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

Search documents
打造系统观念,升级科学体重管理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9 08:07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作者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本账号发布权威资讯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高发以及医疗负担持续上升,传统以"治病为主"的医疗服务模式已难以为继。新时代下,亟需建立以预防为 主、医防融合的现代健康治理体系。健康体重管理正是推动医防融合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的关键举措。在健康治理体系不 断完善的大环境下,推动健康体重管理的战略布局,必须依托系统思维和多元参与。 首先,要在行业内达成共识 健康体重管理不能局限于营养科或内分泌科,而应成为全行业的共同责任。在此基础上,打造"政策支持、服务供给、行为引导"三位一体的管 理网络,三大体系协同发力,系统推进健康体重管理。 要提升健康体重管理的实效,离不开完善的医防协同机制 目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已有多家医疗机构设立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和减重中心,初步形成了"营养评估—运动处方—心理干预"三位一体的干预 流程。这种跨学科、协同化的服务模式,为健康体重管理提供了制度和技术支撑。 更进一步,医防协同还需向基层延伸。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家庭 ...
“国家减重年”拍了拍你:看完这份大学生的硬核“答卷”,一起动起来吧!
Xin Hua She· 2025-06-08 08:55
初夏北京 首都高校第三届体适能挑战赛 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操场火热开练 北京28所高校的175名学生齐聚 上演一幕幕 "燃烧卡路里"的激情比拼 尽展首都大学生的青春力量与风采 ↑这是6月7日拍摄的首都高校第三届体适能挑战赛现场。新华社发(那宇奇摄) ↑6月7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表队选手阮再韬在比赛中。新华社发(那宇奇摄) ↑6月7日,北京建筑大学代表队选手樊子瑄在比赛中。新华社发(那宇奇摄) ↑6月7日,参赛选手在赛场边留影。新华社记者胡星宇摄 本届体适能挑战赛共设有九个比赛项目 其中引体向上为男子项目 脚触弹力带为女子项目 每名选手需要依次连续完成八个项目 以完成时间排名 充分展现个体力量、耐力与协调性 ↑引体向上(男)/脚触弹力带(女)↑ ↑火箭推↑ ↑翻轮胎↑ ↑跳箱↑ ↑硬拉↑ ↑攀爬机↑ 个人比赛中 ↑壶铃农夫行走↑ ↑推雪橇↑ 团队赛中 同队的四名选手每人完成两个项目 以接力形式完成并计算完成时间 考验团队配合与战术安排 运动场上 一个个青春的身影挥汗如雨 不仅是对体能极限的挑战 更是对自我的超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大三学生韩毅 并非体育特长生 在乙组个人赛中 他成功突破三分钟大关 ↑6月 ...
当体重管理遇上“心理性饥饿”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07 07:08
深夜加班时,抽屉里的薯片总是格外诱人;刷着手机感到无聊,也会鬼使神差地打开冰箱;狼吞虎咽吃 了很多高热量的东西,但身心还是感到不满足……这些场景是否似曾相识?在体重管理过程中,许多人 都曾被一种名为"心理性饥饿"的"虚假饥饿"困扰,它与生理性饥饿不同,是人们在压力或负面情绪下产 生的进食行为——这种进食并非身体对能量的真实需求,本质上是心理能量的匮乏。它是一个信号,告 诉我们要关照自己的身心状态。 什么是心理性饥饿 "那天加班到凌晨3点,明明不饿,却鬼使神差点了3份炸鸡、两杯奶茶。"27岁的林杨回忆起上周的"失 控时刻",困惑地说,"吃到第三块鸡翅时,喉咙已经被油腻感填满,但手还是停不下来,直到撑到胃绞 痛才放下食物"。 "这不是饿了,只是为了弥补一些情绪而产生的进食行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 王勃诗解释。心理性的进食行为不同于生理性的进食行为,即正常人为了弥补身体能量的消耗,出现饥 饿感之后吃饭的行为。二者的本质区别,简单来说,在于肚子到底饿不饿。 王勃诗告诉记者,心理性进食可分为限制性进食、不可控制进食和情绪性进食。其中,情绪性进食与压 力的关联最为紧密,"当人处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
减重公益行走近职场人士,专家建议:通勤多走路、拒绝报复性饮食
Bei Ke Cai Jing· 2025-06-06 11:56
新京报讯(记者张兆慧)6月6日,由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 谊医院主办,望京SOHO联合主办,中国肥胖联盟学术支持、首都14家大型医院参与的"科学减重蓝蜻 蜓行动"之"首都减重名医面对面咨询公益行"活动在望京SOHO中央广场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推进落 实"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群众体重健康意识,推动肥胖症的科学防治。 "情绪型肥胖、外卖、久坐等都是导致职场人士肥胖的常见原因,而肥胖可能导致人们出现血脂异常、 脂肪肝、高尿酸、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张鹏建议,职场人士应把运动融入工作中,每工作半个小时就 离开座位站一站、蹲一蹲、跳一跳;上下班不要长时间开车,可以选择公交、自行车等方式,或者将车 停远一点,给自己留一段走路的距离;注意调节情绪,尽量避免在过度高兴或过度伤心时报复性饮食。 肥胖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张鹏表示,本次"首都减重名医面对面"活动有效科普了 体重管理理念,可以提高人们对体重管理的重视度,并为有减重需求的人士提供科学指导。未来,中国 肥胖联盟还将持续推动"科学减重蓝蜻蜓行动",开展更多线上线下健康科普、社区健康咨询等公益活 动,推动 ...
广州63家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
Nan Fang Ri Bao Wang Luo Ban· 2025-06-06 08:31
6月5日,广州启动2025年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暨体重管理年主题宣传活动,主题为"控体重、提素养、 享健康"。活动现场公布了全市63家设有体重管理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并将形成体重管理门诊地图, 推动科学减重服务落地到社区。 "广州20—79岁人群超重率33.9%,肥胖率11.9%,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不容忽视。"广州市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卫生监督所)副主任、主任医师陈淑贤表示,超重和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 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我们平时说的减重,更准确地说是减脂。"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谭荣韶表示,关键不在 于体重数字,而在于控制体内过多的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 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黄若楠介绍,广州通过建机制、强队伍和树品牌持续推进健康素养建 设。例如,出台全国首部以健康促进与教育为主题的专项地方立法《广州市健康促进与教育规定》,为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法治保障。 目前,广州全市健康科普专家库已汇聚886名专家,8800余名医务志愿者常态化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身边 社区和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 体重管理方面,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12部门印发《广州市" ...
产后如何管理体重(服务窗)
Ren Min Ri Bao· 2025-06-04 21:56
如有条件,可选择母乳喂养。这不仅能为宝宝提供优质营养,还能帮妈妈消耗热量,对减肥大有裨益。 与相应年龄段的女性相比,母乳喂养者每日需额外消耗约400大卡,应重点补充蛋白质(鸡蛋、瘦 肉)、钙(牛奶)、铁(红肉、菠菜)等。 正确适量运动。"不先修复损伤就盲目运动,很容易受伤。"牛诤说,跑步、跳绳、开合跳以及一些需要 跑跳的瘦身操,会给盆底肌带来更大压力。 牛诤建议,产后6个月到1年再规律运动。因为,雌激素、孕激素等逐渐回归孕前水平,脂肪代谢效率提 升,孕期被挤压的脏器(如胃肠、膀胱)逐渐归位,运动安全性提高。 产后6个月,可进行一些修复性训练,比如凯格尔运动,收缩盆底肌5秒,再放松10秒,每天50次,改善 漏尿问题。腹式呼吸,采用仰卧屈膝,吸气鼓腹,呼气收腹的方式,每天3组,每组10次,修复腹横 肌。 怀孕期间体重增加是正常现象。不少女性产后为了尽快恢复身材,开始了节食和运动。对此,浙江省西 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牛诤说,"产后立刻减肥,容易影响身体恢复, 对宝宝的成长也没有好处。相反,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摄入,促进伤口愈合,为后续的体重管理打 好基础。" 对于产后女性来说,想维持健 ...
当减肥上升为“国策”:全民携手对抗慢性病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4 08:08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作者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不是所有体重超标的人都需要医学干预,但肥胖症确实属于疾病范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小英表示,肥胖症是一种内分 泌和代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系统干预,相关健康风险会逐步累积甚至恶化。政策层面的响应也在不断加快。2025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 合国家中医药局下发通知,鼓励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和中医医院开设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直 属和地方各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在2025年6月底前基本实现体重管理门诊的全覆盖。 5月11日,正值"世界防治肥胖日",曾被视为个人隐私的体重问题,如今已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其背后,不仅有肥胖率持续上升的健康隐忧, 更有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等新型减重药物的出现,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减重,已经不再只是个人选择,而是需要医学介入的重要 健康课题。 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本账号发布权威资讯 在减重门诊的候诊区,阿慧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多和自己一样为体重苦恼的"同路人"。从BMI高达39kg/m²的5 ...
全国爱卫会:关于将健康体重管理等三项举措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最新通知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3 09:47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作者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本账号发布权威资讯 | 主站首页 首页 | 最新信息 政策文件 关于我们 专题专栏 | | | --- | --- | --- | | 通告公告 | | ♀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最新信息 > 综合管理 > 通告公告 | 到2030年,体重管理支持环境将得到广泛建设,全民体重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普及,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 良好体重管理氛围,超重肥胖人群增长势头初步遏制,部分人群的体重异常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尤其是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部分癌症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 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数据,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中,超重率达到34.3%,肥胖率为16.4%;6—17岁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超重率为11.1%,肥 胖率为7.9%。整体来看,超重和肥胖问题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加强干预措施,积极加以改善。 ▍行动目标 ▍个人和家庭 2. 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规范体重管 ...
“国家喊你减肥”!这些大学开了“体重管理”课
GLP1减重宝典· 2025-05-31 10:15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作者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本账号发布权威资讯 近日,"国家喊你减肥"这一话题持续升温,"体重管理"理念正悄然走入高校,并迅速引发热潮。各大高校也在推动"体重管理"方面下足了功 夫,从饮食管控到锻炼指导,纷纷推出多项举措,助力大学生健康减重,积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北京大学,《体能提升:运动与膳食》成为最受欢迎的体育课程之一。为何体育课要花心思教大家如何饮食?主讲老师张晓圆是运动营养学 专家,她认为,减重不仅要多运动,还要注重饮食控制,做到摄入的热量少于消耗的热量。张老师会为每位同学量身定制膳食计划,并带学生 走进食堂,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科学搭配,既能控制热量,又能吃得饱、有营养。 ▍北科大推出复刻版卫健委食谱"减脂套餐" 每到用餐时间,北京科技大学食堂的这个小窗口前总是排满了等待的学生,大家都在抢购新推出的减脂餐。紫米饭、带鱼、绿豆芽,再加上一 碗酸奶,搭配虽简单,却备受欢迎。这款减脂套餐正是学校食堂根据国家卫健委2024年新版《成人肥胖食养指南》专门研发推出的健康选择。 北京科技大学后勤管理处 ...
《健康体重管理中心建设管理规范》发布
Xin Jing Bao· 2025-05-30 13:00
在多学科与会专家对《规范》积极探讨的过程中,对于肥胖症评估与诊断方面,明确了营养状况、生长 发育的评估操作步骤,并界定了肥胖症的病因、诊断标准、检查评估项目;在诊疗流程上,《规范》建 议采用国际广泛认可的"5A"诊疗服务模型,即每例患者均需经过初筛、临床决策及执行、随访三个步 骤;明确了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的组织架构、申请流程、规章制度及人员培训管理等内容;在质控与持 续改进方面,规定了质控指标、质控形式以及质控小组的日常工作流程确保医疗质量。这一模式不仅提 升了诊疗效率和规范性,更强化了医患共同决策与多学科协作,为肥胖症治疗提供了"中国方案"。 会议同期启动了全国巡回解读计划,拟于今年6月至12月间在重点省市开展20余场线下解读会,聚焦标 准的规范性、创新性及前瞻性,推动标准在基层的落地应用,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促进我国肥胖症诊 疗的规范化发展。未来,健康体重管理中心将成为肥胖症防控的重要阵地,《规范》的发布不仅为我国 建设标准化健康体重管理中心提供了循证方法和科学程序,也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有力武器,为健康体 重管理中心的职业技能服务标准的确立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国肥胖问题日益严峻。健康体重管理中心作为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