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新质生产力
icon
Search documents
蓝色经济的“江苏乐章”
仲夏时节,江海交汇处涌动着蓝色的热潮。6月4日上午,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江苏省主题活动在南通市拉开帷幕。 该活动以"高水平保护海洋生态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为主题,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与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这片连接长江与大海的土地上,江苏 正以海洋日活动为契机,谋划向海图强的新篇章。 规划先行绘制立体蓝图 活动中,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对《江苏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35年)》作了解读。该规划以"多规合一"为理念,为江苏954公里海岸线 及3.75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绘制了"三纵三横三门户"的立体蓝图。 该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江苏省的首部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这不仅是一份空间规划,更是一份向海而兴的行动指南,标志着江苏省在推进海 洋强省建设、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当天,《2024年江苏省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发布。公报显示,2024年,江苏省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夏季,江苏近岸海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 大型底栖动物呈波动上升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呈波动变化;海水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呈年际波动变化;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 良好并保持稳定。 蓝色 ...
长三角产业融合升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东海区海洋经济动能澎湃
福建福清港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日前,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公布东海区2024海洋经济运行情况。2024年,东海区三省一市(江苏省、浙江 省、福建省、上海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涉海部门,持续提升海洋资源保供能力,不断积蓄海洋科技创新 能力,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总体经济稳中有进 2024年,东海区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观政策效能持续释放。初步核算显 示,东海区海洋生产总值为45992.9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43.6%,占地区生产 总值的13.6%。海洋经济"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截至目前,东海区共获批建设7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近年来,各示范区积极落实示范任务,创新体 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建设,打造可复制样板,示范带动效应显著。 江苏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扎实推进国际海陆物流一体化模式创新,以港口为依托,全方位构建互 联互通的多式联运大通道,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增幅连年上升。 江苏盐城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探索湿地、滩涂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新模式,着力构建陆海空间保护开 发新格局,全球滨海论坛 ...
破题2万亿蓝海:广东立法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4 02:57
2025年5月28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 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广东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推动"海上新广 东"建设的关键一步,这部地方性法规旨在以法治力量破解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瓶颈。《条例》有哪些亮 点?作为海洋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将如何通过立法"向海洋要动能"?6月3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 发布会对《条例》进行解读。 立法背景 诸多问题亟需制度性突破 广东为何要就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行立法?近年来,中央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党的二十 大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 求"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据了解,《条例》的制定,是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关键一步,也 是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中"打造海上新广东"的有力行动。 虽然海域面积全国第二,海岛数量全国第三,但广东作为海洋大省,其海洋经济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 题。"尽管我省海洋生产总值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突破2万亿元,但产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 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等短板,制约了高质量发展 ...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7月1日起施行 支持前海河套进行创新探索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6-03 22:43
【深圳商报讯】(驻穗记者姚嘉莉)记者6月3日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东 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广东将支持前海、河套在 海洋领域市场准入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余建红介绍,《条例》结合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优势和重点发展领域,对广 东省主要的海洋产业规定了具体的发展措施,推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余建红还 提到,《条例》规定深化与港澳在海洋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支持横琴、 前海、南沙、河套在海洋领域市场准入、产权保护、人才引入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广东省海洋产业的优势在'传统'、潜力在'新兴',我们将加快形成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竞相涌 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梯次格局,奋力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集聚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 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广东将紧追海洋产业新技术,加速发展海洋新兴制造业。 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刘思远表示,省自然资源厅将把《条例》贯彻落实,纳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 展"十五五"规划、海洋强省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方案。同时,高水平规划 ...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7月1日正式施行 挺进深海装备 深耕蓝色药库
Guang Zhou Ri Bao· 2025-06-03 19:11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贾政)昨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 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条例》已经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 议上审议通过,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 记者注意到,《条例》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支持广州等沿海港口城市与香港 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共同推进世界一流港口群建设,并支持南沙等地在海洋领域市场准入、产 权保护、人才引入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促进粤港澳游艇互认互通 经略深蓝,离不开大产业,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条例》也将支 持产业发展作为独立章节予以凸显。 记者注意到,《条例》还明确支持广州、深圳等沿海港口城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共同 推进世界一流港口群建设。支持邮轮游艇、海上休闲运动、跨岛游等业态发展,优化游艇等船艇管理政 务服务,促进粤港澳游艇互认互通,探索建设游艇租赁试点。 广东海洋产业的优势在"传统"、潜力在"新兴",省发改委还将加快形成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竞 相涌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梯次格局,奋力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集聚区。 首先,广东省将紧追海洋产业新 ...
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 首批重大合作项目签约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5-15 16:58
【深圳商报讯】(记者何鑫苑伟斌)5月15日,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首批重大合作项目签约活动在渔 博会上举行。 活动现场,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先后与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民营投 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冶长城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各方将共同围绕发展 海洋新质生产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把握海洋领域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关键战略 机遇,合力推进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等重大海洋产业项目建设,以盐田区港口与海洋资源优势为基础 支撑,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深圳市盐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同期,深圳市沙头角商业外贸有限公司、广民投海洋产业投资(深圳)合伙企业、深圳大百汇产业控股 有限公司、华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签约;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首批进驻企业代表正式签 约,首批进驻企业包括广州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澳鲜(深圳)渔业有限公司、广东连深海洋食品有 限公司、深圳浩运水产有限公司以及深海生物(深圳)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深圳市获农业农村部批复同意建设全国第4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 ...
珠海海洋经济突破千亿大关,耕海牧渔打造“蓝色粮仓”
Sou Hu Cai Jing· 2025-05-15 09:45
海洋交通运输业增长较快,2024年度珠海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6亿吨、增长5.7%。海洋船舶与海工 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2024年规上企业产值约163亿元,同比增长4.1%。海洋新能源不断丰富,2024年 全市海上风电发电量13.6亿度,同比增长18.3%。 从各区(功能区)海洋工作来看,香洲区稳步推进全国首个省市共建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已 有"小巨人"企业朗诚科技等企业入驻;金湾区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谋划对接2.7万亩海域养殖、 悦禾海洋综合体等多个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斗门区大力发展河口渔业经济,"斗门鳗鱼""斗门笋壳 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中国(珠海)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封顶;高新区积极推进海洋科 技领域创新,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科研任务稳步推进;万山区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高水平 打造海岛旅游胜地,渔业产值、旅游综合收入快速增长;经开区大力发展临港石化和海工装备制造产 业。 此外,珠海还实施"金融+海洋"工程,推动挂牌成立珠三角第一家海洋支行,2024年珠海银行业支持珠 海市涉海企业贷款金额665.62亿元,同比增长4.96%;2025年一季度珠海银行业累计向珠海市涉海企业 ...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05.05-05.11)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13 01:03
加强农村生活污 水治理丨市委书 记抓乡村振兴 (2025.05.05- 05.11)_南方+_ 南方plus 本文收录于专辑 0:00 / 1:07 5月5日-11日, 各地立足自身特 色,发力乡村振 兴。广州市提 出,加强农村生 活污水治理,发 展水利新质生产 力。汕头市要 求,优化管理方 式,健全农村生 活污水治理机 制。梅州市强 调,深入推进多 项创造型引领型 改革,探索更多 试点经验。汕尾 市积极行动,打 好全域土地综合 整治攻坚战,稳 慎推进农村宅基 地改革。东莞市 对典型村提出更 高要求,要结合 文化名片,建设 和谐美丽乡村。 湛江市致力于培 育海洋新质生产 力,建设特色海 洋城市。茂名市 要求农文旅融合 发展要实现为 民、惠民、富 广州市委书记郭 永航: 大力发展水利新 质生产力 5月6日,2025年 度广州市总河长 民。肇庆市推进 农业转移人口市 民化,深入开展 乡村美学价值共 创行动。清远市 推广"产业第一 书记"发展联结 机制,加快全域 土地综合整治。 潮州市探索"陆 海接力"养殖模 式,打造"去木 换塑"先行区。 云浮市则提到, 落实"五级书 记"抓乡村振兴 责任,攻坚"百 千万工程"难 ...
海洋强省强市·浙江篇|陆海协作——浙江强化用海要素保障支撑海洋强省建设综述
背倚大陆、雄踞东海,尽得山海之利;陆域面积只有1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却超26万平方公里……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浙江建 设海洋强省的优势所在。 "十四五"期间,浙江牢牢把握海洋这一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从"质"上来看,浙江坚持陆海统筹,发挥山海资源优 势,推动海洋管理制度集成创新,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强化重大项目用海保障,促进海洋科技创新,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从"量"上来看,2021年 至2024年,浙江保障项目用海50.53万亩,有效支撑10余个国家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推动浙江海洋强省建设行稳致远。 推动管理制度集成创新 近年来,浙江深化用海管海实践,加强海洋管理制度集成创新,提升海域资源高效利用水平,提高用海审批效率,推动陆海统筹机制不断完善。 2024年6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指标计划、优化审批 服务、促进节约集约和加强监管保护等5方面提出12条支持举措,积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聚焦企业需求,压缩用海审查报批时限,提高行政审批效 ...
“蓝色粮仓”加快建设 一季度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同时,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海洋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形成。根据一季度海洋经济发展数 据,绿色低碳技术正全面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船舶技术研发持续推进,WinGD10X92DF-M- 1.0甲醇发动机、CPGC-MAN L21/31DF-M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等绿色船用发动机研制取得新进展,世界 最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主机、首型高替代率甲醇燃料船用中速机正式交付,进一步推动海洋产业绿色 发展。 碳捕集和回收技术应用取得积极进展,文昌9-7钻井平台首次应用"火炬气回收+等离子点火"的火炬气回 收利用方案,实现火炬气"零排放";世界上第一艘安装碳捕集和封存设备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 毕,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捕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一季度,我国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 分别增长57.1%、114.3%、24.2%。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领域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取得新进展。我 国自主研发的首套2000米级超深水采油树完成总装,我国自主研发的代表全球最新一代的风电安装 船"志高号"和"志远号"完工交付,覆盖传统油气开采与海上风电运维双重需求的OCV海工作业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