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净息差
icon
Search documents
银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确定性稀缺时代对相对安全边际的追逐
Dongguan Securities· 2025-06-13 09:38
银行指数走势 投资要点: 银行业 超配(维持) 确定性稀缺时代对相对安全边际的追逐 银行业 2025 年中期投资策略 2025 年 6 月 13 日 推荐 分析师:吴晓彤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0340524070001 电话:0769-22119430 邮箱: wuxiaotong@dgzq.com.cn 银行指数 深 资料来源:IF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投 资 策 略 行 业 研 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 复盘:板块 ROE 处于中上游水平,各子板块全面普涨。银行板块 ROE 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有所下行,但是与其他 30 个行业横向比较,银 行板块超过 10%的 ROE 仍处于中上游水平。今年前五个月银行板块 贯穿始终,源于低利率环境下股息率的优越性、不确定环境中的确定 性以及政策托底。除此以外,险资等增量资金持续流入是重要行情支 撑要素之一。 ◼ 基本面展望:政策呵护,负债成本已进入改善通道。(1)量:全方位 扩大国内需求,信贷投放有望温和修复。 ...
5年期大额存单悄然下架,投资者还能如何选?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2 00:48
曾经"一单难求"的长期大额存单,已经悄然落幕。 经查阅发现,国有六大行及多家股份行、城商行、民营银行手机银行App 5年期大额存单产 品均已"消失",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3年 期大额存单也已踪迹难觅。 从收益情况看,大部分银行大额存单最高年化利率进入1%时代,比如,工商银行、农业银 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年化利率已低至1.55%;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年 化利率稍高,为1.75%。相对而言,锡商银行、苏商银行等民营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年化利 率较高,达2.3%。 现如今,存款利率"大跳水",投资者的钱该何去何从?新浪金融研究院对此咨询了北京地区 部分大行支行理财经理,其中有人推荐购买储蓄国债,认为其具备收益稳定、保本保息等优 点,但需尽早抢购;也有人推荐储蓄险,认为其回报率稳定、投资方式多样。 银行App 此外,交通银行手机银行App目前仅有一款大额存款产品在售,名为"北京优享1年期个人大 额存单",年利率为1.4%,20万起购,销售分行为北京市分行;邮储银行手机银行App大额 存单专区暂无可售产品。 股份行方面,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 ...
多家银行下架3年期大额存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03:43
以下文章来源于21世纪资管研究院 ,作者21金融圈 21世纪资管研究院 . 21世纪资管研究院是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致力于资管领域政策和业务研究的独立智库,研究院宗 旨:探索全球资管发展新趋势,求解国内资管发展新问题,搭建资管人才成长大平台,促进资管行业健 康长远发展。 作 者丨李览青 编 辑丨包芳鸣 江佩佩 降利率、缩期限,曾经"一单难求"的高收益大额存单产品越来越少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登录六大行以及多家股份行、城商行、民营银行APP发现, 不仅五年期 大额存单"失踪",除了国有银行外,多家股份行、城商行的三年期大额存单都已下架,仅提 供最高期限为两年期的大额存单产品。 | 大额存单 我的大额存单 | | | | | --- | --- | --- | --- | | 2025年第四期1个月个人大额存单(2025100401) - ... | | | | | 产品利率(%) 0.90 | 起存金额(元) 200,000.00 | 交易城差 0.01 (1) | 存入 | | 2025年第三期1个月个人大额存单(2025100301) - ... | | | | | 产品制空(%) 0.90 | 超存 ...
银行中长期大额存单“退潮”
Mei Ri Shang Bao· 2025-06-10 22:17
在中大型银行中,当前2年期以下大额存款年利率普遍集中在0.9%-1.4%,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集中在 1.55%左右,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已基本消失。 长期限大额存单密集"下架"以应对息差压力 当前,对大额存单产品而言,除去在规模上被银行有所限制外,随着该产品利率的持续下行,甚至该产 品年利率已经与货币基金不断趋近。曾经是揽储"利器",如今利率方面的优势已经微乎其微,长期限大 额存单下架在所难免。 商报讯(记者叶晓珺)银行"限时特供"产品悄然落幕。近期,包括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建设 银行(601939)、招商银行(600036)、中信银行(601998)等在内的多家中大型银行及各地城农商行 均"下架"了五年期大额存单,甚至三年期大额存单也陆续"下架",部分银行在售大额存单最长期限仅为 2年期。 曾经需要拼手速才能抢到的长期限大额存单如今已难寻踪迹。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调整是银行业应 对净息差持续收窄的主动作为。银行通过主动压降长期限负债规模,以规避未来资金成本与收益倒挂风 险。这一举措也反映出银行业正在积极适应利率下行周期,推动负债端结构向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五年期、三年期大额存单掀起"下架 ...
长期限大额存单“失踪”,存款“特种兵”蹲守转让专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降利率、缩期限,曾经"一单难求"的高收益大额存单产品越来越 少了。 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登录六大行以及多家股份行、城商行、民营银行App发现,不仅五年期大额 存单"失踪",除了国有银行外,多家股份行、城商行的三年期大额存单都已下架,仅提供最高期限为两 年期的大额存单产品。 在收益方面,除民营银行之外,大多数银行的大额存单最高年化利率均已进入1%时代。与此同时,多 家银行一年期与两年期大额存单的年化利率保持一致,并没有因为存款期限拉长而增加收益。 为找到更高、更稳定收益的大额存单产品,记者在社交平台发现,存款"特种兵"们已盯上了在"2%时 代"发行的大额存单转让专区,有银行客户经理也加大了相关产品的推广。 在净息差收窄的当下,负债成本管控与客户结构优化成为银行的息差管理的关键词,零售业务层面的有 限资源向高净值客户转移。 长期限大额存单"失踪" 当前,部分大额存单收益率已低于货币基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下载并梳理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泰隆银行、微众银行、 ...
下架、断货成常态 银行长期限大额存单被打入“冷宫”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0 12:21
最近一段时间,当不少储户习惯性打开手机银行App,想为闲置资金锁定一份长期高息存款时,却发现 5年期大额存单早已"断货",甚至3年期产品也成了稀缺品。6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多家国 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中小银行存款专区,长期限大额存单难觅踪影,让不少依赖"长存稳赚"的储户直 呼"存钱难"。下架收缩并非偶然,自2024年起,部分银行就已收紧3年期以上大额存单额度,究其根 源,是银行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下,不得不打起的"成本算盘"。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需调整传统 的存款依赖思维,可关注"固收+"策略,通过适度配置权益资产来增厚长期收益。 从曾经追捧的"香饽饽"到如今难寻踪影,为何长期限大额存单越来越被银行"嫌弃"?究其根本,是为降 低负债成本。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的净息差持续收窄。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 理总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进一步降至1.43%,相较于2024年四季度末 下降9个基点。在资产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导致银行资产端收益持续下降。而在 负债端,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高息负债占比过高,使得银行付息成本居高不下, ...
五年期大额存单难觅 投资者该怎么选?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张漫游 上海 北京报道 五年期大额存单正悄然退出银行货架。《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多家银行网点内大额存单期限普 遍"缩水",最长仅剩两年期产品,且额度持续紧俏。 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徐雯超告诉记者,随着LPR下调,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持续下降,为了 缓解息差压力,停止发行五年期大额存单是银行管理负债端成本的措施之一,以保持合理的息差水平。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亦赞同上述说法,他指出,如今银行净息差已逼近警戒线。2025年一季度 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43%的历史低位,在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银行通过压降高成本长期负 债缓解压力成为必然选择。 整体来看,银行正主动打响负债结构优化战——全面下架高成本长期存款、引导储户转向灵活产品,同 时借力理财与结构性存款开拓新战场。当保本理财选项日益稀缺,投资者亟须重构资产配置逻辑,一场 关乎收益与风险的再平衡已然开始。 净息差收窄至历史低位倒逼银行"断臂求生" 记者查阅招商银行App发现,该行大额存单的最长期限为两年。此外,记者实地走访上海多家银行网点 发现,目前大额存单普遍存在额度紧张、期限较短的情况。某农商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目前 ...
纷纷下架!银行5年期大额存单逐渐消失,有客户经理建议买国债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04:39
智通财经记者 | 曾令俊 曾经火爆的五年期大额存单现在难寻踪迹。 界面新闻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大中型银行以及部分城商行均下架了五年期大额存单,部分银行在售大额存单的最长期限 缩短至2年期。 "这是银行为了应对息差下降而做的主动调整,希望通过降低负债成本暂缓息差下滑的趋势。银行主动减少长期限负债,以规避未来资金成本与收益倒挂风 险。"某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智通财经记者说。 上述人士说,银行通过调降长期限大额存单利率,甚至暂停发行3 年、5年期产品,是为了避免锁定长期高息负债,从而缓解息差压力。 界面新闻记者在国有大行APP搜索发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的APP页面上,5年期大额存单已无踪影。工商银行仅提供最长3年期产品,利率为 1.55%,建设银行有3年期产品在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进一步降至1.43%,相较于2024年第四季度末下降9个基点,这一数据直观地反 映了银行面临的净息差压力。 资产端受LPR多次下调影响,贷款收益率持续走低,而负债端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导致高息负债占比过高。大额存单作为长期高息负债工具, ...
多家银行,暂停发售这类产品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6-09 16:07
【导读】中长期大额存单悄然"下架",三年期和五年期成为重点对象 中长期大额存单难觅踪迹!近期,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招商银行(600036)、 中信银行(601998)等多家中大型银行及多地城农商行均悄然"下架"了五年期大额存单,甚至三年期大 额存单也陆续"下架",多数银行在售大额存单最长期限仅为2年期,从利率来看,大额存单集体跌至"1 字头"。 中长期大额存单悄然"下架" 6月9日,记者查阅多家银行App注意到,五年期大额存单几乎全部悄然"下架",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 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无相关产品在售。同时,包括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甚至 还"下架"了三年期大额存单。 招商银行客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该行已经没有在售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可能是额度已 全部售罄,至于何时能够再次上架暂时还不可知,建议以实际在售情况为准。" 整体来看,在中大型银行中,当前2年期以下大额存款年利率普遍集中在0.9%~1.4%,3年期大额存单 年利率集中在1.55%~1.75%,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逐渐消失。 银行加大对负债成本管控力度 据记者了解,大额存单是银行发行的一种定 ...
固收:利率为何会创新低
2025-06-09 15:30
季末担忧缓解和央行流动性呵护推动利率下行,银行持续买入老券,尤 其是短债,二季度银行盈利压力缓解,降低了抛售债券的必要性。存单 大量到期对市场影响有限,因存单利率呈震荡向下趋势。 市场普遍预期利率将继续下行,时代新材利率和 30 年国债利率接近前 低水平。广谱利率下降、短期供需变化和资金变化将驱动利率进一步下 降。政策利率滞后且指导性减弱,广谱利率定价能力更强。 广谱利率与实体部门投资回报高度一致,受金融机构和实体部门共同决 定,不完全由货币政策决定。企业盈利压力加大可能导致融资需求进一 步下降,从而推动广谱利率继续下降。 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后,金融机构需在负债成本和净息差之间进行分配。 今年二季度负债成本进一步下降,是推动整体市场收益水平降低的重要 原因之一。 自去年以来,存款挂牌利率持续加速下调,导致整个市场负债成本快速 下降,预计未来几个月还会继续降低,显著影响整体固定收益资产的收 益水平。 Q&A 当前债市的走势如何,以及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上周债市震荡走强,各期限利率随着资金价格下降普遍有所下行。隔夜利率降 至约 1.4%,七天利率降至约 1.55%。10 年和 30 年国债分别下行约 2 个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