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

Search documents
进境植物品种隔离检疫与DUS测试在三亚同步开展
Hai Nan Ri Bao· 2025-07-01 01:16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儋州分中心研究室主任高玲透露,进境草莓隔离 期间同步进行DUS测试改变了传统的先隔离再测试的模式,为育种主体和市场主体快速推广好品种提供 支撑,隔离检疫期间结合表型和分子检测,可以极大缩短测试周期,测试报告出具时间能够从7-8个月 缩短至3-4个月。 引种企业引种业务负责人林洁表示,得益于系列政策的叠加效应,此批草莓苗从引种到开展DUS测 试的环节,进境苗种的存活率提高超过80%,较常规流程节约近一年时间,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有助 于新品种尽快推向市场,充分体现了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的优势。 进境植物品种隔离检疫与DUS测试在三亚同步开展 缩短测试周期 加速良种推广 海南日报三亚6月30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媛艳)6月30日,在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 基地月亮岛植物隔离苗圃内,一批进境草莓苗正在进行DUS测试(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这是 全国范围内隔离期间同步进行DUS测试便利化的首单业务。该项业务开展可缩短进境植物品种审(认) 定、登记进程,加快植物新品种审查授权,提高进境农业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利用率。 该批草莓苗由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入园企业引进 ...
港交所重夺IPO融资额全球冠军背后的三重逻辑
Zheng Quan Ri Bao Zhi Sheng· 2025-06-24 16:39
■谢岚 近年来,不少A股上市公司尤其是新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和提升品牌影 响力的需求日益强烈,赴港上市成为其关键"跳板"。面对国内新经济蓬勃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浪潮,港交 所积极响应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推动市场结构转型,港股生态加快从金 融、地产等传统行业转向新兴行业。 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愈发明显。上半年,全球IPO融资额前十榜单中,港交所独占四席,分别是宁德 时代、恒瑞医药、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在龙头企业的 示范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和科技企业加入赴港上市队列。 最后,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与估值修复,提升IPO吸引力。 在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提到H股,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流动性短缺、折价发行等不利因素,这也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赴港上市热情。今年以来,在南向资金以及海外避险资金的共同推动下,港股流动性 显著改善,推动AH股价差大幅收敛。此外,数据显示,5月份港股IPO市场6家公司实现上市首日"零破 发",平均收涨近30%。这些利好因素同样推动众多A股上市公司更加积极主动地考虑赴港上市。 展望未来,随着制度红利的持续释 ...
霸权交接:超越日不落帝国的美国逻辑
虎嗅APP· 2025-06-24 14:31
以下文章来源于赛格大道 ,作者沉迷美国产业史的 赛格大道 . 关注数字时代,提供靠谱分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赛格大道 ,作者: 余绍清、郭陈韵,头图来自:AI生成 1925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中坐上了头把交椅,这意味着美元地位实质性超越了英镑。但当 时的金融界,却并不会感到意外,因为早在1913年,纽约证券交易市场的市值就已经排名第一,伦 敦拱手让出了全球金融中心的位置,华尔街的钟声已悄然敲响金融新秩序的序曲。 比金融地位下滑更早的,是英国的工业产值和经济总量。一战爆发前,不要说美国,就连德国的经济 体量也已超过英国。为此,英国历史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莱斯利·汉纳 (Leslie Hannah) 曾不 无遗憾地感叹: "在1914年,英国最大的三家制造业公司都是外资企业:排第一英国西屋电气,是美国西屋的子公 司,排第二的汤姆森—休斯敦公司,是美国GE的子公司,而排第三的西门子兄弟公司,则是德国西门 子的分公司。" 回望1925年之前的美国,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1906年美国GDP超越包含海外殖民地的大 英帝国,到1913年,美国完成了工业、经济和金融三个维度对曾经的宗主国英国的超越 ...
专家议深圳新一轮综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2 05:58
中新社深圳6月22日电 (记者索有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对外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 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下称《意见》),在新起点上赋予深圳一系列重大改革任 务。深圳多位专家2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通过制度创新将推动技术跃升,打造中国深化 改革、扩大开放的制度先导样板城市,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前海是一个核心点位。 王达表示,前海可探索建设"人才特区",以香港金融、法律、税务等专业人士为样本,探索执业资格互 认与跨境服务标准对接。这种"稳中有序"的开放模式,既可降低高端人才来华成本,也将为更广泛的国 际人才引进积累经验。(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助理院长、副研究员梅阳表示,今天的深圳必须在外部压力中 主动锻造制度优势,以综合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实现从货物贸易转向以服务贸易、 规则制度、科技标准输出综合集成的系统性开放。 梅阳认为,深圳一方面要在巩固制造业和货物贸易基础同时,加快推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数字规则 等新型要素开放,打造"中国品牌""中国服务""中国质量""中国标准";另一方面要深化数据跨境流 ...
设置“科创成长层”为哪般
Jing Ji Ri Bao· 2025-06-21 22:26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标志着资 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改革迈入深水区。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 型企业。 不盈利也可以上市,是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标志性改革之一。目前,累计有54家未盈利企业在科 创板上市,其中有22家企业上市后实现盈利,成功摘掉了"未盈利"的帽子。2024年,这54家企业共实现 营业收入1744.79亿元。 站在科创板开板六周年的新起点上,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是支持科技创新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 新。 此外,科技成长层集中管理未盈利企业,一方面有利于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更可控的"试验空间",可以 试点一些更具包容性的政策举措;另一方面也通过特殊标识"U"、风险揭示书等投资者保护机制筑起防 火墙,便于投资者更好识别风险,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上市是起点不是终点,融资是工具不是目的。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本质是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规律的深 度适配,是要破解"技术强、盈利弱"企业的融资困境,构建"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引导市场 从"唯盈利"转向"重技术含金量"。 展 ...
中国自贸试验区加力制度创新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9 06:42
(经济观察)中国自贸试验区加力制度创新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 尹倩芸)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一直站在制度创新前 沿。眼下,中国正加快发展脚步,以期在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此前表示,将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 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规则,在发展服务贸易、便利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开展更广领 域、更深层次、更大力度的制度型开放试验。 分析指出,未来自贸试验区还应鼓励集成式探索,从单一领域政策试验向综合性制度创新转变,将其转 化为更广泛的发展动能。(完)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王珏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层面具备显著优 势,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 她认为,从国际维度而言,自贸试验区承担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试验任务,以开放促改革;就国 内发展来看,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型开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为全国深层次改革提供实践 样本,以改革促发展。 2023年,中国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 开放总体方案》,聚焦加快服务贸 ...
热议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国制度创新及全球价值引发国际关注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03:11
2025年6月17日,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千禧大酒店成功举办第14期"名家对话午餐会"。本次活动旨在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的理 解,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度价值与全球启示,由CCG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主持,特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黄汉权、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魏楚发表演讲。 活动吸引了近40位中外政商学界精英参与,围绕法律的立法宗旨、核心条款及实施路径展开交流,分享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搭建中外经济治理经 验互鉴、合作机遇共寻的高端平台。与会嘉宾中包括来自阿联酋、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的4国大使,来自印度、土耳其、美国、日本、马耳 他、克罗地亚、波兰、欧盟、巴基斯坦、挪威、加拿大的11国驻华资深外交官,以及多位国际组织驻华负责人、跨国企业高管和国内外知名媒体人士。 中国民营经济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5年4月30日,十四届全 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并于2025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出台,是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
专家访谈:威海-仁川十年探路,未来十年如何破局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18 03:4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孟霏潘佳蓬 2025年是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十周年。作为黄海两岸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国威海与韩国仁川依托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独特优势,以建 设"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为目标,创新打造了"双城双馆"合作架构,威海在仁川设立"仁川.威海馆",仁川在威海设立"威海. 仁川馆"。 十年来,双城双馆双向奔赴的"别样"牵手,让中韩地方城市的更多人、更多事都牵起手来,也让中韩地方城市交流合作有了新标杆,为 深化两国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威海-仁川十年探路,如何破局未来新起点?记者特地专访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山 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文。 "四港联动"是刘文眼中模式的核心筋骨。它让威海的海港、空港与仁川的海港、空港结成一张高效流通网。"国内首条国际陆海联运整车 运输线路在这里诞生,"刘文强调,虚拟陆路通关口岸等创新,大幅压缩了货物滞留时间,构建起东北亚一条关键的国际物流动脉。 地理之近是天然禀赋,但刘文认为,政策赋能才是关键一跃。2015年,"威海和仁川自由经济区"被写入中韩自贸协定,成为自贸规则层 面的重大创新。"这为'先行先试'提 ...
海事金融加强区域联动 推动资源高效流通
Jin Rong Shi Bao· 2025-06-18 03:20
在全球航运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海事金融作为航运业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其发展态势不 仅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曲线,更成为提升区域在国际航运格局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作为融合航运产业特性、金融工具创新与政策制度协同的复合型领域,海事金融涵盖了船舶融资、航运 保险、贸易结算、港口金融等多元业态,既需要依托船舶、港口等实体作为底层支撑,又受到国际航运 规则、海事法律体系及区域产业政策的深度影响,如何发挥出独特的区域优势?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打破 传统业务壁垒、加速航运要素与金融资源的高效耦合?作为航运产业聚集区和海事金融发展的新高地, 天津东疆交出了以"区域联动+制度突破"为核心的创新答卷。 以往,海事金融业务常因地域限制,面临手续烦琐、办理周期冗长等难题,极大阻碍了资金与船舶等核 心要素的高效流通。 在京津冀、粤港澳、长江经济带等战略蓝图下,区域联动成为释放发展潜能的"关键钥匙"。海事金融的 发展也需要打破行政壁垒与地域分割,通过跨区域政策协同、资源整合与服务联动,为构建起覆盖航运 全链条的金融服务网络打好制度性、平台性基础。 如何跨区域互通,打破地域藩篱,让航运企业能够灵活调配资源? 天津东疆向跨区域协同迈 ...
我国光热发电需以四大创新推动规模化发展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6-14 23:16
"在政策和技术驱动下,我国光热发电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正在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中国能源研 究会学术顾问、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在近日举行的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光热大会上表示,行业要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不断塑造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确 保光热发电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与会代表表示,随着技术不断突破,目前我国光热发电产业链体系覆盖从原材料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核心装备各个环节,包括超白玻璃、高温吸热及传储热材料、塔式定日镜、塔式吸热器、槽式集热器、 滑压汽轮机等。 同时,成本下降为光热发电推广提供了前提条件。金建祥说:"目前,光热发电度电成本已下降至0.55 元/千瓦时,相比首批示范项目的1.15元/千瓦时下降了0.6元。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光 热发电度电成本下降,使其真正成为一种廉价且稳定的绿色电源。" 仍有问题需要突破 驶入发展快车道 光热发电技术,是集太阳能热转换发电、大规模储热和电网同步机特性于一身且具显著优势的可再生能 源发电方式。"光热发电是一种具有调节支撑功能的新能源发电方式,可作为低碳电源调节支撑更大规 模的风电光伏发电上网,对电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