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技术
Search documents
广汽集团宣布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正式建成并投产
Xin Lang Ke Ji· 2025-11-24 10:19
新浪科技讯 11月24日下午消息,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2025广州车展上宣布,广汽集团于广州番禺 建设的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近期已正式建成并投产。该产线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的制造全流程,在行业 内率先具备60Ah以上车规级全固态电池规模量产条件。广汽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正式投产标志着广汽 向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搭载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要实现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的落地,需要攻克高面容量极片与超薄电解质膜的规模化制备等核心环 节。广汽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重点攻克了干法厚电极制备、超薄电解质成膜与转印、原位界面融合等多 项制约全固态电池工程化的技术瓶颈,目前已具备60Ah以上车规级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生产能力。 据悉,广汽自主研发的大容量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突破400Wh/kg,并通过200℃热箱测试与针刺测试 等安全试验,可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和安全焦虑,其关键在于材料与工艺方面的突破。广汽自主研发的 固态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突破10mS/cm。同时成功开发出大宽幅、高韧性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确 保全固态电池的性能可以有效发挥;在电极工艺上,干法电极技术实现了7.7mAh/cm²以上高面容量正 极的连续化制备,为高 ...
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专题会议成功举办
Jing Ji Wang· 2025-11-24 09:25
2025年11月13日,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专题会议在宜宾成功举办。论坛是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 唯一技术专题会议,由中国全固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承办。 本届论坛延续高水准、强引领的风格,汇聚全球顶尖行业资源,聚焦动力电池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 与关键挑战,被誉为全球动力电池发展的"前沿技术风向标"。 论坛现场,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新一代动力电池知识产权联盟联合发布重磅智库 报告《全固态电池全球专利分析与战略》。报告聚焦新一代电池发展与知识产权驱动作用,固态电池专 利布局总体态势,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竞争格局,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核心参考。 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以"前沿技术风向标"的硬实力,搭建起高端交流平台,在促进技术观点与实 践经验深度对接的基础上,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支撑。 编辑:牛朝阁 论坛吸引了多位相关部门领导,电池制造、整车企业、材料、系统集成与工艺装备等产业链关键环 节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逾600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一代电池的"最新技术进展与核 心难题"展开深度交流与前瞻探讨。 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翁啟文,四川省科技 ...
个股异动 | 广汽集团涨停 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已建成投产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11-24 06:30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消息面上,11月21日,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2025广州车展上宣布,广汽集团建设的全固态电池中试 产线近期已正式建成并投产。该产线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的制造全流程,在行业内率先具备60Ah以上 车规级全固态电池规模量产条件,标志着广汽向2026年实现向小批量装车搭载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五强)11月24日,广汽集团以涨停价开盘,报8.36元/股,截至9时38分, 封单达89万手,成交额4.85亿元。 ...
广汽集团建成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 已小批量测试生产
Zhong Guo Zhi Liang Xin Wen Wang· 2025-11-24 04:51
广汽集团固态电池平台高级经理史刘嵘表示,传统的湿法工艺,面容量不到5个毫安时每平方厘米,现在最高可以做到7.7毫安时每平方厘米,电池能量密度 更高,装到车上续航更长。目前开发的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现有的电池能量密度高出近1倍。 近日,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广州车展宣布,广汽集团于广州番禺建设的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近期已建成并投产,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的制造全流 程,具备60Ah以上车规级全固态电池规模量产条件。 全固态电池的优势在于电池内部没有液体,全固态物质,可以使新能源汽车跑得更远、更安全。 除了生产工艺的优化,另一个核心突破就是电解质的改变。广汽集团摒弃液态电解液,改用自主研发的固态电解质材料,优点就是耐热性较好,可以300- 400℃摄氏度,产品安全性大幅提升。 广汽集团计划2026年进行小批量装车实验,2027年到2030年逐步量产。 ...
新进展!电车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11-24 02:33
电车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全固态电池开发有新进展 全固态电池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的重要驱动力。记者日前了解到,国内已建成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目前正在小批量测试生产。 生产线有了技术突破,下一步就是产业化承接落地。在广汽集团,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这在行业内率先具备了60安时以上车规级全固态 电池的批量量产条件。 来源:央视新闻 据企业研发负责人介绍,目前开发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比现有电池能量密度高了接近一倍。50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使用之后达到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 计划是2026年可以进行小批量的装车实验,2027年到2030年期间,可以逐步地进行批量生产。 全固态电池和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里面没有任何液体,而是全固态物质,全固态电池让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跑得更远,更加安全。 记者了解到,"无液"电池的优势,其实源于生产线的两大关键革新。在负极制造环节,传统液态电池需要经过原浆、涂布、滚压三道独立工序,而干法工 艺则直接将原有工序"三合一",既降低能耗又提升了效率。 专家表示,除了生产工艺的优化,另一个核心突破就是电解质的改变。在这里,他们已经摒弃传统的液态电解液,改用 ...
A股异动丨广汽集团A股一字涨停 H股涨超11% 宣布建成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Ge Long Hui A P P· 2025-11-24 01:52
据广汽新能源动力研发负责人祁宏钟介绍,新研发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较现有产品提升近一倍,可使 500公里续航车型突破1000公里大关。该技术计划于2026年启动小批量装车测试,2027至2030年间实现 规模化量产。这项突破性进展被视为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和"安全痛点"的重要方案。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消息上,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续航里程与安全性能双重挑战的背景下,全固态电池技术迎来关键突 破。广汽集团近日宣布建成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生产线,具备60安时以上车规级产品的批量量产 能力。这条位于广汽研究院的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 受全固态电池进展影响,广汽集团AH股双双大涨,A股开盘一字涨停,H股盘初一度冲高超11%。 ...
机械周观点20251123
2025-11-24 01:46
机械周观点 20251123 摘要 人形机器人板块目前处于相对底部,情绪、成交量和估值均显示出良好 的建仓时机。3 月和 9 月初成交量曾达 A 股 10%,现已回调至 2%- 3%,板块普遍回调 20%-30%,风险释放。 特斯拉产业链(如三花、拓普等)是人形机器人投资重点,国产链(如 宇树、东方精工)亦值得关注。代工环节因本体厂商经验不足而价值凸 显,如卧龙电驱与志源合作,乐聚获大量订单。 传感器(如奥比中光,视觉系统价值量约 7,000 元)和灵巧手(如雷赛 智能)技术已开始放量,垂直应用领域(如首城控股、永创智能等)预 计 2026 年迎来增长。 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已建成,由广汽集团建设,预计 2026 年小批量装车实验,2027-2030 年逐步量产。能量密度突破 400 瓦时 每千克,通过多项安全测试。 力源亨锂电设备业务快速增长,预计全年新签订单超 30 亿元,在手订 单超 55 亿元,3C 设备订单占比高,毛利率有望提升。与广汽、清陶等 在固态电池领域合作紧密。 Q&A 当前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市场表现和未来趋势如何? 尽管近期大盘表现不佳,但人形机器人板块的涨幅依然可观,显示出其在市场 ...
让电车跑得更远更安全,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
Guan Cha Zhe Wang· 2025-11-23 12:18
专家表示,除了生产工艺的优化,另一个核心突破就是电解质的改变。在这里,他们已经摒弃传统的液态电解液,改用自主研发的固态电解质 材料,帮助产品的耐热性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全固态电池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的重要驱动力。记者日前了解到,国内已建成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目前正在小批量测试生 产。 全固态电池和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里面没有任何液体,而是全固态物质,全固态电池让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跑得更远,更加安 全。 记者了解到,"无液"电池的优势,其实源于生产线的两大关键革新。在负极制造环节,传统液态电池需要经过原浆、涂布、滚压三道独立工 序,而干法工艺则直接将原有工序"三合一",既降低能耗又提升了效率。 广汽集团固态电池平台高级经理 史刘嵘:传统的湿法工艺,面容量不到5个毫安时每平方厘米,现在最高可以做到7.7毫安时每平方厘米;这样 做出来的电池,它的能量密度更高,装到车上续航更长。 广汽集团固态电池平台高级经理 史刘嵘:全固态电池里边是用的固态电解质,它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耐热性比较好,它可以耐热到三四百摄 氏度以上,传统液态电解液只能到一百多摄氏度不到两百摄氏度。 生产线有了技术突破,下一步就是 ...
电车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全固态电池开发有新进展→
中国能源报· 2025-11-23 10:22
Core Viewpoint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rst large-capacity all-solid-state battery production line in China marks a significant advanc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promising longer range and enhanced safety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lithium-ion batteries [1][5]. Group 1: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 The all-solid-state battery's advantages stem from two key innovations in the production line: the integration of three traditional processes into one in the anode manufacturing stage, which reduce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mproves efficiency [3]. - A major breakthrough is the replacement of traditional liquid electrolytes with self-developed solid electrolyte materials, significantly enhancing the product's heat resistance and safety [3]. Group 2: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Future Plans - The production line has achieved the capability for mass production of automotive-grade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with a capacity of over 60 ampere-hours [5]. - The developed all-solid-state battery has an energy density nearly double that of existing batteries, enabling vehicles with a range of over 500 kilometers to achieve over 1000 kilometers after usage [7]. - Plans are in place for small-scale vehicle testing by 2026, with gradual mass production expected between 2027 and 2030 [7].
全固态电池,新进展!电车续航有望超1000公里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11-23 09:41
全固态电池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的重要驱动力。记者日前了解到,国内已建成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目前 正在小批量测试生产。 全固态电池和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里面没有任何液体,而是全固态物质,全固态电池让未来的新能源汽 车跑得更远,更加安全。 生产线有了技术突破,下一步就是产业化承接落地。在广汽集团,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这在行业内率先 具备了60安时以上车规级全固态电池的批量量产条件。 记者了解到,"无液"电池的优势,其实源于生产线的两大关键革新。在负极制造环节,传统液态电池需要经过原浆、涂 布、滚压三道独立工序,而干法工艺则直接将原有工序"三合一",既降低能耗又提升了效率。 专家表示,除了生产工艺的优化,另一个核心突破就是电解质的改变。在这里,他们已经摒弃传统的液态电解液,改用自 主研发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帮助产品的耐热性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广汽集团平台技术研究院新能源动力研发负责人祁宏钟:现在开发的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现有的电池能量密度高了接 近一倍。50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使用之后达到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计划是2026年可以进行小批量的装车实验,2027年到 20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