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投资

Search documents
从宇树到微分智飞,解码光速光合的“投资密码”
Jin Tou Wang· 2025-07-09 02:20
在人工智能与硬科技交织的新时代,光速光合创业投资基金以其独特的全球化视野与实证方法论,悄然成 为具身智能赛道的"隐形舵手"。从通用机器人龙头公司宇树科技,到具身智能新锐公司自变量机器人,再 到全球领先的空中机器人公司微分智飞,光速光合在短短一年内连续落子,精准卡位技术拐点。其背后是 团队对产业链的深度穿透——既依托光速光合基金的全球科研网络捕捉前沿趋势,又通过客户反馈与场 景验证平衡风险与溢价。当多数机构仍在观望时,光速光合已通过"择时+择势"的组合拳,勾勒出下一代 AI载体的投资版图。 2024年年末,光速光合创业联合领投了自变量机器人的数亿元Pre-A++轮融资。2025年5月,空中机器人公 司微分智飞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由光速光合领投。这两家公司,在光速光合投资之 后几乎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估值已经翻倍。 虽然目前落子不多,但项目各有其代表性,光速光合正通过在具身智能的布局,悄然勾勒下一代AI载体的雏 形。 当然,故事的起点还是宇树。在《宇树融资故事:打破精英主义的傲慢》一文中,投中网描摹过宇树融资的 VC众生相。当时谈及光速光合对宇树的这笔投资,数位投资人都表示"神通广大"。 借由这个 ...
时报观察丨政策红利收实效 创投市场添暖意
证券时报· 2025-07-05 00:02
随着上半年创投市场关键数据陆续发布,行业人士对市场回暖的认知已从主观感受转向客观数据 支撑。 执中最新报告显示,上半年机构LP(出资人)出资规模同比激增50%,投融资规模降幅显著收窄,IPO退 出项目数量增幅超20%。多项核心指标集体反弹,标志着创投市场走向复苏周期。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 法律责任的权利。 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成为市场修复的核心动能。从2024年新"国九条""创投十七条"到2025年初国办1号 文,再到5月七部门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直指畅通"募投管退"全链条, 强化创业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政策红利正逐步转化为市场实效。 市场多维度积极信号印证回暖趋势。 首先,投资端活跃度显著提升,以DeepSeek、宇树科技为代表的AI 与人形机器人企业崛起,催生硬科技投资新风口,部分优质项目竞争加剧,机构尽调频次明显增加,市场 信心修复态势明确。其次,资金端呈现"长钱入市"特征:国家大基金三期斥资近2000亿元设立三只股权基 金,银行AIC基金集中备案出资,保险与社保基金等长期资 ...
国资创投下一站的故事这样讲
经济观察报· 2025-06-19 08:58
过去一年来,政策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从投资容错到国有基 金考核机制的调整,监管部门不断做加法。国资创投机构在与 监管层的不断交流中,逐渐找到了新的路径。 作者:王雅洁 封图:图虫创意 和以往改革不同,新一阶段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项之一,落在了引导国企基金"投早投小投硬"上。 6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二次专题推进会,针对性布置改 革工作。 在这次会议上,国资委要求央企围绕新产业新赛道,聚焦科技属性和技术价值,规范发展天使投 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并引导国企基金"投早投小投硬"。 浙江科创母基金便是较早探索"投早投小投硬"模式的国企基金。 经济观察报联系该基金后获悉,这支由浙江省政府主导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 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支持浙江省的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除了浙江,2025年以来,江苏、上海、广东、湖北等地也不同程度地在"投早投小投硬"上进行探 索。 不止一名国资创投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过去一年来,政策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从投资容错到 国有基金考核机制的调整,监管部门不断做加法。国资创投机构在与监管层的不断交流中,逐渐找 到了新的 ...
“投资家网·2024-2025年度基金合伙人榜单”盛大开启
Sou Hu Cai Jing· 2025-06-09 13:01
第三,退出端。IPO边际改善,并购与S基金崛起。2024年,IPO市场中境外IPO逐渐回回暖,境外IPO数量同比增长12%,实际 退出达22.14亿元。国内,港股、科创板成科技公司主通道。进入2025年,IPO市场更加活跃,港股跃升全球IPO募资王座,受 DeepSeek引爆中国资产提振,港股成为VC/PE的重要退出通道。除了IPO,并购重组与S交易同样激增,其中,并购案例环比增 长136%,S基金交易折扣率超40%,二级转让退出比例显著上升。 此外,政策与监管也在积极引导股权投资行业。2025年《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要求政府引导 基金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册制全面落地推动IPO再次提速。港交所为加速科技公司IPO过审率,推出"科企专线",完善 上市制度优化。 2025年,中国股权投资行业迎来新起点。 回顾过去一年,股权投资行业在募投退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 首先,募资端。国资进一步主导深化,市场化资本呈现收缩态势。2024年,募资端的深刻变化是,人民币基金募资占比达 98.5%,国资背景LP(含政府引导基金、国有控股机构)贡献了超93%的募资总额,市场化LP持续退出,外币资金 ...
资本正在抛弃科学家?硬科技投资迎来败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5-28 09:48
图片来源:网络 风险投资圈好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科学家创业"祛魅"一次。 2024年1月创投家发表过一篇:"貌合神离"的科学家与投资人一文中提到:"继"围堵中科院""去实验室抢科学家"之后,投资人开始对「科学家」三个字祛魅 了。" 近日,行业里又开始"声讨"科学家创业了,在人民币投资圈里又再次掀起一股硬科技投资大反思,各路消息声称"投资人正在排队要教授们退钱","投资人 正在集体远离科学家创业者","唯技术论"成为这波反思潮的最大原罪。 科学家的错? IT桔子的数据显示科学家创业和硬科技投资的融资热度在2021年达到顶峰,在23年之后回落至一个相对理性的状态,单笔投资规模也趋于早期体量,整体呈 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2021年的创投市场刚刚经历了中概股泡沫的破裂,TMT、新消费和创新药赛道先后迎来寒潮,大量原TMT或者新消费的VC资金无处可投。基于"留在牌桌 上比什么都重要"的共识,"硬科技赛道"成了当时唯一还能下注的牌桌。一时间,所有的VC都开始招聘理工科和产业背景的投资人,都开始抢院士、挖教 授、投技术,把别人家的硬科技的投资方法论被当成融资BP般挂在嘴边,自己跟投了一两个科学家项目就敢说自己具有硬科技基因。 ...
江西两兄弟,干出3000亿
36氪· 2025-05-12 13:07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资界 ,作者刘博 此时背景是,过去一年寒武纪股价暴涨,摘得A股涨幅榜桂冠;直至今年市值一度突破32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令人意外的是,这家千亿公司始于一对江西兄弟——陈云霁和陈天石。两兄弟一前一后加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从事AI芯片的研发,最终为创立寒武纪埋 下伏笔。 当然,也离不开一众风投力量的支持。在寒武纪之前,国内创投圈普遍认为投资半导体周期太长,很难赚到钱。 早年面对寒武纪,VC圈也颇有分歧—— 有人选择错过,有人则愿意坚守。这恰是中国硬科技投资的一缕缩影。 投资界 . 清科创业旗下创业与投资资讯平台 超级回报。 文 | 刘博 来源| 投资界 (ID: pedaily2012 )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过去十年,哪些硬科技项目带给人民币基金超级回报? "一个是宁德时代,另一个恐怕是寒武纪。"身边投资人聊起了这个话题。 脱胎于中国科学院 两兄弟联手 寒武纪的故事,始于中国科学院。 陈云霁,1983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9岁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硕博连读,并参与了"龙芯"团队,成为其中最年轻的一员。24岁 时,他博士毕业,后晋升为研究员。 而比陈云霁小两岁的陈天石, ...
江西两兄弟,干出3000亿
投资界· 2025-05-11 07:50
过去十年,哪些硬科技项目带给人民币基金超级回报? "一个是宁德时代,另一个恐怕是寒武纪。"身边投资人聊起了这个话题。 此时背景是,过去一年寒武纪股价暴涨,摘得A股涨幅榜桂冠;直至今年市值一度突破 3 2 0 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令人意外的是,这家千亿公司始于一对江西兄弟——陈云霁和陈天石。两兄弟一前一后加 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从事AI芯片的研发,最终为创立寒武纪埋下伏笔。 超级回报。 作者 I 刘博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当然,也离不开一众风投力量的支持。在寒武纪之前,国内创投圈普遍认为投资半导体周 期太长,很难赚到钱。 早年面对寒武纪,VC圈也颇有分歧——有人选择错过,有人则愿 意坚守。这恰是中国硬科技投资的一缕缩影。 脱胎于中国科学院 两兄弟联手 寒武纪的故事,始于中国科学院。 陈云霁,1 9 83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 9岁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 硕博连读,并参与了"龙芯"团队,成为其中最年轻的一员。2 4岁时,他博士毕业,后晋 升为研究员。 而比陈云霁小两岁的陈天石,几乎复制了哥哥的成长路径,大学所读的也是中科大少年 班,并拿到计算机博士学位,随后又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 ...
50家投资机构“疯抢”9大科学仪器路演项目
仪器信息网· 2025-05-06 07:07
主持人 刘静 导读: 5月12日下午,ACCSI2025科学仪器投融资论坛将汇聚70+投资机构,聚焦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欢迎报名参会。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资本与技术的"相亲大会"——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 0 2 5)科学仪器投融资论坛全日程已经出炉,截至目前,已经收到 5 0+投资机构(已确定名单,详见下文)参会申请,国家队资本正以战略眼光入局中国科学仪器行业——这片曾被视为回报不那么快速的科研 深水区,如今正成为重塑科技产业链的必争之地。 当《2 0 2 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 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和前沿性、颠 覆性技术研发,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 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 ,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探索国家实验室新型科研组织模 式,增强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能力。" 属于科学仪器行业的"资本叙事"也将被重新书写。 行业前沿洞察 聚焦全球贸易摩擦下中国科学仪器行业资本市场"暖春", 参会者可洞察科技 ...
广东:推动政府等公共服务机构率先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
news flash· 2025-04-30 12:38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其中 提出,建强产业基金体系。全省统筹资源整合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其 中省级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以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形成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 企业并购投资、S基金等有效投资体系,着力投早、投小、投未来、投硬科技。主动对接海外主权基 金、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每年促成100个以上投资合作项目。实施"粤投粤引"项目路演专项行动,每年 导入1000个高成长项目。各市可结合实际设立细分赛道产业基金。 ...
以丰富供给壮大耐心资本
Jing Ji Wang· 2025-04-30 02:21
编者按: 本书基于银行业、资本市场、保险资管、信托业等典型金融领域,深入分析了耐心资本的多重供给路 径。本文为书籍节选,介绍了我国耐心资本发展的成就,探讨了加大资本市场长期资金供给的路径。在 作者看来,丰富耐心资本供给,优化对耐心资本的考核机制,推进实体投资、产业投资与证券投资一体 化发展等,是当下壮大耐心资本的较优选择。 在投资端,股权投资有前移趋势,对硬科技的投资也已成为市场主旋律,行业整体呈现投早、投小、投 新的积极变化。 "投早"方面,股权投资前移趋势明显,2024年种子期、初创期项目投资案例数占比达到41%,较2021年 提升4个百分点,天使轮、Pre-A轮、A轮投资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合计投资案例占比达到66%。 "投小"方面,募资规模不足1亿元人民币的小规模基金数量占比自2018年起稳定提升,2023年已超过总 体募资基金数量的六成。 "投新"方面,近年来股权投资市场热点持续聚焦在科创领域,IT、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 健康和机械制造四大产业的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处于领先,2024年占比分别达到74%和63%。 推进国有资本加大股权投资力度 壮大耐心资本、加大资本市场长期资金供给,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