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法
icon
Search documents
海尔磁气悬浮空调中标北京首个万象城,连下6城
Sou Hu Wang· 2025-07-11 09:30
万象城对空调系统的选择向来严苛,而海尔能在短时间内斩获7连中,核心在于实打实的产品技术实力 和看得见的应用效果。 继今年5月一举中标广州、东莞、深圳、杭州、武汉五大核心城市万象城项目后,7月11日,海尔智慧楼 宇再传捷报——北京首座万象城日前正式选定海尔磁悬浮中央空调方案,包含购物中心、办公楼、商业 街区等多个业态,预计2027年对外营业。 为何"万象"更新,独钟海尔? 尽管新项目尚未投入使用,但海尔与华润置地有长达11年的合作履历,打造了深圳华润大冲写字楼群、 海口华润中心、雄安新区绿建中心等上千个精品案例。而凭借各行业用户的首选认可,海尔磁悬浮空调 在中国占据半壁江山,已经连续7年稳居全球第一份额。 难能可贵的是,在已经断层领先的成绩下,海尔还在努力创新。其自主研发的气悬浮空调、AI 多联机 等产品,均基于对市场需求的预判展开前瞻布局。这些技术不仅在节能性与智能化上实现突破,更贴合 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将吸引更多用户选择海尔。 华润置地ESG品牌"GROW生生不息"明确提出,2025年新建项目100%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磁悬浮空 调的连续中标,正是双方在双碳目标下的深度共鸣,也有望带动整个商业地产行业掀起 ...
传统规划控制不太好找工作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1 06:46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自动驾驶规划控制已经不再单单是逻辑兜底的岗位了。现在端到端、VLA的量产趋势下,传统规划控制的 生存空间正在慢慢被蚕食。。。 不少同学也表示,现在面试更看重规则算法+端到端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以下是最近一位打算转行同学的提问,非常具有代表性: 我想转行到自动驾驶规划控制岗位,研究生期间做过粒子群的无人机航迹规划,工作之后做的内容比 较传统。工作三年后还想换到自动驾驶行业。我给自己留了3-4个月准备时间,我刷了运动规划的课 程,我把C++ pimer和leetcode刷一遍,除此之外,请各位已经在自动驾驶规划控制的前辈指教,我还 需要学习什么?重点准备什么?非常感谢! 自动驾驶之心邀请到规划控制算法专家宁远老师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同学的问题非常好,很有现实意义。在我日常工作中,规则的算法作为兜底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坦 白说,这些东西已经是从业人员的基础了,诸如横纵联合、横纵解耦这些决策规划框架,一些基础的规划 算法(基于搜索/采样基于运动学等等),这些都已经是基本的面试要求了,面试中如果被问到答不上来会 很 ...
信息蜂房,算法破茧
Hu Xiu· 2025-07-11 02:20
前言:蜂房作为方法,走向更辽阔之地 去年冬天,我去拜访一家咨询机构时,曾经问其中的一位分析师如何收集资讯的,他们说早年还会购买一些简报产品,后来当主流新闻资讯App都用上算 法推荐之后,他们就开始尝试不断用主动搜索的方式,调教出一套推荐信息流,让这款软件成为他们上游信息原材料供应地。 这当然是非常精英、专业的信息"薅羊毛"方式,好比米其林大厨在荒郊野外的一次露营中,用林中的松露、春笋,借助随身携带的卡式炉做出了一道大 餐,给人惊喜,但绝对少见,难以复刻。 大部分人用资讯App,无非也就是了解下国家大事、娱乐八卦,积累谈资,打发时间。最近几年,短视频兴起,比传统图文更直观,更不费脑细胞,于是 人们停留在各种流行App上的时间就更多了。 我去往这家公司的路上,就看到了另外一种享受信息投喂的快乐:地铁邻座的一位大叔,也是对着同款软件,开着音量惊人的外放,对着手机笑得前仰后 合。那一刻他一定是快乐的,当然,也得感谢北京地铁良好的5G信号,为刺激多巴胺分泌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 这就是2025年,千人千面的网络冲浪现实:同一款软件、不同的用法,经历不同的世界。使用算法的软件,并不是格林童话中满足一切的魔镜,它更像是 ...
自驾搞科研别蛮干!用对套路弯道超车~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1 01:14
读研想少走弯路、快速出成果?靠自己瞎摸索费时间费精力还没结果,找个厉害的榜样"抄作业",才是最 直接的办法。 导师介绍 毕业于知名计算机名校。曾在多家公司担任算法研究员,并进行计算机视觉,高效模型压缩算法,多模态 大语言模型的研究,包括模型量化,剪枝,蒸馏,编译以及高效稀疏化训练与推理。 博士期间研究方向聚焦为计算机视觉,高效的深度学习训练和推理方法,大语言模型轻量化与高效微调技 术。 这套路看着"功利",但真能让你在科研路上跑快点,别人还在绕小道,你已经上了高速。 厉害的榜样通常 来说,就是那些论文专利一大堆的导师学长学姐,但苦于和这些榜样搭不上话, 现在如何让入场甩开同 行,别人摸路你超车? 自动驾驶之心联合业内知名LLM/MLLM方向学者推出了1v6指导小班课。从模型理论到代码实践, 业内大 牛手把手带走科研全流程,帮助大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掌握LLM/MLLM论文的算法设计及创新思路。 扫码免费咨询 【科研成果】 在国际顶级会议CVPR,ICCV, EMNLP等发表十余篇论文, 并担任CVPR,ICCV,ECCV,ICML,ICLR, NeurIPS 等重要会议和期刊的审稿人。多项发明专利,已经指 ...
学长让我最近多了解些技术栈,不然秋招难度比较大。。。。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0 10:05
❝ 柱哥,我是今年要找工作的应届生,211的本硕。最近在一家小厂实习着,这不秋招也开始了吗,就打算看看岗位,发现现在市面上都是一些端到端、VLA、强化学 习、世界模型之类的岗位~ 自己的技术栈主要聚焦在多传感器融合、3D检测这种。我咨询了毕业的学长,他说实际每个公司做前沿方向的人很少的,现在公司是即希望你什么都懂,但实际干 活的时候可能还是做一些量产的工作,偏向于数据啊、检测、OCC之类的。 目前我也想快速的丰富自己的技术栈,不求把新方向完全搞懂吧,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可以,有没有快速可以补充技术方向基础的办法? 星主回答: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自动驾驶的技术更新实在是太快了,以前学BEV还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现在就只能当做个基础的知识面,还需要你懂前沿的世界模型、扩散模型等等等等。可以说自动驾 驶算法工程师越来越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最近有 知识星球 的小伙伴私聊我提问,估计也说出大多数26届求职伙伴的心声: 你学长说的很多!前沿的方向虽然很火,但量产的形式还不明确。各家公司都怕技术掉队,所以即希望招来的人懂一些新方向,又能实 ...
算法破茧|腾讯研究院三万字报告
腾讯研究院· 2025-07-10 08:50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cocoons" and proposes the idea of "information beehives" as a method to break free from these cocoons, aiming to create a better information ecosystem in the algorithm-driven era [5][34][35]. Group 1: Information Cocoon Concept - The term "information cocoon" was introduced by Cass Sunstein in 2006, highlighting how individuals tend to consume information that aligns with their existing beliefs, leading to a narrow perspective [8][9]. - The article differentiates between "information cocoons," "echo chambers," and "filter bubbles," noting that all three concepts describe how individuals can become isolated in their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9][11]. - The rise of algorithms has exacerbated the information cocoon phenomenon, as users are increasingly exposed to content that reinforces their existing views, limiting their exposure to diverse perspectives [20][22]. Group 2: Algorithm's Role - Algorithms are designed to maximize user engagement and satisfaction, often leading to a cycle of reinforcing existing interests and preferences [17][18]. - The article identifies four mechanisms of algorithm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cocoons: goal orientation, positive feedback loops, data dependency, and similarity matching [18]. - The transition from a "search for information" model to an "information finds people" model has made it easier for users to access content but has also led to the risk of becoming trapped in echo chambers [19][20]. Group 3: Proposed Solutions -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beehives" is introduced as a proactive approach to encourage users to seek diverse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engage with different viewpoints [5][35]. - Recommendations for breaking free from information cocoons include actively subscribing to unfamiliar content, participating in cross-disciplinary discussions, and regularly challenging one's own viewpoints [6][35].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among content producers, platforms, and consumers to foster a healthier information ecosystem [5][34].
传统规控和端到端岗位的博弈......(附招聘)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0 03:03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端到端对传统规控岗位的冲击 最近一年,以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为代表的智驾方案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整个行业,其场景泛化能力与数据驱动 特性确实令人振奋。基于规则的规控方法设计复杂,且无法考虑到所有case,相关方案被逐渐替代,可以说端到 端在不断地冲击着传统规控,pnc岗位需求也开始慢慢减少。但端到端和pnc是零和博弈的关系还是相互依赖的关 系呢? 两个方案的区别 传统规控依赖开发人员手动编写规则和逻辑来实现车辆的规划与控制,一般是在感知和轨迹预测模块后。包括 PID、LQR、MPC等经典控制算法,以及A star、Hybrid A star、Lattice Planner等路径规划算法。如果说优势, 那就是算法明确、可解释性强,适用于成熟稳定的应用场景。 端到端算法试图直接从原始传感器数据输出控制指令或轨迹,中间不经过复杂的中间步骤,去除模块化的信息损 失,模型可以直接感知整个空间的状态信息,从全局角度优化最佳值。 优缺点对比 1)端到端方案 端到端模型直接从传感器数据映射到控制指令,减少了传统模块化架构中的感知 ...
中集安瑞科申请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耗气量预测方法专利,实现对不同工况下的耗气量的准确预测
Jin Rong Jie· 2025-07-10 01:53
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深圳市,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 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8000万美元。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 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2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103条,专利信息941 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3个。 本文源自金融界 天眼查资料显示,中集安瑞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建筑装 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10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集安瑞 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62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3条,专 利信息111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16个。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位于深圳市,是一家以从事金属制品业为 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39252.0385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2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4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155条,专 利信息4903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25个。 金融界 ...
探访“CT之眼”的智造突围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9 14: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王东宇)被誉为"CT之眼"的探测器,是该设备最核心的成像部件之一,其精 度直接决定成像质量。近日,在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以下简称"GE医疗北京基地"),迎来了 第3.5万台探测器的正式下线。 工程师正在调试CT设备(GE医疗北京基地供图) 工程师正在调试CT设备(GE医疗北京基地供图) 在CT探测器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是成像芯片,每个探测器需匹配416个芯片单元,看似相同的芯片 单元因原料晶体生长方向、掺杂均匀性等物理层面的差异,导致每个单元的光电性能会存在微观差异, 若随意拼接会导致成像误差。为此,基地通过AI智能算法,将传统人工匹配需5小时的流程压缩至10分 钟,并从海量成像单元中精准筛选出性能互补的芯片组合,以满足不同型号、不同使用场景的设备需 求,又保证每台设备的成像品质。 因探测器材料对生产环境极其敏感,一粒尘埃都可能导致瑕疵。基地用超过60万次生产经验训练出的 AI质检员,在探测器材料筛选的早期阶段就可提前揪出超90%的原材料质量问题,彻底规避传统制造路 径中因此原因导致的CT成品不通过检测而带来的浪费。(完) 探测器的核心结构包含捕捉X ...
获批FDA!全球首款无袖带血压监测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7-09 10:36
2025年7月8日 , 瑞士医疗科技公司 Aktiia 宣布,其 G0无袖带血压监测系统 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510(k)批准。 这是全球首款被批准可作为非处方 (OTC)产品上市的无袖带血压监测可穿戴设备,标志着血压管理从传统袖带向无创、连续、可穿戴技术的转折点。 G0系统计划于 2026年 在美国上市,初期将通过零售药店、电商和医疗渠道销售,预计售价在300美元左右。此前,该系统已 获得CE认证,并 在欧洲多个国家以 Hilo品牌销售。 # 无袖带血压监 测的 核心突破 Aktiia G0系统(美国市场称为Hilo Band),核心技术基于 光体积描记法(PPG) ,通过佩戴在手腕上的光学传感器,捕捉血管随心跳产生的微小体积变化,结合自 研的 CALFREE算法 ,实时估算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 传统的血压监测依赖充气袖带,虽然精准,但存在几个痛点:测量过程需要主动操作,患者往往难以坚持;袖带反复充气造成不适,特别是夜间监测干扰睡眠;测 量频率低,可能漏掉血压波动。 G0系统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以下技术突破: 虽然精度略低于传统袖带设备,但在连续性和用户体验方面,G0系统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