公告编号:2025-060 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被司法强制执行完毕的公告 控股股东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证向本公司提供的信息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 特别提示: 1、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 将被司法处置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5-039)、于2025年9月5日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 份被司法强制执行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5-047),南昌市新建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新建区 法院")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处置公司控股股东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称"黑五类集团")所持有公司320万股的股份,执行期间为2025年9月26日至2025年12月25日。 2、黑五类集团是公司控股股东,本次股份变动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公司的生 产 ...
南方黑芝麻:控股股东320万股股份司法强制执行完毕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31 12:22
南方黑芝麻公告称,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被司法强制执行的319.99万股公司股份已执行完毕,执行期间 为2025年9月26日至10月14日,执行均价6.10元/股,占公司总股本0.42%。执行后,黑五类集团持股比 例由30.25%降至29.83%,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37.66%降至37.24%。本次执行不影 响其与广旅大健康的协议转让事项,也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
黑芝麻(000716) -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被司法强制执行完毕的公告
2025-10-31 12:15
证券代码:000716 证券简称:黑芝麻 公告编号:2025-060 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被司法强制执行完毕的公告 特别提示: 1、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27 日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将被司法处置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 2025-039)、于 2025 年 9 月 5 日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被司法强制执行 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5-047),南昌市新建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新 建区法院")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处置公司控股股东广西黑五类食品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黑五类集团")所持有公司 320 万股的股份,执 行期间为 2025 年 9 月 26 日至 2025 年 12 月 25 日。 2、黑五类集团是公司控股股东,本次股份变动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 变化,不会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也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近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出具的《关于股份被司法强制执行完毕 的告知函》,获悉黑五类集团本次被司法强制执行的股份已执行完毕,累计被执 行 3,199,914 股公司 ...
黑芝麻智20251030
2025-10-30 15:21
黑芝麻智能成立近 10 年,是一家专注于 AI 硬件芯片的公司。公司创始人具备 深厚的芯片理解能力,自成立以来坚定走硬件路线,早在 2018 年便与博世合 作切入汽车领域。2020 年推出新一代华山系列芯片,并逐步与吉利、东风、 一汽、比亚迪等客户展开深入合作。目前,公司已量产多款车型,包括领克 0,708、东风系列车型及比亚迪出海车型。 2022 年是公司的关键转折点,新 一代华山 A2000 芯片有效算力提升至原来的 10 倍,与最高端车载芯片相媲美。 此外,公司推出武当系列 C1,200 家族芯片,用于高速 NOA 和轻程序 NOA 应 用,并获得大客户验证。这些进展显示出公司在国产 AI 硬件赛道中的领先地位。 地平线与黑芝麻智能在市场上的表现及未来发展路径有何异同? 黑芝麻智 20251030 摘要 黑芝麻智能专注于 AI 硬件芯片,创始人具备深厚的芯片理解能力,坚定 走硬件路线,并与博世等企业合作切入汽车领域,已量产多款车型,包 括领克、东风系列及比亚迪出海车型。 2022 年是黑芝麻智能的关键转折点,华山 A2000 芯片算力大幅提升, 可与高端车载芯片媲美;武当 C1,200 芯片家族应用于高 ...
机构风向标 | 黑芝麻(000716)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2家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30 01:41
公募基金方面,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8个,主要包括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中证 2000、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联接A、南方中证2000ETF、中信建投远见回报A等。 2025年10月30日,黑芝麻(000716.SZ)发布2025年第三季报。截至2025年10月29日,共有2个机构投资者 披露持有黑芝麻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2.29亿股,占黑芝麻总股本的30.35%。其中,机构投资者包括 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30.35%。相 较于上一季度,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了0.17个百分点。 外资态度来看,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外资机构有 1 家 ,即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10-29 21:46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000716 证券简称:黑芝麻 公告编号:2025-059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 重要内容提示: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 的真实、准确、完整。 3.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 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 ■ (二)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三)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 ...
黑芝麻: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81.93万元,同比下降83.67%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0-29 13:49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郭秀娟 王悦彤) 10月29日,黑芝麻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41 亿元,同比下降12.07%;归母净利润为-94.62万元。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69亿元,同比下降7.52%;归 母净利润为681.93万元,同比下降83.67%。 ...
黑芝麻: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682万元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0-29 09:52
(记者 王晓波) 截至发稿,黑芝麻市值为47亿元。 每经头条(nbdtoutiao)——A股突破4000点!十年沉寂终迎爆发,科技主线重塑市场,"慢牛"新格局开 启! 每经AI快讯,黑芝麻(SZ 000716,收盘价:6.18元)10月29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5年前 三季度营收约14.69亿元,同比减少7.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82万元,同比减少 83.67%;基本每股收益0.009元,同比减少83.93%。 ...
黑芝麻(000716)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9 09:20
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000716 证券简称:黑芝麻 公告编号:2025-059 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 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 完整。 3.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至报告期末比上 | | --- | --- | --- | --- | --- | | | | 增减 | 年同期增减 | | | 营业收入(元) | 540,941,445.31 | -12.07% | 1,468,652,129.40 | -7 ...
黑芝麻智能(02533.HK):物理AI芯片黑马 迎来产品与客户双拐点
Ge Long Hui· 2025-10-28 19:28
Core Viewpoint -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a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driven by advancements in intelligent driving technology, with a notable increase in demand for mid-to-high-end SoC chips expected by 2025 [1][2]. Industry Summary - The intelligent driving technology is evolving through a dual approach of upward breakthroughs and downward popularization, with a clear iterative path emerging [1]. - The market for ADAS SoC chips is projected to reach 496 billion CNY in China and 925 billion CNY globally by 2028, with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28.6% and 27.5% from 2023 to 2028, indicating a high market demand [1]. - The push for "intelligent driving equality" among domestic OEMs is leading to a price war, with mainstream brands focusing on models priced below 200,000 CNY, which may open up the mid-to-high-end chip market [1]. Company Summary - Long-term prospects suggest that only leading automakers will develop their own chips, while third-party chip manufacturers may see greater market opportunities than expected [2]. - The pursuit of full-stack self-research in intelligent driving reflects a desire for efficient data processing, supply chain security, and cost reduction in intelligent driving solutions [2]. -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intelligent driving solutions will be determined by factors such as cost efficiency, supplier support, and the strategic choices of companies in their self-research journeys [2]. - Black Sesame Intelligence's competitive position in the SoC ecosystem is relatively weak, but the company has strong hardware capabilities and is forming alliances to enhance its algorithmic capabilities [2]. - The management team has a forward-looking approach, with strategic plans in cross-domain computing chips and robotics, which may become a second growth driver for the company [2]. - As of the end of H1 2025, the company had a net cash position of 1.97 billion CNY, provid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ongoing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of new business scenarios [2]. Financial Forecast - Revenue projections for the company from 2025 to 2027 are 850 million CNY, 1.616 billion CNY, and 2.344 billion CNY, with year-on-year growth rates of 79.23%, 90.12%, and 45.05% respectively [3]. - The company is currently in a phase of high R&D investment and customer expansion, making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profitability in the short term [3]. - A price-to-sales (PS) 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for the company, with comparable companies showing an average PS of approximately 17.8x for 2025 [3]. - The company is rated as a "buy" due to its complete product ecosystem and the potential for key customer breakthroughs to drive long-term growth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