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科技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融资平台到创新"加速器" 科创板助力"锻造"高端装备产业新格局
◎记者 孙小程 "科创板不仅是融资平台,更是创新'加速器',它推动中控技术实现了技术自主化从点至面、研发投入 从量到质、创新资源从国内到全球的跨越,让中国高端装备的'硬科技'成色闪耀于重大工业场景。"谈 及上市以来的收获,中控技术副总裁、首席财务官、董秘房永生如是概括。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强国之基,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近年来,科 创板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超百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齐聚板块,涵盖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激 光加工、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先进工艺装备,下游覆盖轨交、汽车、电力、航空、物流等国计民生重 点领域,构建起协同创新、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 房永生回顾道:"自2020年成功登陆科创板以来,公司始终将'硬科技'作为立身之本和发展引擎。上市 不仅是对我们过往技术积累的认可,更极大地赋能了公司核心技术的深化与突破,公司'硬科技'成色在 多个维度得到了显著增强。" 再看电力设备行业。我国已形成完善的电力装备产业链,科创板电力设备企业近年来延续稳健增长态 势,有力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工业绿色化发展。 其中,智能电网设备链主企业南网科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2024年推动全国唯 ...
三热词折射上半年并购重组市场新趋势
芯联集成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芯联越州72.33%股权项目,日前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 议通过。 这是近期"硬科技"领域并购重组的典型案例之一,也是《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 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发布后首单收购未盈利资产案例。 纵观今年上半年,"硬科技"领域并购重组多点开花,代表性案例不断涌现: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披露重 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告,算力领域两大巨头合体,将实现产业链互补;博创科技(现为"长芯博创")完成 对长芯盛的收购,加码下游数据通信、消费及工业互联领域;杰华特拟收购天易合芯,注入信号链业 务,进一步完善模拟芯片市场布局…… "作为提升产能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并购重组可通过企业间的合并、收购或资产整合,淘汰低 效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行业集中度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并购重组有望在科技层面创造新需 求,企业迅速吸纳稀缺的技术引领行业突破,创造和开拓新市场,从而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新平衡,引导 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表示。(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上半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潮涌。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在并购重组领域,今 ...
“落子”硬科技!风投创投活水汇聚辽宁
证券时报· 2025-07-02 15:36
抢抓硬科技"风口",汇聚风投创投"活水",辽宁正朝区域性风投创投中心大步迈进。 7月2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创投辽宁发展大会在沈阳市召开,大会以"科技向新 资本向实 产业 向强"为主题。在本次大会上,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到,辽宁的硬科技底色正成为吸引全国风投创投力量 的"新磁场"。省外创投力量和资金正加速涌入辽宁,破解科技创新"最初一公里"的融资难题,为辽宁产业 升级和全面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搭平台引"活水" 破冰科创"每公里"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破解科技创新'最初一公里'融资的难题需要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价值发 现、风险共担、资源配置的关键作用,进而打通辽宁从科教强、人才强迈向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 道。"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战巍表示。 实际上,科技创新的"每一公里"都需要金融活水的浇灌。本次创投大会就搭建起了一个平台,吸引省外创 投机构关注并了解辽宁,为辽宁科技企业吸引资本提供广阔舞台。沈阳飞行船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沈阳飞行船")总经理王辉表示:"这次创投大会为我们企业股权融资搭建了一个快速交流的平台, 也使得我们的项目可以短时间内让更多投资商关注到。" 据了 ...
高瓴投的浙大夫妻,要IPO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10:27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资家 ,作者老高 投资家 . 投资家是投资家网旗下专注财经科技领域的内容平台。多次荣获年度影响力财经号,并多次获得百度、头条、新浪、网易、搜狐、东财、同花顺、澎湃等颁 发的荣誉奖项。投资家网是国内知名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 各地创业者奔向港股 IPO ,东北也发力了。 投资家网获悉,近日硬科技行业传来重磅消息,中国 CIS ( CMOS 图像传感器)科学成像收入排名第一、全球市占率 16.3% 的 CMOS 图像传感器领头 羊长光辰芯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若顺利,港股会迎来" CMOS 图像传感器第一股"。 长光辰芯成立于 2012 年,极具"传奇、励志色彩"。公司创始人王欣洋、张艳霞是一对来自浙大的 80 后夫妻。二人浙大毕业后,曾在海外留学深造取得 博士学位研究 CMOS 图像传感器技术。取得瞩目成绩后,二人决定报效祖国,把先进的技术理念带回国内,继续深耕。 王欣洋来到吉林长春,加入了素有"新中国光学摇蓝"之称的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他很快成为技术带头人。意识到"科技成果要走出实验室"后,王欣洋果断 成立长光辰芯。 2013 年,张艳霞加盟长光辰芯, ...
科创债ETF获批!博时科创矩阵再添利器,擎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基金报· 2025-07-02 09:32
6月18日,陆家嘴论坛释放明确政策信号,未来将大力发展科创债,同日,博时基金快速响 应,上报科创债ETF,为首批申报的基金公司之一。博时基金以创新、进取的姿态,快速响应 政策导向,为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攻。 固收大厂又一力作,创新步伐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继科创债ETF上报后,仅过两周左右,产品快速获批。这一创新产品,不但体现了政策对科技 金融的定向引导,更通过指数化投资工具的创新填补了"科技金融"主题债券ETF的空白,也 标志着债券ETF正式切入"硬科技赛道"。 此前博时基金已打造了信用债ETF博时(159396)和可转债ETF(511380)2只百亿级别的债 券ETF产品 [2] ,其中可转债ETF规模截至6月23日已达340亿元,在ETF投资运作上积累了丰 富经验,加上旗下国开ETF(159650)、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以及最新发布的科 创债ETF,目前共计拥有5只债券ETF产品,在债券ETF领域已形成完善布局。 整体来看,博时从 国债、可转债、政金债、信用债等多维度 构建了 债券指数产品体系, 产 品数量达11只, 为投资者提供 了全景式 的债券 指数 投资工具 。 根据 ...
关于融资时机,99%的老板都搞错了!附《企业融资时机自测表》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8:41
众所周知,资本从不雪中送炭,只爱锦上添花。为了保证能够收回本金,资本更倾向于拥抱那些很值钱 的企业(处于黄金赛道、内部充满活力、前景一片明朗),而那些缺钱的企业,则往往会被资本抛弃。 为什么同一行业,有的企业融资时被资本疯抢,估值节节高,而有的企业苦苦哀求,却四处碰壁,甚至 连投资人的面都见不到,最终倒在黎明前? 对于企业来说,最佳融资时机都有哪些?以下三个"值钱时间段",企业融资正当时。 1 看准市场周期,借势而起 受制于这一底层逻辑,融资时间已成为决定融资成败的关键变量。 ① 抓紧风口正盛时: 当行业处于上升期、政策红利期、资本市场活跃(如当前硬科技、AI赛道)时,此时的投资人信心 足,这个时间入场融资,企业估值自然水涨船高。 ② 避开资本寒冬期: 市场低迷时融资?犹如逆水行舟,难如登天!估值被"脚踝斩",条款极其苛刻。 > 案例:2022年某消费品牌在市场冰点融资,估值仅为上一轮的1/3,还签下对赌"卖身契"! 2 抓稳关键里程碑,高光起程 ① 企业重大发展节点: A. 企业取得重大突破,或里程牌达成时,此时的企业价值凸显,故事更动听: D. 重要营收/用户增长/关键财务指标达标(营收破亿、盈利拐点) ...
科创板配置新选择 AI指数增强价值凸显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02 07:07
从创新实力看,2024年科创综指成份股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中位数超12%,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平 均超30%,均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指数自2019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至6月30日,年化波动率33%,区 间回报22.98%,较高弹性的特征为策略优化提供了充足空间。 结合国家政策持续加码科技投入与全球新一轮创新周期启动,科创综指的长期配置价值值得关注。中信 证券在近期发布的《2025下半年投资全景图》中表示,展望2025年下半年,科技产业的投资主线将继续 围绕AI展开。随着大模型的持续进步以及中国科技公司在生态、场景落地等方面的探索,AI正在从单 点的技术进步迈向更广泛的生产力落地阶段。 随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深入推进,科创板作为培育"硬科技"企业的主阵地,其长期投资价值日渐 获得市场共识。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具有覆盖全面、硬科技含量高、市值分布均衡等特点,能够充分反 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泓德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A类024509,C类024510)将于7月18日 起正式发售,通过AI量化选股力争超越基准,为投资者提供布局科技核心资产、优化权益配置的优质 工具。 增强策略:获取超额收益的有效路径 ...
IPO受理现小高峰 未盈利企业加速拥抱资本市场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1 19:10
IPO受理迎来年内小高峰。截至6月30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6月新受理150家拟IPO企业,创下今年以来 的单月受理新高,其中,北交所成为受理主力军。 受理企业数冲高的背后,既有财务数据更新的周期性因素,也有注册制下包容性制度框架不断完善、优 质标的加速申报等原因的推动。 一位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IPO发行家数和市场承受力息息相关,目前受理明显增 多,释放出较为积极的信号,但并不代表着IPO节奏的变化,更不意味着IPO审核标准的放松,IPO节奏 是否调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单月受理企业数创新高 Wind数据显示,2022年6月、2023年6月分别有324家、246家企业IPO获得受理。 从申报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及通用设备制造业。 同时,去年年初曾一度出现的IPO"撤单潮"今年也有明显"降温"。截至6月30日,三大交易所共有66单 IPO主动撤回,远低于去年同期的IPO撤单数。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严监管背景 下,不少"带病"申报、条件欠缺或业绩不稳定的企业在去年底前主动 ...
探寻浙大系创业军团精神坐标 “求是”力量与“创新”特质
◎记者 吴正懿 罗茂林 杨烨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从西溪到之江,从华家池到紫金港,浙江大学以百年前的求是书院为起点,迸发 出海纳江河的创新活力。 拼多多、大华技术、海康威视等商业巨头各擅胜场,"东方神秘力量"DeepSeek全球出圈……在今日之创 新中国,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精神图谱,具象为一项项前沿领域的硬科技、一家家闪耀资本舞台的上 市企业,在商业市场形成独特的"浙大现象":366位上市公司掌舵人(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创始人、 实际控制人级别),合计执掌327家企业,总市值超6万亿元。 浙大系创业者身上,有着共性的标签——高度的专注与专业,追求技术极致的理想主义,超越功利之上 的价值观。若将视角拉远,浙大之于浙江,是浪花之于潮水,是山峰之于群峦。低调务实、敢于冒险的 创业者,"工商皆本、义利并重"的浙商文化,枝繁叶茂、拔节生长的产业雨林,共同融汇成一股独具浙 大特色的奔涌向前的创新创业浪潮。 浙大系创业者"底色":本分、务实 "浙大不一定是全国科研最强的大学,但一定是创业率最高的大学。"这是浙大校友的共识。 从浙大第一代创业者史玉柱和段永平,到打破电商巨头格局的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再到全球出圈的 Deep ...
单月150家 A股迎IPO受理高峰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12:42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记者 邹煦晨)随着七月来临,今年上半年的IPO申报情况出炉。据央广财经记 者统计,2025年1-6月,共有177家企业A股IPO获受理,较去年同期增长453%。值得注意的是,仅今年6 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受理的IPO数量就高达150家,占上半年总数的85%。 业内人士指出,此轮IPO申报热潮一是政策红利与市场回暖共振驱动的结果,A股直接融资功能渐渐恢 复;同时受补充更新财报节点要求,导致6月尤其是最后几天迎来受理高峰。 综合近年数据,6月份受理高峰态势明显。具体来看,2024年6月,北交所共受理28家企业IPO,占2024 年上半年的93.33%;2024年上半年,沪深交易所均只受理了1家企业IPO,且都是在6月份受理。 另外,2023年6月份,北交所和深交所受理企业IPO数量占2023年上半年的比例分别为72.29%和 46.34%。上交所方面,2023年6月份虽然不是2023年上半年受理企业IPO数量最多的月份,但占比也达 到了27.59%。 单月150家企业IPO获受理 | | 6月30日受 6月份受 理企业数 理企业数 | | | 上半年受 去年上半年 理企业数 受理企业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