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型开放

Search documents
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提升引资稳资水平、强化企业服务保障
Nan Jing Ri Bao· 2025-06-25 02:07
Group 1 - Nanjing has introduced the "2025 Measures to Stabilize Foreign Investment," which includes 13 initiatives aimed at attracting and utilizing foreign investment more effectively [1][2] - The measures focus on expanding the fields of foreign investment, enhancing the stability of investment, and strengthening enterprise service guarantees [1][2] - A key initiative is to create an industrial investment map to attract foreign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system, thereby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1] Group 2 - The measure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enhancing brand building for investment promotion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ng in national events to attract quality resources to Nanjing [2] - There is a focus on expanding the methods of utilizing foreign investment, encouraging foreign investors to engage in strategic investments through various means such as issuing new shares and mergers [2] - The measures also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of investment companies and venture capital enterprises by foreign investors in Nanjing, promoting reinvestment in the city [2] Group 3 - Increased support for foreign-fund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highlighted as a crucial step in stabilizing foreign investment, encourag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R&D centers and collaboration with local institutions [3] - The measures aim to enhance services for major foreign investment projects, promoting early signing, commencement, and production of these projects [3] - Foreign enterprises are encouraged to upgrade technology and innovate products, with a focus on high-end, intelligent, and green development [3]
外资巨头加速入华!淡马锡新GP落户上海
FOFWEEKLY· 2025-06-23 09:59
本期导读: 淡马锡、Earnest Partners等外资巨头加速布局中国私募市场,全球资本"东升西落"趋势下中国市场 正成为战略要地。 作者丨FOFWEEKLY 公开资料显示,淡明资本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新加坡,上海设有办公室。不同于淡马锡以自 有资金投资的模式,淡明资本独立运营并对外募集资金。其首期基金True Light Fund I于2023年10 月完成33亿美元(约合240亿元人民币)募资,重点投向大中华区生命科学、科技、消费及工业服 务等领域。此前,淡明资本已投资节卡机器人、环动机器人、维亚生物等中国企业。 淡明私募的掌舵人许晔背景颇具深意——在中国建设银行体系内工作长达24年,曾任建信信托副 总裁等职,2021年才加入淡马锡体系。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国际资本+本土老将"的组合,已成为外资GP入华的标配模式。 本期推荐阅读5分钟 在全球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与政策环境的优化,正引发外资对中国市 场的重新评估。 一方面,一部分外资LP对中国市场持积极态度,另一方面,外资GP也在加速入 华。 就在近期,又有两家外资在中国成立私募股权管理机构,其中一家还是赫赫有名的超级 ...
八项政策措施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高水平金融开放向深向实
Jin Rong Shi Bao· 2025-06-23 01:42
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政策覆 盖金融基础设施、跨境投融资、结构性货币政策创新等领域。 就个人征信机构而言,目前我国有百行征信、朴道征信、钱塘征信三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与征信中 心互为补充、协同发展。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严格按照《征信 业管理条例》等规定开展个人征信业务,为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征信产品和服务,助力普惠 金融高质量发展。2024年,个人征信机构提供信用评分、信用画像、反欺诈等各类征信服务700多亿 次。 "下一步,强化数据科技赋能仍是重点。"业内专家表示,要深挖数据要素价值,更好实现数据赋能。对 于金融机构而言,更全面的征信数据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无论是个人信 贷审批,还是企业融资评估,都将因更完善的征信体系而变得更加科学、高效。 深化跨境金融政策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上述举措通过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扩大开放试点、创新政策工具及完善市场机制,旨在提升中国金融 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与风险防控能力,同时为实体经济与跨境贸易提供更高效、多元的服务支持。"跨境 金融研 ...
专家议深圳新一轮综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2 05:58
中新社深圳6月22日电 (记者索有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对外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 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下称《意见》),在新起点上赋予深圳一系列重大改革任 务。深圳多位专家2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通过制度创新将推动技术跃升,打造中国深化 改革、扩大开放的制度先导样板城市,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前海是一个核心点位。 王达表示,前海可探索建设"人才特区",以香港金融、法律、税务等专业人士为样本,探索执业资格互 认与跨境服务标准对接。这种"稳中有序"的开放模式,既可降低高端人才来华成本,也将为更广泛的国 际人才引进积累经验。(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助理院长、副研究员梅阳表示,今天的深圳必须在外部压力中 主动锻造制度优势,以综合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实现从货物贸易转向以服务贸易、 规则制度、科技标准输出综合集成的系统性开放。 梅阳认为,深圳一方面要在巩固制造业和货物贸易基础同时,加快推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数字规则 等新型要素开放,打造"中国品牌""中国服务""中国质量""中国标准";另一方面要深化数据跨境流 ...
焦点访谈|多项重大金融政策齐发力 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关键布局
Yang Shi Wang· 2025-06-21 13:40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把"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6月18日、19 日,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发布了多项重大金融政策,这些政策正是以"制度型 开放"为核心,是中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关键布局。那么,这些金融政策有哪些看点?释放了哪些利好?为中国金融发展以及上海国际 金融中心建设注入什么样的新动力呢? 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在上海实施八项金融开放举措,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 心、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这八项政策大的逻辑就是希望通过金融市场更加开放,降低资金跨境流动结算,国际贸易的清算成本,提升效率、便 利度,同时也欢迎更多国外的资金进入中国来投资国内好的资产。"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 ...
【首席观察】人民币国际化步入深水区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20 23:19
当全球货币体系变革的窗口开启,美元稳定币在"链上"扩容,搭建跨境金融的隐性网络,而中国则选择了制度与技术并重的突围之路。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在上海实施八项金融开放举措(下称"八项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论坛上表示,将加强顶层设计与系统集成,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推动本外币一体 化管理,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在"更加智慧"的方向上,朱鹤新指出,妥善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升外汇管理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 从"守住底线"到"开拓上限"的战略演进,中国正谋求构建制度型开放的外汇新格局。 机制演进 潘功胜宣布的"八项举措"包括:在上海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 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 新。 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从"聚机构"迈向"建机制"的转型,同时也意味着从"交易场"的角色向"定价权" ...
2025年陆家嘴论坛学习体会:以金融制度型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Guoyuan Securities· 2025-06-20 14:12
[Table_Title] 策略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2025 年 06 月 20 日 以金融制度型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 年陆家嘴论坛学习体会 事件 6 月 18 日上午,2025 陆家嘴论坛正式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经 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全球金融治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将在上海实施八项创新 政策。这些政策覆盖广泛、内容细致,涵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跨境贸易金融、 征信监管等多个关键领域。与此同时,措施兼顾当前与长远,既紧扣当前复杂 的国际经贸环境,又着眼未来,服务于更高水平的金融创新与开放,有望推动 上海向更高能级国际金融中心迈进。此次潘功胜行长"关于全球金融治理的若 干思考"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国际货币体系、跨境支付体系、全球金融稳定体 系、国际金融组织治理四个方面。我们认为,在当前国际经贸变局背景下,潘 功胜行长呼吁调整 IMF 成员国的份额占比结构。这一呼吁具有现实紧迫性和 战略指向,因为 IMF 份额直接决定了成员国在 SDR 普遍分配中的权重。这既 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也是改善当前国际 ...
从“0到1”的突破后,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如何迈向新发展阶段?
Xin Hua Cai Jing· 2025-06-20 08:06
新华财经上海6月20日电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今年的交易规模已达21亿元,6家境外保险机构 设立交易席位……随着交易主体进一步集聚,"分入+分出+经纪"的完整业态正式形成,上海国际再保 险中心建设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正在逐步迈向新发展阶段。 下一步,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再保险中心有哪些着力点,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从"0到1"的突破 2023年6月,上海再保险"国际板"正式启动;2024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会同上海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上 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2024年10月,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 立。 临港新片区作为上海经济重要增长极,先后打造新能源汽车、大飞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一系列具 有行业引领优势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的高增长性背后伴随着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杨正伟表示, 与再保险深度融合,恰恰能为这些核心产业穿上"保护甲"。目前,临港新片区已推动组建国内首个集成 电路共保体、首个国产商用飞机海外机队风险聚合体,这为机构探索新型业务模式,发展新赛道提供了 更大的空间。 更好地"筑巢引凤" 在2025陆家嘴论坛期间举行的"再保险高质量发展"专题会上,上 ...
“自贸方案”助力开放 上海自贸试验区80条措施已基本落地
news flash· 2025-06-20 05:55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昨天介绍,202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展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一年多 来,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了"自贸方案"。商 务部新闻发言人介绍,在提升货物贸易自由便利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实施便利化通关模式,也就 是"预先报备、提前审核、车到即过、箱到即拆"模式,吸引马士基设立国际中转集拼中心,中转货物靠 港到出运时间缩短50%。在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发布 实施,聚焦再保险、国际航运、商贸3个行业领域,有效促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