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

Search documents
我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结下不解之缘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5-04 22:31
刘正曦 申文燮 陈 榆 薛 婷 字里行间见 万里家书 异域青年 翻阅报中事 汉字生花 扫码观看视频 一纸墨香 牵中外学子 心意相通 远乡游子 四十寒暑 桥连万水千山 情谊不老 你我同写 中国故事 春风未尽 中国故事同讲述 中国外文局外籍专家 刘正曦 我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结缘,始于2019年参加"汉语桥"比赛后的一次采访。作为比赛获奖选手,我受邀在 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讲述了自己学习中文的故事。 光阴荏苒,我的"中国之旅"已经步入第十个年头。从2015年,在埃及读大一的我怀揣好奇,以零基础的 背景,敲开中文世界的大门,到2017年申请到赴华留学的奖学金,在南开大学度过收获满满的一年;从 2019年,我重返中国,经过3年努力,拿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证书,到如今我定 居北京,成为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外籍专家,并与一名美丽的中国姑娘组建家庭——我与中国的牵 绊越来越深。而在这段旅程中,我多次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相遇",分享不同阶段的体验与感悟。 对我而言,人民日报海外版如同一本相册,以真实、温暖的镜头,定格下我在中国学习、生活的许多难 忘画面;也似一扇窗户,用客观、生动的笔触,向我展现中国的地大物博、日新 ...
乡村沃土上的“青春引擎”
Xin Hua She· 2025-05-03 06:14
新华财经北京5月3日 (记者李晓婷武江民谢奔) 广袤的乡村大地上,青春的脚步从未停歇。 从辽东半岛的"草莓架"到成都平原的麦地,从三峡腹地的扎染工坊到湘潭的油茶工厂,一批批青年以智 慧与热忱,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五四"青年节前夕,与记者一同走入田间地头,看新时代青年如何成为乡村里的技术"担当"、创业"担 当"、文化"担当",感受这股扎根乡土、破局创新的青春力量。 ——技术"担当",以科技重塑农业生产。 走进辽宁省东港市椅圈镇德祥村,这里的草莓不是长在地里,而是"住"在架子上。大棚内,"90后"返乡 大学生张晓林正忙着采摘今年的第二茬草莓。 千里外的成都平原西部,灌浆饱满的小麦随风摇摆,32岁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舒星宇同样坚信科技的力 量。 "东港草莓味道好,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这些年因土壤老化,草莓品质在下降。"张晓林说。 从最初的无人机植保到实现耕田、育秧、插秧、打药、收割和烘干全流程机械化操作,这个"理工男"组 建起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新农人"团队。 "不能一成不变。"2023年,张晓林下定决心改良草莓种植技术。 从高校请来种植专家、去外地学习现代化种植技术、采取立体式种植方式……张晓林将有机质、 ...
安徽共青团助年轻非遗传承人“出圈”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5-02 23:41
安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省级非遗项目626项。今年以来, 安徽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倾力打造"非遗青年传薪者"项目,立足共青团工作实际,整合全 省团组织资源,从典型聚焦、知识科普、技艺体验、文旅融合等角度切入,线上线下发力,吸引广大青 年关注非遗并为非遗创新传承赋能。 此外,安徽在位于高速服务区、铁路站点等处的"青年之家"设置非遗文化展示区域,同时统筹开展非遗 青年市集品牌活动,促进非遗文旅融合,打造青年喜爱的消费场景。 3月21日,亳州市、合肥市两地团组织在合肥罍街举办"点亮非遗传承之光 共绘合亳青春画卷"青春市集 活动,吸引3万余人次参与。其中,非遗市集重点展示五禽戏、剪纸、拓片等代表性非遗技艺。据了 解,该市集活动将在安徽各地市文旅街区、旅游景点、美丽乡村等地依次开展。 亳州拓片制作非遗传承人张亚珍注意到,孩子们会对非遗手工艺品投来好奇与赞叹的目光,有一名青年 专注地看着张亚珍制作的非遗拓片,并问道,"老师,我能学吗?" 那一刻,张亚珍内心涌起一股暖流,"我们坚守的这 ...
方寸纸张里的古韵新生 非遗传承人如何让剪纸年画“跨界出圈”?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5-02 07:33
我国是非遗大国,这些源于生活、世代相传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民族智慧的结晶。非遗的保护传承,关键在人。目前,我国已认定10万余项各级非 遗代表性项目、9万余名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畅杨杨:从流水线上走出来的剪纸传人 如今,已经实现以剪纸为生的畅杨杨,又找到了新的奋斗方向:用青年人的视角,为剪纸赋能,让非遗艺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孟津剪纸河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畅杨杨:传统的技艺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作为一名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希望它能够一直流传下去,在不同时 代绽放出不同的美。 孟津剪纸河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畅杨杨:在我们洛阳,剪纸被称作是"铰花",我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剪纸它不仅仅是贴在窗户上的窗花,它是人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记录。它刻画了很多喜庆的场景,还有收麦子、种红薯这些农耕劳作的场景。 奶奶在村口老槐树下剪窗花的场景,是畅杨杨最深刻的儿时记忆。长大后,他跟着同村年轻人南下打工,剪纸又成了他流水线工作之余的主要消遣。2010年 一场中国年俗剪纸大赛改变了畅杨杨的命运,他的投稿不但斩获铜奖,他还由此结识了许多以剪纸技艺为生的职业剪纸人。这让畅杨杨认识到自己当作爱好 的剪纸竟是可以奋斗一生的非 ...
“未见过咁精彩的木偶戏”!高州这场非遗展演在广州白云山引客如潮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02 04:02
"未见过咁精彩 的木偶戏"!高 州这场非遗展演 在广州白云山引 客如潮_南方+_ 南方plus 5月1日,高州市木偶戏传习所在广州白云山表演《冼太练兵》。 高州市木偶戏传习所的表演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观看。 "以前看过木偶 戏,但是未见过 咁精彩的表 市民游客纷纷拿出手机记录高州木偶戏的精彩表演。 演!"在广州白 云山云萝植物 园,国家级非遗 高州木偶戏引客 潮来,不少观众 赞叹节目新颖有 活力,现场时不 时爆出阵阵喝 彩。 5月1日,中国荔 枝之乡——广东 茂名高州市宣传 推介活动暨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高州木偶戏展 演活动在广州市 白云山云萝植物 园拉开帷幕。深 厚的文化底蕴、 独具特色的木偶 戏表演、丰富多 样的农文旅产 品,让每位来到 广州白云山云萝 植物园的市民游 客流连忘返。 高州木偶戏《复古Disco》。 国家非遗项目高州木偶戏非遗传承人朱梦超表演高州木偶戏《哪吒》。 "我们这次主要 准备了多个表演 节目,包括《哪 吒》《冼太练 兵》《梦会太 湖》《复古 Disco》和《唐 古拉风暴》。其 中《哪吒》和 《复古Disco》 是我们高州木偶 戏守正创新的代 表作之一,将大 家喜闻乐见的内 容和非遗 ...
千年烧烤“非遗传承” 绿电汇集“美食盛宴”
Zhong Guo Neng Yuan Wang· 2025-05-01 08:45
嘉峪关烤肉在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远近闻名,历史悠久,最远可追溯到魏晋时期(距今约1700多年)。从当地"世界最 大的地下画廊"魏晋六号墓的出土的画砖上,绘有当时用三叉戟串着肉在火上烧烤的场景,生动的展现了古人烧烤的情形。"五 一"假期来临,嘉峪关市一年一次的烧烤节如期举行,当地各大市场和烧烤店烤肉飘香,游人如织,流连忘返与景区和烤肉店 之间。国网嘉峪关供电公司充分利用当地风能和太阳能丰富的特点,积极调度绿色能源加入烧烤盛宴,各烤肉店全部"以电代 煤"升级烤肉"非遗传承",既保护了环境生态,也促进了的烧烤品质,共同打造旅游和美食共享的丝路文化旅游名城。 在本届烧烤美食节各个保电阶段,该公司制订了缜密细致的保电方案,全力输送当地丰富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到全市的各 大市场和旅游文化场馆,并积极抽调党员技术骨干组成党员服务队,对保电设备和线路进行全面消缺,加强设备特巡,积极联 系公安机关,发动群众护线员和广大员工日夜巡视保电线路安全,全力确保五一期间供电万无一失。 4月30日,嘉峪关市的大唐美食街和各大市场烧烤节活动现场摊位林立,人流如织,广大市民和游客尽情享受集美食、文 化娱乐为一体的味蕾盛宴和文旅大餐。此时,在这一 ...
土苗风情对话工匠精神 中国青年技能人才恩施探寻“工匠之路”
Xin Hua Wang· 2025-04-30 01:31
由世赛集训队员、各省市区代表、港澳台青年高技能人才代表共同组成的第六届中国青年技能营, 自4月25日开启恩施站活动。期间,营员们走进恩施市"恩施玉露"博物馆、宣恩县伍家台贡茶基地、彭 家寨"中国土家泛博物馆"等地,围绕体验土家族苗族民俗文化、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技能 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建设等内容,实地感受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在土家苗寨的青山 绿水间探寻技能报国之路,在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中感受技能人才的使命担当。 在恩施州文化中心前广场举办的技能展示交流活动上,"一红一绿制茶师""恩施茶艺师""蕲春艾灸 师"等30多个特色重点劳务品牌展位前,人潮涌动。营员们沉浸式感受洪克俭等国家级技能大师的精湛 技艺,亲身体验恩施玉露非遗揉捻工艺,目眩于西兰卡普织机穿梭出的斑斓经纬,舌尖惊绽恩施厨师匠 心烹调的活色生香,更在孝感剪纸大师刀尖游走的纸面蝶舞中窥见荆楚大地的灵性呼吸。(胡贵友) 原标题:土苗风情对话工匠精神 中国青年技能人才恩施探寻"工匠之路" 近日,第六届中国青年技能营闭营式在湖北省恩施州举行。闭营联欢在极具土家族风情的《土家迎 客歌》中拉开帷幕,全体营员和土苗儿女共同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
仨理工科女生易拉罐巧做“凤冠”变废为宝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4-27 23:48
"太意外,没想到我们这款凤冠火出圈啦!"近日,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专业的徐若 涵、庄昕昱、王尧睿3名大一女生,耗时4周用易拉罐制作的珠翠凤冠在网络平台上刷屏。这件融合传统 美学与环保理念的小小手工艺品,不仅在校园内引发关注,更收获了网友们的点赞。 谈及创作初衷,徐若涵介绍,这本是学校"创造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开发"课程的小组作业——利用废品再 造新物。巧合的是,这3名理工科女生对手工制作与传统工艺抱有共同的热爱:徐若涵自幼受奶奶影 响,对手工技艺耳濡目染;庄昕昱热衷缠花、刺绣;王尧睿则在香薰制作、绘画、刺绣等领域颇有心 得。 该校"创造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开发"课程旨在通过"每日一设想、每日一观察、每周一交流、每学期一创 意、每人一项专利"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训练创造性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徐若涵对凤冠的特别关注,源自视频平台B站中,一些知名非遗博主对传统技艺的还原视频。"他们的 努力让我看到,古老工艺在现代视角下依然充满生命力。"她说,凤冠繁复的装饰与精巧的结构深深吸 引着她,让她萌发了用现代材料诠释传统凤冠的想法。 在材料选择上,三人展现出"变废为宝"的环保巧思:易拉罐的金属质感与光泽,经加 ...
这款百万人下单的网红热敷贴,连代言人都是假的
Yang Shi Wang· 2025-04-27 04:00
电商热销产品"苗古金贴",号称由传承"千年秘方"的非遗传承人制作,专门解决膝盖、颈椎等出现的问题。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该产品列"热敷贴回购榜"第一 名,在某平台旗舰店已经销售10万件以上。 然而,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该"非遗传承人"的照片实为AI生成,"非遗传承人"证书由一家机构违规炮制。AI生成的"假非遗传承人"是如何为产品代言的?这是一条 怎样的产业链? "苗古金贴传承人"竟是AI生成? 山西的赵先生反映,他从短视频平台上看到苗古金贴的广告,自称该产品"为解决膝盖问题研发,再厉害的滑膜炎积液问题,一贴下去治愈,病情不反复"。赵先生 点击视频链接后跳转到电商平台店铺进行购买,在使用该产品后,他发现自己的膝盖积液病情越来越严重。 发稿前,记者在短视频平台搜索相关视频已不存在,但在赵先生给记者发来的留存视频中,仍可以看到商家是如何宣传的。 记者搜索发现,在多个电商平台,苗古金贴产品正在热销,付款人数超百万。在产品介绍页面上写着"第56代苗古金贴传承人"唐付政,生于贵州苗医世家,早年进 入"国医大学"深造……还被中国非遗人才库评定为苗古金贴非遗传承人,形成了特有的苗古金贴治疗方法,享誉四方。 仔细查看这位所谓的非遗 ...