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科技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资创投考核“松绑” 单项目可100%亏损
经济观察报· 2025-06-28 02:54
如今,政策的调整为创投行业带来了"转机"。随着政府引导基 金考核的"松绑",多地政府引导基金纷纷建立了单个项目 100%容亏等容错机制。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国资创业投资 氛围明显转变,从"不敢投"转向"更敢投",国资LP(有限合 伙)投资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蔡越坤 封图:图虫创意 在国资创投领域深耕多年的任明发现,以往的国资考核机制与早期科技项目投资的高风险、长周期 特点存在一定错位,导致创投行业陷入"不敢投""怕投错"的困境。 如今,政策的调整为创投行业带来了"转机"。随着政府引导基金考核的"松绑",多地政府引导基金 纷纷建立了单个项目100%容亏等容错机制。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国资创业投资氛围明显转变, 从"不敢投"转向"更敢投",国资LP(有限合伙)投资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5年6月21日,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成立,为初创企业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发布的《湖 北省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提出,允许单个投资项目"100%亏 损"。无独有偶,经济观察报记者关注到,2025年以来,四川省、广州市均曾提出政府引导基金投 资时单个企业(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任明认 ...
国资创投考核“松绑” 单项目可100%亏损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28 00:46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在国资创投领域深耕多年的任明发现,以往的国资考核机制与早期科技项目投资的高风险、长周期特点存在一定错位,导致创投行业陷入"不敢投""怕投 错"的困境。 任明是西安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西安财金")的副总经理。他所在的公司是西安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运营专业化公司,目前受托管理西安多只国资 投资基金。 如今,政策的调整为创投行业带来了"转机"。随着政府引导基金考核的"松绑",多地政府引导基金纷纷建立了单个项目100%容亏等容错机制。在这样的政 策支持下,国资创业投资氛围明显转变,从"不敢投"转向"更敢投",国资LP(有限合伙)投资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5年6月21日,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成立,为初创企业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发布的《湖北省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 案》)提出,允许单个投资项目"100%亏损"。无独有偶,经济观察报记者关注到,2025年以来,四川省、广州市均曾提出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时单个企业(项 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任明认为,多地出台的创投尽职免责、100%容亏等容错机制,是政府及国资母基金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积极营造良好创投氛围方面 ...
重启亏损科技企业上市意义重大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27 18:00
桂浩明(市场资深人士) 当然,有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在重启这一业务时,相关政策要进行调整。此次陆家嘴论坛就对此发出了一些重 要信息,譬如明确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可以作为按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审核的行业,这就扩大了 对"硬科技"企业的遴选范围,有利于增加候选对象。另外,增设科创成长层,将亏损的科创板上市公司纳入其 中,设计相应的政策,以进一步加强扶持与监管的力度,更好地对投资者加以引导与保护。此外,支持在审亏损 企业对老股东进行增发融资,以往公司一旦进入IPO审核程序,就不能再进行股权增资。现在鼓励这样做,既解决 了公司的资金补充问题,同时也是对老股东是否看好公司的一次检验。如果老股东对公司缺乏信心,一旦上市就 想着要套现,此时就不太可能继续追加投资,因此这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指标。当然,增发价格的合理也是很重要 的因素,一般认为应该与计划中的IPO价格基本一致,同时要有相应的锁定期。 只要亏损企业符合作为公众公司的基本条件,具有高科技的基本特征,能够正常经营,并且在可预期的将来有望 实现经营状况的全面好转,允许其上市就是合理的,这也是科创板的职责所在,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具体体 现。投资者期待这一业务重启 ...
国产芯片迎来资本“及时雨”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11:05
2025年6月1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了进一步深 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1"即是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 五套标准上市。 近期,DeepSeek等大模型爆火催生海量算力需求,叠加英伟达等国际巨头高端芯片出口受 限,国内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中,国产算力占比已达34.6%,国产芯片迎来替代窗口期。但 芯片产业毕竟是长周期、重投入,需求火热的同时,国产芯片企业仍面临产能瓶颈和大额亏 损,生存问题尚未解决。 在这个当口,证监会推出科创板"1+6"新政恰如"及时雨":设立"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 企业第五套上市标准,将AI芯片、商业航天等纳入支持范围,同步试点资深机构投资者制 度与IPO预先审阅机制。 这种制度创新正推动科创板向"中国版纳斯达克"加速迈进,不仅为企业搭建从技术研发到产 业化的"资本桥梁",解决生死存亡的燃眉之急,更通过市场筛选机制引导资源向核心技术领 域集聚,最终形成"政策赋能资本—资本反哺技术—技术驱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闭环。 新政"拆墙":给未盈利芯片公司"递梯子" 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市场热情高涨,两天22家企业IPO获受理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05:55
2025年6月18日,陆家嘴论坛释放政策重磅信号。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同步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 市。这两项制度调整,标志着A股市场对未盈利创新型企业的上市通道再次打开。 政策效应在市场迅速显现。2025年6月16日至6月22日,即政策公布后首周,A股IPO受理量增至20家,其中北交所占10家。更显著的是,6月24日至6月25 日两天内,22家企业集中申报上市,北交所企业占比达86%。这种申报数量的显著增长,体现了政策调整对一级市场的激活作用。 然而在市场热度背后,需要理性审视。数据显示,当前排队上市的未盈利企业共10家,其中5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这些企业普遍呈现持续亏损、现 金流紧张的财务特征。对于投资者而言,尽管这类企业可能具有高成长性,但其商业模式尚未完成盈利验证,投资风险客观存在。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技 术路线迭代、政策环境变化等外部因素,可能对未盈利企业产生较大影响。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IPO受理量激增 需要注意的是,未盈利企业普遍存在高研发投入、高市场风险、高估值波动的特征。对于投资者而言,判断这类企业的投资价值,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 识和风险承受能 ...
小米YU7一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聚焦硬科技与新消费共振,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港股消费ETF(513230)持续攀升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7 03:07
恒生指数今日开盘上涨0.52%,恒生科技指数涨0.35%,小米集团大涨8%,股价突破60港元,港股消费板块早盘持续震荡攀升,相关热门ETF中,恒生科技 指数ETF(513180)现涨近1%,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超1%。 消息面上,6月26日,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召开。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正式发布了起售价1999元的小米AI眼镜和起售价25.35万元的新车 小米YU7。小米汽车官微称,小米YU7一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隔夜外盘方面,小米集团ADR涨近10%,不仅如此,6月27日早盘,小米集团高开涨超 8%。 2)港股科技: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中国核心AI资产,囊括相对A股更为稀缺的科技龙头:"含米量"为8.34%。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花旗称订单已超多数买方预期,并很可能会超过南向资金的相关预期,对股价构成利好,YU7的订单有利于实现花旗对小米今年40万辆电动汽车出货量的目 标,进一步的电动汽车产能扩张计划或将提振投资者信心,下一个催化剂是2025年二季度业绩或三季度业绩指引。 硬科技与新消费共振,聚焦港股新CP(支持T+0): 1)港股消费:港股消费E ...
港交所IPO再掀热潮,上半年募资额或超去年全年
Huan Qiu Wang· 2025-06-27 03:01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6月26日,香港资本市场再添新活力。周六福珠宝、圣贝拉月子中心和颖通控股三家公司同日敲响港交所开市钟,为近期持续升温 的港股IPO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此前一天,曹操出行与香江电器也已成功上市,市场热情可见一斑。 此次同日港股上市的公司各具特色。周六福作为深耕珠宝零售的本土品牌,凭借持续增长的业绩和庞大的加盟网络,上市首日表现亮眼,收涨25%。主打高 端月子服务的圣贝拉,凭借其"月子界爱马仕"的标签和连续盈利的业绩,受到市场追捧,收盘涨幅近34%。作为香水等美妆产品管理领域的龙头企业,颖通 控股虽然首日股价破发,但其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市场的领先地位和多元化品牌组合仍备受关注。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表示,香港股票市场近一年来重拾升轨,成交活跃,IPO集资额暂列全球第一。他乐观预计,在当前地缘政治背景下, 寻求安全港湾的全球资金正加速涌入香港,今年下半年港股IPO市场将表现更佳。 事实上,这一趋势已清晰显现。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亦指出,目前香港排队IPO的企业已超160家。德勤的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场表现抢 眼,预计全年募资额将超过去年同期。仅上半年,香港已完 ...
提升制度包容性 拥抱硬科技
Jing Ji Ri Bao· 2025-06-26 22:07
"科创板快速成长,市场建设初具规模,市场功能稳步发挥,服务科技创新的辐射带动效应明显提 升。"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将继续充分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加力推 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同日,《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 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落地,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着力打通支持 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 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吴清介绍,"1+6"政策措施中的"1"即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 标准上市,更加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质科技型企业,同时在 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作出专门安排。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本次改革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 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设置科创成长层后,现有和新注册的 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其中。 "科创成长层的设立对标国际成熟市场,能够精准服务硬科技企业。"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 我国资本市场首次尝试"核心层 ...
【e公司观察】如何看待未盈利企业的投资价值?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23:50
以科创板适用于第五套标准上市的20家公司为例,9家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40%,反映 出这些公司抢占市场的能力突出,产品认可度高,商业化潜力巨大。 市场资金对于优质未盈利企业也给予了越来越大的包容度。今年以来,上述20家公司中,19家公司跑赢 科创50指数,14家公司年内股价涨幅超过20%,6家公司超过了50%。2025年一季报前十大股东中,20 家公司里17家出现了基金的身影,4家公司获社保基金持仓,机构投资者对这些企业的成长性和投资价 值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随着政策导向再次走向多元包容,优质高技术含量未盈利企业的投资逻辑愈发清晰。除了医药生物外, 人工智能、商业航空、低空经济等政策提及的领域也将迎来资本市场资金支持,助力龙头企业抓住发展 的黄金机遇,加速走向成熟。 科创板创立之初就设立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截至目前,科创板共有54家IPO时未盈利的企业上市, 其中20家采用了第五套上市标准,这些公司的上市时间集中在2020年至2022年之间,2023年下半年开始 第五套上市标准进入实质性暂停,折射出市场对于未盈利企业的价值判断一度存在较大分歧。 长期以来,盈利能力、市盈率是A股投资者评判上市公司 ...
给“硬科技”更多准入机会
Jing Ji Ri Bao· 2025-06-25 21:58
拥有"硬科技"、市场前景广阔、成长性高但处于初创期、眼下业绩亏损,这样的"潜力股"投资者可能想 投资却投不了,这背后折射的是资本市场发展痛点:一些优质科技企业因为尚未实现盈利,被市场拒之 门外。 这一困境即将迎来突破。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提出,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 改革"1+6"政策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同时,也将 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从"看盈利"转向"看潜力",这是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创新,也是对产业演变的深刻洞察,更是 顺应时代发展的前瞻布局。过去,企业能否在A股上市,往往以盈利能力为核心评判标准。随着我国经 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对上市标准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当前,我国人工智 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兴未艾,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等一 批"硬科技"企业横空出世,这类企业投入大、周期长、商业化不确定性高,从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往往 要经历一场"马拉松",亟需资本市场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支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不能进行资金的及 时长期输血,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