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法推荐
icon
Search documents
信息蜂房,算法破茧
Hu Xiu· 2025-07-11 02:20
前言:蜂房作为方法,走向更辽阔之地 去年冬天,我去拜访一家咨询机构时,曾经问其中的一位分析师如何收集资讯的,他们说早年还会购买一些简报产品,后来当主流新闻资讯App都用上算 法推荐之后,他们就开始尝试不断用主动搜索的方式,调教出一套推荐信息流,让这款软件成为他们上游信息原材料供应地。 这当然是非常精英、专业的信息"薅羊毛"方式,好比米其林大厨在荒郊野外的一次露营中,用林中的松露、春笋,借助随身携带的卡式炉做出了一道大 餐,给人惊喜,但绝对少见,难以复刻。 大部分人用资讯App,无非也就是了解下国家大事、娱乐八卦,积累谈资,打发时间。最近几年,短视频兴起,比传统图文更直观,更不费脑细胞,于是 人们停留在各种流行App上的时间就更多了。 我去往这家公司的路上,就看到了另外一种享受信息投喂的快乐:地铁邻座的一位大叔,也是对着同款软件,开着音量惊人的外放,对着手机笑得前仰后 合。那一刻他一定是快乐的,当然,也得感谢北京地铁良好的5G信号,为刺激多巴胺分泌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 这就是2025年,千人千面的网络冲浪现实:同一款软件、不同的用法,经历不同的世界。使用算法的软件,并不是格林童话中满足一切的魔镜,它更像是 ...
你的第一辆车,不该让算法说了算
Hu Xiu· 2025-06-30 04:17
而第二辆是真正的"汽车",是一辆摩托车——本田的CB400F街车。原因依然不复杂:那时,我刚来杭州工作,短视频平台上充斥着太多刷屏的"女骑摆 拍""风与自由",加上杭州本就是摩托制造重镇、有浓厚的骑行氛围,看到园区不少同事都骑着各式摩托通勤,有大佬的水鸟,也有中佬的川崎、凯旋, 这种"好像不骑一下就错过人生"的情绪,构成了购买冲动。唯一让人觉得诧异的是春风跟雅马哈的旗舰店,竟然开在限摩的西湖区。 我的第一辆"车"不是汽车,而是一辆山地自行车。上大学那会儿,身边稍微宽裕点的同学都买了美利达、捷安特,骑行开始成为一种"潮流"。我咬咬牙、 花了几个月的生活费,买了人生中第一辆山地车,美利达公爵600,这完全是一种越级的非理性消费。 它象征的是某种"同步":我也在参与这个时代,我也配拥有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但它只陪了我三个月,就在一次前往食堂后被偷走了。 那之后,我又买了一辆更贵的挑战者300,加入了骑行社团,学会了玩非铺装的土路。往后的十年间,我在深圳、北京、杭州辗转,它一直都在"。它就像 一位朴素但沉稳的伙伴,陪我走过深南大道、青年路、文一西路,也见证我从风的少年,变为疯的牛马。 但真实的情况是:它绝大多数时间与 ...
经济日报:算法“破茧”非一日之功
news flash· 2025-06-17 23:19
经济日报文章称,算法推荐技术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场景。它通过抓取用户日常使用 数据,分析用户行为、习惯和偏好,从而精准提供信息、娱乐、消费等各类服务。可以说,算法推荐在 很大程度上帮助用户过滤掉冗余信息,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解决了信息过载问题,成为平台吸引高黏 性用户、驱动增长的重要方式。但作为一种技术工具,算法推荐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运用失范,不 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乱象。首要问题是同质化内容过多,形成"信息茧房"。低俗信息现象也不容轻视。 更大的危害在于破坏平台的内容创作生态。当"劣币驱逐良币"的势头一开,平台的优质创作者、优质用 户也会逐渐流失,给平台健康发展造成重创。 ...
算法“破茧”非一日之功
Jing Ji Ri Bao· 2025-06-17 22:21
打开短视频平台,哗众取宠的内容似乎总刷不完;浏览社交软件,每一条推送似乎都是"量身定制"…… 算法推荐技术编织的"信息茧房"和低俗内容陷阱,困扰着不少网民。针对这些算法推荐乱象,中央网信 办督导重点平台进行整改,取得了一定效果。近日,一些重点平台系统性优化完善多项功能。但算法失 范的深层治理,远非一日之功。 算法推荐技术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场景。它通过抓取用户日常使用数据,分析用户行 为、习惯和偏好,从而精准提供信息、娱乐、消费等各类服务。可以说,算法推荐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用 户过滤掉冗余信息,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解决了信息过载问题,成为平台吸引高黏性用户、驱动增长 的重要方式。 但作为一种技术工具,算法推荐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运用失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乱象。首要 问题是同质化内容过多,形成"信息茧房"。算法推荐以用户偏好为导向,持续推送大量同类内容,将用 户隔绝在一个封闭的信息空间中,阻碍了多样信息流动,长此以往可能使用户对真实复杂世界的认知出 现偏差,加剧观点极化。 低俗信息现象也不容轻视。算法推荐往往遵循"流量至上"的价值取向,一些猎奇、肤浅、低俗的内容往 往成为算法推荐的"宠儿"。 ...
抖音老刷到美女?算法、心理与商业的 “美丽陷阱”
Sou Hu Cai Jing· 2025-06-15 09:02
视觉吸引力:大脑的 "多巴胺密码" 人类对美的追求与生俱来,美女形象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轻易打开我们大脑中的 "多巴胺宝藏库"。从心理学角度看,当我们看到美女时,大脑会自动分 泌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与愉悦感、奖赏机制紧密相连。简单来说,观看美女视频能让我们产生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如同一种无形的奖赏,促使我们不断寻 找更多同类视频。 想象一下,在忙碌的一天后,疲惫地打开抖音,映入眼帘的是一位笑容甜美的美女在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动人的面容瞬间驱散了你的疲惫,带来片刻的 轻松与愉悦。这种即时的满足感会让你不自觉地沉浸其中,手指不断下滑,期待下一个美女视频带来新的惊喜。久而久之,抖音平台也察觉到用户对这类内 容的强烈喜爱,顺势加大了美女视频的推荐权重,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现象。 商业驱动:流量变现的 "美丽生意经" 不知道从何时起,打开抖音,仿佛置身于一场永不落幕的美女盛宴。青春洋溢的大学生,风姿绰约的少妇,活力四射的跳舞女郎…… 各种类型的美女视频 接踵而至,即便你从未主动关注过她们。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抖音美女 "霸屏" 现象的神秘面纱。 抖音的推荐算法堪称一位精明的 "读心大师",它时 ...
乐刻私教,卷成“网约车司机”
盐财经· 2025-06-12 09:40
真问题,更商业 本文转载自真故研究室 以下文章来源于真故研究室 ,作者梁湘 真故研究室 . 值班编辑| 宝珠 视觉 | 顾芗 传统健身房平均四五百元一节的私教课,让许多健身爱好者肉疼。随着乐刻这类主张健身平权的健身房 出现,私教课的价格被拦腰横砍,更多健身小白们也被吸引来尝鲜。 但私教们从中获取的抽佣也在减半。低价潮下,在 健身房—健身教练—消费者 三方的利益分配中,健 身教练似乎成了那群最容易受伤的人。从"高价少人"转向"薄利多销"后,他们需要以更高的"综合评 分",跑赢平台推荐算法,才能获得更多客源。本质上,乐刻私教成了另一群陷在系统里的"网约车司 机"。 乐刻私教,低价卷市场 平均一节私教课只要177元。来自北京的90后小海动心了,这是他健身多年来,遇到的私教课新低价。 价格来自定位为平价的连锁健身房乐刻。私教课原价是220元/节,叠加"200元抵600元"的券,小海一次 性购买了50节,总额变成了8850元,比平日便宜了2150元。 图 | 小海的支付记录 这是平价健身房用"价格力",解构传统健身房价格体系的一幕。小海当初刚进传统健身房时,为了学习 标准动作,曾买过8节500元/小时的私教课。这是常规 ...
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与算法典型问题
Ren Min Ri Bao· 2025-05-22 21:45
重点平台积极响应,签署"算法向善"南宁宣言,完善算法推荐内容审核,开设专门网站、频道或账号集 中公开算法规则原理,开发上线"茧房评估""一键破茧"等创新功能,完善用户兴趣偏好管理服务,提升 算法推荐内容多样性。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从中央网信办获悉:按照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中央网信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为期2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聚焦网络"黑嘴"伤企乱象,重点整治4类突出问题。一是恶意抹黑诋毁攻击企业问题,包括诋 毁攻击企业产品质量、经营状况,捏造虚假信息抹黑企业声誉,对企业进行恶意投诉;组织、操纵"网 络水军""黑公关",联动发布涉企负面信息,恶意攻击企业或企业家;开展以商养测、以测养商、商测 结合的虚假不实测评等。二是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问题,包括发布涉企负面信息后,以"删帖""撤稿"等 名义,向企业索取"删稿费""公关费";利用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以"舆论监督""新闻监督"等名义,要 挟企业提供"保护费"等。三是恶意营销炒作问题,包括恶意集纳企业负面信息,唱衰企业或行业发展前 景;歪曲解读企业股权结构、财务报表、产品包装等涉 ...
快手上线算法推荐系列优化功能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20 14:23
5月20日,据"快手黑板报"消息,快手上线算法推荐系列优化功能,持续推进算法向上向善。 消息称,近期,快手平台已上线"信息茧房"自我评估、"一键破茧"两大个性化推荐优化功能,支持用户 使用平台系统功能了解个人推荐页内容类型分布情况,自主调节各类内容标签的推荐强度,通过个性化 调节丰富用户对内容的需求。 据了解,"信息茧房"自我评估功能是指根据用户的推荐页视频的内容类型、内容偏好、推荐强度分布, 以可视化形式呈现。 "一键破茧"功能是指根据用户偏好和使用特征,优化调整推荐内容类型、兴趣标签和推送强度,有效防 范"信息茧房"。用户可多维度进行评估,自主选择是否启用该功能。 据介绍,首先,用户自主操作打开快手App,点击左上角三道杠—选择常用功能中的"内容偏好"模块— 通过环状饼图即可快速查看自己的推荐页兴趣标签分布和内容类型情况,判断是否符合期望。 其次,用户在进行评估后,可以选择是否保持当前个性化推荐现状,或者新增更多内容类型标签加入到 自己的推荐页当中。 第三,滑动对应兴趣标签,可以依据个人喜好自主调整推荐页内容推送强度。同时,可点击"调解更多 内容"按钮,选择更多元的标签。 第四,为有助于用户自由控制个性化 ...
大数据时代,莫让“算法”变“算计”
Ren Min Wang· 2025-05-14 01:12
让算法回归工具本位,需多方协同构建"共治生态"。一方面,要筑牢法治堤坝,相关部门应健全完 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平台主体责任,对利用算法进行大数据杀熟等行为提高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 创新技术治理,允许企业在可控环境中测试算法,监管部门可通过动态监测及时纠偏,破解算法黑箱。 此外,网络平台应畅通用户投诉渠道,推广"多平台比价"等实用工具,促进消费者理性决策、增强市场 透明度。 莫让"算法"变"算计",当技术戴上法治的"紧箍咒",注入向善的"价值观",才能真正成为社会进步 的助推器。唯有让算法在效率与公平、利益与责任间找到平衡,方能构筑清朗网络生态。 来源:人民法院报 然而,算法却是把双刃剑。近年来,算法推荐技术的不合理应用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信息茧 房""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这些乱象不仅侵蚀个人权益,更扰乱市场秩序、削弱社会信任,甚至 威胁隐私安全。如何守住算法向善的底线,成为网络治理亟待破解的难题。 近年来,针对算法滥用,我国治理步伐明显加快。202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实 施,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用户权益保护要求,禁止过度推荐、操纵榜单等行为。2024年,中央网 信办等四部门联 ...
他们正在用AI,疯狂给互联网“下毒”
虎嗅APP· 2025-03-23 14:21
以下文章来源于极客公园 ,作者Moonshot 极客公园 .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最不可错过的科技圈。欢迎同步关注极客公园视频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极客公园 (ID:geekpark) ,作者:Moonshot,编辑:靖宇,题图来源:AI生成 先上一张图,这是一组 AI 生成视频的封面,如果你看到这些图片就已经感到不适,再细想一下,这要是你 随手下滑,自动播放的短视频呢? 如果你看这张图已经不适,你最好不要再点击下面的视 频|图源: 404 Media 上图的每一张封面,可能都是一条这类视频。 10秒左右,前几秒是平淡无奇的日常,画风突变后,AI 生成出一幅极其诡异的景象,最终停留在让人不寒而栗的一帧。 该视频Instagram上观看量达到3.62亿,收获349万赞 。 这种传播量意味着它作为爆火内容,会跳出算法随机推送给用户,如果你不小心刷到了,好奇心让你多看 了一会儿,而后又过于震惊,以至于没有快速划走,那算法会把你推向AI生成视频的深渊。 那里是一个人类利用AI生成出的恐怖谷,将给你造成极大的精神污染,毁掉你的上网体验。 精神污染的"AI深渊" 发布这条"蜘蛛长颈鹿人"的短视频博主的主页里,全是类似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