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度创新
icon
Search documents
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深圳必将不负使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5:00
作 者丨张立伟 编 辑丨陆跃玲 图 源丨摄图网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再次将深圳推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意见》鼓励深圳在破解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深度融合、拓展粤港澳合作新途径新场景新载体、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等方面继续 探索。新一轮改革试点目标更聚焦于创新,指向性更强,任务也更具体,尤其是在提升创新 效率与发展新兴产业两大方面提出更细致的制度性改革要求。 更多精彩内容见专题: 深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走在前头,深圳的企业和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制度性与 技术性问题更多,更加迫切需要解决。如何通过制度变革提升创新效率与能力,实现产学研 高效协同、深度融合是深圳的试题,也是全国需要的答案。 《意见》强调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与"出题人"的角色,企业处在技术与产业变革的前 线,清楚问题所在与方向所指。为了提高科研活力与效率,《意见》提出探索新型研发机构 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意味着深圳可以用更具市场化的薪酬和经 费管理制度,吸引国内外全球顶尖人才到深圳 ...
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深圳必将不负使命
如何通过制度变革提升创新效率与能力,实现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是深圳的试题,也是全国需要 的答案。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正式发布,再次将深圳推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意见》鼓励深圳在破解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拓展粤港澳合作新途径新场景新载体、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等方面继续探索。新一轮改革试点 目标更聚焦于创新,指向性更强,任务也更具体,尤其是在提升创新效率与发展新兴产业两大方面提出 更细致的制度性改革要求。 深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走在前头,深圳的企业和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制度性与技术性问题 更多,更加迫切需要解决。如何通过制度变革提升创新效率与能力,实现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是 深圳的试题,也是全国需要的答案。 《意见》强调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与"出题人"的角色,企业处在技术与产业变革的前线,清楚问题 所在与方向所指。为了提高科研活力与效率,《意见》提出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深 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意味着深圳可以用更具市场化的薪酬和经费管理制度 ...
北京“两区”建设五年成效显著 实际利用外资超660亿美元
Xin Hua She· 2025-06-12 12:46
记者了解到,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上,北京设立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发布首个自贸试验区数 据出境负面清单,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备案交易金额近100亿元。在京津冀协同方面,北京推 出"一地创新、三地互认"政策共享清单,实现京津冀六批230项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 209项资质资格互信互认。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吉宁)记者12日从北京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两区"建设五周年,北 京累计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80余项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实际使用外资661.8亿美元,占 全国总量的8.4%。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北京全市比重超九成。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卢慧玲说,在制度创新方面,北京推出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认 定"报备即批准"等首创政策,设立全国首个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渣打证券成为全国首家 新设外商独资券商,摩根士丹利期货成为首家新设外商独资期货公司。北京还率先推出国际职业资格认 可目录,打通了境内外人才职业资格互认路径。 北京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试验田作用日益凸显,其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占北京全市比重从设立之初不到 10%提升至超20%。北京海关副关长王辉说,北 ...
创新的回响
Si Chuan Ri Bao· 2025-06-09 00:28
永丰村水稻新品种试验区 高景太阳能公司生产车间。罗顺 摄 研发成果加速变产品 ●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研发平台每年可为300个以上水稻品种和20项以上生产技术进行筛选、验证或改良等 中试服务 ●智锂物联重卡换电装备智能制造基地产品填补四川相关领域空白,市场占有率升至全国第二位 企业自主创新攻克关键技术 ●西部地区最大莱赛尔制造基地关键环节实现无人化、智能化生产 ●博雅新材料攻关LYSO生产技术难题,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0.8%,成为"单项冠军" 制度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简化审批流程,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运行不到一年,已入驻15个项目 科技厅、财政厅新组建的四川省第二批中试研发平台近日揭晓,宜宾、眉山两地3个平台入围。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推进科技创新,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 多"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 牢记嘱托,创新图强。6月初,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再次前往宜宾、眉山两地,走进田间、工厂、实验室,聆 听创新的回响。 新型研发机构涌现 研发成果加速变产品 芒种时节,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新新"向荣,栽插不久 ...
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Ren Min Ri Bao· 2025-06-08 23:32
深刻把握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提高全要素生产 率,《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文章对此作出重要论述。在《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 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 全要素生产率";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强调"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 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 生产率";在《发展数字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中要求"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 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 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重 要关口。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 ...
提振消费与企业经营双向驱动
提振消费与企业经营的双向驱动,既需要顶层设计的战略定力,也离不开基层探索的实践智慧。只有通 过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与企业经营的协同机制,才能真正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完善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规则体系,破除地方保护 和市场分割,构建产权明晰、流动顺畅的要素配置机制。通过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各类经营主 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外领域,探索产业链供地、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创新模式。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建立反垄断合规指引体系,强化对平台经济、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执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健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体系,优化资本配置结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展普惠金融,创新"知 识产权质押""供应链金融"等融资模式,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同时,优化资本配置结构,推动金 融机构建立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融资支持,探索投贷联动、 股债结合等新型融资工具。此外,加强金融监管穿透性,建立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防火墙",防范系统 —————————— 激活消费潜能与优化企业经营效率的协同推进,是巩固 ...
加快智库建设提升治理效能
Jing Ji Ri Bao· 2025-06-07 22:01
做勇于开拓创新的"实干家"。加强调研,整合社科资源,情系民生福祉,围绕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等重点课题建言献策,多出标识性成果。特别是结合澳门实际,为经济适度多元发 展、民生保障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区域合作深化等现实课题提供解决方案,助力特区政府科学决 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进特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要助力特区政府将制度优势转化为 治理效能,为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注入创新动能。 做搭建学术桥梁的"联络家"。就澳门本地而言,各大智库要团结协作,加强澳门社科理论界大联合大团 结。对外交往上,一方面,要积极拓展与祖国内地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社科界的学术交流合作,实现研 究资源、数据平台、专家网络的共享,构建粤港澳跨境知识共同体。另一方面,善于发挥澳门独特优 势,结合澳门中葡平台功能,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成为连接海内外社科力量的重要桥梁。考虑建立葡语 国家治理数据库与跨境政策实验室,发展为中国与葡语国家治理知识双向传导的超级枢纽,在提升特区 治理效能的同时增强中国方案的全球叙事能力。 智力资源是支撑社会长远发展的核心战略资产,智库作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政 ...
南沙自贸片区这10年:从自动驾驶到跨境服务,场景驱动成创新秘籍
南方财经研究员吕泽强 记者江珊 南沙报道 6月5日,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简称:南沙自贸片区)举行十周年建设成果发布活动,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出席了活动并介绍了南沙自贸片区10年来的辉煌成果;港口 贸易、硬科技和法律服务相关企业代表发表了演讲,讲述了10年来是如何搭上南沙自贸片区发展的火车 头;来自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的学者们发起了热烈的讨论,探讨下一个10年南沙该怎么走。 这一切,都是为了明确应坚持优化推广的经验和需舍弃的做法,进而思考下个10年的发展路径。 10年来,南沙自贸片区在"硬设施"和"软设施"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在"软设施"方面,南沙自贸片 区累计形成45项、136项制度创新成果分别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 全国各个自贸试验区的使命就是试制度,而融通湾区则是南沙自贸片区独有的课题,过去10年,南沙吸 引了大量的港澳企业和人才来穗,大力推动了湾区的进一步融合。 总结这10年,下个10年南沙自贸片区将更能应对更多挑战、找到适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 "硬设施"和"软设施"的10年变迁 2004年9月28日,南沙港区一期码头顺利建成投产,广州港实现从河口港向海港的历史性跨越 ...
“三位一体”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
Jing Ji Ri Bao· 2025-06-06 21:4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为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奠定坚实基础。接下来,需 进一步聚焦"制度创新+技术赋能+治理协同"三大突破口,以系统性改革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 更大成效。 不经意间,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已跨过3个春秋。自2022年4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来,各项改革举措渐次落地,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深化到省 间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从跨境电商物流费用占比显著下降到平台互联互通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统 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技术赋能方面,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通过推广电子证照跨域互认,构 建全国统一的商品追溯和质量认证体系。比如,依托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国首个跨省市前置货站 在苏州启用,使当地企业国际物流成本降低近三成。北京市向社会开放1.8万个高质量公共数据集,为 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医疗设备等场景应用提供了支撑。可以预计的是,未来数字技术将在全国统一大市 场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治理协同方面,在加快治理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央地协同机制,积极探索"负面清单+信用监管"模 式,构建跨区域联合惩 ...
中国海事仲裁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Xin Hua She· 2025-06-06 15:48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题:中国海事仲裁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 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经贸投资争议解决途径,在处理国际商事纠纷、维护国际经贸稳定等方面发挥 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来自对话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设立仲裁机构284家,办理仲裁案件累计超过500万件,总标的 额9万多亿元,案件当事人涉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际经贸往来提供了优质、高效、专业的法 律服务和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推进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作出新的部署。 "海事仲裁作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实践,发挥着连接国内外航运规则的桥梁作 用。"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表示,交通运输部正在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推进海事仲 裁制度规则创新是重要内容。 "我们会同司法部、中国贸促会等充分利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支持试点临 时仲裁,助力打造仲裁的示范点,推进中国成为海事仲裁的优选地。"付绪银说。 6日,由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主办的2025中国海事商事仲裁高级别对话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贸促会 会长、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主任任鸿斌表示,2024年,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海事海商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