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政策
icon
Search documents
【日经BP书籍】日本央行的光与影:央行与失去的三十年
日经中文网· 2025-03-28 02:57
编者荐语: 日经中文网"开设了"日经BP精选"栏目。日经BP是日本经济新闻社媒体集团的一员,成立于1969年。作 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聚焦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敬请读者关注。 以下文章来源于日经BP ,作者日经BP 目 录 序 章 日本央行与 传统观 念的破坏者 1 第一章 首位经济学家央行行长的诞生22 1.意外的人事任命之谁是植田23 2.告别任期长行长40 日经BP . 日经BP成立于1969年4月, 隶属于日本经济新闻社集团。作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我们聚焦"经营 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日本央行的光与影:央行与失去的三十年 出版社 : 机械工 业 出版社 编辑推荐 "火箭筒""艺术大师""魔术"......公众有时会神话央行行长的言行。雷曼危机后,很多央行同时将政 策利率降零,失去了宽松空间。日本央行推出的则是"改变通缩预期"的政策,用无限宽松的豪言壮语刺 激经济。这种语言的力量打动市场的央行行长被当时的日本经济学家称为"货币萨满"。世上并不存在解 决日本经济停滞不前问题的"魔法棒"。正是对宏观政策的过度依赖,才造了" ...
今天这场总理出席的会,传递了哪些信号?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23 09:19
作为中国向全球回应经济发展热点、释放开放合作信号的重磅会议,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今年迎 来2 5周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 0 2 5年年会于3月2 3日至2 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 今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主题为"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会议期间,中 外嘉宾将围绕宏观政策、改革、提振消费、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议题举行1 2场专题研讨 来源:中国青年报 会。 上述专题研讨会分别聚焦宏观政策与经济增长、改革激发增长新动能、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工智能普惠包容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与机遇、经济 全球化新趋势与扩大制度型开放等重要领域。 这是两会后举办的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 吸引了1 0 0多位外方代表参加,今年首次参会的 跨国企业数量创下新高 。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2 3日上午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 0 2 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 讲。李强指出,今年春节前后,中国经济涌现出一批现象级的亮点。电影、冰雪、文旅等消费 市场热点纷呈,展现了国内经济循环的巨大潜力。以"杭州六小龙"等初创企业为代表的科技突 破不断涌现,展现了创新创造的巨大能量。绿色家电、新 ...
彭文生:应对需求不足要求宏观政策机制转型|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22 10:30
面向家庭部门的财政扩张应该是当前逆周期调节的主要载体。不同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政府 与家庭部门直接发生经济与交易行为(转移支付、税收等)而快速有效地作用于消费。把提振消费作为 第一重点任务,必然意味财政政策是逆周期调节的第一有效工具。具体而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 是改善弱势群体的保障,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是结合民生与消费的有效抓手。综合来看,面向 家庭部门的财政扩张可以兼顾稳增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以及应对地缘经济挑战,达到一举多得的效 果。 现阶段面向家庭部门的财政扩张,尤其改善社会保障机制,既促进当前消费需求,也促进未来的财政自 动稳定器功能,是兼顾逆周期和跨周期(调整结构)的有效手段。短期来看,面向家庭的财政扩张可能 带来一定的财政收支缺口,因而要辅之以融资端增加国债发行。长远来看,则需要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比如增加具有累进属性的直接税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增强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直接税体系""规范经营 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 度"等,是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迎难而上,奋发有为
Zhao Shang Yin Hang· 2025-03-11 14:42
册分院 政策点评(2025年3月6日) 迎难而上, 奋发有为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回顾 2024年工作,研判当前形势,提出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和政策取向,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 一、形势判断:变局加速演进,长期向好不变 《报告》首先回顾 2024年工作成绩,认为"稳"的态势巩固延续, "进"的步伐坚实有力,尤其是在"926一揽子增量政策"为代表的宏观 调控优化推动下,经济明显回升,社会信心有效提振,全年经济运行呈现 前高、中低、后扬态势,成绩来之不易。 关于今年形势研判,相较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外部环境带 来的冲击着墨更多。从国际看,总体判断是更趋复杂严峻,可能对我国 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一方面,多边经贸规则面临挑战,阻碍 国际经济循环;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影响全球市场预期和投资 信心,加剧国际市场波动。近期特朗普施政动作频繁,在关税、外交、移 民、能源等多领域推行新政,给全球政经局势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从内部 看,"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除去年提及的"有效需求不足、部 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
每个字都是信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何不同?
吴晓波频道· 2025-03-05 17:34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GDP 目标维持在 5% 左右,看似和去年相同,实际上其内涵已经发生变化。 " 点击图片▲立即收听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2025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出炉。 在会后的吹风会上, 《政府工作报告》 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对媒体表示,希望报告的文字尽可能平实简练,尽量不用专业 性术语,目的是让老百姓听得懂、好理解。 但约18700字(较去年增加1700字)的报告全文,想要一次性令人消化,显然颇有难度。 因此,最先传播的大多是600字—800字的极简精华版。按照惯例,我们也特意制作了这样一张"精华版"长图,较市面上的更详尽一些。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中,还有一点值得关注。 宏观政策由去年的"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转变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去年的工作报告对民生支持已经显著,而今年, 民生成了重中 之重。 报告指出"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 消费激励"。 简短的措辞变化,已概括2025年经济发展过程的痛点和着力点——促 ...
稳住楼市股市,首次被写进总体要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08:32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作 者丨李莎 编 辑丨陈洁,视频编辑柳润瑛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并答记者问。 在吹风会上,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2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政府工作报 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更加积极有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 面?今年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方面有什么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回应表示,去年9月2 6日中央政治 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 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信心得到提振,经济明显回升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是去年9月2 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调控 思路的延续。 陈昌盛表示,从宏观环境和条件来看,当前外部不确定性在上升,国内总需求不足,尤其是 消费不振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这是现实需要;从政策空间来看, 我国也具备条件,比如 我国政府负债率在7 0%左右 ,低于主要经济体,尤其中央政府负债率 比较低,有比较大的举债空间;从全球来看,现在不少国家货币政策是宽松的态势,而且我 国物价水平不高,货币政策空间也是打开的。 ...
为什么是这些目标?为什么是这些改革?|两会时间
和讯· 2025-03-05 06:29
宏观政策导向方面,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 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 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 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 在 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更多资金资源 '投资于人 '、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 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认为,两会将2025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是综合考虑国内 外形势与各方面因素的结果,体现出以经济发展为先的总思路。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财政政策的基调延续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的提法,较去年《政府工作报告》财政政策基调更加积极,体现在力度更大、节奏更快、 方式更多、结构更优、与市场的沟通更顺、政策间的协同性更高,将发展置于更高的位置。同时,强 调要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推动零基预算改革,推动消费税改革,规范税收优惠,加强对高质量发展的 财税支持;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文/高歌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