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

Search documents
中国船舶:2025年目标营收805亿元,将加速深海科技产业布局|直击业绩会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5-21 05:37
Core Viewpoint - China Shipbuilding Group is focused on enhancing its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industry, with a strong emphasis on innov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2024 [1] Group 1: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2024,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achieved operating revenue of 78.584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5.01% [1] -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reached 3.614 b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significant year-on-year growth of 22.21% [1] - The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engineering business generated operating revenue of 75.374 billion yuan, while the application industry contributed 2.293 billion yuan [1] Group 2: Order Backlog - As of the end of 2024, the company had a robust order backlog, including 322 civil ship orders totaling 216.962 billion yuan and 63 ship repair orders valued at 9.18 billion yuan [1] - The company also reported contract orders for marine equipment amounting to 743 million yuan and application industry contract orders of 1.382 billion yuan [1] Group 3: Future Goals and Strategies - For 2025, the company aims to achieve operating revenue of 80.5 billion yuan, with plans to complete 89 civil ship deliveries and 270 ship repairs [2] - The company is committed to enhancing its deep-sea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and establishing a closed-loop system for research,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drive innovation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2] - The potential merger with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oration is positioned to create the largest and most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shipbuilding flagship listed company in China [2]
中国船舶提质上量进行时:2025年营收剑指805亿元 着力打造深海科技产业高地
Quan Jing Wang· 2025-05-21 00:25
5月20日,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成功举办,包括中国船舶(600150)在内的12家"中船系"上市公司联袂登场,集体召开2024年度 集体业绩说明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证路演信息、全景路演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 中国船舶是中船集团旗下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长期承担着"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职责使命。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在建 航空母舰、大型LNG船、大型邮轮的上市公司,构建起主业优势明显、核心功能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布局。 在投资者互动交流环节,就投资者关于公司2025年主要经营目标的有关提问,公司方面直言: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为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完工计划为实 现民品造船完工89艘/634.31万载重吨,修船完工270艘/19.35亿元,应用产业产值16.10亿元。 此外,公司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公司根据手持订单交付计划、生产任务安排等确定收入目标,同时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争取早交船、多交船。 关于公司在深海科技产业布局有关情况的提问,公司方面表示:公司将布局深海科技产业,进一步增强深海装备研制能力,积极构建深海科技"研发 ...
武汉首设“体创贷”,小微企业最高授信1000万元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20 00:37
据介绍,在创新金融服务方面,武汉推出"中行体创贷"普惠金融产品,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为体育行业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和个体 工商户提供低利率、长期限、高额度资金贷款支持,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即日起,在全市123个中国银行网点均可受理该业 务。 金融支持武汉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现场 近年来,我市武汉体育产业增速迅猛,总规模达到958.86亿元,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4万,成为城市转型发展重要引擎。市体育局负责 人介绍,我市正在大力探索金融创新,发展赛事经济,强化金融支持,扶持体育市场主体成长壮大。 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负责人称,5年内,中国银行为武汉体育经济提供200亿元专项授信支持,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场馆运营,满 足体育服务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资金支持,为重大项目提供项目融资、债券发行、融资 租赁等服务。 5月19日,金融支持武汉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签约会透露,武汉正筹备设立10亿元体育科技产业基金,促进武汉体育制造业加快转型 升级,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育制造领域应用。 1 in the first 1 - A @ "这将为我们解决流动性资金 ...
北交所周观察第二十六期:北交所修订重组相关规则,关注北证50成份调整带来的个股变动
Hua Yuan Zheng Quan· 2025-05-18 09:13
证券研究报告 | 北交所定期报告 | | --- | hyzqdatemark 2025 年 05 月 18 日 证券分析师 赵昊 SAC:S1350524110004 zhaohao@huayuanstock.com 万枭 SAC:S1350524100001 wanxiao@huayuanstock.com 北交所修订重组相关规则,关注北证 50 成份调整带来的个股变动 ——北交所周观察第二十六期(20250518) 投资要点: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资料统计误差风险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联系人 北证 50 指数迎来本年内第 2 次调整,关注北证 50 指数成份股预期变动。根据《北证指数计 算与维护细则》,北证 50 指数样本股将进行 2025 年第 2 次调整,实施生效时间将是 2025 年 6 月第二个周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即 6 月 16 日)。我们以 2025 年 5 月 16 日作为基准日, 依据上述条件进行筛选,我们在剔除上市时长【6 个月】和日均成交额不达标的公司后,按照 区间成交额和市值计算预计新调入指数的 5 家公司或为利尔达、铜冠矿建、万达 ...
工信部:将制定推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5-16 23:18
企业孵化服务作为科技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科技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5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 (以下简称"工信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吕先志在工信部召开的"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 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制定推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孵化器管理办法, 做好税收政策接续支持,促进孵化器质效齐升。 技术市场是我国五大要素市场之一,其发展水平影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效果。吕先志表示,将加 快培育全国一体化的技术市场,通过统一技术市场制度、规则和监管,打破传统技术市场的区域壁垒和 市场准入限制,整合分散的技术资源、平台和服务,形成一个互联互通、高效协同的技术交易生态系 统,推动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和跨区域、跨领域应用。 吕先志表示,各地技术市场仍存在不互通的问题。他举例称,我国三大技术交易所——中国技术交易 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科交中心的技术交易规则尚未实现统一,将影响到技术的跨区域 流动。 "我们将推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现代化技术市场。"吕先志表示, 将推动完善技术权益登记、交易标准、产权保护等技术市场基础制度,促进技术市场规范有序高效运 行 ...
2025年首次全面降准正式落地,A500指数ETF(159351)近一周新增规模同类居前
Sou Hu Cai Jing· 2025-05-16 02:30
流动性方面,A500指数ETF盘中换手6.05%,成交8.89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5月15日,A500指数ETF近1周日均成交25.26亿元,排名可比基金前3。 规模方面,A500指数ETF近1周规模增长2.22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前2。份额方面,A500指数ETF近1周份额增长5400.00万份,实现 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前3。 资金流入方面,拉长时间看,A500指数ETF近8个交易日内有5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50亿元。 截至2025年5月16日 10:06,中证A500指数下跌0.20%。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均胜电子10cm涨停,盈峰环境上涨4.67%,新易盛上涨3.87%;中远海发领 跌,上海家化、科伦药业跟跌。A500指数ETF(159351)下修调整。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022454)一键布局A股500强。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证A5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平安、招商银行、长江电力、美的集团、比亚迪、兴业银 ...
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明确十大重点领域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5-15 14:30
5月15日,工信部举行"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 以及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等有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将科技服务业作为重要新兴产业,截至2024年底,我国各类孵化器累计孵 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万家,北京、上海等地区涌现出一批标杆孵化器和高质量孵化器,为产业发展提供 源头活水。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魏巍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综合施策,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根 据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明确十大重点领域,包括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 推广、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及其他科技服务,做到突 出重点、全面推进。 同时,还将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对接全国创新 资源和金融力量,推动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 通道"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保障。 发挥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绿 ...
支撑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科技服务业迎来更多政策支持
Di Yi Cai Jing· 2025-05-15 11:37
Group 1 - The core focus of the news is on the promotio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long-term capital investment in hard technology [1][6] -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IT) is set to implement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enhance the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ncluding nurturing leading enterprises, improving service capabilities, and building a supportive ecosystem [1][4] - The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talent density, technological content, and significant added value,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suppor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3][4] Group 2 - The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rapid growth, with a 12.3% annual increase in revenue from 2019 to 2023, and a projected transaction volume of 6.8 trillion yuan in technology contracts for 2024, marking an 11.2% year-on-year growth [3][4]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service network includes 2.118 million technology service entities and a technology transfer system supported by major technology trading platforms and incubators [3][4] - The MIIT has identified ten key areas for development within the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nclud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transfer, enterprise incubation,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4] Group 3 - The cultivation of a unified national technology market is a key reform task aimed at enha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with a reported 22.8 million registered technology contracts and a transaction volume of 1.6 trillion yuan in the first four months of the year [5] - The MIIT plans to break down regional barriers in technology markets by standardiz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ereby facilitating the flow of technology across regions [5] -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industry-finance cooperation is emphasized, with a focus on early-stage hard technology projec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latform for financial support [6]
工信部:1~4月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22.8万项,合同成交额1.6万亿元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15 11:26
每经记者|张蕊 每经编辑|陈星 5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以及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 等有关情况。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深化产融合作,深化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在优质项目培育方面,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低空经 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对接全国创新资源和金融力量,推动一批优质项目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1到4月份,全 国共登记技术合同22.8万项,合同成交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此外,金融有力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突破1.1万亿元。 建成1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 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是科技服务业的一项重点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魏巍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认真抓落实,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推动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主 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搭建一个平台、 ...
工信部: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机制 引导社会资本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资金保障
news flash· 2025-05-15 10:17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魏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深化产融合作, 深化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在优质项目培育方面,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低 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对接全国创新资源和金融力量,推动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在企业融 资保障方面,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为重 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保障。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与金融机构加强战略合作, 推动优化金融工具组合,推广应用"中试险+研发贷"组合模式,增强中试项目方和投资人市场信心。在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方面,深化企业创新积分制推广应用,推动与优质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协 同,引导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精准赋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人民财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