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变能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科技日报】BEST装置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装配
Ke Ji Ri Bao· 2025-10-09 02:04
近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装配仪式在安徽省合肥市 举行,标志着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 杜瓦底座的制造交付和落位装配,为BEST后续核心部件的安装和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 BEST团队将发扬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团队精神,全力以赴推进装置部件安装工作,确保BEST装置建 设目标按期高质量完成。"杨庆喜表示。 (原载于《科技日报》2025-10-09 02版)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庆喜介绍,杜瓦底座的吊装精度高, 表面水平高差需控制在15毫米以内,落位位置偏差不得超过正负2毫米;作业空间极度狭小,底座外边 缘与主机坑屏蔽墙的最小间隙不足100毫米。面对这些挑战,项目团队连续奋战、攻坚克难,自主研发 了专用吊具系统,通过均衡梁、吊梁、提升适配器及花篮螺丝等组件的协同作用,精细调节吊装水平 度。同时,他们采用多站激光跟踪仪实时监测基准点,动态调整吊装姿态,最终实现杜瓦底座的毫米级 精准落位安装。 据介绍,杜瓦底座是BEST主机的首个真空大部件,设计工况复杂,接口达数百个。其结构尺寸 大,直径约18米,高度约5米,总重量400余吨 ...
BEST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装配
Ke Ji Ri Bao· 2025-10-08 23:1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庆喜介绍,杜瓦底座的吊装精度高,表面 水平高差需控制在15毫米以内,落位位置偏差不得超过正负2毫米;作业空间极度狭小,底座外边缘与 主机坑屏蔽墙的最小间隙不足100毫米。面对这些挑战,项目团队连续奋战、攻坚克难,自主研发了专 用吊具系统,通过均衡梁、吊梁、提升适配器及花篮螺丝等组件的协同作用,精细调节吊装水平度。同 时,他们采用多站激光跟踪仪实时监测基准点,动态调整吊装姿态,最终实现杜瓦底座的毫米级精准落 位安装。 杜瓦底座的制造交付和落位装配,为BEST后续核心部件的安装和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 BEST团队将发扬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团队精神,全力以赴推进装置部件安装工作,确保BEST装置建 设目标按期高质量完成。"杨庆喜表示。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装配仪式在安徽省合肥市举 行,标志着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 据介绍,杜瓦底座是BEST主机的首个真空大部件,设计工况复杂,接口达数百个。其结构尺寸大,直 径约18米,高度约5米,总重量400余吨,是BEST主机系统中最重的 ...
港股核电板块大涨!发生了什么?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10-08 05:21
(原标题:港股核电板块大涨!发生了什么?) 【导读】港股市场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均跌超1% 受益于黄金价格走高,贵金属板块持续大涨,中国金属利用涨超30%,新疆新鑫矿业、赤峰黄金、山东黄金等多股大涨。 消息面上,现货黄金站上4010美元/盎司,现涨0.87%。 国内多家黄金珠宝品牌金饰价格持续攀升,周生生足金饰品涨至1157元/克,周大福、六福珠宝、金至尊足金饰品涨至1155元/克。 板块上来看,港股核电板块走强,贵金属概念股集体大涨,锂电池、汽车及其产业链板块表现活跃;半导体、可选消费、房地产等板块震荡调 整。 核电板块走强 港股核电板块走强,中核国际一度大涨20%,中广核矿业涨超9%,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等跟涨。 消息面上,10月13日至1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FEC2025)将在成都举办,会议主题将涵盖磁约束、惯性约束及创新约束概念实验与 理论、聚变技术与材料、聚变能可行路径等多项内容。 方正证券指出,聚变行业催化明显较7—8月份更加密集,国际原子能聚变能大会或有重大国家和国际进展公布,且国内BEST项目在四季度有望再 次开启第二次密集招标,其他聚变装置也有望启动。聚变年内第二次行情有 ...
这一板块,大涨!发生了什么?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10-08 05:02
【导读】港股市场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均跌超1% 10月8日,港股三大指数小幅低开,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2%,随后跌幅缩窄。截至午间收盘,恒生指数跌1.07%,国企指数跌1.04%,恒生科技指数跌 1.09% | 恒生指数 | 恒生国企 | 恒生科技 | | --- | --- | --- | | 26669.99 | 9473.95 | 6478.81 | | -287.78 -1.07% | -99.43 -1.04% | -71.49 -1.09% | | 恒指期货 | 港股通50 | 恒生生物科技 | | 26692 | 3991.91 | 0.00 | | -304 -1.13% | -43.35 -1.07% | 0.00 0 0.00% | 板块上来看,港股核电板块走强,贵金属概念股集体大涨,锂电池、汽车及其产业链板块表现活跃;半导体、可选消费、房地产等板块震荡调整。 | | | Wind香港概念板块指数 | | | | | Wind香港二级行业指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互联网信贷 ...
中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即将投运;ABM光刻机及先进封装核心设备生产基地项目落户佛山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10-02 03:09
1.【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成功落"座"】10月1日上午,位于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紧凑型聚变能 实验装置(BEST)建设现场传来好消息:该装置主机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安装,标志着 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部件研制和工程安装开启"加速度"。 据介绍,杜瓦底座落位安装完毕 后,主机核心部件将陆续进场安装。根据计划,BEST将于2027年底建成。该装置建设的稳步推进,对于 我国率先开展前沿聚变科学研究、验证未来聚变堆关键技术、持续引领国际聚变能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 义。(新华社) 4. 【中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即将投运】10月1日消息,位于福建福清的海上风电研究与试 验检测基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也是中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可开 展目前世界最大容量风电机组和最长尺寸风机叶片的检测试验,以及多领域国际前沿技术研究。眼 下,检测基地进入了设备检测阶段,预计将在今年之内全面投用。(央视新闻) 更多智能制造产业资讯 …… 感谢关注创业邦,每天精彩内容不停 欢迎加入 睿兽分析会员 ,解锁 AI、汽车、智能制造 等相关 行业日报、图谱和报告 等。 2. 【 ABM光刻机及先 ...
研制成功,精准落位!这一项目取得关键性突破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10-01 08:42
◎ 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10月1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装配仪式在安徽合肥举行, 标志着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 来源:科技日报 项目团队相继攻克了高精度成型和焊接、毫米级形变控制、高真空密封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杜瓦底 座部件。其制造交付和落位装配,为BEST装置后续核心部件的安装和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科技日报 供图: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海报制作:杨凯 王璠 杜瓦底座是BEST装置主机的首个真空大部件,设计工况复杂,接口数百个。结构尺寸大,直径约18 米,高度约5米,总重量400余吨,是BEST主机系统中最重的部件,也是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 件。该部件承载着BEST装置近七千吨重量支撑和绝热功能,其安装精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
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成功落“座”
Xin Hua She· 2025-10-01 08:36
(文章来源:新华社) 人民财讯10月1日电,10月1日上午,位于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建 设现场传来好消息:该装置主机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 入新阶段,部件研制和工程安装开启"加速度"。据介绍,杜瓦底座落位安装完毕后,主机核心部件将陆 续进场安装。根据计划,BEST将于2027年底建成。该装置建设的稳步推进,对于我国率先开展前沿聚 变科学研究、验证未来聚变堆关键技术、持续引领国际聚变能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
我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成功落“座”
Xin Hua She· 2025-10-01 02:17
9月27日,杜瓦底座在转运过程中。(受访单位提供) 安装如此庞然大物,需要极高的精度,从而确保装置未来的稳定性。表面水平高差需控制在15毫米以内,落位位置偏差不得超过正负2毫米,而落 位过程中底座与周围墙体间隙不足100毫米。项目团队通过自主研发专用吊具系统,并运用激光跟踪技术实时监测调整,最终实现了毫米级的精准 安装。 据介绍,杜瓦底座落位安装完毕后,主机核心部件将陆续进场安装。根据计划,BEST将于2027年底建成。该装置建设的稳步推进,对于我国率先 开展前沿聚变科学研究、验证未来聚变堆关键技术、持续引领国际聚变能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0月1日上午,位于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建设现场传来好消息:该装置主机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 落位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部件研制和工程安装开启"加速度"。 聚变能被誉为"终极能源",其原理是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将轻元素聚合为重元素并释放巨大能量。区别于过去的核聚变实验装置,BEST 将实际演示氘、氚等离子体"燃烧",有望实现世界首次聚变能发电。今年5月该项目工程总装正式启动,因建设现场酷似科幻电影中的"行星发 ...
上海将建第一座激光聚变能电站:电价只有美国一半,2045 年商业运营
Sou Hu Cai Jing· 2025-09-21 09:25
过去 6 年间,张杰带领团队开展了 11 轮大型物理实验,使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的"神光 2"升级装置,解决了并验证了所有重要物理问题。在最近完成 的第 11 轮实验中,团队获得的聚变三乘积达到世界最高水平,预计到 2028 年可实现点火。 张杰还指出,在实现点火后,团队将致力于提高增益和重复频率。目前美国的目标是 10 赫兹,而张杰团队希望直接达到 50 赫兹,因为对于发电而言,重复 频率越高越有利。在这一至关重要的 50 赫兹同频激光驱动技术上,团队正在进行 5 个方面的关键技术突破,并已取得显著进展。 2022 年 12 月 5 日,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激光聚变净增益,这被视为人类向终极能源 —— 聚变能迈进的关键一步。聚变能具有能量密度高、燃料来源近乎 无限、无放射性且运行绝对安全等显著优势。自 1972 年起,美国及全球科学家便致力于追求核聚变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的目标,历经 50 年探索,终于取 得突破。 据IT之家了解,实现这一目标的是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激光聚变装置,代表了人类工程技术的极限。在实现净增益后,美国科学 家在提高增益效益的同时,开始着手高重频技术研发。目前 ...
全球氢硼聚变专家集结 共促未来能源革命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16 12:57
Core Insights - The third Hydrogen-Boron Fusion Symposium, hosted by New Hope Group, gathered experts from nearly 50 top research institutions across 11 countries to discuss cutting-edge fus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accelerating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in the field [1][3]. Group 1: Industry Developments - Hydrogen-boron fusion is emerging as a promising clean energy source, with advantages such as abundant fuel supply, low cost, and no radioactive waste, showcasing significant commercial potential [3][5]. - New Hope Group achieved major breakthroughs in hydrogen-boron fusion, including the "Xuanlong-50U" device reaching a million ampere hydrogen-boron plasma discharge and setting a world record for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3][4]. - The global fusion technology landscape is shifting towards commercial application, with significant interest from tech giants and governments, indicating a fundamental reshaping of the global economic landscape [4][5]. Group 2: Research and Collaboration - The symposium emphasized the need for global collaboration in fusion research, with experts highlighting China's leading role in certain areas of the field [4][10]. - New Hope Group has established a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eam and initiated a hydrogen-boron fusion research fund, supporting 18 innovative projects from 19 domestic institutions [4][7]. - The ITER project, the largest international fusion research initiative, acknowledged New Hope's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and expressed a desire to strengthen collaboration with private enterprises to accelerate fus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10]. Group 3: Future Outlook - Experts predict that the next 20 years will be crucial for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fusion technology, with hydrogen-boron fusion potentially eliminating reliance on fossil fuels and significantly reducing electricity costs [8]. - The transition to hydrogen-boron fusion is seen as a leap in human civilization, unlocking possibilities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AI and space exploration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