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

Search documents
改单!国航远洋新建散货船改为甲醇双燃料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12:32
近日, 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芜湖造船厂2艘89000载重吨级散货船 订单更改为甲醇双燃料船。 公告显示,2025年5月29日,国航远洋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拟签署重要合同 (89000载重吨双燃料新能源散货船补充协议)的议案》,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对于船舶相关环保 要求,国远慧强有限公司、国远智盈有限公司拟和芜湖造船厂签署补充协议,将两艘船(船体号 W23143、W23144)预留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改为"甲醇双燃料系统实装",每艘船增加的加账费用不超 过630万美元。 2025年7月4日,国远慧强有限公司、国远智盈有限公司分别和芜湖造船厂及国航远洋签署了"89000载重 吨级散货船建造合同之补充协议(四)"。根据补充协议,每家公司加账费用等合计623.22万美元,两 家公司共计1246.4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943.58万元)。 该系列船全长229.00米,型宽36.00米,型深20.90米,载重吨88700吨,具有强大的运载能力。该船在绿 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的综合驱动下,搭载先进的甲醇系统与MAN主机甲醇系统,碳排放水 平达到国际公认的3级标准 ...
家门口“新出海”?新一代海事海商律师跨界破解“小而散”丨律新调研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00:46
全球化浪潮下,中国海事法律人正以"跨海之智"破局,在传统与变革的航道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专业进化论。 宁波港的巨轮往来与单证流转之间,一个常被忽视的矛盾正在浮现: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居首的枢纽港口,其背后的法律服务体系却呈现出区域性 失衡——一年海事法院受理案件量突破5000件的宁波,专事海商法务的律所或专业团队屈指可数。这种"港口繁荣"与"服务错位"的失衡,在航运数字化浪潮 中愈发凸显。 2025年5月,律新社研究中心正式启动《精品法律服务品牌指南(2025):海事海商领域》调研。中国海仲和上海国仲仲裁员、浙江省律协海专委主任、炜 衡(宁波)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童登勇在接受律新社研究中心调研时指出,宁波港以全球第一大港的吞吐量连续多年雄踞世界舞台,却面临"大港小所"的 尴尬境地;传统律师从"规则适用"向"价值创造"转型,而人工智能、区块链与无人船舶技术正颠覆行业根基。新一代海事海商律师正从内卷下的专业深耕走 向区域协同,并以不出海或将出局的豪迈投身跨行跨界的国际竞合,从代际更迭到生态重构这一过程中挖掘并展现新的价值。 童登勇 中国海仲和上海国仲仲裁员、浙江省律协海专委主任、炜衡(宁波)律师事务所管 ...
引领航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新趋势
Hai Nan Ri Bao· 2025-07-12 00:30
二〇二五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发布博鳌倡议号召—— 引领航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新趋势 海南日报博鳌7月11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今年是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7月11日上 午,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中外航海界代表共聚一 堂,为"绿色航海 向新图强"积极建言献策。 当前,新技术革命浪潮重构航运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行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绿色低碳成为航运 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航运净零排放进程不断提速,全球航运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记者从启动仪式上了解到,海南积极推进"向海图强",近4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区域海 洋创新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加快布局船舶清洁燃料供应链,打造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建立 LNG、绿色甲醇船舶加注体系。加快建设智慧港口,构建港航业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整体提升航运 服务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数字化水平,力争把洋浦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绿色零碳枢纽港"。 海南持续推动船籍港制度破局先行。在洋浦设立全国唯一国际船舶登记机构——海南国际船舶登记 管理局,首创"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允许外国船检机构入级 ...
2025中国国际船舶技术与安全论坛在博鳌举行
Hai Nan Ri Bao· 2025-07-12 00:30
2025中国国际船舶技术与安全论坛在博鳌举行 《中国内河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技术路线图1.0》发布 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赵友涛分享了在氢能动力、智能船舶、绿色港口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打 造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以支撑绿色航运范式变革。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中国区域副司长张溧洧介 绍了新加坡在绿色走廊建设、智慧航运体系推进与国际人才培育方面的综合实践,体现了区域治理理念 与数字技术应用的融合路径。 贝仕集团首席执行官Ian Beveridge回顾了集团在船员培训体系优化、数字化平台搭建和可持续治理 策略等方面的持续投入,指出传统船管企业需主动适应日益复杂的监管与市场环境。中远海运(青岛)有 限公司总经理施泽彪则以"洗舱精灵"等自主研发设备为例,展示了企业在船舶环保、安全与运营效率提 升方面的技术突破,呈现了绿色合规与数智管理深度融合的典型路径。 海南日报博鳌7月11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婧)7月11日下午,为期两天的2025年中国国际船 舶技术与安全论坛在海南博鳌开幕。论坛上,《中国内河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技术路线图1.0》正式发 布。 《中国内河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技术路线图1.0》聚焦2030年、2050年 ...
2025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举行 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Jing Ji Ri Bao· 2025-07-11 22:14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交通运输部深化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大力推 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水",持续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积极发展水水中转、江海直达运输,推 动综合运输结构性降碳;加速航运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积极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关键技术研发和规模化 应用推广,开展船舶和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改造,拓展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范围,有序探索交能融合发展的 新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港航基础设施,将生态保护理念和资源节约要求贯穿水运工程项目全过程,努力 建设绿色港口、美丽航道。 数据显示,2024年,水路货运量达到98.1亿吨,是10年前的1.64倍;水路货物周转量达到14万亿吨公 里,同比上一年增长8.8%,在货物总周转量中的占比达到55.6%;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规模化应用加速 推进,上海港等主要港口成功实现船舶新能源、清洁能源加注业务落地运营,国际集装箱枢纽海港港内 作业绿色集卡占比突破60%。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北京7月11日讯(记者齐慧)2025年7月11日是我国第二十一个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 实施日。7月11日上午,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南省琼 ...
前海航运扬起更多“绿帆” 《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全核查指引》发布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7-11 16:51
【深圳商报讯】(记者范宏韬)近期,深圳海事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联合发布《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 全核查指引》。该《指引》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处支持同步作为可参考的技术指引在香港发 布,为深圳、香港水域内甲醇燃料加注作业提供了具体操作的参考标准。《指引》将有力推进船用绿色 燃料加注区域合作,为深港合力共建全球船用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创新海事服务支持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的意 见》,要求建立健全前海现代航运业与港澳协调联动、市场互联互通、创新驱动支撑的发展模式,大力 支持前海合作区推进开展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等船用绿色燃料加注。 业内有人指出,在全球航运界积极推进绿色转型的当下,甲醇动力船舶订单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将交 付的285艘新造替代燃料船舶中,约25%已采用甲醇燃料,绿色燃料加注能力成为衡量港口国际竞争力 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深港在协同推进船用绿色燃料加注领域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两地均已实现液化天然气 (LNG)燃料船对船加注。在此背景下,深圳海事局积极作为,梳理研究国内外相关公约法规、技术 标准要求,充分吸收国际甲醇燃料加注作业经 ...
变局中何以开新局?这场大会见证国际航运中心跃迁之路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1 14:03
新华财经上海7月11日电(邓侃) 伴随北外滩传来一声汽笛长鸣,7月11日, 202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主 题活动启动仪式、2025北外滩航运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上海虹口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发布的"2025新华·波 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显示,上海紧随新加坡、伦敦之后,连续六年位居 国际航运中心第三名,"中国方阵"整体稳中有进,在前20名中占据7席,展现出中国从"航运大国"向"航 运强国"迈进的坚实步伐。 上海市副市长张小宏在活动上表示,今年中国航海日的主题是"绿色航海向新图强",充分体现了航运业 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前进方向;面向未来,上海将更加坚定地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 路,加快培育航运新质生产力,奋力推动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加速迈进。 稳中有变,"数字标尺"洞察全球航运中心发展格局 作为全球港航业的"风向标"与"晴雨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 社与波罗的海交易所联合编制,自2014年首发以来,已连续发布12年。该指数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 综合环境三大维度切入,旨在全面评估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在业界的影响力与日 ...
深圳首部系统规范船舶安全航行行为管理规定出台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1 09:27
据深圳海事局副局长曲义江介绍,深圳港作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四的港口,承载着华南地区重要航运 枢纽的功能,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新网深圳7月10日电 (记者 索有为)记者10日从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深圳首部 系统规范船舶安全航行行为的管理规定《深圳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规定》(下称《规定》)出台,并将从 2025年7月20日起正式实施,聚焦解决通航难点痛点。 据介绍,《规定》包括总则、一般规定、航道和航线、桥区水域、其他区域、附则等六个章节,共49项 条款。从船舶航路航法、航行安全操作、特定水域规则等多方面对船舶在深圳水域的航行、停泊、作业 行为进行体系化规范,其中还填补了多项深圳通航管理空白,诸如:首次划定内河通航水域,首次设定 富余水深和富余高度,首次明确安全条件核查范围,首次实施分区限速管理等。 《规定》中内河通航水域划分的主要参考依据为《广东省航道规划2020-2035》,该规划将茅洲河和深 圳河划定为内河航道,结合航道船舶交通流量及区域发展规划,《规定》划定了内河通航水域的范围: 深圳河水域以河口河海分界线以内至布吉河口的主干流水域为内河通航水域。茅洲河水域以河口 ...
城记|解码港航发展新坐标:从“中国的北外滩”到“世界的北外滩”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1 08:37
7月11日,202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主题活动在虹口北外滩启动。在第21个航海日之际,200余位中外港航 界嘉宾相聚世界会客厅,见证最新一期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发展指数发布。从2020年上海首次跻身 国际航运中心前三到连续五年稳占第一梯队,北外滩以新一轮开发建设为契机,已成为全国航运要素集 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向世界航运市场递出的一张闪亮名片。 "开门做规划"展现国际视野 从上海地图看,位于虹口的北外滩、位于黄浦的外滩和位于浦东的陆家嘴金融城,隔江相望、遥相辉 映,构成了稳固的"黄金三角",发挥了强大的"中心辐射"功能。 以2020年6月规划获批为起点,北外滩新一轮开发建设贯穿"十四五"规划。五年来,从过去的"老码 头"到"航运一条街"再到"航运总部基地",北外滩加速汇集航运资源要素、加快提升航运服务能级、稳 步拓展绿色数智航运,不断优化航运营商环境,有力支撑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 的提升。 今年,虹口区正式启动《北外滩航运高能级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在11日的2025北外滩航运高 质量发展大会上,虹口区委常委、副区长吴伟平向全球航运机构、企业及专家发出邀请,欢迎全球伙伴 建 ...
克拉克森史蒂夫·戈登:全球航运业扰动中见韧性,中国地位关键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1 07:58
史蒂夫·戈登指出,中国航运业经历了从增长迅速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国造船厂处于绿色转型的前 沿。今年年初,欧盟和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一系列减排新规,为未来船舶减排设定了技术和经济标准。在 此背景下,许多航运公司积极加码绿色投资,探索使用替代燃料。"我们看到节能技术在新船和改造项 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中国企业和造船厂正走在这些创新趋势的前沿。"史蒂夫·戈登说。据悉, 目前全球7%的海运船队使用替代燃料,史蒂夫·戈登预计这一比例将达到20%。 据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统计,2024年,全球航运货物吞吐量达126亿吨,占全球贸易运输的90%以上;邮 轮客运量为3500万人;离岸工业,包括海上油气和海上风电保持增长。另一方面,受地缘政治事件等因 素影响,航线绕行更为频繁,吨英里数增长高达6%。史蒂夫·戈登分析认为,从近期趋势来看,由于经 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贸易增长疲软,在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干扰下,以上数据表明航运 业发展表现出韧性。"在俄乌和红海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全球集装箱贸易今年上半年仍然实现3%到4% 的增长,但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多,下半年航运业走势将更加复杂。"史蒂夫·戈登说。 近年来,中国在航运业取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