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Search documents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在澳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强调“中澳是友非敌”
Ren Min Wang· 2025-07-01 07:37
人民网堪培拉6月30日电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30日在澳主流媒体《澳人报》评论版发表题为《中澳 是友非敌,这不应是个问题》的署名文章,严正驳斥部分国家翻炒所谓"中国威胁论",指出这背后是部 分国家维系自身霸权的考量,充斥冷战思维,明目张胆制造分裂,威胁世界和平稳定。 文章强调,中国历来都是世界和平的坚定支持者、维护者和推动者。中澳是友非敌,这从来不应成为问 题。中方愿同澳方一道努力,共同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为维 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全文如下: 坦率讲,这已不是中国首次被"碰瓷"。近些年来,个别国家纠集所谓"盟伴"轮番诋毁中国,反复吟唱所 谓"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见顶论",甚至对中国经济遏压与技术封锁并用。然而,他们煞 费苦心破坏国际规则秩序的唯一成果就是,这些年来全球经济停滞、科技创新放缓、地区形势更加动荡 不安。在一次次风雨中,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历来都是世界和平的坚定支持者、维护者和推动者。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带去的只有丝 绸、瓷器、贸易和友谊。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多年来 ...
伊朗政府发言人:我们遭受侵略,不得不自卫。我们希望停火能够带来持久和平。
news flash· 2025-07-01 07:36
伊朗政府发言人:我们遭受侵略,不得不自卫。我们希望停火能够带来持久和平。 ...
马英九刚喊出两岸应统一,赖清德就坐不住了,竟向大陆挥舞关税大棒!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04:35
中国台湾(资料图) 就在马英九在敦煌公开呼吁"和平民主统一"后仅一天,赖清德当局便急不可耐地宣布对大陆啤酒、钢铁加征高额关税,一场围绕经济与政治的较量正式拉开 帷幕。这一举动不仅暴露了民进党当局的焦虑,也让两岸关系的紧张态势再度升级。 马英九在6月26日出席敦煌研究院两岸文化活动时,罕见地脱稿喊出"两岸应和平民主统一",这一表态与其此前"分久必合"的模糊立场形成鲜明对比,被视 为岛内统派的一次重大突破。他强调,岛内主流民意认同"两岸同属炎黄子孙",试图以此削弱民进党的"台独"叙事。 中国台湾(资料图) 未来,两岸关系何去何从?短期来看,贸易战可能进一步升级,美国或借机介入,但大陆的"穷台"策略已让民进党当局陷入两难。长期而言,随着岛内民意 变化和经济压力加剧,"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正在上升。正如马英九所言,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血缘与文化纽带无法割裂。赖清德的"关税大棒"或许能逞一时 之快,但终究无法阻挡历史潮流。 然而,赖清德当局显然不愿看到两岸关系缓和,随即在6月27日宣布对大陆进口啤酒课征为期4个月的临时反倾销税,其中百威被征33.85%、麒麟BAR被征 13.13%,其他大陆啤酒制造商及出口商税率高达64. ...
埃及总统会见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 讨论苏丹最新局势发展
news flash· 2025-06-30 22:12
当地时间6月30日,埃及总统塞西在阿拉曼会见了到访的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布尔汉。双方讨论了苏丹 国内最新局势发展,地区和国际方面为恢复苏丹和平与稳定所做的努力以及双边关系等问题。会谈期 间,塞西重申埃及坚定支持苏丹统一、主权、安全与稳定的立场。双方一致认为,苏丹人民面临严峻人 道主义状况,加大力度向其提供支持和援助至关重要。双方讨论了区域发展问题,特别是尼罗河流域和 非洲之角地区的发展。双方强调,继续致力于协调和联合行动以保护水资源安全,反对在青尼罗河流域 采取单边措施。双方还强调必须尊重国际法,以实现所有流域内国家的共同利益。(央视新闻) ...
叙利亚和以色列进行间接谈判 推动达成和平协议
news flash· 2025-06-30 09:07
当地时间6月30日,据总台记者消息,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正在进行间接谈判。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停止 袭击并恢复履行1974年签署的《部队脱离接触协议》,以色列则寻求建立缓冲区。根据以叙1974年签署 的《部队脱离接触协议》,以叙双方在戈兰高地东侧设立军事缓冲区,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 (UNDOF)在缓冲区内驻扎,持续监督以叙停火。消息人士表示,排除了目前达成永久性协议的可能 性,但证实双方正在加速达成安全谅解,这将为和平协议铺平道路,并称叙方期待阿拉伯国家的调解, 并希望美国和西方国家施加压力,阻止以色列升级行动。(央视新闻) ...
日本各界人士表达和平反战心声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30 09:01
人民网东京6月30日电 (许可)日前,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铭记历史、守护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来 自日本全国各地的30多家和平友好团体代表、各界人士等300多人出席。各界代表在发言中反省殖民侵略历史,表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共同心声。 日本籍解放军老战士元木光子表示,今天我是从德岛县的乡下坐飞机专程赶到东京,参加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的80周年纪念活动。从接到活动邀请 起,我几乎高兴得睡不着觉。或许有人看到我坐着轮椅,觉得是我是个行动不便、颤颤巍巍的"老太太"。其实,最近我双腿骨折了,医生告诉我,像今天这 样长途跋涉参加活动是不可能的,但我真的太想来了,请求医生说:这场活动我无论如何都要参加。今天来到会场,见到了这么多致力于和平反战、日中友 好的各界人士,我心里的喜悦无法用言语表达。"铭记历史,守护和平",这句话深深感动了我。我已经97岁了,不知道还能活几年。但在我还活着的日子 里,作为一个日本人,将继续与我的许多中国朋友们携手同行,坚定地铭记历史、守护和平,为和平尽我所能。 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书面致辞表示,我们决不能忘记过去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种种侵略暴行。将这 ...
“巴中合作前景广阔”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30 02:51
他说,过去二十年来,巴中经贸稳步发展,中国成为巴林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巴林向中国出口 铝材和化工产品,中国的机电产品和消费者产品在巴林市场深受欢迎。2018年,巴林同中方签署了政府 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双方在港口、能源、工业园区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巴中合作前景广 阔"。 贾西姆说,最近一次到访中国时,他感受最深的是中方多次强调"战略耐心",通过长远战略和精细 规划妥善应对外部环境挑战。他认为,在中国中国领导人引领下,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航船将继 续稳步前行,为中国民众创造更大福祉和经济社会繁荣。"中国民众的生产力和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是 中国能够持续发展的保障。" 巴林国民议会前议员贾西姆·侯赛因。受访者供图 贾西姆曾多次访问中国。"记得第一次到中国时,从北京坐火车到上海用了12个小时。现在只要四 个半小时就能完成这1300公里的旅程。"他说,高铁速度是中国发展速度的缩影。 贾西姆表示,近年来,巴林与中国的务实合作不断发展。去年,巴林主办了第三十三届阿盟峰会, 中国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参加。2024年5月,巴林国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 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不久前, ...
高志凯:不可避免的和平,才是当今世界的正道
Feng Huang Wang Cai Jing· 2025-06-30 01:26
Group 1 - The "2025 China Enterprises Going Global Summit" was held in Shenzhen, focusing on creating a high-end platform for Chinese companies to address challenges in globalization and explore win-win transformation paths [1] - The summit was co-hosted by the Globalization Think Tank (CCG) and aimed to facilitate resource connections and dialogue on rules amidst the deep restructuring of global industrial chains [1] Group 2 - Gao Zhikai, Deputy Director of CCG,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defending free trade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pea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despite current tensions [3] - He highlighted that the U.S. is concerned about China potentially surpassing it and is determined to maintain its position as the world's leading power, indicating a reluctance to allow China to set global standards [3] - Gao urged for clea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U.S. to alleviate its fears, asserting that China does not seek to dominate and that both nations should coexist peacefully without conflict [3]
伊核问题的前世今生: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埋下伊核问题的种子
Huan Qiu Shi Bao· 2025-06-29 22:49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20世纪60年代,法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曾说:"一个没有核弹的国家无法认为自己是真正独立的。"这句话阐明了戴高乐推动 法国摆脱外部军事控制的核心思想,也道出了一个国家发展核能力的现实考量。日前,为期12天的以伊冲突以美国"下场"和戏剧性的停火暂时告终,但伊朗 核设施的受损情况仍扑朔迷离,围绕伊核问题的政治博弈也尚未尘埃落定。从今天起,《环球时报》推出"伊核问题的前世今生"深度认知系列报道,透视以 伊两国的复杂关系,为读者阐明,为何美国是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以色列多年来如何对包括伊朗在内的中东多国核计划实施打击,以及当下和平解决、政 治解决伊核问题的突破口何在。 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更多国家加入"拥核俱乐部",核不扩散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1968年7月,在美、苏、英等世界主要大国牵 头下,59个国家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国说服伊朗也加入该条约。巴列维国王虽承诺放弃研发核武器,但他仍认为外部限制伊朗核活动是对其国 家主权的侵犯。 1974年,巴列维国王成立伊朗原子能组织,并开始建设布什尔核电站,与此同时向更多国家,如法国、西德等寻求核技术援助。至1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