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息差
Search documents
又一家银行官宣停售5年定期存款
第一财经· 2025-11-21 16:13
2025.11. 22 本文字数:204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安卓 近日,梅州客商银行一则关于停售五年期定期存款并终止自动续存服务的公告,再次将中小银行下架 长期存款产品的趋势置于聚光灯下。 取消、下架、售罄,一方面,5年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加速退出江湖;另一方面,降息公告此起彼 伏,存款利率向下俯冲,对于那些习惯将资金存放于银行"躺赚利息"的储户而言,产品下架+利率下 调的"组合拳"正在缓缓关上"吃息时代"的大门。 长期限存款产品"集体退潮" 11月18日,梅州客商银行在公告该行五年期存款不再提供自动转存服务时称,由于政策调整,该行 已下架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因此,已无法为持有五年期存款的客户提供自动续存服务。上述存款到 期结息后将不再自动转存,后续该笔到期资金将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梅州客商银行的APP上显示:该行定期存款的期限为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利率分 别为1.2%、1.5%、1.7%、1.75%、1.75%。其中,2年期定期存款和3年期利率持平。 另外,包括蓝海银行、华通银行在内的两家民营银行,虽然页面还显示有5年定期存款,但处于售罄 状态。 不仅5年期定 ...
再现官宣停售5年定期存款,中小银行正集体“告别”长期高息存款
Di Yi Cai Jing· 2025-11-21 14:59
产品下架+利率下调的"组合拳"正在缓缓关上储户们"吃息时代"的大门。 近日,梅州客商银行一则关于停售五年期定期存款并终止自动续存服务的公告,再次将中小银行下架长期存款产品的趋势置于聚光灯下。 取消、下架、售罄,一方面,5年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加速退出江湖;另一方面,降息公告此起彼伏,存款利率向下俯冲,对于那些习惯将资金存放于银 行"躺赚利息"的储户而言,产品下架+利率下调的"组合拳"正在缓缓关上"吃息时代"的大门。 长期限存款产品"集体退潮" 11月18日,梅州客商银行在公告该行五年期存款不再提供自动转存服务时称,由于政策调整,该行已下架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因此,已无法为持有五年 期存款的客户提供自动续存服务。上述存款到期结息后将不再自动转存,后续该笔到期资金将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近几个月来,多家中小银行明里暗里下架5年定期存款。诸如11月初,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调整该行存款利率的相关公 告。在公告中,这家村镇银行表示,综合考虑同业机构的利率水平,自2025年11月5日起,对定期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调整,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 款。这是业内首家在公告中明确取消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的 ...
大摩:维持建设银行(00939)“增持”评级 目标价9.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1-20 08:12
该行预期,建设银行2026年净息差收窄幅度将收窄,压力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贷款重定价时期。约六成 按揭贷款将于2026年1月1日重定价,管理层认为2026年净利息收入有望转为正增长,这将支持收入增 长。该行表示,经定期重估物业价格后,按揭贷款的贷款价值比率超过40%,对目前按揭贷款的信贷质 素感到满意。管理层表示,对目前的不良贷款覆盖率感到满意,并愿意在收入趋于稳定的情况下,逐步 释放拨备以支持利润。 智通财经APP获悉,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称,建设银行(00939)管理层表示,消费贷款、按揭及大型企业 贷款的收益率正趋于稳定,若2026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没有大幅下调,收益率可望维持稳定。大 摩维持建行"增持"评级,目标价9.5港元。 ...
息差企稳、不良双升 三季度银行业盈利与风险博弈继续
Sou Hu Cai Jing· 2025-11-19 16:28
[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发布2025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 1.42%。 ] 2025年三季度银行业运行呈现"息差阶段性企稳、不良小幅双升"的鲜明特征。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发布2025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 1.42%,环比终结持续收窄态势实现企稳,带动行业盈利降幅收窄;但不良贷款余额增至3.5万亿元、不 良率微升至1.52%,拨备覆盖率同步下滑。 净息差与不良贷款率的动态变化,正深刻折射出当前银行业面临"收益端收缩、风险端承压"的双重挑 战。与此同时,贷款利率已贴近银行经营成本下限的背景下,银行业如何在支持实体经济与稳健经营间 实现平衡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议题。 不良双升 2025年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率双双小幅上升,拨备覆盖率同步下滑,反映出经济环境下 部分领域风险持续暴露,行业资产质量反弹压力仍存。 息差阶段性企稳 银行业持续下行的息差趋势在2025年三季度迎来阶段性企稳。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环比保持稳定,同比虽下降11个基点,但已终结 此前持续收窄态势。 分银行类型来看,三季度息差 ...
【西街观察】五年期存款产品退潮,迟来的银行负债端“自救”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1-19 15:02
近期,多家银行对长期存款产品的调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一边,部分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等中小银行直接取消或停售五年期定期存款;另一边,国有大行与股份 制银行也纷纷停售五年期大额存单,形成同步收紧的行业态势。 与此同时,一些村镇银行还同步下调了多个期限的定期存款产品利率,幅度最高达10个基点。 这轮覆盖各类银行的密集调整,既是净息差压力持续传导至负债端的直接体现,也是银行体系对利率传 导梗阻的主动"纠偏",反映出在政策引导与经营压力双重作用下,银行业正加速优化存款结构、压降负 债成本。 从监管视角看,人民银行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其初衷并非让某类存款产品消 失,而是旨在打通利率传导的堵点。 过去,贷款与存款利率下降不同步所形成的"内卷式竞争",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通过推动高成 本长期存款有序退场,有助于银行构建更加合理、与自身经营更匹配的负债体系,使存款利率更灵敏地 响应LPR变动,从而畅通"政策利率—市场利率—实体融资成本"的传导链条。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政策传导效率,也为未来进一步降准降息预留出必要的政策空间,确保宏观调控能够 更加精准、有效地直达实体经济。 对储户而言,五年期定存的退潮 ...
时代变了,多家银行下架5年期定存,普通人的钱该放在哪?
Sou Hu Cai Jing· 2025-11-18 14:27
曾经稳稳的存款收益,如今正悄然"缩水",甚至部分银行直接让五年期定存"下架"? 早年,这五年期定期存款是中老年投资者最信赖的理财方式之一。它保本、保息,利率高于短期存款,是保守型投资者的"安心之选"。 然而,时过境迁,这类产 品正逐渐退出主流舞台。 银行此举并非盲目跟风,而是有着深刻的现实考量。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超三成定期存款客户提前支取,平均损失超过七成利息。 以10万元存五年期定存为例,如果存满到期,按1.6%的年利率可获利息8000元;但若在两年后提前支取,只能按0.05%的活期利率计息,利息仅100元,损 失高达98.75%。对客户和银行来说,这都是不愿看到的结果。 与此同时,银行存款利率已全面进入"1时代"。 更让人困惑的是,利率"倒挂"现象愈发普遍。比如中国建设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为1.55%,而五年期最高仅为1.3%。存五年反而比存三年收益低, 这种看似违背常理的现象,折射出银行对长期资金成本的忧虑。 而银行客户经理的推荐话术也悄然生变。当客户对定存利率表示"不满意"时,银保产品成为新的推销重点。 实际仔细看,银行下架五年期定存产品的背后,是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的现实。净息差 ...
大行评级丨高盛:六大国有银行第三季业绩符预期 目标价平均上调1%
Ge Long Hui· 2025-11-18 05:48
高盛发表研究报告指,六大国有银行第三季业绩符预期,拨备前营业利润及净利润平均按年增幅分别为 持平及4%,分别较该行预测高2%及4%。期内净息差跌幅持续收窄,符合预期,资金成本节省成为关键 差异处,预期内地大型银行在维持稳定净息差方面处于更有利位置。 计入第三季业绩表现后,高盛将六大银行2025至2027年拨备前营业利润及净利润预测平均上调1%,目 标价平均上调1%,其中工行、中行、农行及交行目标价分别上调至5.81港元、4.93港元、4.96港元及 5.78港元,建行及邮储银行目标价分别降至8.39港元及6.06港元。 展望第四季,高盛预料人行重启国债交易将增加内银体系整体流动性,导致收益率曲线下移,有助提振 投资收入及资本基础,同时中小型银行将因对市场流动性及利率敏感度较高而尤其受惠。 ...
银行行业快评报告: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速继续回升
Wanlian Securities· 2025-11-18 02:41
投资要点: ⚫ 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速继续回升:截至 3Q25 末,商业银行累计 净利润同比增速 0%,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 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2.3%、-2.1%、1.7%和-7.3%。3Q25 单季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为 2.4%,其中国有大行、股份 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4.4%、-2.4%、 9%和-5.8%。 ⚫ 净息差环比持平:3Q25 净息差为 1.42%,环比持平。其中,国 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环比变动 0BP、 1BP、0BP 和 0BP 至 1.31%、1.56%、1.37%和 1.58%。 ⚫ 行业整体规模增速保持基本稳定,大行和城商行资产同比增 速保持相对高位:截至 3Q25 末,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为 8.8%,较 2Q25 末的 8.9%小幅波动。其中,国有大行和城商行 同比增速相对较高,分别为 10%和 10.6%,环比分别变动-0.4% 和 0.4%。另外,受地方债务置换以及融资需求偏弱的影响, 行业贷款同比增速 6.6%,较 2024 年下降 1%。 资产质量略有波动,拨备覆盖率环比下行:截至 3Q25 末,商 ...
银行三季度净息差环比持平,股份行回升1BP!三类银行机构利润下滑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17 12:24
Core Insights - The banking sector in China reported a slight decline in net profit for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25, with a total of 1.87 trillion yuan,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0.02%, although the decline has narrowed compared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1][6] Profitability - State-owned banks, city commercial banks, and private banks saw an increase in net profit, with private banks leading at a growth rate of 7.09% [1][3] - The net profit for state-owned banks was 1.00 trillion yuan, while city commercial banks and private banks reported 252.3 billion yuan and 15.1 b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3] - In contrast, joint-stock banks, rural commercial banks, and foreign banks experienced declines in net profit, with decreases of 2.1%, 7.36%, and 19.34%, respectively [1][3] Net Interest Margin - The net interest margin (NIM) for commercial banks remained stable at 1.42% in Q3, with private banks having the highest NIM at 3.83% [1][8] - State-owned banks had the lowest NIM at 1.31%, while joint-stock banks saw a slight increase of 0.01 percentage points to 1.56% [8][9] - Year-on-year, all types of banks experienced a decline in NIM, with state-owned and rural commercial banks both down by 0.14 percentage points [9][10] Asset Quality - As of the end of Q3 2025, the non-performing loan (NPL) balance for commercial banks was 3.5 trillion yuan, with an NPL ratio of 1.52%, reflecting a slight increase of 0.03 percentage points from the previous quarter [13][14] - Foreign banks had the lowest NPL ratio at 1.06%, while rural commercial banks had the highest at 2.82% [14] - Only state-owned banks saw a decrease in NPL ratios compared to the end of the previous year, while other types of banks experienced varying degrees of increase [14] Provision Coverage - The loan loss provision balance for commercial banks was 7.3 trillion yuan, with a provision coverage ratio of 207.15%, both showing a decrease from the previous quarter [16]
大行评级丨高盛:建行料明年净息差将持续面临下行压力 予其“买入”评级
Ge Long Hui· 2025-11-17 02:25
高盛研究报告引述建行表示,2026年净息差将持续面临下行压力,主要因贷款重新订价,不过随着贷款 定价渐趋稳定及存款成本节约效益显现,预期下降速度将会收窄。建行预期,受消费刺激政策支持,手 续费收入可望于2026年稳步增长,同时银行计划透过提升销售量以抵销共同基金手续费下滑影响。而资 产质量预期保持稳定,但零售领域不良贷款率有上升趋势,其改善与否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若没有进 一步降息,且手续费收入业务实现正增长,建行预期2026年收入及盈利将较2025年改善,并计划维持 30%股息支付率及半年度派息频率。高盛予建行"买入"评级,H股目标价8.39港元,A股目标价11.18 元。 相关事件 大行评级丨中银国际:上调建设银行H股目标价至10.44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建设银行(601939)2025年 三季报点评:"三大战略"纵深推进 业绩增速回归正增 大行评级丨中银国际:上调建设银行H股目标价 至10.44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建设银行(601939)2025年三季报点评:"三大战略"纵深推进 业绩增速回归 正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