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Search documents
Canalys:一季度中国内地在云基础设施服务上的支出达到116亿美元 同比增长16%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02:24
智通财经APP获悉,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在云基础设施服务上的支出达到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AI相 关需求已成为推动企业向云端迁移的主要动力。为把握这一增长机遇,云厂商正积极加大对AI基础设施和模型研发的投资。为弥合AI大 模型能力与实际业务需求之间的差距,厂商正采取多种战略路径,包括开源AI模型、拓展合作伙伴生态、推出AI智能体开发平台等。 在其最新发布的《企业AI合同数据库》中,Omdia记录了多项中国内地企业与云厂商之间的新合作案例,企业正通过部署预训练的即用 型模型及相关服务,加速其AI落地进程。2025年第一季度,阿里云在中国内地云服务市场中占据33%的份额,华为云为18%,腾讯云为 10%。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持续加速发展。随着企业加快AI部署,云服务市场的潜力正不断释放。AI大模型对算力 的巨大需求,正在显著推动企业对基于云的GPU资源的依赖。 客户对AI的旺盛需求正在重塑云计算的应用方式。Canalys高级总监 Rachel Brindley 表示:"AI正在全方位推动企业加速上云。一方面, 原本依赖本地数据中心的组织,正将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云基础设施市场加速增长,阿里云稳居第一,华为云与腾讯云加速AI布局
Canalys· 2025-07-11 01:52
Canalys (现并入Omdia) 将云基础设施服务定义为由第三方提供商托管,并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的以下服务总和:裸金 属即服务( BM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 )、平台即服务( PaaS )、容器即服务( CaaS )以及无服务器( Serverless )服务。 Canalys Canalys(现并入Omdia)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市场独立分析机构,以渠道为核心 。致力于引导客户 展望科技行业的未来,并协助客户打造具有创新思维的商业模式。25年来,我们一直为全球科技厂商提高全球高度及本地视 角的市场分析及定制解决方案,我们的分析师作为各自领域的专家,把市场知识和客户要求相结合,为其打造定制化的研究 产品。 我们的研究涵盖新兴技术、企业技术、移动技术和智能技术。 渠道的深度理解是我们工作的基 石。我们通过专业的报告、数据和预测,为客户提供战略决策支持。同时,我们论坛和Candefero在线社区为渠道伙伴提供 了宝贵的互动与反馈平台。我们始终以高精度及高质量的数据、创新的技术运用和优质的客户服务为立足之本,赢得客户的 信任与认可。 Canalys (现并入 Omdia )的最新数据, 2025 ...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企业实践
3 6 Ke· 2025-07-11 01:41
摘要: 在新型工业化征程中,企业作为关键主体,肩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任,面临机遇与挑战。走"专精特新" 之路、实现数字化转型、投身跨界创新、把 握产业转移、提升组织活力,这些建议相互交织。企业需将理念与实践融合,顺应新型工业化大势,以创新为驱动、实干为支撑,为自身发展开拓空间, 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繁荣贡献力量,让新型工业化蓝图逐步成为现实。 在我国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新型工业化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复杂国际形 势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 转型 升级的核心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机遇。深入探讨企业在新 型工业化浪潮中的发展路径,对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01 新型工业化发展机遇 新型工业化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和以服务业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相互支撑,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升级 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其核心特征包括自主创新、数实融合、绿色低碳、内外循环等,旨在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协调统一。这一概念 自2002年提出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其内涵不 ...
伟仕佳杰(00856.HK)深度报告:全栈分销稳基本盘,云智+出海蓄势新增长极
Ge Long Hui· 2025-07-11 01:41
7月10日,浙商银行发布伟仕佳杰(00856.HK)深度报告,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9.9港元。 基本盘:企业系统+消费电子双轮驱动,提供稳定现金流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营收分别为 1023.74、1169.36、1322.65 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78、 14.09、15.97 亿港元。我们采用相对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同时考虑不同市 场间的估值差异、公司未来三年的利润 CAGR,给予公司 2025 年 13x PE,对应目标市值为 156 亿港 元,对应目标价为 9.9 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AI 业务推进不及预期;云计算行业竞争加剧;海外业务可能受到地缘政治及关税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公司依靠"云分销+佳杰云星自有云品牌"把握云计算市场增长机会。公司与阿里云、华为云等 头部云厂商建立深度合作,以自有品牌佳杰云星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全栈式云服务。另一方面,公司前 瞻布局"算力调度+大模型服务"业务,积极拥抱 AI 时代。佳杰云星 AI 智算管理系统可实现智算纳管、 算力调度、算力服务、运营服务和算力监控等功能,目前已在 ...
探索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之路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7-10 22:45
Group 1 - Tencent officially launched the "Qingyun Plan" on June 12, 2026, aimed at recruiting top global talent to dr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a [2][4] - The plan targets PhD graduates from January 2024 to December 2026 and master's students from January 2025 to December 2026,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youth in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4][5] - Tencent's participation in major conferences like CVPR 2025 and ICML 2025 highlights its commitment to attracting talent and sharing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3][4] Group 2 - The "Qingyun Plan" offers competitive salaries, customized training programs, and opportunities to work on cutting-edge technology projects in areas such as AI, big data, and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5][6] - Tencent plans to add 28,000 internship positions over three years, with 60% of these roles focused on technical talent, reflecting the company's long-term commitment to building a strong tech workforce [6][8] - As of March 2023, Tencent employs over 55,000 staff, with 40,000 in technology roles, indicating a strong emphasis on tech talent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6][8] Group 3 - Tencent's "Qingyun Plan" includes a mentorship system where new hires are paired with mentors for guidance and support, fostering a culture of growth and collaboration [10][11]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a dual career development pathway, allowing technical staff to either deepen their expertise or pursue management roles, enhancing employee retention and satisfaction [12] - Tencent is exploring new models for talent development, including partnerships with universities and direct access to research projects,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academia and industry [13]
仕佳光子拟购买福可喜玛约82%股权 深化布局光通信领域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7-10 13:51
Core Viewpoint - The company Shijia Photonics plans to acquire an 82.381% stake in Dongguan Fokexim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share issuance and cash payment, aiming to enhance its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in optical components and strengthen its market position in th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ector [1][2]. Group 1: Acquisition Details - Shijia Photonics will acquire the stake from five parties, including Guangdian Fund and Liu Xiaoming, and the company's stock will resume trading on July 11 [1]. - Fokexima specializes in the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sales of MPO components,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in data centers [1][2]. Group 2: Market Context - The optical device market is experiencing rapid growth due to increasing demand driven by advancements in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IoT, and AI technologies [1]. - Fokexima has launched several low-loss MT connectors and has developed a range of MT connector products, achieving mass production and gaining recognition from major market clients [2]. Group 3: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2024, Shijia Photonics reported a revenue of 1.075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42.40%, and a net profit of 64.93 million yuan, up 236.57% [3]. - For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the company achieved a revenue of 436 m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120.6% year-on-year growth, and a net profit of 93.19 million yuan, which is a 1003.8% increase [3].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制造2025”与未来产业发展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11:29
先进制造业·导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传统上,我们习惯于按照一二三产业的分类方式来 研究产业发展,但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这种分类已经逐渐模糊。制造业的服务化、服务业的制造化趋势显著,传统产业也在经历数字化 升级。在展望2035年乃至2049年的制造业发展时,我们应当更加关注产业的泛化形态,而非将制造业仅视为工业经济的一部分。 文/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 单志广 制造业的变革与智能化趋势。制造业的底层逻辑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其发展轨迹不再是传统工业经济的延续,而是向智慧制造的方向跃迁和演进。过去, 制造业的数字化主要依赖于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但如今,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的融合,正在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 式,人工智能成为新的生产力,区块链构建新的生产关系,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资料,而云计算和网络技术则构成制造业的基础设施。 未来的制造体系需要采用全新的三元空间视角,即将人类社会、物理社会和信息网络空间深度融合。当前,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模式已在一 定程度上实 ...
亚马逊考虑对Anthropic追加“数十亿美元”投资,深化AI战略联盟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10 10:08
7月10日,据智通财经,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正在考虑对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再投资一大笔金 额,以深化双方的战略联盟。 据报道,亚马逊正考虑向Anthropic追加数十亿美元投资,这项新投资是亚马逊在已投入80亿美元基础 上的进一步加码,旨在帮助双方在全球AI商业化竞争中获得优势,同时抗衡微软与OpenAI之间类似的 数十亿美元合作关系。 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已就扩大对Anthropic的投资规模展开讨论。新的投资将确保亚马逊保持 Anthropic最大股东之一的地位,此前谷歌也向Anthropic投资了逾30亿美元。 亚马逊和谷歌两家科技巨头的持股都设有上限,确保远低于持有Anthropic三分之一以上股份。两者均 无投票权、董事会席位或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亚马逊这项投资还将深化双方在全球最大数据中心项目之一上的合作,并加强向亚马逊云计算客户销售 Anthropic技术的团队协作。亚马逊全球企业发展副总裁Dan Grossman表示:"我们很快意识到双方有许 多根本性的共同目标。现有投资的规模代表了我们的雄心。" 亚马逊向Anthropic最近的一笔投资是在去年11月,金额为40亿美元,这笔投资 ...
中概互联网ETF(513050)近5日资金净流入超6.1亿;南向资金加码港股,阿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持续“吸金”
He Xun Wang· 2025-07-10 07:45
关联产品: 银河证券表示,近期全球宏观风险再次升温预期,市场的风险偏好受到影响。中国6月经济景气度总体 回升。在全球权益市场中,港股绝对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水平,科技板块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盈利增速居 前,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 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人民币指数精心挑选了在香港及其他海外交易所上市的50家中国互联网公司证 券,旨在全面反映这些境外上市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整体表现。通过"一键打包"的方式,该ETF涵盖了腾 讯、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等领先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前十大权重股占比约90%,高度聚焦于电商、 AI、社交网络、云计算等核心赛道,精准捕捉行业增长红利。 截至13:37,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H30533)跌0.39%,权重股中,腾讯控股跌0.4%,阿里巴巴- W跌0.2%,美团-W跌0.6%,拼多多跌1.2%,小米集团-W跌0.8%。此外,药师帮涨4.7%,中旭未来涨 3.3%,东方甄选涨3.0%,携程集团-S涨1.7%,众安在线涨1.3%。 中概互联网ETF(513050)追踪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近5日资金净流入超6.1亿,最新基金规模 超340亿元。 7月9日,港股通交投活跃,合计成交 ...
亚马逊(AMZN.US)开发专用冷却设备 应对AI时代GPU高能耗挑战
Zhi Tong Cai Jing· 2025-07-10 06:41
亚马逊(AMZN.US)周三表示,其云计算部门已开发出专门用于冷却下一代英伟达(NVDA.US)图形处理 器(GPU)的硬件设备——这些GPU被广泛用于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任务。英伟达的GPU为生成式人工智 能的爆发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它们消耗的能源极为庞大。这意味着,使用这些处理器的公司必须配备额 外的设备来进行冷却。 Dave Brown表示,客户现在可以通过名为P6e的计算实例使用这一AWS服务。这些新系统配合英伟达设 计的高密度计算硬件使用。英伟达的GB200 NVL72将72颗英伟达Blackwell GPU安装于单个机架中,并 通过互联方式协同工作,以训练和运行大型AI模型。 亚马逊此前已推出多种自主研发的基础设施硬件。该公司开发了用于通用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定制芯片, 并设计了自有的存储服务器和网络路由器。通过运行自主硬件,亚马逊对第三方供应商的依赖减少,从 而有助于提高盈利能力。在第一季度,AWS交出了自2014年以来最佳运营利润率的成绩,该业务部门 也贡献了亚马逊的大部分净利润。 亚马逊曾考虑建设能够广泛部署液冷系统的数据中心,以充分发挥这些高功耗英伟达GPU的效能。但亚 马逊云服务(AWS)计算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