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性
icon
Search documents
用心服务暖夕阳——记一位银行客户经理与退休老干部的故事
Jiang Nan Shi Bao· 2025-06-09 03:13
取现后,顾经理将钞票逐张清点递到马老手中:"您再核对一遍,钱和回单都收好。"提醒马老及时收 卡。顾经理手把手教流程、心贴心解疑惑,马老很快就取好了现金。 业务办理完毕后,马老感慨道:"小顾啊,现在的机器太先进了,我们这些老同志跟不上,多亏有你这 样的年轻人愿意耐心帮忙。" 在南通海安中楹桥支行里,客户经理顾景慧总是格外忙碌。在她负责的客户群体中,有不少是退休老干 部,他们曾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了大半生,如今虽已离开工作岗位,但依然保持着严谨、细致的生活 习惯。面对这样的特殊客户,顾经理深知,仅仅提供标准的金融服务远远不够,更需要专业的技能、细 致的关怀和持久的耐心。 某月的15日,如往常一样网点领取养老金的老龄客户较多,顾经理也一直在客户等候区询问大家需要办 理的业务情况,引导有能力的客户自助办理,减少客户排队时长,减轻柜面压力。顾经理主动询 问:"大家谁使用的智能手机啊,我可以带您自助办理,省得您排队。" 这时候一位退休老干部说:"我可以试试吗?就是视力不太好。" 顾经理随即从口袋里掏出老花镜说:"马老您别担心,我这儿有眼镜。" 马老又犹豫啦:"银行卡塞进去钱出不来怎么办?密码输错了怎么办?." 顾经理笑嘻 ...
人性四大坑,专坑老实人
洞见· 2025-06-01 17:14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人性中的恶,都是自己激发出来的。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云湾朗读音频 杨绛先生曾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 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辱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做人苦,做老实人更苦。 一旦你展露出自己的真诚、隐忍、善良,你将会看到人性骨子里的凉薄、自私和贪婪。 那时你才会顿悟:本分做人并不会令人更尊重你,反而有人处处挖坑在前方等着你。 01 轻易地掏心掏肺 作者: 洞见·安娜贝苏 为什么不要轻易对人掏心掏肺? 一是秘密传播的速度比你想象中快得多。 你今天跟人说起的故事,转头就会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别人不一定会同情你,很可能还会在 背地看你笑话。 二是你的话很容易被人拿住把柄,哪天你们的关系破裂了,就会成为别人攻击你的武器。 马未都曾在书中讲过一个故事。 后来一次职位评选,两人之间产生了竞争关系。 闺蜜为了升职加薪,将她 ...
为什么中国现代文学喜欢写男人的屈辱感?
Hu Xiu· 2025-05-28 23:48
在女性频道网络小说中,有一类颇受欢迎的套路:女主人公受尽屈辱、误会、背叛,最后,万念俱灰之 际,男主人公方才浪子回头,痛心承认自己的错误,努力追求女主人公。 类似的套路,几乎从不在畅销的男性向网文中出现。一位男性作者透露他写网络小说的三个原则:第一 个原则,男主人公喜欢的女人,一定要追到;第二,男主人公喜欢的女人,一定不能跟别人好;第三, 男主人公有仇一定要报。 但是,在严肃文学中,恰恰是反过来。中国现代文学似乎十分执着于写男人的屈辱感:沈从文的《丈 夫》,蒋牧良的《夜工》,王祯和的《嫁妆一牛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许子东老师指出,"可能是因为'民族—国家'的集体无意识,我们对屈辱的记 忆,比对优胜的感觉要深刻得多,因为我们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屈辱远多于胜利",也因为"屈辱 感是一个比较文学性的、要探讨人性更深一层的东西"。 这样的洞见,在《许子东现代文学课》中还有许多——《边城》是这么多好人合作做了一件坏事;老舍 字舍予,就是"放弃我",名字真是预言,一个作家可以提前写出自己的命运;如果让李安来拍丁玲《我 在霞村的时候》,可能比《色,戒》还好……这一堂堂现代文学课,囊括"五四"起源、各家流派,以 ...
人一旦开窍,就没有处不好的关系
洞见· 2025-05-28 19:27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外修言行,内修自己。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 收听洞 见 主播一凡 朗读音频 清朝历史上,有位名臣让我印象深刻。 初入官场,他不谙世事,刚正不阿,结果触怒权贵,回乡赋闲。 复出后,他却突然开窍,在明珠、索额图二者之间斡旋自如,始终稳如泰山。 他就是陈廷敬,是康熙朝任期最长的汉臣,并且晚年得以善终。 有史学家这样评价他:"午亭被贬阳城时,尚是腐儒气象;观其复出后奏疏,忽如开窍仙人, 每折必中帝王心曲。此非学问增长,实参透满汉权枢之变也。" 1917年,梁漱溟报考北大落榜,失落不已。 蔡元培却说:"梁君之学不在考场,而在讲堂。"随后聘他为讲师。 国学大师黄侃主张文言文,胡适提倡白话文。 黄侃骂胡适"白话如小儿呓语",胡适气不过。 一切事物,皆有规律。 官场也好,日常交往也罢,能否在其中游刃有余,其实拼的就是对关系底层逻辑的把握。 当你悟透了人性、洞悉了交往的规律,会发现这世上,就没有处不好的关系。 作者: 洞见 ·羊驼 会说话 我一直都 ...
UU跑腿回应“让管理层午休跑腿接单”:体验并自查运营规则
Huan Qiu Wang· 2025-05-27 03:54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5月27日消息,近日有关UU 跑腿强制高管集体午休接单的话题,在网络上引 发关注和争议。对此,UU跑腿发布官方声明称,此举是为让管理层体验午高峰跑单的不易,同时自查 一下运营规则的合理性。 日 近日,有关 UU 跑腿强制高管集体午休接单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议 与讨论。在此首先跟各位网友与朋友说声抱歉,同时也回应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为什么让管理层午休跑腿接单? 1. 全面降低超时等违规处罚标准,逐步推行跑男顾客双向评价机制,以正向激励代替以 罚代管; 2. 针对高温、高峰期及恶劣天气等,智能延长跑男配送时长,上线动态高温补贴,让跑 男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3. 计划在全国设立千家跑男爱心驿站,免费为跑男提供降暑物资,全面提高跑男各项福 利与保障。 最后,我们真诚的呼吁同行与我们一起,摒弃以时间、效率、算法为竞争的低质量 内卷,转向以产品、服务、科技向善的高质量竞争。一同学习践行胖东来真诚为人、自 由与爱的文化和理念。 "我们相信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做到跟跑男'感同身受',才能制定出更正确、更人性化的运营策略和规 则。"据官方介绍,UU 跑腿成立到现在 10 年,一直在践行这 ...
专栏丨“里斯本丸”沉没了,但人性之光永不沉没
Xin Hua Wang· 2025-05-26 01:12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Lisbon Maru" incident during World War II, emphasizing the bravery of Chinese fishermen who rescued British POWs, and the enduring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 as commemorated through recent events and media [1][2][4]. Group 1: Historical Context - In October 1942, the "Lisbon Maru" was sunk by American forces while transporting over 1,800 British POWs, resulting in more than 800 casualties due to the Japanese military's refusal to assist [1]. - The fishermen from Zhoushan risked their lives to rescue 384 POWs amidst gunfire, showcasing a remarkable act of humanity [1][2]. Group 2: Commemorative Events - A memorial for the fishermen's heroic actions was unveiled on May 20, 2023, in Zhoushan, attended by descendants of the rescued POWs, symbolizing a bridge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1][2]. - The "China Film Festival" in London featured the documentary "The Sinking of the Lisbon Maru," which took eight years to produce, highlighting the fishermen's actions 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event [2][3]. Group 3: Media Reception - The documentary has been praised by British media, with The Times calling it a "story of courage and compassion," and The Guardian describing it as a film that tells the wartime tragedy with deep empathy [3]. - The film has filled a significant gap in understanding the experiences of those involved in the Lisbon Maru incident, as noted by the British documentary producer Julian Alcantara [3]. Group 4: Legacy and Friendship - The actions of the Chinese fishermen are seen as a testament to the deep friendship forged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British people during wartime, with ongoing commemorative activities held in both countries [4]. - The legacy of bravery and kindness demonstrated during the incident continues to resonate, as descendants of both the rescuers and the rescued come together to honor their shared history [4].
职场七年,我学会的一些事(上)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5-26 00:34
我是2018年研究生毕业以后加入投资行业。不算实习,只按全职时间来算,我进入投资行业马上 满七年,我就想对我这七 年做个总结。 做这个总结的另一个原因是,开号至今,有很多朋友找我探讨过关于职业生涯,关于如何转型到 投资行业。 这篇文章大概一个月前开始写,地铁里,滴滴里,飞机高铁上,想到什么就写。一直写到今天, 写了 差不多5000 字,写不出更多了,这 7 年暂时就总结出来这5 k 字。 可能有些散,有些碎碎念,还望理解。然后因为是我个人的总结,所以一定是偏主观的,欢迎多 批评指正。 因为字太多了,我预览了多次,觉得发为两篇比较好。本篇是上篇。 (一)什么是职场 合伙人招你来,是让你创造价值。给你开 30 万年薪,是希望你给机构创造 50 万价值。然后,你 怎么在创造 50 万价值的同时,锻炼 70 万年薪对应的能力? 毕竟,当你年薪 30 万的时候,你可能会希望下一份工作是 50 万甚至 70 万年薪,对吧? 或者,假如你没有能力创造 50 万的价值,那么怎么让合伙人愿意留着你?怎么让你跳槽时候的 面试官看好你?这就需要很多技巧。 合伙人带你去见哪个大佬,不是让你去开眼界的。而是让你去和大佬的下属,打好关系 ...
和讯投顾张晓楠:从内心出发,实现交易知行合一?
He Xun Cai Jing· 2025-05-25 03:12
(原标题:和讯投顾张晓楠:从内心出发,实现交易知行合一?) 从内心出发,实现交易知行合一? 最后是 "做到" 阶段,这也是最为关键且艰难的一步。从 "知道" 到 "做到" 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或 许需要投资者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修炼。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要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严格按照自己的交 易体系执行交易。当真正实现 "做到" 后,就会形成知与行的良性循环,"做到" 的实践会反过来加深对 交易的 "知道",进一步完善交易体系。没有人能够跳过 "经历" 直接到达 "做到",每一次痛苦的经历都 是提升认知的宝贵机会。如果此刻你正处于交易痛苦之中,不要逃避,坦然接受这些经历,用正确的心 态从中吸取教训,在痛苦中不断成长,如此才有可能迈向交易成功的彼岸。就像古人所言 "天将降大任 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交易中的痛苦,实则是成长路上的垫脚石,唯有跨越它们,才能领略到交 易的真谛,让利润成为知行合一的自然馈赠。? 以上从多维度解读了交易中的关键要点。你对内容的篇幅、案例、表述风格等有其他想法,都能随时和 我说。? 由此可见,想要彻底摆脱交易中的痛苦,单纯从外部寻找答案无异于缘木求鱼。外部提供的各类交易方 法、策略,仅仅 ...
不止于送餐,酒店机器人能否进化为"智能运营官"?
3 6 Ke· 2025-05-21 04:09
第一次经历机器人送餐时,你可以会望着它离开的背影想"科技真的在进步啊",经历了几次后,便习以为常。而我们的生活正是这样一步步改变和进化, 也正是在这一从新奇到平常的过程中,服务业悄然发生了变化。 机器人已成酒店标配?智能的服务为什么会火? 有数据显示: 经常出差经常住酒店的萌友们,一定经历过这样的一幕: 你在酒店点了外卖,外卖小哥打电话或留言说已经送到酒店前台。没过几分钟,房间电话响了,一个温柔的声音说"您的外卖已经到房间门口,请开门"。 你打开房门,一个圆滚滚的机器人站在门口说"请输入房号打开开舱门,取件完成后请关闭舱门"。取餐后,机器人独自离开。 以全球收入计,全球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的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人民币7亿元增至2023年的人民币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0%; 再聚焦国内市场,中国酒店的送餐机器人都来自于一家叫云迹科技的公司,今年3月,云迹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准备上市,一个小小的送餐 机器人竟然撑起了一家上市公司。 可见,送餐机器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火。 通过层层拆解可以发现,这背后不仅是一个资本的故事,更代表着AI时代一场服务业底层结构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年轻人的消费 ...
是谁告诉你“网约车太臭,除非女司机”?
Hu Xiu· 2025-05-18 06:21
最近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滴滴平台内测了"女乘客可选女司机"功能,这堪称进行了一场社会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一些群体这几年鼓吹的抽象"girls help girls"叙事在打车实验中并未实现,反而导致女司机群体被投诉率猛增。 原因就像很多网友所总结的,连打车这种事情都特别在意性别叙事的用户群体,很大概率是对服务要求很多的群体。 像《好东西》中的那句台词"快车太臭,除非女司机"所体现的逻辑那样,这种连打车也持有性别叙事的群体其实有一个很明确的,但自己可能不愿意承认 的诉求,就是对购买来的社会服务的要求很精致,标准很高。只不过在当下流行的某种性别叙事中,这种精致和高标准可以和"美好的性别品质"挂勾。并 非是因为这个司机是女性而被无条件认可,而是性别叙事假设"因为她是女性,所以她可以干净精致服务好",所以才被认可。 所以一进行社会实验就会发现,如果女司机没满足精致的服务需求,那这种性别叙事爱好者并不会因为对方是女性就惯着,该投诉还是会投诉。 就像我们在之前文章《起码,先让幼儿园小朋友告别女神节吧》中所说,我们确实要承认,不同的性别天生都有生理决定而来的美好品质。但不论男女还 是什么,单纯基于个体的品质辐射范围总是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