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科技融合

Search documents
湖韵智涌,文产共融启新章——白马湖畔筑就文化与科技“双生之城”
Hang Zhou Ri Bao· 2025-05-27 03:13
"非常有意思,书本不再只是白底黑字,就像有了生命力一样。"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郑芬华直 言,"你看白马湖生态环境好吧?人文环境更好。真是住对了地方!"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管委会供图。 不久前,家住白马湖附近的郑芬华在陈家村创意园参加了一场沉浸式城市阅读体验项目——"阅读 共生长",不仅亲眼看到了《封神演义》《西游记》等名著中描绘的场景,还与NPC(非玩家角色)即 兴互动,甚至直接参与了文学创作。 "找对了地方。"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丰")品牌与市场管理部总经理江帆也有 同感。2023年5月,大丰科创中心正式搬迁至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这只文体装备行业"第一股"在此开启 新的发展版图。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大力实施"八项工程"。这一重要指 示宛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文化发展的层层涟漪。如今,逐浪20年,白马湖边"造"出了一座生 态创意城,拥有全国首个且唯一的中国网络作家村,集聚了网易、华数传媒、大丰数艺等多家文创企 业。在这里,文化产业形成了集群效应。 以"文"开局 这片山水美地敲开"发展之门" 《会稽地志》中有载,汉周举乘白马游而不出,以为地仙,白马湖之 ...
辽宁展团何以“圈粉”
Liao Ning Ri Bao· 2025-05-27 01:17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举行,辽宁展团以"打造高品质 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为主题,向世界生动展示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新气象、文体旅融合新优势。 机器人化身"李白",诗酒唱和;簪花仕女步出画卷,翩然起舞;机械巨兽"萌"动观众,皮影戏老艺 人硬控全场,特色文创热卖不停……五天的时间里,辽宁展团一次次"出圈""破圈",让越来越多的人走 近辽宁、向往辽宁。 深耕沃土 辽宁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活化传承的非遗技艺更是魅力独特。 科技赋能 抬头、伸手,把孩子高高举起来……这是近几天游览辽宁展区观众的统一姿势。 由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大型机甲金钱豹,在20多项仿生机械技术的加持下,通过 眨眼俯身、吹动胡须、开合利爪与观众热情互动,一亮相就成了展馆的"顶流"。 当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我省的文旅装备已成长为具有核心驱动力的文化IP,不仅能为文 旅项目造景、赋能,还催生了文化旅游产业新玩法,赋予游客新感觉,也让"辽字号"文旅装备不断出新 出彩。 搭载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仿生机器人,以李白和杜甫的身份出现,贴切的外表和个性化情感互动带来 的沉浸式体验,让文化成为可感知、可参与 ...
骨干文化企业迸发新活力 ——“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述评
Jing Ji Ri Bao· 2025-05-26 22:01
在政策支持、改革创新、技术赋能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今年一 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实现利润总 额27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 坚持自主创新,让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本届30强企业研发费用平均增长率超 40%。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推出支持4K/120帧高格式技术的中影CINITY LED,成为全球唯 一获DCI认证的HDR LED放映系统,填补了该技术领域空白。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离不开一批龙头企业示范引领。5月26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向社会发 布"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从出版到电影,从新媒体到文 旅,骨干文化企业持续迸发活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 从榜单看,入选企业坚持守正创新,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向奔赴"。 2024年度,本届"30强"企业合计净资产6952亿元;合计主营业务收入6398亿元,首次突破6000亿元。 精品内容始终是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影市场精品迭出,得到 ...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 “以人为本 智能向善” 推动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5-26 17:17
三是要从需求出发拓展AI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开发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各个环节的应用场 景,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商业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科技产业集群。 他说,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必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精准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 的大趋势,加快形成推进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新动力,为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筑牢基 础。 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统文化"动起来、传下去、走出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催生我国 文化产业发展新场景、新范式、新业态。文化建设同样也能引导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以人为本智 能向善"的文化价值观也为人工智能注入"灵魂"。相生相促对通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以及新型文化发展 范式重构都具有深远意义。 高文建议,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机遇,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脉搏,推动文化与 科技相生相促。 一是要全方位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保护文化创作者的合法 权益,建立健全人工智能伦理规范。 二是要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控的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在文化理解、情感感知、 创意生成等方面的技术瓶颈,提高人工智能 ...
全球“顶流”齐聚 中国文创吸睛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5-25 22:57
"文博会是个艺术文化的节日,展览作品来自各个文化领域、各个国家,是一个令人感到惊喜的国际展 览。"10号馆,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俄罗斯美术家协会展团,来自俄罗斯的叶弗吉尼亚·罗马什科·维 克多罗维奇向文博会参观者表达了诚挚欢迎与感谢。 文博会主展馆10号馆,国际文化贸易展,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国 际化占比达20%。参展产品品类创历史之最,包括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创意、新闻出版、艺术 品、非遗产品、工艺美术品等品类。 本次国际展区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波兰、奥地利、罗马尼亚、俄罗斯等全球合作机构,参 展产品品类创历史之最。 除了"老朋友"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奥地利优耐美益智教育集团,还力邀"顶流"海外新朋友加入展会"朋 友圈"。现场可见中意达·芬奇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埃及复刻宝藏公司;同时新设"文博会礼物"展区、文 化出海展区、国际美食展区。 由SKT思珂特教育集团打造的Hi World全球青少年创意展首次亮相文博会10号主展馆。来自全国多所国 际学校的100余名"策展少年"携50件创意作品登上国家级展台,以新生代视角诠释"共生"主题,展现青 少年对文化、科技与社会 ...
来了!重磅亮相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5-23 14:41
数智活化传经典,多元融合启新章 走进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以圆环和书本造型打造的文化出版区,观众可查阅九龙城及香港历史文化的优 秀出版物,可体验"在九龙城 阅见香港"项目,构建九龙寨城3D虚拟空间,沉浸式感受九龙寨城的历史 与风俗,创作属于自己的九龙城故事。 相邻的中外文化交流区以墙壁沿着空间结构延伸而成,观众可体验"当国宝遇到国宝"互动设备,借助AI 生成能力,在故宫场景、熊猫元素的基础上,屏幕轻触间即可生成观赏性、趣味性强的图片和视频,还 可现场打印成照片作为纪念,将文化体验定格在瞬间。 【导读】紫荆花开绘湾区,数智焕活承文脉——紫荆文化集团打造沉浸式奇幻展厅亮相深圳文博会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5月2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开幕。紫荆文化集团以"花开锦绣、根脉相连"为主题,打造融合文化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奇幻展厅, 成为本届文博会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展区的亮点之一。置身沉浸式长廊,在光影交替间领略紫荆花语,于 多元场景里感知文化融合的张力,在虚实共生里探索科技的魅力,这场融合了视觉美学与深层寓意的体 验,生动勾勒出香港与祖国血脉相连的文化图景,引得观者纷纷驻足观赏、打卡 ...
文化“撞见”科技,上海企业文博会展示AI与文化交融的新可能
Di Yi Cai Jing· 2025-05-23 09:29
来自上海的机构和企业在文博会上重点展示了文化与AI、VR、无人机等新技术的结合。 新技术、新消费与文化的交融,在5月22日~26日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上得到了充分展现。 第一财经记者探展发现,此次上海展区占地近千平方米,展区以超高清波浪屏矩阵为载体,通过数字化、互动式展示了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最新实 践。经常一票难求的上海天文馆,可以通过VR设备参观;上海的非遗编织技艺,正在与日常用品结合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上海的媒体正在探索科技赋能内 容生产;上海企业则在应用无人机、AI技术展示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风貌。 记者了解到,此次文博会还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吸引6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参展。漫步在各个展位间,常有机器人、AI眼镜等应用了新技术的 产品映入眼帘。 与新技术交融,上海展现文化新风貌 步入上海展区,科技与人文的元素交相辉映,展示的形式十分生动。在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版块,此次展会集中展现了近年来上海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出版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创新探索。 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推出了升级的看东方APP、"魔都圈"城市新消费入口和上海博物馆数字孪生馆等 ...
探元计划香港站|AI 赋能历史溯源,解码九龙寨城中华文脉基因
腾讯研究院· 2025-05-23 07:47
5月20日, "探元计划2024" 香港场景 "在九龙城 阅见香港" 共创项目开放日活动在香港举办。开放日聚焦文 化与科技融合,旨在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来自文化、技术、运营方面的众多专家共同参与了开放日 活动。 参与共创日活动的专家在九龙寨城公园前合影 探元计划 在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的指导下,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腾讯 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研究院、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联合发起,旨在深化文化与科技融合, 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在探元计划的推动下,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与华粹星光(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携手共创"在九龙城 阅见香港"项目,运用大模型智能体、三维虚拟空间和多模态知识图谱增强技术再现 九龙城中华文脉。 活动当天上午,专家们实地调研了九龙寨城公园、香港历史博物馆,并在现场体验了 大模型智能体、 AI互动叙事游戏与九龙寨城三维虚拟空间。 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刘思咏馆长对九龙寨城公园进行了详细介绍。九龙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宋朝时期就有中原移民在此设立防卫外敌的据点;清朝康熙年间,朝廷派兵驻守九龙,筑九龙炮台; 1846年开始兴建九龙寨城,加 ...
21社论丨技术为骨、文化为魂,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00:02
2 0 2 5年5月2 2日,第2 1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 际会展中心开幕。展会以"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将文化、科技与市场深度融 合,全方位展示我国文化产业的最新技术、最新创意、最新成果,为观众带来一场文化产业 盛宴,持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广东是全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 2年居全国首位。2 0 2 4年,全省规模 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2 . 5万亿元,约占全国1 / 6,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文化新业态 的营收达到9 1 5 0亿元,增长了1 0 . 5%,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 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本届文博会上,广东省发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涵盖影 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板块,全力激活广东文化产 业市场潜力、投资热力。 广东也是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并且正在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 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技术与文化在这片热土融合后,形成了 广东在创意设计、文化制造等领域的独特优势。而以广东制造为代表的中国制造 ...
技术为骨、文化为魂,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2 18:02
传统制造业也在通过"+文化"推动产品升级与品牌塑造。家电品牌不再仅仅以实用技术为卖点,小熊、 美的等企业以更加精巧的创意设计出"高颜值"产品,满足年轻一代的情绪价值。以代工为主的传统玩具 产业正在转向潮玩以及IP化发展,目前,全球九成潮玩出自东莞。服装、家具、室内装修等传统产业也 在探索不同的设计风格以适应大众新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需求,赋予传统产品以时代的审美灵魂。 AI应用场景也因为文化内涵而更有温度。引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广东汽车企业,在文博会现场展 示了如何将文化纳入到"AI+"全场景智行新生态,让工业产品升维为文化载体。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 也是生活方式与文化本身。在发达国家,汽车后市场占据汽车消费的比例通常达到60%以上,形成了发 达的汽车文化。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发展汽车文化,鼓励汽车与旅游、文化、体育等跨界融合消费。汽车 应用的文化表达与汽车文化兴起正在赋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新动力。 文化铸魂、科技赋能,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融合发展,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科技 创新能够赋予产品新功能、新竞争力,催生新产业(300832)、新模式、新动能;任何产品、服务、企 业与产业一旦有了文化表达、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